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
药物是人类同疾病做斗争的武器,正确用药,能及时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可是有不少患者受心理因素的影响,随意用药,盲目用药,不仅没治好病,还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用药误区,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常见的用药误区
抗生素莫轻易用
很多人一有“上火”喉咙痛等不适就吃几颗抗生素。而乱用/滥用抗生素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近年来,临床乱用抗生素的现象有所好转,但很多人将抗生素当“消炎药”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扭转。自我感觉的一些所谓的“炎症”不一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轻易用抗生素,很可能是“无炎可消”吃错药,到正真需要用时可能已出现耐药性。
拉肚子别急着吃止泻药
有位老人,吃完一根黄瓜没多久就开始拉肚子,一直往厕所跑。老人觉得这样可不行,于是拿出家里的小药箱,找出止泻药吃了,拉肚子倒是止住了,可后来却因感染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没有抢救过来去世了。
其实,腹泻了吃止泻药是要分情况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一般细菌、病毒会引起感染性腹泻;因受凉、精神紧张等引起的腹泻则称为非感染性腹泻。
其中,感染性腹泻是人体将部分病菌、毒素及坏死的细胞排出体外的“排毒”过程,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就吃止泻药,可能会使这些毒素滞留在体内,加重病情。就像提到的这位老人,由于是细菌导致的感染性腹泻,吃止泻药反而加重了病情。因此,老人出现腹泻后应及早就诊,确定病因后再用药。
拉出整片药并非质量问题
有位老人说有些药品的质量不好,吃一整片进去,还是整片的随大便拉出来,完全没吸收。于是自己买个钳子,把药片先剪成几瓣再吃。其实,这是老人对药品不太了解。
有的药品与普通药片不同,属于缓控释片剂,这类药吃进去后,有效成分已经被吸收并发挥了疗效,但药物的载体(骨架外壳)会随大便排出来,看上去好像是药片没被吸收。如果老年人不了解自己吃的药是不是缓控释片,以及这类药物制剂的特点,就容易出现上面的误解。
皮试阴性不代表不会过敏
有位82岁的老人发烧了,被家属送到医院急诊进行治疗。输液前医生要求先给老人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结果阴性才给开药输液。医生还要求老人输完液后,再留院观察30分钟后才能回家。但是家属感觉没什么问题,输完液没等几分钟就带老人离开了。结果,刚走出医院大门5分钟老人就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再送到医院急诊时已失去了救治机会。
大家一定会问,不是已经皮试阴性了吗,为什么还会发生过敏反应?其实,过敏反应可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临床上较多见的是速发型过敏反应,一般在注射15~30分钟内发生;但迟发型过敏反应就没这么快了,所以患者头一次输液后需要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因为最严重的反应就是休克,不及时抢救非常危险。
丢掉药品包装易用错药
丢掉药品的包装盒很容易导致用错药,因为很多药片的“长相”非常相似。有位老人有一次把家里药品的包装撕掉后,服药时错把阿司匹林肠溶片当成了降糖药阿卡波糖片服了。过了几天,当他再找阿司匹林时发现少了一板,这才发现自己用错药了。
很多药品如果扔掉包装后很难区分,所以存放时尽量不要撕掉包装。药品保存的地方也要通风干燥,不要放在厨房、阳台、暖气上,有些特殊药品还需要冷藏,老年患者一定要看清楚药品说明书的要求后,分情况保存。
补药过用也伤身
很多人吃“补药”有时候更像是一种心理需求。一般在大病后/产后/术后体虚时才有必要适当用药进补。进补也讲季节,一般立冬到立春这段时间较适宜。另外,进补不宜常年累月的补。因为补药也是药,用不对症或补过头就会伤身。如在广东,若长期单独使用过于温燥的红参,已出现口臭,咽痛甚至流鼻血等症状,一般人补气生津,更适宜用西洋参。
合理用药常识
一、饭前服还是饭后服
我没什么概念,总之,如果忘记饭前服用,可饭后补吃,比完全忘记吃药好。”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关“饭后服”、“睡前服”等一些用药小常识,但得到的答案多半是模棱两可。在我县一家大药房工作的药剂师杨药师告诉记者,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睡前服药是指睡前15—30分钟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要稍做活动,然后再卧床休息,若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有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
当被问到“药品储存条件常温库存温度控制在多少?”时,市民周女士有点懵了,“我对常温的理解就是不放到冰箱里,外面的温度就是常温,至于具体多少度,还真的不知道。”根据药典所示,药品贮藏与保管条件包括:阴凉处(指不超过20℃)、凉暗处(指避免阳光直射,不超过20℃)、冷处(指2℃—10℃)、常温(指10℃—30℃)。
对于很多人不懂常用的服药方法的现象,杨药师表示,一方面,人们没有了解过这些概念,说明书上多数只标示“饭前服”、“饭后服”这样的简单概念;另一方面,即使了解了,人们也很难看着时间用药,无法做到那么细致。
二、服药原则遵医嘱
“患者在用药时要谨遵医嘱,严格按照医生说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不能自行决定。”杨药师说,改变用药剂量和时间不仅影响药物疗效,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产生副作用。
多数医生在告诉患者如何服药时,都会强调要避免饮酒。“像治疗牙痛的甲硝锉以及消炎的头孢等药物,吃了这些药之后再喝酒,即便原本酒量很好,现在喝一点就有醉酒的感觉,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杨药师说,这就是“醉酒效应”。不少抗生素药物与酒精同时进入身体后,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安眠药(安定)也是禁止与酒精类饮料同服的药物,同服极易加重嗜睡、昏睡表现,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很多市民在服药方面存在不少误区,比如“顿服”的意思,很多人误以为“顿服”即为每顿饭时服药,这样极易造成服药过量。其实“顿服”是指将一天的用药量一次服下。此外,药品开封后,环境产生变化,保质期不再是原来未开封时的一年或者两年时间,尤其像无菌要求高的眼药水以及散包装的药品。因此,药品开封后尽量在医嘱疗程内服用或者使用,用不完最好弃用。
三、别做“妈妈医生”
“妈妈医生”是指这样一类母亲:一旦发现孩子生病,认为自己掌握点医学常识便充当起“医生”角色,越俎代庖,自行决断,结果常常弄巧成拙。在记者的朋友圈中,就不少这样的“妈妈医生”。如果你也是一位“妈妈医生”,在给孩子用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小儿与成年人不仅体重不同,还存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异,如吸收药物较多,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加上小儿的肝、肾等脏器发育尚不完善,酶系统未完全建立,代谢、排泄功能很弱,对药物较敏感,因此,有些成人的消炎药,儿童未必适用。”杨药师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药要求整片吞服,但小儿做不到。比如小儿患扁桃体炎,有些家长将成人用的红霉素肠溶片切开或研成粉末给孩子服用,这样肠溶衣被破坏后,遇到胃酸就会失灵,还会刺激胃黏膜,使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反应,故须改用儿童专用剂型,如无味红霉素代替。
合理用药的要素
(一)安全性
安全性不是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小,或者无不良反应这类绝对的概念,而是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即获得单位效果所承受的风险(风险/效果)应尽可能小。
(二)有效性
判断药物有效性的指标有多种,临床常见的有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无效率等,预防用药有疾病发生率、降低死亡率等。
(三)经济性
(四)适当性
1.适当的用药对象
2.适当的药物
3.适当的时间
4.适当的剂量
5.适当的途径
6.适当的治疗目标
常见的用药误区有哪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