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养生要点及运动
秋季气温下降,空气也变得干燥,因此要为入冬前作准备。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秋季养生要点老愉快度过秋季。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季的养生要点及运动,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秋季养生要点
1、健康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
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
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9、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10、注意养阴
秋季天气干燥,秋季养生要注意养阴。秋天养阴,第一,要多喝水,以补充夏季丢失的水分。第二,多接地气,秋季我们要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漫步田野、公园,这都有助于养阴。第三,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会损人体之“阴”,因此,秋季锻炼要适度。
秋季养生运动
1、登高
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不测。
2、游泳
初秋时节适当的冷水泳既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也能为日后冬泳打下良好的基础。初秋的冷水泳能对神经系统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加快心跳速度、促进血流量,进而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秋季游泳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可以抵御季节交替时感冒的发生。
秋季游多久才合适?最好控制在45-60分钟内,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下水前,可适当涂些松节油或者凡士林来保护关节。游泳减肥的最佳速度应该在每分钟35米以上,运动员一般采取分节游泳法,休息时间短。游3分钟休息1分,再游3分钟休息1分钟,进行两组这样的运动后仍不觉疲乏,就可以接着再游5分钟休息2分钟,保持一个循环运动,适当地增加连续游泳的时间和休息时间。
3、慢跑
慢跑对于秋季养生好处多多。慢跑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能改善大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并可使体内的毒素等多余物质随汗水及尿液排出体外,从而有助于减肥健美。
正确跑步姿势让锻炼价值事半功倍。跑步姿势有三个关键点:重心落在支撑侧脚掌、脚后跟轻微离开地面、膝关节保持弯曲。此外,在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慢而有节奏,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时间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
4、散步
散步可以说是一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的锻炼,最好是在公园等空气清新、植物茂盛的地方,这样可以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都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安抚作用。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
散步时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原先每天走5圈,今天可以多走两圈;原先用15分钟走完全程,今天可以稍微加快速度,用12分钟走完。反之亦然。标准运动量是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大汗淋漓、上气不接下气则是运动过量了,必须调整。
5、自行车
自行车运动不只可以减肥,还使身段更为匀称迷人。经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就能产生这种荷尔蒙,它会令人感觉十分自由且畅快无比,据近年来研究的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它不仅仅是一项减肥运动,更是心灵愉悦的放逐。
骑车时上体稍前倾,头不要过多前探,腰部稍弯曲,两肩放松,两臂伸直,不驼背,不塌腰,蹬车时,腿要直。初学骑车者,可选择较为平坦的路面;熟练后,可选择有一定坡度的道路,以增强热量的消耗,更好地达到减肥的目的。
6、羽毛球
秋季天气温度适宜,不冷不热,是非常适合羽毛球运动的季节。相比室外运动,这种室内运动让人感觉舒适,它的运动效果也不错。据有关数据显示,一场正规的羽毛球比赛,运动强度要比一场足球赛还要大。运动前准备活动至关重要,以免受伤。
青少年可作为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手段进行锻炼,运动量宜为中强度,活动时间以40~50分钟为宜。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作为保健康复的方法进行锻炼,运动量宜较小,活动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达到出出汗、弯弯腰、舒展关节的目的。
秋季养生的重要性及方法
精神:情志调和
秋季的精神调养在于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平静、精神安宁,收敛神气,为冬令阳气潜藏做准备。
起居:注意保暖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此时节一定要做好夜间的保暖,以免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夜晚应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尤其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如果有手脚冰凉、肢体怕冷、尿频、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这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坚持晚上泡脚,同时把耳朵和腰部搓热,是一种很好的补养肾气的方法。
运动:注重耐寒锻炼
气象专家称,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此时节的运动要注重耐寒锻炼,以增强肌体适应多变气候的能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秋季适宜增加肺活量的运动以养肺,如扩胸运动、伸展运动、慢跑及腹式呼吸锻炼等。
九月保健小窍门:
“脚心相对”补肾气,“睡眠三招式”益睡眠
“脚心相对”是白露时节很好的保健方式,具体方法是:每天睡觉前热水泡脚,泡完后坐到床上,脚心相对,然后双手尽可能大面积地握住小腿肚的肌肉稍用力向外翻,同时边做按摩。把整个小腿肚的肌肉从上翻到下,再从下翻到上,直到小腿发热。这个方法能补肾气,通畅肾经、肝经、脾经和膀胱经四条经络。
“睡眠三招式”
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调和五脏,具体方法是:第一式是双腿背部伸展式。平坐在床上,双腿并拢伸直,双手伸向脚尖,脚尖向回勾,这个动作可以拉伸膀胱经,缓解疲劳、消除精神紧张;第二式是半桥式。仰卧,腰臀下面垫个被子,双腿弯曲,双脚踩在床上,肩膀撑住床面,坚持3~5分钟,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按摩内脏,使身体舒适放松;第三式是倒箭式。平躺在床上,双腿并拢搭在墙壁上,双手平展在身体两侧,保持5~10分钟。这个动作可以改善脑供血、消除大脑疲劳。每天晚上练习睡眠三招式,能改善睡眠,每天精神十足。
秋燥皆因体弱起
秋季干燥少雨,空气中湿度小,不少人此时易患秋躁症,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症状的基础上,伴有口、鼻、唇、咽及皮肤干燥,表现为发热,有点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这是由于体弱,不胜秋凉之气入侵所致。要防止秋燥症,就得坚持身体锻炼,提高抗病能力,饮食以清润、温润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