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李金0分享

每一科目的学习与复习,我们都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复习方法,历史更是需要很多的时间。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 鸦片战争

(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鸦片走私:

(1)背景: 英国为了改变贸易不利局面 ,向中国走私鸦片。

(2)危害: 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加重百姓负担;摧残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 和军队战斗力 削弱。

2.林则徐禁烟:

(1)措施: 在广州 ,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2)虎门销烟: 1839年6月3至25日,在虎门海滩 当众销毁鸦片。

(3)意义: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鸦片战争

1.时间: 1840年6月 —— 1842年8月

2.根本原因: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3.直接原因(导火线): 林则徐虎门销烟

4.经过: 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5.民族英雄: 关天培 等战死虎门,陈化成 在吴淞力竭牺牲。

6.结果: 中国战败,1842年8月 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7.补充条约:

(1)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的权利。

(2)1844年签订中美《望厦条约》 和中法《黄埔条约》 ,扩大了侵华权益。

8.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9.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根本原因: 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华权益。

2.主凶: 英、法 ;帮凶:美、俄

3.借口: “亚罗号事件 ”和“马神甫事件 ”。

4.时间: 1856年10月 ——1860年10月

5.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 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英法美和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1.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 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抢劫、火烧圆明园 。

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 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 领土。(中俄《瑷珲条约》 条约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一、原因: 鸦片战争 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 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经过

1.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后在广西 传教。

2.开始的标志——金田起义: 1851年1月11日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 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

3.永安建制——永安封王: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冀王石达开。——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

4.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 ,将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5.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2)目的: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6.北伐和西征:

(1)开始时间: 1853年;

(2)目的: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概况: 北伐军全军覆没,西征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7.天京事变: 1856年,杨秀清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8.调整与改革:

(1)目的: 为了改变不利局面。

(2) 措施:

1、封洪仁 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 等青年将领。

2、洪仁玕写出《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9.天京陷落: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攻陷天京。——标志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

2、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

八年级上册历史易错易混知识

易混点:

1、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2、区分洋务运动“军事”与“民用”企业。军事: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近代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上海、近代规模最大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福州、近代第一家新式造船厂);民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洋务运动企业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4、《辛丑亲约》(20世纪第一个不平等亲约)中“辛丑”指的是签订条约的时间是1901年,不是1900年。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款是“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5、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而不是八国联军,时间是1860年不是1856年。但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都曾侵占过北京。

6、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上的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但中国近代化思想解放运动只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包括洋务运动。

7、戊戌变法中的“戊戌”指的是1898年,百日维新内容中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标志是戊戌政变,而不是戊戌变法。

8、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期间开设京师大学堂。

9、辛亥革命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了清朝统治),而不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共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易错点: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书写。

2、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虽然向西方学习,但他只是学习技术,没有触动封建制度,所以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良运动,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其失败的根源。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持续时间1840——1949,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是一个发展过程,《南京条约》签订仅仅是开始。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5、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封建君主专制),不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易考点:

1、洋务运动期间企业相关图片。

2、洋务运动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3、辛亥革命的影响。(政治、经济、思想、生活习俗)

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君主专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生活习俗上,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

经济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渐渐发展。

4、识看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图片,知道四场战役。爆发—丰岛海战。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辽宁半岛战役,直取大连、旅顺。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5、武昌起义形势图。

易错易混:

1.北洋政府对内镇压革命 ,实行专制独裁, 对外依附帝国主义,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政府,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2.改组国民党的是宋教仁而不是孙中山。

3.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开始于洋务运动,因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张謇创办的民族企业不止大生纱厂,还有很多。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近代企业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不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5.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是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并不是一个重工业企业都没有;大部分民族工业分布在沿江、沿海一带,也不代表内地没有近代民族工业。

6.1862年、地主阶级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学堂;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7.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青年杂志》的创办,不是(新青年》的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8.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者是陈独秀;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胡适;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是鲁迅。

9.新文化运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0.新文化运动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而不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1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易考点:

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历程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3)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4)“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5)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

2.特征: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发展水平整体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1.表现

①剪发辫: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②易服饰: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受人青睐。

③变礼节: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④改称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⑤废缠足:劝禁女子缠足。

2.特征: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三、近代教育的发展

1.历程

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③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④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影响: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

出版机构。

四、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政治:中华民国陷人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思想: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3.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4.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口号。

5.代表

(1)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2)鲁迅: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3)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7.评价

(1)积极性: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局限性: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五、五四爱国运动

1.直接原因(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时间、地点:1919年5月4日,北京。

3.口号及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4.经过

5.结果:直接目标得到实现,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6..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建 (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

9.“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性质。“彻底”是指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决性,而不是指彻底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易错点:

1.重要历史名词书写:

中共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是黄浦军校的创立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4.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5.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6.正确的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7.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8.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长征精神是革命乐观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1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易混点:

1.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的九一八事变,而不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十四年抗战不是八年抗战。

2.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正式建立是1939年9月的《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易考点: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人物是李大钊。

2.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目标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5.遵义会议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九一八事变是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8.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易混点:

1.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1936年的甘肃会宁会师,而不是1935年的陕北吴起镇会师。

2.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的领导地位,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九一八事变为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易考点:

1. 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了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2.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3.武汉会战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了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4.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5.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6.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7.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标志类事件重点内容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的事件——鸦片战争(1840—1842)

2.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事件——鸦片战争

3.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4.标志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的条约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5.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的事件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6.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事件是——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

7.标志着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的事件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8.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 的事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的标志性事件——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 幕的标志性事件是——公车上书

1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 的标志性事件是——辛亥革命

12.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布解职

13.新文化运动兴起 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的事件是——1919年五四运动

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件 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6.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的事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8.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的事件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19.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的事件——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20.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的事件是——1927年,南昌起义

21.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 的标志事件——南昌起义

22.长征开始的标志 ——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

长征胜利的标志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标志胜利结束。

23.日本局部侵华或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的标志——1931年“九一八”事变

2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25.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937年七七事变

26.日本投降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

27.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28.二战结束的标志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订投降书

29.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的局面,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事件 是——抗日战争的胜利

30.全面内战爆发 的标志——1946年6月,蒋介石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31.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 的事件是——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2.国民政府垮台 的标志性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33.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是在——三大战役


    518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