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的夏秋管理技术
芦笋的夏秋管理技术
芦笋在夏秋的种植是很关键的,夏秋要怎样种植管理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芦笋的夏秋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芦笋的夏秋管理技术
芦笋是多年生蔬菜,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年~15年,从育苗开始到第三个年头进入正常产量采收期。在以后的数年采收期,每年产量的高低、芦笋品质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田间管理技术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芦笋生长与产品的采收有别于其他蔬菜,每年产品收获期在4月份~6月份,这是由芦笋周年生长特点与加工厂加工时间决定的。产品采收期过后,新出的笋发育成地上茎株,开始营养生长,积累养分,为明年产量打基础。进入冬季,地上植株干枯,地下根群露地越冬。所以每年收笋结束后的夏秋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此期培养健壮植株,加强水肥管理,防治病虫害,促进光合作用,积累养分是管理的主要目标。
1.采笋期的管理及时收获芦笋,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收获1次,长到符合加工要求高度的芦笋,不管粗细一律割除。如不割掉,不合标准的细笋会继续生长、分枝,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以后的出笋质量和数量。开始收笋前要适当浇水,收笋中期根据长势可适当补充追肥,这样可提高芦笋质量并延长采笋期。
2.采笋结束后的管理清除地面所有嫩茎,收白笋的地块在沟内施有机肥及磷肥,然后放垄,整平地面;收绿笋的要开沟施肥,开沟位置离笋垄20厘米。然后浇1次透水。
3.营养生て诘乃?使芾泶似谑撬?使芾淼闹氐闫冢?似诼?癯な凭龆?死茨甑牟?窳俊4似诜至酱巫贩剩?淮卧?月下旬,一次在8月上旬。第一次每亩20千克左右,第二次25千克~30千克,以氮肥为主,配合钾肥,追肥量可按长势和地力做适当调整。追肥方法仍然开沟施肥,并及时浇水,不能出现干旱现象。进入8月份,如每株茎数过多,可去掉细弱茎,每株保留8根~10根健壮茎即可,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状态,利于光合作用和病害的防治。
4.越冬期的管理冬季地上茎干枯后,及时清除并集中烧掉,也可粉碎做饲料。一般不要来年春季再清理,否则给病虫越冬创造了条件,不利于病虫的防治。连年下去,就会引起病虫害的暴发,造成严重损失。此外在地表封冻前浇1次越冬水。
5.病虫害防治芦笋病虫虽然较多,但近几年在芦笋产区造成损失,令生产者头痛的主要是茎枯病和十四点负泥虫。 茎枯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茎枯病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初,也是芦笋旺盛生长期。发病株近地面茎上产生梭状褐斑,严重时连片环茎一周,病斑可侵入茎的木质部,茎顶枞丛叶干枯,造成植株死亡。防治时可采用茎枯净,初发时涂株病部,流行时可连续喷药3次,间隔5天。另外在收笋结束时和越冬时用药液灌注根部土壤,每次每株不少于250克药液。 十四点负泥虫是一般资料的叫法,有关研究少见报道。据观察,成虫黄色,背有小点,硬壳,会飞,有假死性;株上成虫受震动后,掉到地面不动、不飞,而后又爬上植株取食。为害部位为芦笋嫩尖、笋尖鳞片、嫩枝表皮。初发生时多为无硬壳的稚虫,没有发现幼虫,可能为不完全变态。防治时要早喷药,流行时要连续用药。因其过冬多在株穴土中,所以可在冬季清地后和收笋结束后用药液灌根预防。
芦笋根腐病
1.症状。主要危害茎基或根部,初发病部变褐色,皮层逐渐腐烂,仅残留表皮及维管束,表皮下有白色菌丝体,严重时小根全部烂掉,根部溃烂,植株黄化,矮小或凋萎死亡,一般不落叶,此区别于立枯病。
2.病原及传播途径。病原是串珠镰孢真菌,病菌在种子上可存活2年,种子发芽时分生孢子萌发,长出芽管,从伤口侵人幼根引起发病。
芦笋田间管理
⑴除草。根据杂草发生危害情况及时中耕松土,消灭杂草。
⑵灌排水。生长期间,若天气干旱,应及时灌水防旱;汛期或大雨后应及时排涝降渍;
⑶施肥。施好“三肥”:催芽肥一般在3月上中旬结合垄间松土,每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纯氮7-8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5-7公斤。壮笋肥一般在6月上旬,大田留母茎后,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纯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7-8公斤、氧化钾8-9公斤。秋发肥在8月下旬,大田采笋停止后施,每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纯氮10-11公斤、五氧化二磷6-7公斤,氧化钾6-7公斤。
⑷培土、退土。若采收白笋,每年3月下旬,结合中耕松土,在幼笋生长区培成底宽60厘米、面宽30厘米、高40厘米左右的高垄,内松外紧,表面平滑。采笋结合后,及时退土,恢复土地平整。
⑸芦笋更新。一般情况下,定植后的2-3年为芦笋幼年期,也称根株养育根;定植后4-5年是芦笋产量高峰期,此期称芦笋成年期;采笋8-9年,产量逐步下降时称芦笋衰老期。进入衰老期后,要及时选用新品种,重新育苗移栽或换茬栽培。
看了“芦笋的夏秋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