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北方秋季种植的药材都
适合北方秋季种植的药材都
中药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药材种植前景非常不错,有很多种植户想改种药材。北方能种哪些中药材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一起来看看。
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
(一)关防风
关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偏头痛、关节疼痛、破伤风等症。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是任何其他品种不可代替的,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独领风骚,防风亩用种2.5-3公斤,生长2-3年采收,亩产250-350公斤,黑龙江省多年生的关防风价更高。目前野生关防风75-95元/公斤,紧缺而畅销。
(二)北沙参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有清肺火益肺阴、消肿排浓的作用。为常用药材,还是食用保健品。
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北沙参种植简单,当年可收,一般亩产350-450公斤亩效益高,药市长期大量收购,销路不愁。适合北方种植发展,后市看好。
(三)水飞蓟
中药材水飞蓟是治疗癌症和肝病的良药,国际市场上行情自05年以来一直走高,需求量大增。水飞蓟前期最怕旱,春季要应当适时浇水,否则抽蕾高度不够,在水飞蓟开花时候,可饲养蜜蜂促进授粉,增强籽粒成熟度。水飞蓟的前期生长主要是靠“水”,在供水充足的情况下,化肥完全不需要。水飞蓟抽葶后极为耐旱,其叶片可自行调节。根据目前天气变暖等因素,水飞蓟只适合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种植。
(四)牛夕
牛夕也叫牛膝,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消肿散淤、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生用散淤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等,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等症,在中医药界使用量很大,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大品种常规大宗药材,今年在全国中药材市场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走势畅快。年后市孕育商机。
牛夕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种植时间从5月到7月都可,采用原种一代种子,其产品品质正确、色泽光亮、药效充足,比二三代种子高产,无病虫害。种植简单,管理省事,采收容易。播种可以用专用中药材播种机,速度快,效率高。收获可以用拖拉机耕翻,适合规模作业。牛夕种子亩投资几十元,当年亩产300-350公斤,高产者450公斤,质量更好价格更高。各地市场都大量收购,数量不限,销路畅通。
(五)桔梗
桔梗多年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陵地带及草原、荒地等,是中药材市场上的常规品种,日常生活中有吃桔梗菜的习惯,用量很大,对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痛吐脓、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独到之处。
家种桔梗分秋播、上冻前播和春播,干旱地区可在雨季播种。种植桔梗与种植胡萝卜、白菜、油菜类似,没有什么高技术难度,是投资少效益高的种植好项目。
(六)黄芪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和利尿的作用。对治疗一切虚症有显著的补益功能。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经常食用一些会使身体健康,更能显示出阳刚之美,民间称“小人参”。在东北及内蒙地区生长一年就可采收鲜黄芪出口,市场销路不愁。黄芪属大宗药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内销量均很大,虽然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按现行价每公斤10-12元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500-3000元。
(七)白芷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祛风发汗止痛的作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时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以松散的土壤为好,要有相当的水利条件。白芷目前采取大畦种植,播种方法很简单,它分冬播、秋播和春播,以春播和秋播为主,春播在清明至立夏节前,秋播在白露节后,冬播在上冻前,亩用种子2公斤。播种后浇一次水即可出苗。
北方适合种植的中药材
桔梗多年野生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陵地带及草原、荒地等,是中药材市场上的常规品种,日常生活中有吃桔梗菜的习惯,用量很大,对治疗感冒咳嗽、咽喉肿痛、肺痛吐脓、痢疾腹痛等疾病有独到之处。
家种桔梗分秋播、上冻前播和春播,干旱地区可在雨季播种。种植桔梗与种植胡萝卜、白菜、油菜类似,没有什么高技术难度,是投资少效益高的种植好项目。
白芷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祛风发汗止痛的作用。在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在药材市场上销量很大,时又是不可缺少的主要调料以松散的土壤为好,要有相当的水利条件。白芷目前采取大畦种植,播种方法很简单,它分冬播、秋播和春播,以春播和秋播为主,春播在清明至立夏节前,秋播在白露节后,冬播在上冻前,亩用种子2公斤。播种后浇一次水即可出苗。
关防风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偏头痛、关节疼痛、破伤风等症。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药材,是任何其他品种不可代替的,多年来价格始终居高不下。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地区所产的货,品质优良,药效充足,在全国各地药材市场首屈一指,独领风骚,防风亩用种2.5-3公斤,生长2-3年采收,亩产250-350公斤,黑龙江省多年生的关防风价更高。目前野生关防风75-95元/公斤,紧缺而畅销。
北沙参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根,有清肺火益肺阴、消肿排浓的作用。为常用药材,还是食用保健品。
北沙参喜欢沙质或半沙质土壤,肥沃的土地使它的产量能明显提高,北沙参种植简单,当年可收,一般亩产350-450公斤亩效益高,药市长期大量收购,销路不愁。适合北方种植发展,后市看好。
水飞蓟是治疗癌症和肝病的良药,国际市场上行情自05年以来一直走高,需求量大增。水飞蓟前期最怕旱,春季要应当适时浇水,否则抽蕾高度不够,在水飞蓟开花时候,可饲养蜜蜂促进授粉,增强籽粒成熟度。水飞蓟的前期生长主要是靠“水”,在供水充足的情况下,化肥完全不需要。水飞蓟抽葶后极为耐旱,其叶片可自行调节。根据目前天气变暖等因素,水飞蓟只适合在黑龙江省东部和北部种植。
牛夕也叫牛膝,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药用根茎,有消肿散淤、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在临床治疗中,生用散淤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淤血腹痛、跌打损伤等,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等症,在中医药界使用量很大,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大品种常规大宗药材,今年在全国中药材市场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走势畅快。年后市孕育商机。
牛夕适应性很强,一般土壤都能生长,种植时间从5月到7月都可,采用原种一代种子,其产品品质正确、色泽光亮、药效充足,比二三代种子高产,无病虫害。种植简单,管理省事,采收容易。播种可以用专用中药材播种机,速度快,效率高。收获可以用拖拉机耕翻,适合规模作业。牛夕种子亩投资几十元,当年亩产300-350公斤,高产者450公斤,质量更好价格更高。各地市场都大量收购,数量不限,销路畅通。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根茎,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和利尿的作用。对治疗一切虚症有显著的补益功能。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为常用大宗品种,不仅是治病救人的中药材,也是新兴的保健品之一,经常食用一些会使身体健康,更能显示出阳刚之美,民间称“小人参”。
在东北及内蒙地区生长一年就可采收鲜黄芪出口,市场销路不愁。黄芪属大宗药材之一,每年的出口量和内销量均很大,虽然价格有所波动,但总体来看,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按现行价每公斤10-12元计算,每亩地可收入2500-3000元。
东北地区适合种植的药材
1.黄芪。黄芪东北地区产的黄芪称北芪,无论水溶成分和醇溶成分都比较高,全国200多中成药以此为原料,同时是药食兼用出口创汇大宗药材,目前市场价为 20-30元(千克,下同)。
2.穿山龙。野生资源已近枯竭,制药厂用量不断增加。据了解,仅四川成都某药厂一年就需穿山龙10000吨。大部都从东北产地收购,目前干品价已涨到11元。
3.五味子。山上野牛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用造拓宽人工种植周期较长。加上前年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种植面积减少,价格稳中有升。
4.枸杞。枸杞有补肾强身清肝、明目的作用,根、茎、叶、果皆可入药,又能防风固沙,又可用作退耕还林。
5.刺五加 。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祛风、除湿强、筋抗疲劳、抗衰老、抗肿癌等作用。其根、茎、叶、果均可入药,野生资源人为破坏严重,人工栽培起步较晚。
6.西洋参。养阴补气、生津降血压、提高免疫力、抗癌、性凉。适用范围较广,用量较大,多年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市场价为220-400元。
7.轮叶党参。有强身壮力、补虚润肺、通乳排脓、解毒疗疮改善记忆等功能,同时是“山菜之王”美食佳品,长期出口南韩、日本、美国,种植效益不错,一般平均每年每亩收益为4000-5000元。
8.桔梗。有消炎、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的功能,又是鲜族人腌制咸菜的上好原料,该产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很受欢迎,种植桔梗前景无限。目前市场价为50-70元。
9.芦笋。珍贵的药材,对高血压、心脏病、水肿膀胱炎、肾结石、直肠癌、白血病、神经痛、视力减退都有较好的疗效,而且没有毒副作用,芦笋又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蔬菜,味道鲜美,风味独特,芳香异常,被誉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国内市场价为20-30元(鲜品)。
10.薤白。又称小根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地下鳞茎,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很高,有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的功效。我国许多制药企业以薤白为主要原料,生产数百种新药,特药。不少医院诊所的处方中大多有薤白这味。薤白不光药用而且是餐桌上的佳肴,有去腥、开胃,增食的作用。年需求量为1500吨,价格在50元,而且供不应求。原为野生,现急需人工繁殖,适度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北方秋季适合种植的药材”
p副标题e北方秋季适合种植的药材
板蓝根: 以根、叶入药,为大宗药材品种,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9~10月份均可播种,种后6个月左右便可采挖,可连作。亩投入种款、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元,常年亩产块根300~350公斤,大青叶200~230公斤。
荆芥: 以全草及穗入药,除药用外,近年来在化工、饲料等行业得到广泛利用。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可条播也可撒播,9月份可种植,全生育期80~90天,可连作。亩投入种款、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元,常年亩产全草250~300公斤,穗50~60公斤。
车前子:以子仁入药。近年来国内配方用药和制药企业投料用量明显增加,由于野生资源逐渐减少,商品价格不断上扬,发展种植前景看好。该品对土壤要求不严,种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8~10月份播种,种后5个月左右便可采收。亩投入种款、肥料、农药、除草剂等元,常年亩产量200~250公斤。
北方种植中药材需考虑的风险
优势与潜力
黑龙江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质肥沃,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充分、含量高,在全国乃至全球都享有良好口碑,全省中药材原料80%外销,有着较为稳固的销售渠道。同时,由于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相比南方中药材种植产区,病虫害发生轻,农药施用量少,非常有利于开发优质绿色中药材生产。
黑龙江是北药资源大省,但是由于野生中药材受气候等外部条件影响较大,产量不够稳定,加上连年掠夺性滥采,资源日渐枯竭,中药材逐步由野生采挖向人工种植方向发展。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110万亩,产量13.2万吨,产值17.51亿元。建立了铁力市人参、五味子、平贝,伊春市红星区平贝,大庆市大同区板蓝根、月见草、防风,庆安市和通河县五味子,嫩江县甘草、黄芪,海林市西洋参、五味子,鸡东县和依兰县桔梗等多个各具特色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核心基地,加快了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伊春市红星区和铁力市的平贝、大庆市大同区的板蓝根,相继获得国家中药材GAP认证;铁力市的五味子和平贝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黑龙江中药材种植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规模小、效益低、营销手段滞后、发展潜力没有被充分释放的问题。去年,国家改革玉米临储政策,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农民对种植结构调整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发展中药材等特色作物已经形成初步共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提供了动力。
困难与风险
黑龙江发展北药种植的最大难题是适于规模化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少。目前,全省有中药材品种1000多个,其中人工栽培实现规模化种植的仅有十几个品种,其余中药材品种普遍种植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没有形成规模生产优势和供给能力,在价格、销路等方面难以同其他药材主产省区抗衡,难以形成强劲的市场议价能力。
缺少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生产,中药材种植机械化和标准化技术水平低,滥用化肥、农药现象较为普遍,个别地区中药材产品质量差、产量低,存在掺杂使假生产行为,损害了全省中药材产品市场信誉,对中药材种植产生带来负面拉动作用。
交易平台缺位。目前,黑龙江中药材种植户除少部分采取订单种植或者本身具备初加工能力外,大部分种植户不同程度存在销售难的问题,个别年份出现中药材产品滞销压库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农民,农民选择种植作物品种,最重要的前提是市场销路好、生产效益高,只要不愁卖、农民就愿意种,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就推得动,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等成效。
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既有基础和优势,同时也面临压力和风险,突出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进完善工作措施,推动中药材种植等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
挑战与机遇
今年,黑龙江提出,蔬菜、瓜果、鲜食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作物面积达到1000万亩,日前黑龙江省农委已经起草完成了《黑龙江省中药材种植“十三五”发展规划》(初稿),《规划》对全省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重点工作进行了统一规划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重点落实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品种和目标市场,重点发展道地中药材种植,打好规模牌、特色牌和质量牌,提高全省中药材供给能力、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做大做强供给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落实生产经营主体,推行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主体为主的经营模式,规模经营闯市场,统一生产管理上标准,延长产业链条快发展,把土地种植收益和产业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让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重点优势产业。落实中药材种子种苗,落实中药材种植机械,落实市场营销渠道、手段和技术创新与示范。
省农委总农艺师陶可全说,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是推动区域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要从组织领导、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三个方面入手,服务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要加大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重点用于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应用、新型采收机械示范等。切实整合涉农资金,加强中药材种植产业基础条件建设,扶持中药材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将购置中药材收获机械、清洗、切片等初加工专用机具等纳入农机补贴。建立政府投资为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调动基层农技干部、科研院所专业人员服务中药材种植生产的积极性,采取定点包扶、一帮一结对子等多种方式,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长期稳固的技术协作服务关系。
新手种植药材注意事项
一、要理性看待种药效益。很多“新手”之所以选择种药,主要是看好种植中药材的经济效益。不少“新手”以为,种药效益很好、甚至能“快速致富”,但信息来源多数不是通过实地调研,而是通过收到、看到的各种信息资料,甚至是道听途说。一些售卖药材种苗的人,正是抓住了这部分人的心理,以及大部分人对中药材市场行情、产品价格、种植技术、销售渠道等不太了解的弱点,通过各种途径夸大中药材的种植效益,致使很多新手闻之“热血沸腾”,对种药致富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其实,在山区种植中药材,虽然一般情况下效益要高于种粮,但其投入相对较高、生产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受市场行情影响很大。在行情好的时间,药材价格可能涨得很高,收入确实远高于种粮;但若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种出的药材可能贱如稻草、甚至无人问津,收入还不如种粮。一些人把种药效益吹得很高,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吸引人种植,一方面是为了高价销售种苗。对此,种药“新手”们要有清醒认识,种植前一定要深入调研,尤其要向“老药农”、老收购商多请教,防止被虚假信息“忽悠”。
二、要客观分析自身环境。与种粮相比,种植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对较严。很多中药材对产地海拔、气候、土壤、植被、光照条件等都有特殊要求,一些价格较高的名贵中药材,对环境条件要求更为苛刻。很多“售种者”把中药材的适生环境说得很广,甚至把一些对环境要求很严的中药材,也说成南北皆宜、高低山均可,完全违背了科学,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兜售药材种子。因此,新手在种植中药材前,一定要对自身环境条件做全面的调查和客观的分析,进而确定到底能不能种植药材?到底能种植哪些药材?有没有竞争优势和效益?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当地到底出产什么药材,或当地有什么野生中药材。如果当地有家种或野生的,而且产品在市场上销路较好,种植成功的把握就比较大。否则只能少量引进试种,仔细观察该药材在当地生长情况,以及产量、品质和效益,确定能够发展后再稳步扩大面积。切不可被虚假信息左右,头脑一热就盲目从外地引进药材种子规模种植。
三、要科学选择种植的种类与品种。新手种药,首先碰到该种“什么药”问题。在种类选择时,很多人都过于看重药材的价格。其实,药材多数情况下价高的“不好种”、好种的“价不高”。价格高的药材,基本上都是一些对环境要求高,种植难度大、产量低,生长期很长的,当然其中不排除有极少数药材,因市场供求失衡、或人为炒作导致价格“虚高”。因此新手在种药时,一定不能抱着“投机”的心态,否则就容易上当受骗。要根据当地环境,选择最适宜的药材种植。要搞好种类搭配,起步时可选择一个优势最突出的主导产品和3~5个辅助产品,在确保种植成功基础上尽量化解市场风险。要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但更要突出自身优势,坚持“逢俏莫撵、逢疲莫丢,扬长避短、放大优势”,坚决不能“逢高入市、盲目跟风”种植。种植的种类确定后,要确定合适的品种。在品种选择时,很多新手容易被虚假信息迷惑,购买到所谓的“最新优良品种”。其实,我国真正从事中药材育种的科技人员很少,培育的新品种不多,通过种子管理机构审定的更少,引种时最好到现场考察,仔细甄别品种的真假。新手引进新品种,最好先找国家正规科研育种单位有关专家咨询,以防上当受骗。一般情况下,最好就近引种。远距离调运药材种苗,一是两地间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如果差异过大,可能造成种苗引进后“水土不服”;二是新鲜种苗调运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高温烧苗;三是远距离运输成本偏高。但有不少中药材,低山种植从高山引种、南方种植从北方引种,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此,对引种问题要仔细权衡、综合考虑,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一刀切”式地“全盘否定”。
四、要认真学习掌握技术。不同种类、品种的中药材,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新手种药前必须认真观察、虚心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更要向当地的老药农请教,摸清预备种植的中药材在当地的播种季节、种植方法、加工技巧,以及主要灾害、病虫害及其防范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售种者常把药材的亩用种量夸大3~4倍,其目的一是多销售种子,二是掩盖种子质量存在问题。因此,新手种药一定要先找当地药农实地调研,问清实际亩用种量,再根据需要购买种子。如果用种量过大,不仅会加大生产成本,还会造成田间出苗过多,此时如果间苗会大量增加用工,若不间苗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容易造成病害、倒伏,影响药材产量和质量。在学习已有知识和传统技术同时,还要善于思索、不断创新,将先进的经营理念与科学技术运用于中药材生产,通过试验、示范,对传统技术逐步改进、提高、规范,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五、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新手(特别是一些“非农”资本)种药,很多都急于扩大投资规模,认为“有规模才有效益”。但与很多行业相比,种药更为特殊,不能求急求快,必须循序渐进。其主要原因,一是种植药材不仅技术性较强,而且地域性也很强,不同区域、不同海拔、不同坡向、不同土壤,种植技术都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外地的成功经验在本地常常不能复制。尤其是新手,更需要一个逐步摸索、总结、提高的过程。二是中药材种植,很多使用根茎繁殖,种苗在整个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如果一开始就盲目扩大种植面积,会导致生产成本过高、风险压力过大。如果开始少量引种、自繁自育,逐步扩大种植面积,既能保证种苗质量,还能大大降低成本。三是不少中药材种植、加工需要用工较多,而多数中药材必须种植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山区,在目前山区劳力大量外流情况下,如果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可能因雇工困难导致管理不够及时、到位,影响药材产量。因此,新手种药千万不能“大干快上”,一定要有长远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稳步推进。经营规模要适度,种植面积要随着经验的丰富与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扩大。
六、要有“吃苦”准备并解决好劳力问题。务农必须吃苦,种植中药材的地方一般都在山高路远、山大人稀的穷乡僻壤,虽然生态环境很好,但居住环境都比较恶劣,因此更要耐得住“寂寞”,要有长期“吃苦”的思想准备。没有“吃苦”精神的人,没有坚韧毅力的人,最好不要涉足种药。此外,由于山区目前劳力较少,而且雇工价格偏高,因此必须在经营方式与种植技术上进行大胆革新。要改过去的靠扩大面积、增加劳力、粗放经营提高产量,为压缩面积、集中劳力、集约经营,靠科技与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要尽量发挥现代机械的作用,改人畜力为机械化耕作、管理、收获、加工,在解决劳力紧缺问题同时,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七、要千方百计拓宽销售渠道。种药与种粮不同,粮食容易保管、销售,一时卖不掉还可以设法加工转化,但中药材的销售渠道较窄,而且卖不掉很难处理,新手种药对此一定要有清醒认识。解决中药材销售问题,首先要坚持种植本地常年有人收购的“道地”药材,不能盲目追新、求异;其次要发挥众人力量,带动周边种植,形成一定规模,有了足够产量才便于收购、调运、销售,不能盲目单干;其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物流通道,主动出击,扩大宣传,把握最新市场动向,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开辟新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