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怎样养殖

小龙0分享

鲶鱼怎样养殖

鲶鱼,即“鲇鱼”,鲶的同类几乎是分布在全世界,多数种类是生活在池塘或河川等的淡水中,但部分种类生活在海洋里。鲶鱼要怎么养呢?以下就是小编做的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鲶鱼的饲养技术

苗种培育

鲶鱼苗种培育全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免投喂期:鱼苗刚出膜,全长约0.7-0.8厘米。此时,鱼苗的卵黄囊还未消失,鱼苗集群于池底角落,微微颤动,鱼群显青黄色,只有少数鱼苗离开池底无目的游动,趋暗的移动能力弱,鱼苗靠吸收卵黄囊养分生长发育,无需投喂饵料。经过2-6天的发育,鱼苗卵黄囊养分逐渐被吸收完毕,卵黄囊消失,鱼群分布的面积增大,鱼群显青黑色,开始有部分鱼苗游离汕底觅食,趋暗移动能力变强,此时应及时投喂适量、适口的饵料。掌握鱼苗开口投喂时间是育苗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经验总结,鱼苗从刚孵出发育至卵黄囊消失的时间长短与温度有密叨的关系:17-18℃需6天 ,19-20℃,需5天,21-23℃需4天,24-26℃需3天,28℃以上的水温为2天。但4天以上:才完成这—过程的鱼苗,体质会变得瘦弱,成活率下降,因此,当鱼荫池水温低于21℃时,应及时采取升温措施。

2.一级培育阶段:鱼苗规格在1厘米以下时,为一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应选择室内孵化池,规格为2-3米2,水深12-20厘米,放养密度4000-5000尾/米:。鱼苗卵黄囊刚吸收完时,应投足量的、经80筛绢过滤的轮虫作为开口饵料,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4厘米左右。当鱼苗已摄食了大量轮血后,水体中轮虫的密度减小,水体逐渐变透明,此时,要及时换入含有大量轮虫的肥水。这样经过两天培育,就可以改投水蚤作为饵料了,要注意投喂水蚤需经40目筛绢过滤。当鱼苗规格达到1厘米以上时,转入二级培育阶段。

3.二级培育阶段:育苗池可选择室外育苗池,面积为5-6米2,水深25-30匣米,放养密度为2000尼/米2左右。这一阶段健康的鱼苗白天总是聚居于阴暗处,极少有鱼苗游动,傍晚时分才游散四处觅食,故池面应用水泥瓦之类挡热性能较好的材料遮盖池面1/3的面积,一方面避免阳光猛烈时水温升幅大,另一方面为鱼苗提供阴暗的栖息空间,有利鱼苗生长。鱼苗在池中,投喂水蚤两天后,长至1.5厘米以上,即可改投喂丝蚯蚓。投喂三天丝蚯蚓后,鱼苗规格达到2厘米以上,转入三级培育。

4.三级培育阶段:三级培育池规格15-30米2,水深应达50厘米左右,放养密度为400-500尾/米2,池中放少量水浮莲,约覆盖水面1/4面积,以便净化水质、遮阳和供鱼苗栖身。饲料以丝蚯蚓为主,丝蚯蚓供应不上时,可用煮熟的福寿螺肉绞成碎肉或鱼肉搅成鱼糜来代替。鱼苗培育12-15天即可长到5厘米,达到出售规格。

饲养管理

1.投喂:在鱼苗培育过程中,鱼苗每天都以其自身体重成倍增长,故其投喂量每天都发生变化。每次投喂都要注意观察鱼苗摄食情况,根据观察结果适当调整投饵量。投喂应少量多餐,每次投喂要注意适当间歇一段时间,投喂量以鱼苗半小时左右刚好吃完为宜。

3.分池:水温合适,鱼苗生长很快,极容易形成过密“顶口”。判断是否“顶口”,根据晚上12时或早上太阳未出来时鱼苗全部浮出水面,这时人靠近育苗池,鱼群发出“夏”的一声,全部钻入水中,则表示不会“顺口”;若鱼苗反应迟钝,照样在水面摇头摆尾,若无其事地游来游去,则表示“顶口”。根据这样的情况可判断出“顶口”的程度,分汕时亦可做到心中有数。分池一定要在早晚进行,操作要细致,以免鱼苗受伤。

池塘养殖方式

池塘养殖又可分单养和混养两种。

①池塘条件:池塘要求水源充足,不含有害物质,排灌方便,池底平坦坚实,淤泥厚度小于15厘米,池埂坚实无漏洞。池埂高出水面40厘米以上,进水、排水口设置拦网防逃。在池塘水面投放水浮莲或浮萍,既可遮阴,又可净化水质和作为辅助饲料。在鱼种下塘前必须要求对池塘进行干塘、清整消毒和施基肥,注入新水,当池水中饲料生物繁殖达到高峰时方能放鱼种。

池塘面积一般以600-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

②鱼种放养:放养的鱼种规格要求一致,放养密度因鱼种大小及池塘、饲料、水源条件而定,一般每平方米放10厘米左右的鱼种5—10尾。投放大规格鱼种可提高成活率和增加产量。下塘鱼种规格应不小于5厘米。

③投饲:鱼种刚下池时,应投喂一些优质动物性饲料,使其尽快恢复体质和加快生长。革胡子鲶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螺、蚬、蚌、蜗牛等贝类以及蝇蛆、蚕蛹、蚯蚓及动物尸体及下脚料等。贝类应将壳打碎后投喂,韧性大的需打碎或绞成肉浆做成食团以提高利用率。粉状饲料(鱼粉、骨粉、虾壳粉、玉米粉、米糠、麦麸等)最好与肉掺在一起混合投喂。有条件的可按照革胡子鲶的营养需要,配制成粗蛋白含量30%以上的颗粒饲料投喂,这样既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加速鱼的生长。饲为应在饲料台上。饲料要精粗搭配,每天早、中、晚各投1次,投喂坚持“四定”。

适当施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可以满足革胡子鲶的摄食需要,降低饲料系数。

④日常管理:经常打扫饲料台,保持水质清新,防止鱼因密度大而缺氧。换水要过滤,以免带入寄生虫等敌害。还要防止蛇、鼠打洞及雨后涨水逃鱼,平时巡塘应检查有无漏洞,拦鱼设施是否被破坏等。

革胡子鲶可与链、鳙、鲤、草、罗非鱼等鱼混养,但不能与肉食性鱼类混养。混养的鱼种规格要适当大些,最好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能和革胡子鲶一起干塘起水上市。混养方式有:

①以革胡子鲶为主,搭养其他鱼:一般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革胡子鲶鱼种3—6尾,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家鱼种。

②以其他鱼为主,革胡子鲶为辅:可以饲料家鱼的成鱼池中,每2—3平方米搭养一尾体长6—8厘米的革胡子鲶,利用水中小杂鱼和水生昆虫作为其饲料,不需增加投饲。

③成鱼池中混养革胡子鲶亲鱼:按雌雄1:1或1:1.2的比例放入少量可繁殖的革胡子鲶,在繁殖季节投放鱼巢让其产卵孵化。根据繁殖的革胡子鲶数量,适当投喂一些动物性饲养,让它在成鱼池中直接养成商品鱼。放养时要考虑革胡子鲶繁殖后水体的负载能力。

病害防治

.烂嘴烂鳃病:病鱼吻部和鳃部溃烂,发病初期鱼曲摄食减少,游出阴栅在池边各处互相挤迫,成一团一团互相摩擦,或用吻部摩擦池边,神态极为不安。发病严重时,吻部和鳃部腐烂发白,挣扎游动而死。

防治方法:健康无病鱼苗,白天均藏在池边角阴暗处休息,一旦发现有鱼苗游出暗栅,就要及早将鱼苗全部捞出,用川毫克/升高锰酸钾浸冼30分钟,有空池最好转到其它空池,放回原池需将原池清洗干净。

回水放鱼后再泼洒福尔马林,浓度为20毫升/米3,然后在每天下午换水后再泼洒20毫升//米3福尔马林,连续三天,疗效甚佳。这种病主要由车轮虫引起,受伤处被水霉、绿色菌丝寄生所致。

.黑体病:病鱼体色变黑,摄食量明显厂降,鱼体—天比一天瘦弱,受惊动时部分鱼苗呈颠状病症。假死躺在池底。患病严重的鱼苗肌肉发炎出血,鱼还未死,把肌肉解剖开就闻到腐臭味。此病病因不明,尚无良方治疗。
 

鲶鱼相关

    81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