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兔怎么养肉兔的生活习性
肉兔怎么养肉兔的生活习性
肉兔品种很多,按体型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但饲养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肉兔怎么养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肉兔的饲养方法
1、忌有啥喂啥
许多肉兔养殖户不讲科学饲喂,家中有啥喂啥,一顿白菜、一顿萝卜,再一顿就是青草了,根本做不到饲料的合理搭配和定食、定量、定水,导致疾病的发生,造成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大批死亡现象。正确的饲喂方法是根据不同日龄的肉兔对其营养的需要,合理的搭配精、青、粗饲料,做到营养全面,才能提高肉兔的生产性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忌养老龄兔
繁殖期的兔子一般可利用4年左右,如若再让其配种繁殖,其仔兔成活率底、生长慢、效益低,所以在养兔过程中应忌养老龄兔。
3、忌不及时淘汰病残兔
对久治不愈和身体有残疾的兔应及时淘汰,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和影响养殖效益。另应坚持定期消毒和定期防疫,做到万无一失。
4、忌散养
散养的肉兔活动量大、采食多,且生长慢,饲料转化率低,最关键的是散养的肉兔相互之间容易传染疾病,一但发现有病兔,就会影响整群兔的健康,给治疗带来困难,所以肉兔散养是不可取的。
5、忌兔舍矮小
矮小的兔舍既不通风也不透光,舍内又潮湿,不但肉兔生长缓慢,还会给肉兔带来传染性疾病。理想的兔舍应建在宽敞明亮、通风良好、周围有树木的地方,另要排水良好、冬暖夏凉,空气新鲜。只有这样的环境才会减少疾病的发生,加快生长速度。
6、忌青草整喂
俗话说“饲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所以无论给肉兔喂哪种青草都应用铡刀将青草铡成%&!的小段后进行投喂。只有这样处理的青草,适口性好,肉兔肯吃能上膘,才能达到提前出栏的目的。
肉兔的生活习性
家兔经过长期的人工驯养,虽然在体形、外貌、品质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它们在野生时期养成的某些生活习性(如昼伏夜出、胆小怕惊等)至今仍保留着。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肉兔在微暗有光的饲养环境中增重较快。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标准下,肉兔在光线较暗的兔笼中饲养6个月后,每只肉兔的平均体重比饲养在光线充裕的兔笼中重250-350克。在微暗有光的条件下,肉兔整天都处在较暗、较静的环境中,改变了白天昏睡、不想吃食、夜晚活跃的习惯,昼夜的摄食量比较均衡。另外,肉兔生活在微暗的环境中,外界的声、光及其他动物的活动对肉兔的影响较小,肉兔不容易受到惊吓,情绪也比较稳定。因此,肉兔的摄食量增加,消化率提高、生长速度加快。
肉兔在微暗环境中育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技术措施,值得推广。但由于肉兔长期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为了保证肉兔的健康生长,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做好笼具的清洁卫生工作,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二是注意饲料营养要全面。
提产肉兔的肉率方法
商品肉兔生产,一般是用断奶(30日龄左右)仔兔,经短期育肥(即幼兔育肥)、体重由0.5公斤左右增加到2.5公斤屠宰,以生产更多的兔肉为目的。
商品肉兔生产,除看最终的产出以外,还必须考虑生产成本,讲究经济效益。针对商品肉兔生产这一特点,在饲养管理上总体目标是减少拉稀病,提高日增重、降低饲养成本。围绕上述目标,应着重抓好以下技术:
病兔、弱兔要及时淘汰
为减少弱仔在育肥中期死亡或生长过慢造成饲料、人工浪费,增大饲养成本,在开始育肥时便应坚决淘汰特别弱小的仔兔。病兔不仅有传播疾病的危害,也会增大开支,因幼兔患病一般愈后不良。所以,一当发现病兔,最好不治立即淘汰;严格防止兔瘟和消化道疾病的暴发性流行。
管理要精细
第一,育肥兔一般实行群养。分笼或分栏饲养均可,每平方米养8-10只。但最好按体重大小分群饲养,以防“以大欺小”,可提高商品兔出栏质量。在干燥地区,屠宰前一个月左右,也可实行地面“圈养”,有利于笼位周转和利用。
第二,在室温低于10摄氏度时,应采用垫草,适当关闭门窗等保温措施;商品兔的日照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
第三,饲槽、饮水器、草架的设置,要尽可能保证同一笼(栏)兔,既可同时采食、饮水,又能防止兔子践踏饲料,造成水和料食的污染。
营养要保证
对农村专业场、户,宜采用精料补充料(颗粒料)加青饲料育肥的方法。建议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水平为:消化能12兆焦耳/千克,粗纤维11%-12%,粗脂肪3-4%,粗蛋白为18%,磷0.4-0.6%,钙0.7-1.0%,赖、蛋氨基酸分别为0.8%和0.6%。可按0.5、1.0、1.5、2.0公斤活重分阶段逐步增加颗粒料的日喂量,同时每日喂给优质青饲料100-400克;规模化养殖场,宜采用全价颗粒饲料,其消化能可下调至10-12兆焦耳/千克,粗纤维12-14%,粗蛋白16-17%,每只兔平均日喂颗粒料60-150克。要求从小到大逐渐增加喂量,坚持定时定量或一贯实行自由采食的办法,充分保证饮水。
看过“肉兔的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