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部柑橘“家谱”
柑橘分为桔、柑、橙、柚、枳、柠檬等类,可谓水果中的“名门望族”,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柑橘的“家谱”都没被厘清,直到宋朝,终于厘清了柑橘“家谱”,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世界首部柑橘“家谱”,希望能帮到你。
首部柑橘“家谱”的作者
作者叫韩彦直,延安府(今陕西省内)人。他有一个名振朝野的父亲,叫韩世忠。
作为抗金名将韩世忠的长子,韩彦直为人正直,具有强烈的忠君报国思想。长期的宦游生涯中,韩彦直一直喜欢柑橘这种水果。与其他官员不同的是,他不但爱吃,还爱研究。空闲之余,他翻阅古书中记录柑橘的资料。可惜所得非常有限。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就任温州知府。温州当地人喜欢把品瓯柑、喝土酒作为招待客人的最佳礼节,新上任的韩知府也不例外。
某天,韩知府听闻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来客,他处理完紧急公务后,便安排客人到泥山脚下的名叫“香林”的柑园中。园中早以摆上酒筵,桌上放着几盘金黄的瓯柑。
话说韩彦直送走京城来客后,就一面潜心研读古籍,一面深入民间调查研究,花一年多时间完成一部名为《橘录》的柑橘类专著。
《橘录》虽然只有4000余字,但内涵极为丰富。序言除了记录与京城来客的对话细节外,还简述了以瓯柑为主的柑橘概况,并重点介绍了泥山真柑。正文共三卷,上、中卷分别介绍柑、橘、橙类品种的名字由来、分类依据、生长特性等,这些记录对现代人培育新品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卷则详写了柑橘的嫁接、加工等技术。
《橘录》名扬海内外
《橘录》自问世后,便备受生产者欢迎,学者重视,并有多种版本流传于世。根据版本的不同,此书也有不同的名字,如《永嘉橘录》、《橘谱》等。目前所存最久的版本,是1273年的南宋咸淳刻本,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书名正是《橘录》。
《橘录》比欧洲果树学学者葡萄牙人费雷利所写的柑橘类专著《柑橘》早了近470年。近五个世纪时间里,由于宋元明朝航海贸易的发展、温州的地利优势等原因,《橘录》迅速向海外传播。此书不但很早就被译成英、法、日、西班牙、意大利等文,美国、日本等国学者还在柑橘学术专著中予以介绍或引用其中内容。此书所载的柑橘栽培技术随着柑橘的传播而向五大洲推广。日本僧人智惠来中国时取道温州,带回柑橘,参照《橘录》培育成新一代的无核蜜橘,目前此类蜜橘占日本柑橘产量的85%以上;而葡萄牙人把中国脐橙引入巴西再传入美国,参照《橘录》培育为著名的华盛顿脐橙。正如美国果树栽培专家里德在《植物学简史》所说,“《橘录》记录的整枝、防治虫害等技术都非常先进,对各国橘类栽培有参考意义。”
作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橘录》不仅被收入《四库全书》、《群芳谱》、《全芳备祖》、《中国宋辽金夏科技史》等古今典籍,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柑橘的经典著作,还因为首次为柑、橘、橙、柚等芸香科常绿乔木厘清“家谱”而享誉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