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家长要注意的点

世平1372分享

很快就要进行中招考试了,很多考生和家长不知考前如何准备,一些考生开始觉得无所适从,心里不踏实。现就多年来的经验就中考前如何备考。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前家长要注意的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临近中考,家长注意事项

1.满怀信心,但切忌期望过高。

家长关心孩子学习,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宜鼓不宜泄,宜奖不宜罚,宜激动不宜平淡,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兴奋性和荣誉感。家长对孩子的帮助应是随机的、灵活的,又是恰如其分的、贯彻始终的。家长的帮助与孩子的学习配合好了,孩子就既不会产生厌学情绪和放弃心理,也不会产生逆反情绪和焦虑心理。

家长要相信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对孩子有信赖感、充满信心,他就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积极向上的心绪容易受到激发。但切忌期望过高,是形成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加压,指责说教,就会增加他的烦躁情绪,考生在复习和考试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遭受失败挫折的可能性也越大,还会使家长感受失落的痛苦和更大的心理失衡。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能力短时间内已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家长不应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不妨告诉孩子:只要尽到最大努力就行了!对子女的期望应实事求是、合情合理。

2、营造宽松心理氛围,切忌制造紧张气氛。

考前一段时期和考试过程中,家长明智的做法是,该干吗就干吗,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如:出现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对孩子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要在考生面前争吵,互相吵闹、怒骂或斥责,会使孩子临场闷闷不乐,精力不易集中,注意力分散,记忆力被冲淡,思维被搅乱,影响正常发挥。可让他吃饭或休息时听听音乐,不要在孩子正在复习时轻手轻脚地走进他的房间,又送牛奶,又送水果,这样会加剧孩子紧张的心理,影响他的情绪。要避免使孩子产生陌生感,如变换住所、变换家具位置,购置孩子不喜欢的新家用物品。还有,不要替孩子清理书桌、书包、床头,以避免孩子为找自己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品而烦躁。

减少亲友互访,亲朋好友具有不同的知识、修养水平,有时他们的好心关怀、劝慰、担心,反而会把孩子心绪搞乱。家长这个时候营造一个平常的氛围,不要小心谨慎,不要觉得孩子要中考了什么都得注意,平常怎么样还怎么样,当然别再打牌了,别再接待客人了,电视少看一点儿,但是也不要过于渲染,过于渲染家庭的中考氛围实际上给孩子是施加压力。

3.切忌打击孩子自信心。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

学习成绩的波动,内心的焦躁都可能让孩子对学习,对考试失去信心。此时家长就是孩子的心灵导师,要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首先,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优势,树立信心,告诉他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一定没问题。其次可以陪孩子适当做些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信,放松心情。最后,多对孩子说些鼓励话。

考生最想听的五句话:

我们相信你的能力,不管考试结果怎样;相信你自己,不管别人怎么说;

不管考上什么高中,只要你尽力了就行了;你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说;

你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也尽管说。

4.切忌唠叨,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要渲染考试艰难和后果,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断渲染考试的艰难,分析考不好的后果,

这样会使孩子临场更恐惧、更压抑。只要孩子不慌不忙、愉快轻松、扎实努力,就是成功的预兆。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你不要紧张,你说要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等这样的不良心理暗示的言语。如有唠叨的工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松一下。

考前几天,孩子复习功课方面大局已定,这时父母重点是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和身体适应,考前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有经验的家长就是告诉孩子,中考对于他,像做了一次普通测验,学习也一样,关键是平时把功夫下到了。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唠叨会让人生烦,避免过分地照顾孩子,从言辞上要适度地冷淡孩子,从后勤保障上有意识地再帮孩子检查一下,必备物品如准考证、文具、手表等绝对不能遗漏。

每年中考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因此每年学生考试的成绩总会出现浮动。不要给孩子定各门功课考分目标,不要求孩子非要考上哪一级学校。考试期间,不要考完一门就急着跟孩子谈结果,只要一谈,就有可能造成孩子坏的联想而情绪波动,因为孩子总有没有答对的题目。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可以了,至于结果如何,不要想那么多,而且孩子一场考试下来,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倦感,需要休息,振奋精神投入下一场考试。家长不应当在考试期间,尤其是一出考场便问这问那,过多占用孩子的宝贵时间。重要的是让孩子抓紧时间去充电,去温习课本,而不是缠住摸底。

中考家长注意事项

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

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有压力是正常的,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孩子的压力到什么地方释放呢?专家认为,家里最合适。因为学校是个公共场所,学生会有许多顾虑,在家里,他永远是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表露自己的情绪,因此,如果孩子在家偶尔表现出比较偏激的情绪,作为家长要理解他,分析其烦恼所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这期间,有的家长会特别敏感地认为孩子不听话,与自己作对,甚至与孩子发生激烈争执,在孩子面前流泪,或说一些放弃或预计考不上的话,家庭气氛很紧张。这就帮了孩子倒忙了。当然,家长也不要强求与孩子沟通,要相信很多时候孩子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特别重要或反常的情况,不要正儿八经地找孩子谈话。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听一些孩子爱听的音乐,讲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缓解紧张的心情。

三种常见角色孩子看来都有压力,初三的家长常常充当的是急不可待的质问者形象,或者是喋喋不休的叮咛者形象,还有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安慰者形象,其实,这三种角色都会带给学生压力。专家指出,对学生来说,最好的形象就是本色的父母形象,该干什么仍干什么。不要因为孩子中考,讲话声音很轻,电话线都拔掉,每天烧很多菜,其实每天微笑着迎接孩子回家,微笑着送孩子出门就可以了。一个窍门:如果家里的教养方式是以母亲管理为主的,就要利用好父亲在关键时候的重要作用,因为父亲的稳重、理智和豁达能稳定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以榜样和鼓励作用;如果是以父亲管理为主的教养方式,那么,就要利用好母亲在关键时候的作用,因为母亲的亲切、细致能温暖孩子,给孩子以信心和鼓励。

要注意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来对待他们,一种是考前放松型,这种孩子越到考前越放松,复习并不紧张,热情和投入不够,像我们前面所说的丧失信心型的那类,那么对这种孩子,家长应当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多询问、多约束、多督促,尤其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进度和水准,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期望和压力。另一种是考前紧张焦虑型,家长要适当减少关注,而要表现出对孩子很有信心的样子,但是这信心不是表现为总是对孩子说:你一定回考上的,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等,而是临危不惧的态度和从容,即像平常一样对待孩子,不要因孩子要考试而改变自己。在这里给家张介绍一种方法:家长可以用幽默的口吻来与孩子谈论考试,如可以这样说:如果考不上,你就会经常跟爸妈在一起了,那也不错啊,我看读什么学校都不错,行行出状元。

如何对待考前心情烦躁的孩子。

有一些平时学习比较自觉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到了考前,他们可能显得很浮躁,有时候脾气比较大,可能本来很听话的孩子也开始顶撞父母了,那么对这种孩子,家长不妨这样做:

(1)鼓励孩子多休息和锻炼身体,告诉孩子适当休息才能保证有一个好的心态。

在这里要注意以下两点:A:不宜违背作息规律。生活作息不宜违背自然规律。考前生活,第一要符合自然规律。每天至少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睡眠。如果晚上温习功课的时候,眼睛发涩,困乏不堪时,尽量不要靠咖啡、茶来提神,小睡一会儿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其次是要把休息时间排入复习计划中,不要吝惜给自己休息时间。有些考生分秒必争,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也要省,其实都是不可取的。每天吃过晚饭,看看电视新闻或翻翻报纸,不仅可达到休息、放松情绪的目的,同时还可以了解一些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有助于中考答题。

B:不宜放弃体育锻炼。目前考生为了迎考,紧张复习,大有一刻值千金之感。可是,如果连必要的体育锻炼都停止了,对考生考取良好的成绩却是不利的。因为长时间看书、复习、做作业,会造成大脑皮层和身体某一部位的疲劳,这就需要通过适当的活动、休息来调节和恢复。从生理科学的角度来看,兴奋和抑制是大脑皮层的活动规律。譬如当你看书复习时,大脑皮层中视力、理解、记忆、听力区域的脑神经就处于兴奋的工作状态,如果复习时间过久,这一区域的脑神经就会转入消极的抑制状态,使人头晕脑胀,记忆力减退,理解能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如果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10至20分钟的体育锻炼,使脑神经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恢复,再进行复习,学习效率便会明显提高。

(2)不要笼统的询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如复习的如何了,有没有把握啊,

能多少分等,而是要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有什么困难和难关,你可以为她做些什么等。

(3)当孩子向你说困难或心中的压力时,家长要多听少说。在这里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要说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比如,孩子说总是担心考不好,你就不要说:不要怕,考不好妈妈也不怪你,只要你尽力就行了。孩子对你诉说压力时,并不总是意味着你马上要解决它,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你的信任,其实他可能知道如何解决这种压力。此时,他更需要你的理解和支持。你能做的,就是倾听。第二,要注意采取开放式的交谈方式,如当孩子说心烦时,如果你回答:烦也解决不了问题,就不是开放式交谈,因为孩子觉得无法再谈下去了。开放式的交谈是这样的:我能理解你考前的心烦,你感到最担忧的是什么?这时孩子会进一步讲到某些具体的科目或具体的问题,你们的谈话就能深入了。

可见,对于考前的孩子,你能做的就是给予信任。除了信任,你可能什么忙也帮不了。家长要作为孩子的定心丸,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以安慰。

中考生家长必读:考前三天注意事项

一、中考前三天安排

1、距离中考3天,调整同家长关系,开始放松身心。

许多学校在考前四天左右会放假,考生可以在家复习,老师在学校答疑,给考生留出自由复习时间。从这时起,因为考生回归了家庭,所以家长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考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

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家长的情绪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会影响到考生。同时,家长不要和考生谈论中考的事,不要给孩子过高的目标,不要过分计较模拟题的成绩,不要问孩子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等问题。

在这时,中考期间是否由家长陪考,需要考生和家长坐下来共同商定了。有些考生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但有些孩子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陪考这一问题时,一定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意见,甚至陪考人是谁,都应由考生自己决定。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应该坚持到临考前。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免出现意外伤害。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2、距离中考2天,制订考试方案,做好物质准备。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会临阵慌乱。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30分钟至40分钟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家长一定要注意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中考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确定中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25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中考前家长要注意的点相关文章:

中考前家长该注意的内容整理

中考前家长注意事项有哪些

中考家长应该注意什么

中考家长需要了解的点整理

中考考前家长须知整理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考生与家长注意事项整理

中考家长考生关注点整理

父母指导课-迎接中考,家长应该如何做

中考考生家长必读整理

    104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