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前焦虑家长怎么办
孩子考前焦虑家长怎么办整理
希望你做爸妈喜欢的孩子,做老师喜欢的.孩子,做同学喜欢的孩子!金榜题名日,挥剑斩浮云。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孩子考前焦虑家长怎么办,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消除中考焦虑不妨试试这样做
中考临近,许多家长反映考生心理压力大,情绪波动剧烈。昨日,记者走访了心理专家。
陕西阳光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胡宝华提醒考生及家长克服焦虑情绪,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软压力”,在家不必太小心翼翼,像平时一样就行,多和孩子交流,帮助他们放松。
多做积极的自我暗示
考生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考试中不要太难为自己,可以避开不拿手的题目,不要影响到自信心。
客观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考试中只求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不要过于奢望超常发挥。不抢时间,仔细、认真审题。
有情绪要学会宣泄
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尽量释放出来。可以向父母、信任的长辈或同学、朋友倒倒苦水,把内心的积怨都说出来。
如果心里憋得难受,又不想对别人说,可以写写日记、随笔或者博客,释放自己的苦恼。
适当运动+听音乐
适当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转移注意力。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去散步、打球、做体操、唱歌,这些都可以达到减压的目的,使劲向上跳跃、到野外空旷地方大喊几声,都不失为好方法,但切忌剧烈运动。
此外,还可以给孩子放一些舒缓、愉悦的音乐,帮助他们放松、安静下来。
保持正常睡眠
专家提醒,学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过剩,都会引起焦虑情绪。考前,考生千万别打乱生物钟,应该保持足够睡眠,既不要挑灯夜读,也不要睡懒觉。
保证营养均衡
家长要保证孩子考试期间的营养均衡,但也不要临时改变饮食习惯,像平时一样就行。考虑到临考,学生脑力劳动强度大,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及维生素、氨基酸、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为焦虑的临考孩子心理支招
中考、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考生都相应的产生了焦虑情绪,给生活、成绩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武汉易佰教育中心资深的高级心理咨询师李仑上周日在本报讲座,为家长孩子支招。
什么原因影响孩子?
一.成绩必须超过别
人才算好成绩;
二.考试成绩代表价值;三.应该每门得好成绩;
四.考不好,他就没面子,别人都会笑话他;
五.一次没考好,就证明自己能力差,以后也会失败;
六.自己每次考试前都复习得不全面,因此在考场上必定会碰到不会做的题目;
七.不管对知识熟记到什么程度,也是靠不住的,到了考场上仍然会忘记;
八.父母期望很大,他就得学好。
孩子焦虑家长做什么?
1.多与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学会正确对待得失;
2.尽可能保持与其他学生家庭的健康联络,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减缓孩子的人际敏感;
3.帮助孩子一起调整学习方法和计划,对孩子感到畏难的功课给予较多关注,与老师一起商量提高策略;
4.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尤其是在考试期间,尽量使家庭气氛和平常一样;
5.劳逸结合,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时候,不妨陪孩子运动一下,既可以调节情绪,又可以增进情感交流,让孩子的“支持系统”更完善。
心理暗示疗法
让孩子在睡觉之前对自己说三句话,可以预防和辅导孩子的焦虑情绪。这三句话就是:一.我有能力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二.为此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三.考试过程中,我会感觉非常的愉快。
整理/崔加明
个例解答
我总在怀疑老师
我在上高三的时候睡眠不好,对老师的问题也喜欢钻“牛角尖”,考试几次之后对自己越来越不相信,上课也不愿意听讲,怀疑老师所讲的是不是正确,请问我这是什么原因啊?
李仑支招:
爱钻“牛角尖”是刻板思维的表现,其本质是你努力要表现出在研究某一个问题上,你比其他人能力都强,这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的表现。一般来讲,适度的钻“牛角尖”是好事,能够提高自己的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如果一味的去钻“牛角尖”,则说明你在回避问题,是自己认识到某方面能力不足所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在做怪。
在意别人看法影响学习
我还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还比较爱追求完美,我发现这样对我的学习产生影响,我该怎样的解决这个问题?
李仑支招:
自己如果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压抑自己个性的发展、妨碍自主性的建立和自立程度的提升,会丧失一些自己区别于他人独一无二的品质,这样是不利于自己身心发展的,你试着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做回你自己。追求完美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过分追求,会让自己觉得很累,压力也很大,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
孩子内向,不知怎么帮她
我孩子太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这样将来是在社会上难以立足的,我该如何跟孩子谈这个问题?
李仑支招:
首先你要了解孩子对什么事情感兴趣,然后家长尝试从这方面去了解孩子,从而走入孩子的内心,将他的内心世界拓展开。其次要让孩子对你产生高度的信任感,这样孩子才愿意与你畅所欲言,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不愿意与人交流的现状,这样孩子过于内向的问题就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考试时总想冲出教室
我有个学生在考试时,总是手心出汗,并且她总是有冲出教室的想法。现在她总是头痛、烦躁、压抑,我开导时,就让她紧张时到外面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宣泄一下,并且和她说你这种症状在高考之后会缓解的,我这样做,对吗?
李仑支招:
找没人的地方大喊几声是宣泄的一种方式,不过最好能找她信任的人和她多沟通。如果运用你的那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那么仅仅和她说你高考过后症状会缓解是不够的,你应该在后面再加一句“并且这个症状并不会影响到你高考”,这样对她就产生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她会很有帮助。
孩子人际交往为何受挫?
生活中,孩子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扰:和父母、同学、老师、朋友关系紧张,自己没有知心朋友,内心孤独,觉得人人都在和自己作对,老师偏心,同学打击、压制、嫉妒自己等。有的孩子一旦在交往中受挫,便会一蹶不振,自我封闭,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与他人交往,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交往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一个人的个性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与他人的交往逐步形成的。人们兴趣的培养、情绪和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因此,对于那些人际交往有障碍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循循善诱,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并教给他们一些行之有效的交往技巧。
与老师交往要有同理心
青少年儿童交往的烦恼主要来自老师和同学。其中老师的批评或误解是最让孩子难受和委屈的。事实上,师生关系融洽,孩子能与老师友好相处并有效交流与沟通,对促进孩子本人的学习与成长非常重要。因此,作为父母要引导孩子善于缓解自己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学会与老师融洽相处并有效交流与沟通。
首先要教育孩子尊敬老师,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教师节或元旦、春节,作为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小纪念品赠给老师。老师有困难或身体不适,应主动关心老师,询问能否帮忙做些什么。还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利用节假日去看望老师,跟老师交谈,听老师教诲。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即作为学生要学会站在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要认识到老师批评学生实际上是爱护学生的表现,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理解老师的做法,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减轻或避免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第三要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流沟通。做学生的如果不主动,那么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会成为缠绕自己的困惑。只有老师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在和老师的沟通中找到改进的办法,才是取得进步的最好途径。讨厌、躲避老师,只能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越积越多,最终成为问题。当然也应让孩子明白,对老师的尊重并不等于对老师盲目认同,不是简单地认为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对老师有意见也应该指出,只是需要讲究一些策略,最好是在事后找老师谈心,说明实情,消除误会。这既是一个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机会,同时也是一个真诚爱护和帮助老师的举动。
与同学交往要有“三心”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孩子渴望拥有同学间的友情。高兴时有人分享自己的快乐,烦恼时有人“出谋献策”为自己解忧。然而,这种渴望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不少孩子感到自己“人缘”不好,有种被友情遗忘的感觉。
在学校里,确实有些孩子虽然渴望友情,却往往表现出自我封闭。比如,把同学的一句无关紧要的玩笑话当真,甚至引起打架;有时同学真的想帮助他,而他却视为敌意,不让同学接近,从而失去了友情。
对于这些孩子,父母老师应帮助他们明确树立与同学交往的意识,可以先从自己的同桌、前后左右的同学开始交往,主动接近同学。除了面对面交往之外,还可以通过电话、上网等现代通讯手段与同学交往,逐步取得同学的了解和信任,从而获得真正的友情。
孩子只要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就要和其他的同学发生交往,如何和他人交往?学会真诚、自醒、求同存异、替他人着想、谅解、宽容和赞美很重要。在一个集体中,应当先尊重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包容别人和自己的不一样。多顾及别人的感受,是赢得别人对自己好感的前提。与同学相处,关键要做个有“心”人,特别强调要有三“心”,即热心、真心和关心。
热心,就是要热情地对待同学,把同学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对待。要满腔热情地为大家做事,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集体的事,同学的事,就该积极去做。
真心,是指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以诚相待每个人。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休闲中,与同学多谈谈心里话,多交流,多了解,多帮助一下别人,让大家在一点一滴中体会到孩子的真诚。久而久之,同学们就会乐意与孩子交往,并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如果孩子还是班或团干部就更要多听取同学的意见、建议,不断地完善自身不足,改进工作方法,吸取好的建议。同时多向团组织,多向老师反映同学们的心声。这样孩子就会更受大家的欢迎了。
关心,是指要关心帮助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要教育孩子细心观察,留意身边哪些同学有困难,有哪些困难,看看自己能否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同学学习跟不上,我能不能帮助补课?同学生病,和大家一起去看望,送去祝福;同学生活上有难处,主动与老师、同学商量,群策群力一起帮助解决……
作为家长还应告诉孩子,人都是有缺点的,在心理学中,一个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可爱的人。教师如此,同样的,学生也如此。这样,孩子在与人交往中会比较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