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考,家长应该怎么做
推荐文章
关于面对中考,家长应该怎么做
面对中考,从心理层面上看,也许看起来部分的家长的压力普遍要比学生更大,因为中考是大家一生中第一次面临的人生路口,它是一种分流的考试,决定着今后的人生定向,是人生中一件大事,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面对中考,家长应该怎么做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面对中考,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骄傲、自以为是心理严重。对基础题重视不够,对老师反复讲的以为会了,思想上轻视,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马虎。
2、欠自觉、紧迫感还要加强。时间利用率不高,学习自觉性较差,不主动。
3、三分钟热度,毅力不够,懒惰心理在部分人身上还表现严重。
4、不重视各课知识的系统梳理;或不注重彻底弄懂练习训练上做错的题目,做查漏补缺的工作;或是只顾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去深入钻研,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去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只满足于似懂非懂,能力水平得不到提高。
5、压力过重,一味用功,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会休息,往往上课无精打采,这样事半功倍,得不偿失。
三、作为家长,此时该做些什么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商讨怎样帮助孩子在原有基础上多得一分。
虽然我们说,一分根本代表不了什么,它说明不了一个人聪明或者愚笨,能力大还是能力小。但却意味着能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意味着一个孩子甚至一个家庭能不能改变命运,这一分预示着你将来的身份,无业、农民、工人、都市白领还是都市无产阶级,预示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这一分决定着是一万元还是两万、三万甚至更多;这一分决定你能不能上名校班、重点班,意味着能遇到更好的老师、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
但怎么得到这宝贵的一分呢,平心而论,家长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帮不上多少忙;可家长的态度和情绪,却往往对考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表现得过于着急,只能给孩子带来逆反心理和负面影响。所以,孩子要中考虽然是一件大事,家长最好还是应该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和乐观平稳的情绪,这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下面的建议,希望对考生家长有一些启发。
(一)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初三学生学习负担重、心理负担大、一点小小的波折就很容易动摇他的自信心,情绪上普遍比较消极。
我们说,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勤奋、毅力、信心、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平时学习的充分积累,学生考不好,同样,没有积极、自信、稳定的心理,学生在考场上也不能正常发挥。因此,在中考之前,我们最好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建立自信心。
我们要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如果我们表现得比考生还紧张,事情就会很糟。有的家长每天要问考生复习或测验的情况,尤其是问模拟考试的分数、名次。这对初三学生也很不合适,考生常会与家长发生冲突:考试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别问了,烦死了!
家长们主要应该明确,家庭不是学校,更不是考场,在家里最好不要过多地说考试的事情。当孩子为准备中考呕心沥血时,家庭应该是孩子舒适轻松的避风港,是休息和放松的驿站。若孩子因用功而感到疲劳,家长还应提醒他在考前适当减少一些学习时间。要让孩子吃好、睡好,养精蓄锐。也不必对孩子有更多的特殊照顾,即使给孩子增加营养,也最好是“不显山、不露水”,对孩子的关注应是“润物细无声”的。中考前和考试期,家里特别需要宁静平和,只要一切正常,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也许,低调一点,才真正能帮助孩子多得分。当孩子感受到轻松,学习的效果才更好,感受到家人充分的温情,才会产生更强烈的上进心。
中考生家长必读:初三学生的六大心理特点
1、产生成人感:
表现为生理功能进入早期成人化,自我意识向独立成熟方面发。 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是还成人那种深刻而稳定的情绪体验,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缺乏社会经验。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
2、 独立性和依赖性:
表现为增加了对同伴关系的以来,与父母在情感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在削弱。在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多了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当学生 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后,他们就对一切都不愿顺从,不愿听取父母、教师及其他成人的意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但是,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则表现为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比如他们有时反抗是在向别人表明自己是独立的,或者需要掩饰自己的软弱。
3、 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一种认识。其中包括自我了解、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形式。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他们不仅体验到自己和家人、老师以及他人各种关系的存在,而且能进一步体验到自己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的存在,进入到一个“自我发现”的新时期。
4、 自尊心增强: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尊重,这正是他们认识自我价值的反映,他们 表现为 渴望得到理解宽容,追求浪漫轻松、自尊、好胜、求知和参与是中学生的典型特征。他们害怕 教师 指责嘲笑他们的幼稚和冲动 , 反感 教师 居高临下的训斥与批评。
5、 片面性和表面性:
由于初中生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还存在着偏执性的特点, 对于发生的误解和不愉快,由于认知不全,容易对问题的认识产生偏差,继而引发孤独、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因而带来了情绪上的固执性。例如,一些初中生会因为几次挫折便完全被一种无助和抑郁的情绪所淹没,很长时间不能摆脱。
6、 性心理的产生、发展和表现:
由于性的发育而导致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 容易出现幼稚型的情感冲动,如 他们对自己年龄相当的异性产生兴趣,并希望有机会接触异性,或在各种场合想办法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情绪不稳,自我意识甚强,因而在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小事而争吵,甚至绝交,因此交往对象常有变换。
中考临近,家长陪伴孩子一定要注意这六点
1
满怀信心,但切忌期望过高
家长关心孩子学习,就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学习情绪,宜鼓不宜泄,宜奖不宜罚,宜激动不宜平淡,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兴奋性和荣誉感。
家长要相信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对孩子有信赖感、充满信心,他就没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积极向上的心绪容易受到激发。但切忌期望过高,是形成考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有意无意地给孩子“加压”,指责说教,就会增加他的烦躁情绪,考生在复习和考试时所面临的困难和遭受失败挫折的可能性也越大,还会使家长感受失落的痛苦和更大的心理失衡。
2
营造宽松心理氛围,切忌制造紧张气氛
考前一段时期和考试过程中,家长明智的做法是,该干吗就干吗,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如:出现夫妻吵架、邻居冲突等对孩子心理产生消极影响的事件,营造温馨、宽松的家庭氛围。
3
切忌打击孩子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要鼓励、肯定,不要动辄批评、指责。学习成绩的波动,内心的焦躁都可能让孩子对学习,对考试失去信心。
4
切忌唠叨,不良的心理暗示
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念叨 “你要加把劲啊!”、“你一定要考好呀!”“你不要紧张”,“你说要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等这样的不良心理暗示的言语。如有唠叨的工夫,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让他的神经放松一下。
5
合理安排膳食,注意饮食卫生
考试前夕,孩子的身体在大脑的指挥下,神经内分泌系统处于功能上的亢奋状态。医学上称之为“应急状态”,加上用脑过度,孩子很容易出现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的现象。家长应尽量保证孩子有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关心孩子饮食起居的每一个细节。
6
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
对初三的学生来说,有压力是正常的,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会缓解压力,释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