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
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3篇
心存感激,永不放弃!即使是在最猛烈的风雨中,我们也要有抬起头,直面前方的勇气!因为请相信:任何一次苦难的经历,只要不是毁灭,就是财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政治基础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政治基础知识:心理与道德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怎样全面的认识自己?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2.自我评价的方法
(1)自我观察和分析。
可以观察自己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讨厌的事情等,可以分析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等。例如,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日记等方式观察自己的内心活动,描绘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评价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行为表现。
(2)与他人比较。
比较的内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方面的;比较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的人,也可以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尤其通过写同龄伙伴的比较,可以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3.他人的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恰当的自我评价的好处?
(1)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2)能帮助我们调解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中考政治高频核心考点:道德与法治
1.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绿色发展道路、新型城镇化、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2.两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
3.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它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内容。
5.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8.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
9.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10.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民族之根是:民族文化;
12.民族之魂是:民族精神。
13.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5.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6.解决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7.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8.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9.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20.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健康中国、创新驱动、一带一路等。21.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等。
22.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3.五个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4.“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6.“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7.“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8.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中国梦”(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9.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0.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1.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2.中华民族精神特点: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33.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34.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③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5.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6.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7.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38.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
39.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4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41.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2.人民民主的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4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协商民主
44.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45.四个尊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46.四个伟大: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4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48.依法治国的要求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9.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0.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法治
法治的要求:
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5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5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53.我国人口的新的特点:
①增速趋缓。
②出生率低。
③老龄化加剧。
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城乡分布不均衡。
⑥“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
54.三个不改变: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55.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56.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57.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8.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59.“九二共识”的核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60.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1.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6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来源或根本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63.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64.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5.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6.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68.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
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②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69.面对创新,国家实施什么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什么?
面对创新,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该战略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70.共同家园的特点:开放的世界、发展的世界、紧密联系的世界。
71.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
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
72.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
73.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
74.我国贯彻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75.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76.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家是:中国
77.新兴产业: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人工智能等
78.我国的宪法原则: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79.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80.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8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2.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83.宪法的核心价值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
84.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
85.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6.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87.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中考政治高频核心考点:权利与义务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原因/意义)
2.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做法)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我国的公民权利?
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2)公民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享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3)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4)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最有效的是法律保护.我国有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
积极维护权利的要求?
答:公民积极维护权利,要做到: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基本要求?
答: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每个公民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