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圳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推荐文章
2023年深圳中考成绩公布时间(安排)
中考志愿同样要各种数据分析,对成绩要认真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上升还是下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深圳中考成绩公布时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年深圳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2023深圳中考圆满落下帷幕。按照我市中考中招工作安排,我市中考成绩预计于7月16日左右公布。
届时考生可登录中考中招管理系统或通过深圳招考网、市招考办微信公众号、“i深圳”APP查询个人成绩。
中考填报志愿应掌握的原则
原则一:估一估。
中考和高考不同,高考是先出成绩然后报志愿,中考则相反,先报志愿然后才出成绩,这对中考生很不友好。一般情况下考完过几天老师就会发中考的答案,对照一下答案估出一个大致的分数,可以保守一点估低,但千万不要估高,要不然会很吃亏的。
估分就是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楚自己,定好位是报好志愿的前提。比如自己平时成绩在全班、全校的排名,模拟考试成绩在全县、全市的排名,然后你就可以确定自己在哪个层次上,是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中专学校?
有的同学不认识自己,报志愿时胡乱报一气,脱离实际填报志愿,要么志愿填报太高,没有高中可上,要么志愿填报太低,没有进入理想的高中。
原则二:冲一冲。
一般情况下,中考志愿每一类可以报两到三个志愿,这和高考志愿一样,第一志愿稍微报高一点,叫冲一冲,把最想去的学校报在最前面。
原则三:稳一稳。
一是整体志愿要稳,不能过高或过低,二是第二志愿要稳,第二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跟水平,看中考正常发挥能考上什么高中,就填报什么高中。一般只要心理素质好,中考正常发挥都是没有问题的。
原则四:保一保。
就是考生要给自己留后路,最后一个志愿要保底,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第一志愿没有录取,还可以有学校上。
原则五:有梯度。
考生在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要谨记各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每个批次跟分数段都要填报对应的高中,这样无论自己的分数处于哪个分数段,都有高中可上。
原则六:不跟风。
每个初中生都有几个关系要好的朋友,这些朋友往往一起相约上同一所高中,读同一所大学。但是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适合的高中也是不同的。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要辅助孩子,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填报适合的高中。
初中生填报志愿最容易跟风,人云亦云,你这样报,我也这样报,这就是瞎报。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原则七:分类别。
中考志愿表上标明有报考类别,一定要弄清楚。
中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1、密切关注
学生和家长们,相信面临中考绝对不是临时抱佛脚。平时,我们老师也强调,要多关注考试规则和录取规则的变化。对自己想报考的学校也要密切关注。例如,近年来,随着中本贯通、中高职贯通试点,要认真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上升还是下降,便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放矢。
2、实事求是
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志愿填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成绩情况,否则填了也是白填。例如:王同学最高的成绩是全区中游,但是想要填报前十的学校,这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3、填报顺序,不要颠倒
志愿顺序一般都是从高分到低分,这样考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分数录取到尽可能好的学校。否则,高分考生却被更低档次的学校录取就很吃亏了。一般说来,各高中的录取排名在一念之间变化不会太大,所以,近两三年来志愿学校分数的变化情况要认真参考。
中考志愿填报流程
一、打开地区的招生信息网或教育局网。
二、找到“中考志愿填报”。
三、进入登录页面输入相关信息
在登录页面中输入报名序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登录进入到网上报名系统。
提示:密码是身份证号后六位,如果末位是X,一定要大写。如果已经忘记报名序号,可以咨询学校。
四、找到“志愿信息”点击进入
登录成功后,进入主页面,找到“志愿信息”。
五、开始填报中考志愿信息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方法
了解政策
现在每个学校的招生考试其实有很多的,不光是中考,还有特长生和自主招生。如果能够提前了解了这些考试,那么可以提前进入学校。
当然我们目光也要长远一些,到了高中,孩子的大学选择也是一部分需要考虑的,是读理科还是文科,是走艺术考试还是正常的。
了解孩子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
孩子性格特点、细心与否,心理素质如何,是否适合住校等。
保底学校的选择: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想去的学校千万不要填,录取后想转学很难。但是也至少给自己填一个保底的学校,避免滑档。
考虑学生最大概率的排名
最大概率,是指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或者初三学年,期中、期末等重要考试的排名一般处于年级的哪个部分,这就是学生考试的最大概率。家长不要太在意孩子超常发挥或者超差发挥的那次,而是要求一个最大的可能性。
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
其实中考志愿相对于高考比较容易填报,考生只要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理清自己想要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
简单地说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查看《招生简章》、《招生报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关材料,并认真听取毕业学校召开的报考辅导会,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