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学习八年级地理知识需要有恒心,用心去整理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就能够在八年级地理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单元知识点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运输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又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四大米市:无锡、芜湖、九江、长沙。以茶换马:甘肃天水
2.铁路线、公路线、航线以及航空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密度较小。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3.我国的铁路干线
(1)东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2)南北:京哈线;京哈线;京广线;京九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
(3)青藏铁路
4.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兰州、株洲、成都等经过的铁路线
5.交通方式的特点
6.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贵重或者急需的货物而又数量不大的用航空运输;容易死亡或者变质的货物,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者水运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定义和分类: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农业。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南宜水稻北宜麦)、油料作物(长江油菜带、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糖料作物(南种甘蔗北甜菜)、棉花(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3.农业分布
(1)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和平原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为水田,以北是旱地。
(2)牧业: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内蒙古牧区
(3)林业: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东南部人工林区
(4)渔业: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4.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工业和分布与发展
1.定义和分类: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取得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线,江河和沿海分布
(2)工业基地:沪宁杭(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1)特点: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
(2)分布: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初中八年级地理上册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东西两半球和南北两半球看,中国位于()
A、东半球和北半球B、东半球和南半球
C、西半球和北半球D、西半球和南半球
2、下列省区轮廓与其对应的简称错误的是:()
3、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亮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光,
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纬度跨度大B、海陆差异大C、经度跨度大D、地形差异大
4、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5、某市人口总数为174.55万,面积为2.12万平方千米,则该市的人口密度是()
A、823.3人/平方千米B、82.33人/平方千米
C、82.33平方千米/人D、823.3平方千米/人
6、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汉族B、满族C、回族D、壮族
7、实行计生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B、人口基数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人口出生率高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
A、黄土高原B、柴达木盆地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
9、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既沟通了东西交通,又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B、多样的地形交错分布
C、近海有广阔的大陆架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0、我国的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A、为发展农林牧各业提供了有利条件B、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C、造成我国旅游资源匮乏D、为农田耕作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南风D、偏东风
12、不属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的是()
A、一月份0°C等温线大体通过B、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C、年降水量400mm大体经过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二、综合题(共26分)
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①是(填省区全称),与其接壤的最大的内陆国是。
(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表示四川省的序号是。
(3)③是海,
④是海峡。
(4)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是⑤是(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其中⑦是(国家)。
14、暑假期间我们嘉峪关市第六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赴下图所示区域进行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每空1分,共10分)
第一站(1)首先到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的西柏坡。西柏坡地处A__________山脉。该山脉西侧为省,东侧为地形区。
第二站(2)驱车前往壶口瀑布。亲眼目睹黄河奔腾咆哮、浊浪排空的气度。黄河在流经地形区后泥沙含量大增,主要原因是;
;等。
第三站(3)从延安南行至陕西省省会B,它位于黄河最大支流附近,往西北行进,进入C区,本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15、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完成以下填空(4分)
(1)根据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和气温年较差;降水量的多少和各月的分配情况,分析判断四城市分别是:()
A、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B、武汉、北京、广州、哈尔滨、
C、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D、广州、北京、武汉、哈尔滨
(2)根据各城市降水量的情况分析,降水多集中在________季。
(3)城市A、B属于气候(气候类型),
C、D属于气候(气候类型)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下图表示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省会城市是,写出该省的简称。
(2)该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主要是受到因素的影响。
(3)图中表示的山脉名称是,它也是我国第一和第二阶梯分界线之一,受其冰雪融水灌溉影响,该省有一称之为“西北粮仓”的走廊。
初二地理学习方法
一、如何读好地理教材
(一)学习什么内容?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城市分布的人文地理内容?是区域地理,还是综合地理?
(二)在什么地方?就是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它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政区位置等,要搞清所学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与联系,要充分利用地图和地球仪,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办法得到巩固与提高。
(三)为什么有这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要知道某一区域中为什么有某种地理事物或某种地理现象及其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学习时应认真听课,特别注意老师的启发、引导与指导的内容,结合课本“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真观察、探索、思考,用发散性思维创新地揭示出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规律。
(四)将地理事物的存在和地理现象的发生与人类的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考查。将地理现象与人类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分析它对人类生活、生产有哪些有利影响,哪些不利影响。
(五)掌握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运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好人类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人类怎样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怎样防御自然灾害,减少或免受损失?怎样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存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地图学习地理
同学们从小学开始,就已了解到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地图不但展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而且还能概括地反映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会阅读地图是无法学好地理的。那么应当怎样阅读地图呢?
一般说来,阅读一幅地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步,认识地图。这是阅读地图最基本的一步。地理课上老师一定按这样的步骤教同学们认识地图:
1、在各种地图上判断方向,了解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位置。
2、通过对比例尺的运用,量算地理事物间的大致直线距离。
3、了解各种表示地形的图,从而推断地势的大致起伏状况和主要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4、通过对各种图例的了解,在地图上认识和查找各种地理事物。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知道“认识地图”的意思就是要能够在各种地图上判方向、量距离、明高低、识事物。这项读图基本功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掌握好。
第二步,熟悉地图。在认识地图的基础上,同学们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或自行根据课文有关文字内容对地图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了。
阅读地图时,要尽量将有关的地理事物一一落实在图上,以便了解和熟悉它们的空间分布情况。必要时可以用红蓝铅笔进行描绘。如海岸线描绘成蓝色,地区之间的分界线描绘成红色,山脉走向按文字注记描成红色等。例如学习我国北方地理时,就可在“我国北方”的地图上了解以下几项内容。
1、从多种角度如全国、纬度、海陆、山河、邻国等,来判断我国北方所处的位置。
2、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和组成。
3、耕地和草原的分布。
4、主要河流湖泊和水电站。
5、主要矿产分布。
6、主要工业部门和工业城市。
7、主要铁路线及港口等。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一一落实和查找,对我国北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而不应离开地图去死记硬背课文中的有关内容。这样学到的地理知识就容易巩固。如果同学们能够和语文课、政治课、历史课上所学的内容相联系,那么读地图的兴趣就更浓。
第三步,分析地图。这是阅读地图的较高要求了。
三、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地理
从漫长的地质时代到未来,从地球到浩瀚的宇宙空间,从国际上的种种新闻到身边的天气变化……和地理知识相关的实践活动太多了。如果同学们能够利用实践活动学习地理知识,或者把学到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那么我们的学习就会更加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