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师_2019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简介学习心得

庄宇 224分享

  9月3日,第35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其中公布了2019年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今年是第10届,每年推出10位。今年产生的10位,涵盖高教、职教、基教、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其中:男教师4人、女教师6人;年龄最大69岁、最小33岁;乡村教师2人、少数民族3人。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如下:

  1. 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贾利民

  2.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许军则

  3. 上海宋庆龄学校封莉容

  4. 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张俐

  5. 中南大学桂卫华

  6. 广西北海市涠洲岛幼儿园范徽丽

  7.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李琳娜

  8.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顾昌华

  9. 自治区双湖县协德乡完全小学拉姆

  10. 西北师范大学王宗礼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学习

  1、贾利民

  贾利民,男,汉族,1968年8月生,中共党员,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校长。他扎根山村教育30载,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校长,引领一所乡村学校发展成为全国课改访学基地。他坚持以学生为本推进教学改革,构建了智慧素养教育、积分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分层异动教学模式,探索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和学生学习动力难题,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他创新教学路径,主持了《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究》等5项国家级课题,其中2项被评为全国科研成果一等奖。曾获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优秀乡村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2、许军则

  许军则,男,汉族,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教师。他23年坚守在平凡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既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又做学生学习的陪伴者。他精研教法,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法”和“高中英文作文四步推进法”等,获得广泛认可。他寓教于乐,通过绕口令、剧本表演、经典诗文赏析等丰富形式,打造精彩课堂,充分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收效良好。他大力倡导养成教育,组织丰富的课桌文化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山西省模范教师等荣誉。

  3、封莉容

  封莉容,女,汉族,1954年4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宋庆龄学校校长、宋庆龄幼儿园名誉园长。40年来,她始终秉承宋庆龄同志的大爱情怀和“把最宝贵的给予儿童”的教育思想,把一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宋庆龄教育事业,不断践行着“为中华民族之复兴,创办世界一流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她牵头创办宋庆龄幼儿园,担任上海宋庆龄学校校长之职,倾心尽智履行职责,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推进教学试点改革。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教育功臣等荣誉。

  4、张俐

  张俐,女,汉族,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南昌市启音学校校长。她坚守特殊教育33载,热爱特殊教育,服务听障学生。她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坚持对学生进行康复语训,通过大量一对一训练,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全心全力帮助听障学生发声。她带领全体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编制校本课程,使教学更契合学生需求。在她的带动下,学校打造了“启音模式”,形成了“小学兴趣培养、初中技能学习、高中专业训练”的职业教育模式。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5、桂卫华

  桂卫华,男,汉族,1950年8月生,中共党员,中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教38年,提出“厚德博学、勤勉敬业、求实创新、研以致用”理念,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首位,培养了上百位硕士、博士、博士后,为我国自动化领域输送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他以德施教,在学术上给学生以精心指导,极尽所能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在生活上对学生关怀备至,一直资助贫困学生。他以至诚育人的理念和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品质,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

  6、范徽丽

  范徽丽,女,汉族,1976年5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机关幼儿园、北海市涠洲岛幼儿园园长。她深耕幼教25载,从普通幼师到名园长,从繁华都市到偏远海岛,始终如一,躬身践履“呵护童真、激发童趣、追寻童梦”的教育理想与使命。她不畏艰辛,跨海支教,创办海岛第一所公办幼儿园,让海岛的孩子幼有所育。她扎根海岛,探索构建“城乡4+1”教育协同模式,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她因地制宜,研创“海丫丫365成长行动”方案,陪伴幼儿快乐走向成熟的生命成长历程,践行幼有优育的理念追求。曾获全国最美教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7、李琳娜

  李琳娜,女,回族,1960年6月生,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从教30年,她视讲台如生命,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最佳结合点”,推动商科类“六位一体”教学模式创新,打造综合实训平台和配套的“看、学、做、用、觉、悟”六度学习模式。她作为专业带头人,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她极力拓展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渠道,创新性地将教学活动与公益活动、企业服务、精准扶贫相结合,带动多元合作育人,为海南电商扶贫、新农村建设助力。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8、顾昌华

  顾昌华,女,土家族,1964年6月生,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她33年如一日,从书本到课堂、从课堂到田间,再从田间回归课本,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食用菌生产技术等课程讲得绘声绘色,主持的“园林植物识别技术”成为国家级精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她作为专业带头人,领衔省级植物生产优秀教学团队,创新“依季分项、双境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使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从院级重点专业发展成省级示范专业和国家骨干重点专业。曾获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贵州省优秀教师等荣誉。

  9、拉姆

  拉姆,女,藏族,1985年9月生,中共党员,自治区双湖县协德乡完全小学教师。大学毕业之际,她得知高海拔牧区缺少教师,毅然放弃了拉萨优越的条件,到藏乡完小从教。她13年如一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爱心帮助牧区学生改变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用耐心教会学生数学思维和学习方法。高原长冬无夏,气候严寒恶劣,她多方联系爱心人士为学生捐款捐物。在全县学校中,她率先组织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丰富了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她通过周末为学生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加强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她以“家长、学校共同办学”理念,改变了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深受家长和学生喜爱。曾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10、王宗礼

  王宗礼,男,汉族,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他扎根西北,30年来一直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最大的乐趣,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当作毕生使命。他专注教学,倡导和践行问题导向式教学,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思维的同时,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完善人格,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课程19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他潜心钻研,以西北多民族社会为对象开展学术研究,提出西北民族地区“板块式社会结构”的认识,为解释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农牧民政治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曾获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甘肃省教学名师等荣誉。

  2019全国教师育人楷模学习心得

  有句话说得好: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从教近30年来,贾利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上,但是作为儿子、丈夫和父亲,他对自己的家庭却充满了愧疚。

  1995年的暑假,贾利民给陡子峪中学的学生补课。刚给学生补了8天课,他不满两周的儿子发起了高烧,在乡卫生院输了三天液后,高烧仍然不退,母亲让他请假去给孩子看病。可当时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我走了,学生怎么办?”

  没办法,母亲和妻子轮流背着孩子走了40多里的路,把孩子送到了平谷区韩庄医院。7天后,当贾利民赶到医院接孩子出院时,主治大夫生气地对他说:“你怎么当父亲的,孩子得了这么重的病,你都不在身边,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从2011年开始,学校开始改扩建,贾利民更忙了。他一边抓基建,一边抓课改。他一个学期下来,竟听了180节课。由于旧校舍的拆除,当时学生只能住在离学校一里之外的活动板房,除了板房的闷热潮湿和蚊虫叮咬外,每天还要四次穿过到处是壕沟乱石的建筑工地,为了学生的安全和繁忙的工作,他每天吃住在校,白天忙工程建设,深入课堂听课,落实学校管理,晚上为解决课改存在的问题还要上网查阅资料,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每天完成这些工作都会到深夜11、12点,尽管这么晚他还要到工地看一看,到板房的每间宿舍转一转,冬天还要亲自感觉一下宿舍的暖气热不热。超负荷的工作让他变得又黑又瘦,体重减轻20多斤,学校的老师劝他说,校长休息休息吧,别累坏了身体,每次他都开玩笑说“累并快乐着”。妻子心疼的说,校长咱别干了,你连寒暑假和周六周日都不回家休息,如果你累到了,孩子和我怎么办?他只是说,没事,我习惯了。

  更让他终生难忘的是2011年11月1日,贾利民的父母出了车祸,父亲腰椎粉碎性骨折,母亲的胳膊和大腿严重挫伤。两位老人怕影响他的工作没有告诉他,直到下午4点大夫说有可能要做手术时,母亲才告诉了贾利民。“在我接到电话的瞬间,大脑一片空白,也不知道电话中我说了些什么。”当时学校正在施工,学生刚搬进新宿舍楼,但因为楼里的厕所还不能使用,学生晚上去厕所需要到楼外,而楼外到处是施工的壕沟。贾利民不放心,在和医生商量完治疗方案后,狠下心返回了学校,都没来得急陪伴父母一夜。就这样,在他父母住院的23个日日夜夜里,贾利民没能去陪一天……

  2018年,除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外,学校的扶贫工作和综合楼的基建工作,他亲临一线。白天在学校抓教育教学工作,晚上和节假日,进村入户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帮助解决困难。为了解决学校和扶贫中的问题,他中午不休息,晚上十一点前从未上床休息。超负荷的工作及不规律的休息,贾利民累倒在工作岗位上。2018年11月26日晚上,他突发脑出血,住进医院。在患病住院期间,他还始终惦记着学校的各项工作,经常电话联系询问扶贫进展情况,孝善现场会的准备进行到哪一步了,综合楼手续跑办是否落实到位等等,他还让爱人把笔记本电脑带到医院,每天输完液做完检查,他便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中。住院期间,他还瞒着医生和家属偷偷去学校一次。一出院,身体还末完全恢复,便又返校上班,又投入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一如既往的教育教学、孝善文化进校园、扶贫仍继续,事务之多,头绪之繁杂,他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状态。

  30年的从教生涯,让贾利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事业——事业需要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需要创新。

  30年的工作经历、22年的党龄告诉他,矢志不渝是对信念的坚守,真心付出是对奉献的最真诠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更要让事业在奉献中闪光。”他先后两次被河北省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省政府授予乡村优秀教育工作者。

  30年来,贾利民凭借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一往情深,始终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完成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履行着一个校长的责任,在教育、教学和教研中逐渐取得了骄人成绩。

  天道酬勤。贾利民的事迹先后被《中国教育报》、中国文明网、河北电视台等20多家媒体报道。“长风破浪会有时,敢立潮头撑大旗”。在沿着教改的道路上,贾利民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谱写着一曲耕耘者之歌……也许,这就是他,作为一名校长所感悟到的幸福和骄傲。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95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