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五篇
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像一颗星、一滴水、一棵草。或许你认为他们还太渺小,但若是积累起来,它就是一片璀璨的星空,一片辽阔的大海,一方碧绿的草地。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容忽视。小编在此献上五篇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行为就像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这是我从《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这本书中获得最深的感悟。
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尽可能的美德——节制、宽容、诚恳、勤劳、公正、节俭、整洁、谦逊……是的,这些美好的品德会让孩子最终走向成功,并成为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就如在生活中,妈妈和爸爸总是要我勤劳,要帮妈妈多做家务。这样既能帮妈妈减轻压力,也能让我养成一个好习惯。比如,那天早上我伴着和暖的阳光,我懒洋洋地起床,迷迷糊糊地穿好拖鞋,走出了房间,刚走到客厅,直觉告诉我:我好像在房间有什么东西没做好,于是我在房间四周观察了一下,可没有看到任何没有整理的地方,于是安心地走出了房间。等我放学回来时,妈妈一脸严肃地看着我,让我心里十分害怕,心想:我做错什么事了吗?这时,妈妈开口说话了:“宝贝,你有一个坏习惯哦,房间的被子都没整理好。”我惭愧地低下头说:“下次我再也不会了。”
通过以上两件事,我感受到了:生活中有你的好习惯和坏习惯,我知道每个人都想有好习惯,而没有一点坏习惯,这是不可能的。只有你不断地努力,把一个个坏习惯慢慢改变成好习惯,而没有一点坏习惯,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好习惯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从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就可以看出你的品牌、修养、人生态度。如果养成了好习惯,你一辈子就享受不尽的“利息”,要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你们看每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有很多好习惯,我们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惜时、对陌生事物有深厚的兴趣、做事认真、文明有礼等好习惯。
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好习惯,比如:起床时要养成整理被子的好习惯,吃饭之前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上课中,要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好习惯等着我们去慢慢养成。说了以上这些好习惯,我希望大家能记住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说过的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愿意去养成好习惯,在生活中才能有好习惯。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成功是一种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广播的题目是《好习惯,益终生》。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到了新学期的第五周,也走进了三月。三月是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欣欣向荣的美好季节,也是同学们长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节。在这样的季节,我们油田一小持续开展“28天我们一起来见证”活动。28天,是一个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过程;28天,是一个需要我们坚持再坚持的过程;28天,是一个有着我们共同见证的过程。在这28天中,只要我们能坚持做到每天重复一个或多个好习惯,28天后,这些好习惯就会成为一个不易被抛弃的真正的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是的,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习惯于主动打扫卫生,习惯于说声“谢谢”、“你好”、“对不起”,习惯于每天坚持锻炼,习惯于理解、宽容,习惯于用心观察,习惯于提前预习,课后复习,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
同学们,好习惯,主宰人生;好习惯,受益一生;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用恒心去浇灌,努力成就我们生命的精彩吧!
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记得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只有从小具备良好的习惯,将来才能成就一个美好的人生。
在我的周围,时常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坏毛病,还有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却在外面打闹。
古今中外有名的人物他们有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从小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列宁从小就诚实坦白,李四光从小就对不懂的事有好奇心并且喜欢刨根问底,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他们的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为了将来有美好的人生,我提倡大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它可以使我们爱好钻研,天天向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人整洁端庄,文雅大方;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使我们广交朋友;从小养成自立的习惯,使我们不怕困难,独立思考。
让我们携起手来,改掉缺点,养成良好习惯,共同成就美好人生。
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四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六年级二班的宁梓涵,今天,我广播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
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但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学习时,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文明“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文明。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学校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下和同学快乐友好地玩耍,让我们在这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同学们,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让我们从细节处开始,从现在开始,培养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
我的广播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600字广播稿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塑造了独特的自我,成就了不同的人生。
也许有人会问一个人的好习惯如何改变人生,我可以告诉你,好的习惯就犹如一株幼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吸收天地之精华,最后会助它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当他直指云霄的那一刻,便能体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豪迈之情。
而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正如一棵棵幼苗,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才能爬上人生的顶峰,触摸我们那阳光普照,风景如画的未来。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五彩缤纷的百花园,那么好习惯就是这座花园中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她的果实往往对生命的成长影响深远,就像鸟儿偶尔衔落到一个荒岛上的一粒树种,这不起眼的种子往往就是覆盖荒岛的森林孕育者,是改变命运的制造者。
历史长河永远地静静地流淌,好习惯顺水而下,我找到它的主人。千百年前,曾有人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曾有人记得他是谁,他便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家喻户晓的曾子。这个有着千古美名的史人,正因为有了“吾日三省吾身”的好习惯,才使他成就了“仁“的最高峰。
如果说生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那么好的习惯就是这片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有了这条路,就不会因误入荆棘之丛而被伤害,就不会在漫漫岁月里迷失自我,有了这条路就能去漫游我们的理想之园,就能一天比一天更走近我们渴望的新生活。
鲁迅先生,我想大家很熟悉,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小时候因为一次上学迟到而被老师批评,于是便在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以此激励自己不再迟到,从那天以后,鲁迅先生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养成了“时时早,事事早”的好习惯。正是这一习惯,成就了鲁迅先生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辉煌业绩。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要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告戒让我们要养成读书好习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使我们知道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习惯,会帮助自己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同学们,也许你们不是天才,没有很高的天赋,但是你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你拥有良好的习惯,它往往能为你插上成功的翅膀,不经意间助你一臂之力。但好的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一点点养成的,是一天天努力的结果。
人生就犹如一尊青花瓷,而拥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如在装着松软的春泥的青花瓷中,随意地插一株洁白的梨花,置于陋室,则去了一地陈旧,添了一份清远;置于华居,则散了一室浮华,送了一缕幽香。
习惯亦是过去的浓缩,未来的放纵。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也许会花费你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是它却可以带来一个阳光普照的未来。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带着好习惯出发,踏上人生的旅途,寻找那美好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