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的作文

嘉欣 233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传统节日之中秋的作文。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国传统文化自成一体,在农历十五日的节日除了中秋,还有元宵和现代人大多忽略的中元节!何以会如此呢,都选择在月圆之夜。我想这应该跟中国的历法息息相关,而历法又以开地宇宙日月星辰相关,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特别是中秋节就有了一个很特殊的过节方式---赏月。天人合一,就此出来。

  这是一个只有中国人才会有的过节方式:天人合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根塑源:先是河出图洛出书,伏羲制八卦,周文王推演八卦为为六十四卜,始有周易,以后的文化发展,都少不了周易的影子。周易当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个整体概念.所此影响,发展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学,有了神龙见首不见尾,而对这种周易这种哲学的具体运用上,推生了独一无二的中医,在起居生活上,又有了强调以天地人相互和谐的风水而表现在过节上,就有了中秋节。

  俗话说: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到农历十五月圆之夜。表示这个月就快要过完了;而一到中秋节,则提醒人们这个年要到头了,流浪在外的人该准备回家了,先来一年当中的右中间八月十五做个小小思念,它是一年当中的一个插曲,一个思念的插曲。

  提到中秋节,关于思念的诗从古至今相必太多了,以苏东坡的一首水调歌头又最为后人吟诵.人们可以在这样的节日歌以咏志或赌物思情,这都跟中国人的文化情情有跟.中国文化当中的整体观念,把人当成宇宙天地万物的一部分,比如佛家所强调的:同体大慈,同缘大悲。于是会把人物化也会把物人化.所以七月初七不单是看星星,更是看两个人一年一度的相聚.而冰凉的月宫,也是单单浩月一轮,她里面有我们美丽可爱的婵蛾姐姐,而姐姐也并不孤单,她有玉免为伴。基于这些,节日当中的一种人文情怀油然而生,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以至于中国文人被她的吸引,千年不衰。每每在该动笔的日子,就会自然而发:天待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婵蛾该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国文化的这种连贯性,会让流恋其中的文化人或非文化人不那么感到孤单。每年中秋节,自己在思念亲朋,寄月托情时,思绪会不自觉的穿越时空,回想当年今夜苏东坡会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情,怎样的一种情怀,在思念他的弟弟.而今的我们,尽管物是人非,心情总会一样吧,于是在不知不觉当中,一种穿越时空的神交,与古人如痴如醉的进行着,是那样的恬意与舒服。古人似乎就这样一直活在我们的身旁。

  这就是中秋节的魅力,她函盖万千,她承前启后,是一年当中的一个小插曲。淡淡的思念,牵动着人们的神精,一直积蓄到年关,一种彻头彻尾的思念全面爆发,于是,只能是回家

  中秋

  今夜十五,看到月亮我想起了你。如果你还在远方,那“海上共明月”;我们“万里共清辉”;如果你已和我即将相聚,无论时空,无论地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果我们已经决定要一起,比肩同在异乡当异客,那但愿我们能够珍惜缘分,且行且珍惜。

  ——题记

  桂花飘香,清风一路还家乡

  人生中,满是悲欢离合,而中秋是团圆的写照,满载一路桂花馨香,看着丛菊在路旁点缀,在此刻归人的眼中是多么美丽。相比“风雪夜归人”则显的肃杀了一些,可毕竟,回家本该就是一件欣喜事。我初到外地求学,遇到这样充满温馨回忆的节日,自然是喜上眉梢。

  背着书包,无论是昨天的自卑、自信;是孤独,寂寞还是热闹,嘈杂;是昨天的压力还是辉煌都在这一刻,被融成一剪秋色,夹着一丝桂花馨香,杂乱的思绪变得异常简单,我真的好期待那种久违的温暖了。在学校,各地精英云集,我分在实验班,光芒顿时暗淡,我静静的开始把困难扛在肩上,把梦想藏在心底,一步一步,点点滴滴的前进着,很累,很苦。终于,可以暂时回归故土,让我心神静静的,用一种饱含深情的眼光寻找出路!

  暖暖月圆,灯火阑珊阖家欢

  无论路多么远,心知道家的方向,就一定会到站。我回家了,回到最原始,最真实,最无拘无束、无遮无掩的自己了。家里一切如故,只是吊兰变得修长,开出朴素淡雅的小花,院外的野草高了一寸,连石榴也涨红了脸,真喜庆。

  吃团圆饭,聊家常。我说:“我很好,学校也很好,到处都是志同道合者”,因为我知道,月却总会月圆,月圆也会月缺。我现在的困难,只能靠自己,说出来也拜拜扫了团圆的雅兴,而现在,岂不美哉?数月不见得想兄弟姐妹,不常来往的远道儿亲戚,在这佳节时候,捎上祝福,带上孩子,一起来走走亲,串串门,幸福,暖暖的。

  共分月饼,带上期盼奔前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为相聚的短暂,才让这份情谊更加浓厚,吃完月饼,带上亲友祝愿,便又要各奔前程了。

  怀揣梦想,带上一份好心情,重新回归校园,其实想想,不也是与班级团圆了吗?我还有三年要做我的梦,但我坚信。今夕的暖暖月圆时,定是我最美的记忆!

  花好月圆人长久,不必年年季季有。因为弥足珍贵,所以倍加珍惜。暖暖月圆时,一定珍惜。

  中秋

  圆月当空,银白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了窗台上,映出了一屋的清寒,今夜的秋风,是否也为圆夜而柔和?我静立在这月华之中,迎着晚风,轻轻的叹息。可我在叹息着什么?是一份潜藏在记忆深处的温馨,还是一段逝去的曾经?

  记得那是四五岁的光景,那时的中秋总是带着温馨与美好。每当圆月当空,我们一家常会坐在院落里赏月。我坐在姥爷的腿上,听他用那苍老的声音,为我讲述那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我时常会抬头看着月亮,仿佛月亮上,真的有什么广寒宫、桂花树。听着老爷苍老的声音,看着澄明的月色,引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月亮上的明明暗暗,便是雕栏玉砌的广寒宫?也许,真的有一棵桂花树撒发着香气,恰似那如水月华倾泻而下。吴刚正一下一下地挥着斧子。那月边的云,也被月光照亮,翩翩的,好似嫦娥的裙角,在柔和的风中飘动。银色的月光,也是玉兔的颜色?如泻的银白,洒满了庭院。姥爷淡淡的皱纹,浅浅的笑容,在月光的映衬下,竟是那样的美!头上的缕缕银丝,应在银白里,早已分不清那是白发还是月光。姥爷那苍老的声音,恰似一曲动人的月光曲,那是我童年里永不飘散的温馨,至今还回响在耳畔,清晰如昨!而今再次望月,月光依旧,却不见当初的温馨。

  那时,外婆还会自己做月饼,月饼的主料是红糖,还会有些花生,核桃,葡萄干,青红丝,在记忆里,竟是那样的甜!这味道,至今还在嘴角回味,每闭上眼,便能品味到记忆里那月饼的香味,依旧令我心醉。那是我吃到的最好吃的月饼,它的香味永远在记忆最深处盘踞着,飘进了童年的梦里。但自从姥爷去世后,外婆便再也没有做过月饼。今天的月饼,口味繁多,香的、甜的、水果的,这些月饼披上了商业的外衣,便成了节日的装点,多了些浮华与世俗,少了份传统与真情。虽然还是一样的香,一样的甜,却远不及记忆里的那份温馨。

  年华带走了一切。姥爷去世了,外婆也老了。此时的月光,依旧是一样的澄明,却没了那份遐想,多了的只是一份怀念,与寂寞。今年的中秋,我没有吃月饼,因为再甜的月饼,却怎么也嚼不出往日的味道。凄清的秋月下,那一捧捧的月华,尽是我对记忆理不完的愁丝,诉不尽的话啊。

  最忆中秋月圆夜,忆的是飘满温馨的童年,更忆那永恒不变的亲人。

    881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