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笔记三篇

小妹2 0分享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希望可以帮到你!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一

  书名:《鲁滨逊漂流记》

  好词:搁浅、兜底、吞噬、烟波弥漫、泅水、山坳、恭顺、忏悔 、惊魂甫定 、怡然自得 、中庸克己 、妒火攻心 、心烦意乱、 郑重其事 、闻所未闻 、难以抑制 、日趋淡薄 、九霄云外、 正直无私 、付诸实施、 满身黑斑 、冻饿之虞 、千里迢迢 、举目无亲、 逐浪飘流、 狂喜极悲、 大喜过望、 孤立无援 、日晒雨淋 、夺眶而出、斑斑印记、日晒雨淋、夺眶而出、拾金不昧、百折不挠、斑斑印记 、视金如土、振作精神、精打细算、苦中求乐、病在危笃、构筑别墅、四处察勘、养禽驯兽、鹦鹉学舌、烧陶制器、触景生情、梦寐以求、生擒活捉、锦囊妙计

  好句:1、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着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

  2、我救你为的是如果有一天,我也可能命运不济,落到和你一样的境地,那时我也希望得到人搭救。

  3、他们之所以不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的恩赐,正是由于他们老是在企望和贪求他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4、生命中的真正伟大,就是做自己的主人。

  5、我们对于所需要的东西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我们对于已经得到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6、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

  7、个人的怀表坏了,只是耽误个人的事儿。教堂钟楼上的大钟坏了,耽误的可是整个教区的事儿。

  8、父母之言不足信,安乐之家不足恋。

  9、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10、等待大难临头比遭难本身更令人痛苦,尤其是无法逃避这种灾难而不得不坐等其降临,更是无法摆脱这种担惊受怕的恐惧。

  11、我希望世上的人都要从我最不幸的处境中取得一个经验教训,这教训就是: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12、我们今天所爱的,常常是明天所恨的;今天所追求的,常常是明天所逃避的;我们今天所希冀的,常常是我们所害怕的,甚至会吓的胆战心惊。

  13、在人类的感情里,经常存在着一种隐秘的原动力,这种原动力一旦被某种看得见得目标吸引,或是被某种虽然看不见,却想象得出来的目标所吸引,就会以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推动着我们的灵魂向那目标扑过去,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叫我们痛苦得受不了。

  14、当一个人的愿望能被自己理性所控制时,那么,他肯定会比一个攻占一座城市的人更伟大。

  15、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外,没有别的好处。

  16、可见,我们一般人,非要亲眼看见更恶劣的环境,就无法理解原有环境的好处;非要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就不懂得珍视自己原来享受到的东西。

  17、总起来说,事实证明,我当前的不幸处境,是世界上很少有的。可是,即使在这样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

  18、同现实出现于我们面前的危险相比,对危险的恐惧更让人惊恐万分;我们也看出,我们经常担忧遭到不幸,而这种担惊给我们所带的压力远大于那不幸本身。

  19、人们的小心谨慎是受天意支配的。只要我们注意倾听上天的教诲,我们就可以防止许多灾祸。可是,就是由于我们自己的粗心大意,我们在生活中要遭遇多少的灾难。

  20、如果人们肯拿自己处境同那些环境比他们的更差的人比较一下,而不拿它同环境更好的人去比较,他们就会衷心感激,不至于嘟嘟嚷嚷地怨天尤人了,而人类社会上,口出怨言的事情就少了。

  21、世界上纵使一种处境使多么艰难困苦,多么令人难受,总还是有一些正面的情况值得庆幸的。

  22、只有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人类才可能自省而变得聪明。

  23、我们老是感到缺乏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24、无论一个人处境怎么样,若一直把自己同情况好的人相比,那么他就更加不满,满口怨言,若同出境不如自己的人相比,那么心里就会感恩戴德。

  我的感想:人不是一生都幸运的,不是一生都完美的,不是不会犯错误的,上天对我们是公平的,只是我们要去发现、去拼搏、去创造。

  我们要学会在逆境中奋发向上,克服困难,一路闯关斩将,才能走向人生事业的巅峰!

  就像阿斯图里亚斯说的那样——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二

  《鲁滨逊漂流记》讲述了1651年,来自英国约克郡年仅16岁的鲁滨逊·克鲁索不听父母为他作出的人生安排,执意航海探险,在一次去非洲的航海路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孤岛上,在荒岛上28年的历险故事。

  《鲁滨逊漂流记》远不止一本探险旅行日记,甚至可称为一部百科全书,是西方除了《圣经》之外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它涉及到气象地理、社会形态、宗教信仰、社会形态、工具技术、探险生存、求知思考等诸多内容。通过鲁滨逊·克鲁索的传奇一生和其种种历险经遇,将上述主题向读者综合展现。尤其在探险、求知、信仰和哲理方面,作者进行了大量的阐述和总结,因此该书也可称为一部智慧书。

  一 、探索

  鲁滨逊的一生,是探索的一生。他用了35年时间探险,其中28年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荒岛上求生存。

  他出身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着较为优裕丰厚的生存环境,父亲为他的未来作好了安排,但他一心想航海,置父母的苦口婆心、声泪俱下的劝说于脑后,在16岁时离家出走,开始了他面向重重危险、惊心动魄,并充满传奇色彩的死亡之旅……他搭乘的航船要么被海盗劫持,要么触礁搁浅,要么遭遇暴风雨袭击,一次次把他推向死亡的边缘。即便死里逃生到荒岛后,他仍面临着饿死、冻死、病死、被野兽吃掉、被野人杀死等危险,但所有这一切都未能阻止其对探险的痴狂,他义无反顾,执著向前。

  在我看来,鲁滨逊·克鲁索身上的探索精神,正代表了近代西方精神的“精髓”。众所周知,西方(欧洲)各国领土陆地狭小,资源有限,但毗邻开放神秘、未知巨大的海洋,因而发展选择上必然走向外探索的、向海洋之外扩张之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和马可波罗远渡千

  探索源自于人类的好奇心,自十四世纪以来,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为思想进一步解放打开了空间,农奴制和封建庄园制的结束为探索解开了体制束缚,私有制、信用和契约制度的建立又为行商社会的发展理顺了生产关系,为探索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向外探索就使得西方在工具、技术、科学、管理上大踏步迈进,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在欧洲掀起,并通过海洋向全球扩张其文明成果,并引领后续的信息革命和网络革命。直到今天,西方对未来和世界了解的冲动和愿望,对科技、技术、工艺的关注和痴迷,仍然鲜活和强劲,使得西方在天象地理、航空航天、生命工程、通信通讯等重大高科技前沿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读者朋友如果感兴趣,可以拿西方的向外探索的、开放的、面向海洋的、追求冒险的文明与中国的向内辗撵于人际的、封闭的(环山环海环沙漠的)、面向土地、追求舒适安逸享乐的文明作一对比,从而加深理解鲁滨逊身上体现出来的西方探索精神的本源性。“探索精神”已成为西方文明的基因和LOGO,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发动机”。

  二、 求知

  鲁滨逊·克鲁索短暂的一生里,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耕社会和资本义社会。在荒岛上生活的最初年月里,他过着采集时代(狩猎时代)的生活。他采摘葡萄、猎杀山羊,靠捕鱼和海龟生存。他被海盗船掳掠后,成了俘虏,给摩尔人当奴隶,为奴隶主捕鱼、看管船只,过着奴隶社会的生活。在荒岛上的28年里,他开垦荒地,种植大麦、稻米,驯养山羊、海鸟,制作陶罐、箩筐,编藤器,石臼,过着农耕社会的生活。他在巴西期间,成为一名庄园主,种植甘蔗、烟叶,同商人建立契约,过着行商社会的生活。人类数千年文明的社会形态发展史,微缩在鲁滨逊短暂的一生里。而鲁滨逊能够适应并生存于四种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方法,就是求知。下面,我们来一起总结鲁滨逊的求知成果。

  他学习数学知识、航海规则,航海日记、观测天文。

  他学习种植大麦,稻米;种植烟叶、甘蔗;驯养动物,捕鱼。

  他学习制作小艇、斧头,陶罐、箩筐,编藤器,石臼,烟斗。

  他学习制作面包、制糖、作奶油,干酪。

  他学习行商,创办工厂、签署契约、建立信用、使用期权。

  他学习宗教,思考宗教。他反思,并从中总结经验。

  从书中可以读到,甚至连他的仆人星期五,他之前生活在的吃人部落,也把学习当作最基础的生存工具。

  探索中他以学习为方式,努力学习,无所不学,学以致用,适应并生存下来。他先前学习获得的知识,以及在荒岛上后天的再学习,使他在上述四种社会形态中不仅幸存下来,而且获得了发展和壮大。

  这就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无处不在的变化,学习被普遍认为当代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工具得到空前重视。

  三、 信仰

  登岛之前,鲁滨逊·克鲁索不是一个_。或者说,他并不信仰什么。换句话说,就像我们大多数无神论者一样。

  在28年的荒岛生活中,他有了大量的时间。他用时间不断反思,反思他先前的思想,先前的行为,先前的经历。逐渐地,他原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建立了一种至高无上的造世主的崇拜。

  他的信仰不是由世袭或被传播接受而来,而是通过个人生活实践,加上反思和忏悔而来,这种信仰的习得方式,让我匪夷所思,使我惊异不已。原来信仰可以通知个人实践与感知来建立。一起来看他的信仰形成:

  1 、信仰之路

  什么力量创造了宇宙、天空、大海和陆地,我们又是被什么神秘的力量创造出来呢?是造世主,是上帝。

  上帝既然有造出万物的力量,当然也有指导、支配万物的力量。凡事尽在上帝(命运)安排当中。

  我觉得,我当前的生活,正是上帝替我安排好的。我既然无法预知上帝对我最后用意,就该绝对服从他无上的权力,因为我既然是他创造出来的,他就有绝对的权力按照他的意思来支配我,安排我。我既然冒犯过他,他当然有权力对我进行处罚。

  性格和爱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个性化的东西。性格,是上帝为了不混淆你我他,给予我们的ID,并使我们依此寻求个体价值;爱好,是上帝为维持我们的生存和生活有趣给予我们的技能。

  2 、信仰是什么

  人类,是由肉体和精神两部分共同组成的。肉体的存活,需要物质(空气、食物、水、物质)来满足,而精神的支撑,需要信仰(宗教、主义、思想)来填充。换言之,物质是肉体的需要,信仰是精神的需要。人类有太多、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肉体需求,但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却寥寥无几。

  精神需要具有必然性。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同时是一个精神的世界。人类有思维,有意识流存在,或称为精神现象,必然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另一种精神沟通交流,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支撑,寻求安慰。

  —信仰促进人类正能量的精神活动(正义、公平、希望、勇气、自信、安宁),使人感到快乐,幸福、支持与安宁。

  —信仰消除或减轻人类负面精神活动(绝望、痛苦、无助、悲伤、愤怒、恐惧、焦虑、紧张、不安、被欺凌),抚慰人类心灵的创伤,减少人生的苦难。

  —信仰使人忏悔与反思,以不断修正自己的心与行。

  —信仰使人感恩。

  —信仰使人敬畏。信仰为人类精神设置限制。上限不越天,下限不逾底。三尺头上有神明,七尺地下有炼狱,使人过有节制的生活。信仰使人敬畏报应,避免无法无天,肆意妄为。

  —信仰健全社会安全。信仰、道德和法律共同构建社会约束体系。比起道德与法律,信仰约束具有主动性、内生性、全时段性,约束成果更有效,成本更低。

  —信仰为“永远精神”提供落地去处。

  3、 信仰带来什么

  他在荒岛的日子不那么绝望,甚至好多年,他感到快乐。

  有了信仰,人不再孤独,上帝就在你身边,与你在一起。

  他学会了感恩。即便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上帝也仍然能带给他幸运。

  如果一个人,对目前的幸福生活感到不满的时候,上帝就会给他换位,给他一种不幸的生活,以使他体验以前的生活是何等幸福。

  一个人若自以为是,愚蠢的固执已见,违背了大自然与上苍的旨意,上帝就安排他以孤零凄苦的方式度过余生。

  在我病痛时,我的精神低沉,我的体力消耗。我那沉睡已久的良心,开始觉醒,开始责备我过去的生活。我以前罪行,惹怒了上帝,来惩治我。

  经常读圣经,我的思想开始集中在一些更高尚的事情上,我的内心有了更多的安慰。这种安慰是我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四、 感恩

  航海之前,鲁滨逊甚至不知道感恩,28年的荒岛生活,使感恩永驻在他的心中,来看发生了些什么?

  虽然我的处境极为悲惨,但我却有充分的理由感激上帝,因为我不但不缺乏食物,而且很充裕,甚至有珍馐美味。

  我利用全天时间谦卑地感激地追念着上帝给我的各种恩惠。我谦顺地、衷心地感谢上帝,因为他使我明白,我这孤寂的生活说不定比我在人世的自由和快乐中更幸福。因为他时时在我身边,跟我灵魂交流,支持我,安慰我,鼓励我,使我信奉他的神力,充分绝补我寂寞生活的各种缺陷,使我不再感到远离人群的痛苦。

  我衷心感激上帝用各种命运的折磨使我睁开眼睛,看清了我过去的生活,为我的罪恶、忏悔。

  我现在已经把世界看成一个很遥远的东西,我与它已经没什么关系,期望和要求了。

  我在这里远离了人世间的一切罪恶。没有肉欲,没有嫉妒,也没有人生的,我别无所求。

  我身心健康,无忧无虑。我经常满怀感激坐下来吃饭,感激上帝的仁义之举。因为他在荒野中赐予我丰盛的饮食。我已经懂得多注意处境中光明的一面,少注意它黑暗的一面。

  人们之所以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上帝赐给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在盼望、贪求他们不可能得到的。我们之所以感到不满足,都是由于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乏感激之心。

  这种想法使我深深感到造物主对我的仁慈,使我对眼下困苦不堪、悲惨不幸的处境满怀感激。

  我心平气和地接受上帝对我目前处境的安排,甚至怀着由衷的感激。我已经得到了许多我不应该期望的仁慈。

  我现在生活得非常舒适,心情也很平和。因为我已经把自己完全交给了上帝,听凭他安排。这样,我的生活比有人交往的生活还要好。因为,每当我抱憾没有可谈话的人,我便让自己同自己的思想谈话,并时通过实行同上帝对话,这不比社会中最广泛的交际还要好吗?

  上帝在统治人类的时候,把人类的认识和知识局限在狭窄的范围,实在是件好事。人类虽然有时在千千万万的危险中生活—这些危险如果让他察觉,一定会让他心烦意乱,精神颓唐。但上帝却让他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完全意识不到周围的种种危险,平静泰然地过下去。

  五 、哲理

  本书富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摘撷出来一些,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

  得意忘形必遭祸患。

  即使在最不幸的处境下,我们也可以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也可发现许多好的一面。

  人不被逼上绝路,绝不会反思,会一意孤行。

  人非要到山穷水尽的境地,才会珍视自己原来享有的东西。

  人类的感悟随着环境是怎样变幻无常啊?我们今天爱的,往往是明天恨的;我们今天追求的,往往是明天逃避的;我们今天希望的,往往是明天害怕的。

  人生变幻无常,就是这样。

  等待祸事来临比遭遇到祸事还要痛苦一万倍。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我们来说,除了使用,没有别的好处。

  任何东西,积攒多了,最好送给别人。

  艰苦不幸的物质生活,总是伴随着频繁的精神反思和忏悔。

  感恩图报并不是人性中可靠的美德。人们经常并不是根据他们所受到的恩惠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希望得到的利益决定自己的行为。

  心中没有上帝,亦没有反思——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正是如此。浑浑噩噩地活着,成为追求金钱的奴隶,贪图荣华富贵,醉生梦死,却不知为什么。

  六、 其他

  小说一开篇,就谈到鲁滨逊出身于中产阶级,并大谈中产阶级的好处。这一认知直到今天依旧不过时。

  中间阶级是世界上最好的阶层,最能给人以幸福;即不像体力劳动者那样吃苦受累,也不像那些上层人物被骄奢、狂妄、尔虞我诈所烦恼

  伴随中产阶级的永远是安定和富裕。沉稳谨慎、温和折中、宁静健康、交际广泛、身心愉悦,悠闲度日。中产阶级的好处像中庸的好处一样明显。

  生活,既不要过于贫困,也不要过于富有。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三

  读《鲁滨逊漂流记》时,我看到了扉页上的“谨以此书奉献给那些时时处处依赖父母、依赖学校的青少年朋友们”这句话,觉得有点不服气,心里嘀咕着:“别小瞧了我们!我倒要看看,你凭什么这么说……”但是我读完后,我曾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是鲁滨逊……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船在暴风雨中失事,我会像他那样不向命运低头而继续远航吗?不,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才不会去接受那充满困难和挫折的生活,因为我没有他那样的坚强。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独自一人置身于荒岛之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时,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努力求生吗?不,我不可能像他那样随机应变,积极自救,因为我没有那种能力,我更没那份自信。

  如果我是鲁滨逊,当看到食人族用人开宴会时,我会像他那样勇敢地站起来,在仅有一个助手的情况下同他们搏斗吗?不,我宁可躲得远远的,祈祷他们永远不要发现我,因为我没有那种胆量。

  我现在不得不承认我与鲁滨逊相比,自己是软弱与无能的。从呱呱坠地到背上书包,父母、学校为我们铺设了成长的道路。我心安理得地在这条平坦的大道上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没有挫折,没有风浪,而我还整天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其实我根本没有品尝过生活中的苦涩,我是幸福的。然而处在幸福中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能吃饱穿暖,背上书包去上学,每天接受家人们的关爱和社会的关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一本好书能拯救一个人。”现在我百分之二百相信这句话。这本书向我展示了鲁滨逊自信、自立、自强、永不满足、不甘平庸、勇于创业的精神;告诉我鲁滨逊靠自己的善良、智慧和坚毅,去创建、去开拓。我想我应该拿出所有的精力努力地向他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社会,为了父母,更是为了我自己的将来。他的那种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我。跟鲁滨逊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更应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崇尚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未来画上绚丽的一笔!

精选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书笔记三篇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希望可以帮到你! 《鲁滨逊漂流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7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