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万历十五年》高中生读书笔记2000字

小妹 1172分享

 《万历十五年》本书英文版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比较直观的表达文章的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历史书《万历十五年》高中生读书笔记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历史书《万历十五年》高中生读书笔记2000字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近日,机缘巧合,我终于有幸能够跟着黄仁宇先生一起去走向那个年代,用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和那段历史中的人物。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见微知著,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读《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因为看电视《大明王朝1566》,对明朝有了点兴趣,《万历十五年》在书架里收着好久,终于,捡起来读。历史一贯不爱,看了书,只能说零星感受,拈不出一个主题想法。读书写文,是让自己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当你觉得需要写点什么的时候,才会真正去“读”,而不是“消遣”。

  黄仁宇是美籍华人,原文是英文出版的,在中国出版的时候,作者又用中文重写而成,他用词古朴,词语读起来,如同在精致老宅院穿梭,引经据典关于哲学,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商贾农民的状态,军事格局,我不时感叹,要读多少古文,才能把这些思想形成体系。

  作者是在中国成长受教育,又经历战争,先是革命党军官,后去美国用英文读的历史博士,视角必然不同,作者自叙:用“大历史观”写作,因为“真正的历史学家应当有超越当时的看法”,虽然是专业书,是介于学术和社会杂文的历史书,也不难读,不生涩。

  这本书颠覆我对皇朝,对皇权,对政治局势的固有印象,5000年文化的发展,无论我们喜欢还是嫌弃,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自己。历朝历代的统治精英,构建了我们今天的政治模式,“人民群众的选择”这样的句式,真不是教条的宣传。

  本书英文版书名《无关紧要的1587》,比较直观的表达文章的内容,通过讲述万历年6个人的历史考证和分析,用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解释了明朝的必然衰败,“只是他们的贤愚得失不足以更改上述历史发展的程序”

  政治的机器一经建立,就会按照它的逻辑运行,曾经建造它的人,也只能受它摆布。

  “明朝”是名人众多的朝代,按作者的观点:2000年来,用道德代替法律,自明而极

  而道德,所谓的圣贤书,短短数语,农民是不识字的,道理解释全靠读书人,因为大家不同时期的解读,间或夹杂各种私心,意味着具体没有标准了。

  他的笔下:

  1,万历皇帝,一个早熟,从小读圣贤书的三好学生,不能施展想法,最后变成消极怠工 的皇帝。作者对他寄予了同情,说他:活着的祖宗。

  2,张居正,帝师,能臣。生前辉煌,死后被刨坟审判,没能善终。

  3,申时行,首辅,权衡与于皇帝文人之间。享80高寿。

  4,海瑞。按照教科书活着的清官廉吏,但他对经济发展危害或许大于贪官污吏。

  5,戚继光,历来我国改朝换代多由武力解决,由此,皇帝皇权出于政权考虑,必然会抑制军事力量的发展,导致中国军事科技发展缓慢……。

  6,李贽:借他的故事,陈述了大量的各派哲学观点,

  格美说重点:

  相比同时代的西方,亚当斯著名的《国富论》出版时间是1776年,经济理论已经形成成熟的各种流派。中国儒家文化,提倡节俭,重农轻商,对于商业贸易的排斥,使国家在长期在低效率农耕状态运行。国家运行全靠文人,文人靠道德治理国家,不懂货币政策和经济的关系,几乎缺乏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思考。

  在军事力量上,相比同时代的西方,西班牙已经有舰队出征英国,而我们的澳门,也在1557年出租给葡萄牙人。西方和日本海洋型国家,侵略的本性导致他们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向发展。而我们的王朝,基于政权考虑,军事力量维持在最低水平。同时,由于大陆的地理位置,也没有扩张的欲望。

  黄仁宇先生说“人世间很多残酷的事都用道德的名义去施行,也是中外古今一律”,我们读历史书,让人懂得,现今“起于青萍之末”的风起之处,看似无关紧要的事件,舆论,也许蕴藏着政治波浪。记得以前说江青在狱中,特别关注读人民日报的社论,如今我们,也需要思考新闻背后的政治逻辑。仅用“善恶”去判断事物,是不够的。

  题外:当年这些人物写文章,是不是和我如今的心态类似,表达欲。

  读书笔记 | 我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1587年,是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赋予创造或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是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读黄仁宇先生的作品,令我深深为之折服的不仅仅是字里行间所渗透出的深厚的史学功底,更是文章阐述史学事实如行云流水,文字娓娓道来。黄先生好似是所有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一字一句,平实而又生动。这本《万历十五年》是我最早接触到的先生的一本书。很早之前就看过,最近又拿来重读,经典回味无穷,故此分享收获。

  此书所记不过寥寥六个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两任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南京都察院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名士李贽。先生称他这本书为一个失败的大记录,因为无论是上述六人还是侧面提及的大伴冯保、高拱、万历最为宠爱的郑贵妃等人,统统都是身败名裂、没有好结果。先生认为这并非是由于某个人的个体原因,而是当日的制度使然。明朝的制度在万历年间已然腐朽至极,因此无论天子还是庶民,都不得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一.万历皇帝

  历来我们提到万历皇帝都是以昏庸无能来描述,这些都是从万历作为一个皇帝对国家所起的作用和治理的效果来评价的。然而本书中黄先生从万历的身世背景以及其在位的关键事件为源,客观评价了万历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的作为以及后期不理朝政的转折原因。

  9岁时万历皇帝父亲隆庆皇帝龙驭上宾,万历就开始在首辅张居正和大伴冯保的辅佐下亲政。登基之初大臣们其实对其印象十分好。因为他的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余音袅袅。对待应学的经书和历史,他背诵如同银瓶泻水;对于上天要降灾的预警,他十分虔诚的检讨自身;他也曾亲耕数次以示对全国五谷丰登的祈祷;他也曾按时上朝,及时批阅奏章。但是,到了他在位的后期,他却沉迷于声色不理朝政长达几十年。有学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缺少了像张居正这样能严格约束警示皇上的首辅,也有人将其简单归结于立储一事上万历不能得偿所愿,以至于对朝臣产生报复和抵触心理。实际上,所有的这些表面因素都源于在明朝这个制度下,皇上的权威、首辅的中介作用以及整个文官体系的特点这三者之间的矛盾。皇帝的权力并非完全任由他自行支配,尽管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极大加强了皇帝的集权,在制度层面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或者职位可以完全限制皇权。

  但是,作为宋明理学影响支配下的明朝社会,文化礼仪规范制约着上至天子、下至臣民的每一个人,尤其是天子为天下之表率,其一言一行更应该合乎礼仪规范。当天子自己的想法和私人的情感好恶掺入政治事件的处理时,文官会以道德名义集体反对,然而皇帝除了不理不睬、不予反驳外,没有法律上的依据或者明确的条理可以实施自己的想法、运用自己的权力。在执政的后期,万历终于痛苦的发现,他的大明帝国在体制上施行中央集权,在精神上却是以道德为支柱(这对于一个道德上自律的皇帝,无疑具有极大的约束力),管理的方法只能靠死板的文牍。他不得不妥协于立皇长子为太子而非他心爱的郑贵妃的皇子常洵。在多年无果的抗争后,他终于心灰意冷,不再同整个文官体系打交道,只是处理基本事务,保障国家基本运转。由此,大明王朝由盛转衰。

  二.两位首辅:张居正、申时行

  皇帝和整个文官系统的对立使得首辅这个既是文官之首、代表文官诉求,又是皇帝之师、对皇帝起教导指引职责的职位显得尤为关键。

  张居正是对万历皇帝影响最大的一为老师。辅佐万历于“冲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使得万历对其一直十分恭敬,甚至在其腹痛时亲自调制椒汤面,死前得封太师衔。然而身败名裂从不因人生死而停止。张居正生前一代忠臣,死后也不免家产籍没、爵位尽削。张居正虽有尽心辅佐君王力图实现富民强国之志,但他的改革以及为人处世不免太过刻板清高,同时万历对他的尊敬和信任也滋长了他的铺张和僭越。比如他的住宅光扩充修葺就花了1万两白银、他回乡葬父所乘的轿子要32个人抬,分卧室和客室等。实际上他是典型的官员做派,跟当今不知多少政府官员相似,性格里面充满了双重性。一方面,他工作上是真的正派奉公,遵守规章制度,铁面无私,不怕得罪人;另一方面,他却又忽视自身行为上的小的纰漏,忽视自身权位而带来的背后官员对他的讨好和开后门行为。这些小的瑕疵和纰漏同他得罪的一干官员相加,就不免等于受人弹劾、身败名裂。

  申时行则吸取了他的前任和后台的教训。他是一个富有现实感的人,他懂得为人臣的智慧。他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却恰恰是文官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有人说申时行任首辅期间没有什么具体的功绩,说他平凡无用。我却认为不然,申时行在行政上的成就往往体现在他得力的人事安排,这本来就是间接而隐蔽的。在考察京官的时候,申时行一改张居正的作风,力求稳定,从而让整个文官体系看到了他的诚意,稳定了文官集团的情绪和自己的首辅地位。他被交口称赞:老成稳重。另一方面他又努力以他在皇帝心中已经取得的信任,劝说皇上放弃禁内中操,避免进一步惹怒群臣。诸此种种,功不可没。然而,他的倒台也恰恰是因为在文官集权和皇帝之间权衡游走的失误。在群臣联名上书要求万历决定立储一事时,他先是在上书奏章上签字,而后又向万历解释自己并非赞同此事,自此这事于百官中传开,他也失去了他作为首辅受文官和皇帝信赖、调节矛盾的作用。

  三.庞大的文官体系

  书中所描述的文官体系,很大程度上和我们当今的官员群体有着相似之处。即凡是为官者均有“阴阳两面”。阳面是指为皇帝、国家和百姓负责和服务的口头上的理想;阴则为每个人的私欲。阴阳相生,每个人都有私欲但是不能因为其私欲就否定他的阳。为官者本身和国家以及各部门的管理者应该做的就是调节阴阳。

  就文官内部而言,他们之间又可以划分为四个群体:清高自负有着绝对道德观念的人;在合法收入之外适当收取非法收入且无伤大体;个人发财的同时政绩显赫;声名狼藉当官只为发财。这四个群体互不理解、互不交融,形成文官系统内部矛盾的现象。拿到当今社会来分析,此四种官员仍是如此,道德上法律上我们提倡赞扬第一种;坚决摒弃唾弃第二、三、四种。但是,现实中最后一种很难立足于其他三种官员的“包围”,而最终被排斥于核心决策层之外,甚至更边缘的状态;第二种大多隐藏起来,在小贪中求稳而无所作为;第四种成为人神共怒的批判对象;而第三种要么因政绩而留名青史,要么转为第四种而遭人唾弃。把握这其中的度和底线,成为“不三不四”、“三心二意”的关键。置于今天的官场生态,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

  注:本部分笔记为上半部,敬请期待《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下半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里十五年,即阳历1587年

  这本书的内容从1587年的一次谣传的午朝开始,此前午朝已许久未举行,而文官间口耳相传,到了午朝时分,官员慌忙赶至宫中,才发现所谓午朝,不过谣言。这一未经礼部证实的“午朝”信息,全部京官居然都受骗了。如此大范围的谣言,得到的结论是彻查后,实在无法找到谣言的源头。万历自然非常愤怒,本朝以礼为治国之基,礼是形式,却也是内容,于是全京官员停官员俸禄两个月,这是1587年,无关要紧的一年的一件无关要紧的事。

  正如前面所言,本朝以礼治国,万历皇帝即位以来所操持的礼仪大小事,着实不轻松,有亲耕礼仪、早朝的礼仪、祭祀的礼仪等。万历时期,早朝的繁多的礼节也实在让人感到早朝的无趣。但在本朝,所谓礼仪,也常被破坏,早朝,已不是必须。嘉靖和万历便是早朝仪式的破坏者。万历继位,本就是一件意外的事情,这源于他的叔祖正德皇帝的荒诞不羁导致死后无子,嘉靖因而继位,随后隆庆,继而到了万历。但嘉靖的不上早朝与万历有所不同,嘉靖不上朝,还是做事的,万历是不上朝,也不做事。

  万历九岁继位,无论学识还是才智,根本无法统治一个国家,因此摄政就成了必须,幼年的万历,主职还是学习,而他的老师,除了经筵教师外,更为重要的,是以下三位:张居正、李太后、冯保。这三个人几乎构成了一个教育系统,张居正定下准则,冯保则将万历的一言一行汇报给张居正,万历有所过错,偏离准则,张居正知道后,必然毫不客气地斥责,而此时李太后作为万历至亲,则一直强调张老师是对的,必须听其教诲。早年的万历,就是在这三人的教育下成长起来,并表现了日后成为一个优秀君主的巨大可能性,从记录上看,此时的万历与1587年后的万历,几乎判若两人。事后的一切,证明这三个人的教育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在早年的万历几乎是在被骗中长大,张老师对万历的物质生活极为苛刻,但自己却极为奢靡,“大伴”冯保,更是一个宦官集团奢侈腐败的代表,宦官在明朝作用甚大,连张居正也不得不与冯保结成盟友。

  就在十年前,1577年,张居正迎来了政治生涯的第一个大危机,张居正的父亲谢世,按理张居正应该丁忧三年,但是种种原因,张居正选择了“夺情”,继续留任首辅。此事掀起一股猛烈的攻击,但无论如何,张居正还是赢得了这场政治战争。

  1578年,万历大婚。1582年,张居正去世,随后这位年轻的皇帝表现出了励精图治的面貌,帝国的未来看似美好。也就在这一年,万历认为张居正先前的丈量土地不合理,应予废除,正当他为自己的决断自喜时,一场极大的风波也在酝酿。

  明代的文官是中国文人“君子报仇,十年未晚”的最好体现,十年前,张居正在夺情事件中整下来许多人,当中包括本有的反张派,复仇开始以反对丈量土地为导火索全面爆发。到了1582年底,张居正在舆论上已经盖棺定论,而反张派起复,使事件更为复杂,冯保作为张居正曾经的盟友,被万历轻易铲除,到了1583年,张居正的三个儿子的正职已被禠夺,对张居正则“今已殁,姑怠不究,以全始终”。但事情远非到此为止,1584年,万历对张居正转变态度,抄了张居正家。态度的转变原因,至今无人得知。

  1587年的前一年,即1586年,也发生了两件小事,1586年初,封郑氏为皇贵妃,1586年,殿试试题为“无为而治”,前者为1587年开始的立储之争埋下了政治危机,而后者则暗示着,我们帝国的年轻皇帝,表现出了远离励精图治的微小征兆。

  张居正死后,首辅申时行成为了另一位万历的同伴,他与万历也有着师生关系,但却明显不同于张居正与万历的师生关系,终申时行一生,只有无奈二字,他深知明代文官制度的缺陷,也看得见文官不堪的现状,但他不能做太多触及这个体制根本的事情,他的前任已经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其下场仍然历历在目。张居正所犯下的错误,最大的便是得罪了文官集团,他的言行不一更为文官攻击他找到了理由,此外,张居正开罪文人、税收考核过严,都成为了申时行为官之鉴。申时行事事小心,尽管如此,申时行作为张居正一手提拔,反申派也迅速崛起,1583年到1585年,申时行艰难地抵挡住了反申派的攻击,1587年,六年一次的京察,申时行做出了和张居正不一样的选择,这一次,申时行放宽了考核标准,为了稳定文官集团,似乎只能如此。

  京察的宽松只博得了一时的安稳,1591年,申时行仍然被迫辞职,此前万历已不临朝数年,申时行却不能对此有所作为,这也是他被攻击的原因之一。但申时行现实中却的确难以作为,皇帝不上朝,首辅难道还能强迫?有,曾经有一个人可以,就是张居正,但是此时,世间已无张居正。万历不上朝的因由,很大是由立储之争引起,万历试图废长立幼,但强大文官集团让他不得动弹,万历心灰意冷,消极怠工,朝廷对这样的皇帝也持消极态度,此后多年,双方互为不满,互为消极,一直持续。改变这一状况的是东林党,东林党以积极作为,救世救民为己任,很快发展壮大,极端的东林党不容异己,党争不可避免,而党争也一直是这个朝代的内乱之忧。

  文官有他们的过失,万历也有他的弱点,因为废长立幼并非没有先例,万历的态度却显得极为模糊,究其因,此时的文官集团早已发展壮大,万历受制于一股看不见的礼教约束,这约束背后,是看得见的明朝两万名文官。这两万名文官早已吸取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时代文官的教训,因此坚定信念不能再让皇帝胡作非为,只有符合礼教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抱着这样的想法,明朝无数文官赴汤蹈火,从精神上的坚定看,这些文官几乎固执的让人敬佩。

  申时行当然也是这固执的文官集团的一员,但是又有所区别,区别是,他固执,但不赴汤蹈火。万历不上朝,文官们认为申时行作为首辅应该加以劝阻,必要时,应该杀身成仁。但申时行却只是劝阻而不成仁,晚年的他回忆自己为官,认为自己还是有所成就,一是启用潘李驯治黄河,二是北方边患的平息,但在1587年,有人报辽东有人作乱,需要清剿,息事宁人的申时行认为这不过是庞大帝国的一件小事,放弃了清剿乱匪,而他放走的人,名叫努尔哈赤。

  在申时行的晚年,他常常回忆起那个勤政的万历,回忆起1585年,京城大旱,万历放弃坐轿,全程步行到天坛祈雨,整个仪式不辞辛苦,连京城百姓都感叹万历的诚心。这些回忆起来如此美好,但在1587年以后,一切都只能回忆。

  1587年,两个后代所铭记的英雄谢世,一个是戚继光,一个是海瑞,一个武将,一个文官,戚继光功绩斐然,但操守有待考究,海瑞操守堪称楷模,但功绩有待考究。明代,或者说中国古代,功绩与道德很难统一,以明代为例,确实做了些实事的胡宗宪、张居正、戚继光,都很难称得上清官,而清官海瑞,却没做到多少实事,到了晚年更被架空为一尊道德偶像,朝廷基本不给正事给他做。这两个人的晚年,都称不上称心如意,海瑞被架空,戚继光因为与张居正的关系,生活也颇为困窘,谁能料到,这两位曾经一位是道德的藩篱,一位是帝国东南的防线。但1587年,海瑞与戚继光相继辞世,帝国道德与军备的防线,弊端也逐渐涌现,明代末年,二者几乎崩塌。

  到了最后,要论述的人物是思想家李贽,李贽的思想特点与明代的朝政很符合,那就是矛盾。李贽从来只是礼教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他只告诉你哪里哪里如何不合情理,如何灭绝人伦,但却从未告诉你如何重建秩序,从这点看,李贽只破不立,影响也有所受限。明代朝政也是矛盾,它阳以道德治国,阴以权术治国,阳以道德约束百姓,阴以权术争夺地位,这种矛盾,连善于和稀泥的申时行一辈子也未能调和好,最终把自己也搭进去了,更别谈身败名裂的张居正。封建王朝,受制于经济上的小农意识制约,眼界始终不能有所突破,仍然用着千百年前的孔子学说教化百姓并作为治国原则,庞大的帝国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还能有所喘息,一旦有外敌入侵,统治则风雨飘摇。

  论述至此,本书也该有所总结,1587年,西方是一场变革的前奏,西班牙无敌舰队向英国驶去但被英国所败,此后英国在世界史上的描述越来越多,一个崭新的帝国正在诞生。而中国,从宏观的世界史而言,此后并未有所变革,即使改朝换代,一切也不过都是昨日的重复,看似美好,实际上却腐败不堪。在这一年,是帝国核心——皇帝懈怠政治的开端,首辅已不再勇于担当而选择调和,武将们在标杆死后开始守旧,文官楷模沦落为门神,思想有所突破却未能建设,一切都透露着落叶的气息,看似无事的一年,却暗示着各种帝国的兴衰转变。

  1587年,万历不知为何,突然向身边的人问起张居正被抄家后其房屋的状况,此事离张居正去世已经五年,离张居正抄家也已三年,这一年,是万历思想最为动荡的一年,此时的他,突然问起这么一件小事,却引人深思。

  作者:爱读书的猫先生

    相关文章

    91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