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小妹2 0分享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欢迎大家阅读!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

  曲终人散,轻轻合上了书,泪流满面的我竟然无力站起,无尽的悲楚从略微发黄的书中向四周蔓延……

  这就是《穆斯林的葬礼》,一个悲剧,一个随着一位妙龄少女病亡而落下帷幕的巨大悲剧。我不明白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少女如此苦难而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阴阳的隔阂。我不知道如此荡气回肠,愁肠百结的爱情故事,要用怎样的情感去承。我不能了解,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要如何去辩白。我只能说,这是一个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战乱动摇的不仅仅是国家,挣扎在其中的人们也是遍体鳞伤;是宗教的悲剧,真心相爱的人,在宗教的神光下,被伤的血肉模糊;这更是民族的悲剧,人性的无知和懦弱为人们挖掘了他们自己的坟墓……

  窗外,连绵的雨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味。冬季,凛冽的寒风吹起了帘布,吹得好高,好高。也再次吹开了这一凝重而华丽的篇章……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隔绝得太久了,大门里贮藏着她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一切……”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 玉,象征着财富身份地位,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女儿是月,父亲是玉,作者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爱情,亲情,伦理,战乱,疾病,财富,人性……,如此之多的话题在这儿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才有人说,“很厚的一本书,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读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

  胡适在《追忆志摩》一书中说,世上只有三个词,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我想,这就是《穆斯林的葬礼》的灵魂。新月不惜一切冲破宗教信仰的阻隔,不在乎师生相恋的舆论,她的爱,让我知道,什么叫刻骨铭心。她渴望知识,渴望弥补哥哥的遗憾,渴望母亲的爱,她对未来的向往,对事业的热爱,都在她得了心脏病后破灭了,她是个没有未来的人。而她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一切,做她有权利做的事,虽然,最后她还是如此悲情的离开,可她的坚强和善良让每一个读懂她的人都潸然泪下。

  这是一个传奇,《玉殇》中梁亦清的死震撼了每一个读者,他死的悲壮淋漓,一代玉王,几近传奇的一生,使人来不及有任何感叹;这是一场博弈,《月情》,是整个家族的转折点。原本一个和睦、欣欣向荣的大家庭因为韩太太的贪婪和无知一步步地走向了灭亡,用自己的血肉去换取一刻的平安,这样的赌局,注定是一败涂地的,可这能怪谁呢?唉,只有哀叹!这更是一场葬礼,《月恋》,新月的死令人悲痛欲绝,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就象当初她的降临时窗外那轮皎洁的新月,她带着一个纯洁的灵魂、一个美好的灵魂、一个安静的灵魂活在这个坎坷的世界上,她就象一条活泼的小溪突然跌入了劫难的深渊,但她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

  新月那让人肝肠寸断的爱情,让我明白,要走的人,注定是要走的,谁也留不下,这是她的宿命。她离去的时候,他那疯狂的吻,是初恋的吻,也是诀别的吻。然而,死亡可以夺走生命,却带不走爱情,因为爱情,具有超越生死的能力……在这本厚重的书里,两代人的凄美爱情,爱情中的无奈和悲哀。令我们唏嘘不已,那么纠葛的情感,或许死亡是结束它们唯一的出口。

  真想用我的眼泪来祭奠故事中的主人公!生命在命运面前似乎微不足道,哀歌为谁而响起,“我在远方,盼到心慌,山海苍茫,触景情伤。我在远方,相思更漏短,泪湿白衣裳。我在远方,花落心残,生亦保欢,死亦难安。我在远方,伤心倚栏杆,等到人断肠。”《梁祝》乐曲在春蚕吐丝的节奏中淡淡远去,随风飘散……

  好吧,请允许我用穆斯林葬礼上的祷词,来哀婉远方那些失去的青春,来冥念那坚强而悲哀的爱情:

  啊,安拉!宽恕我们这些人,活着的和死了的,出席的和缺席的,少年和成年,男人和女人。

  啊,安拉!在我们当中,你让谁生存,就让他活在伊斯兰之中:你让谁死,就让他死于信仰之中。

  啊,安拉!不要为着他的报偿而剥夺我们,并且不要在他之后,把我们来做试验……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

  读一本书,改变一个人。

  今天终于把《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看完了,我怀着极其复杂难以捉摸的情绪,开始写这篇读后感。

  从学校里接到涛哥阅读任务的时候,我并未在意,单纯这个题目也未深究,等到读到一半的时候,哦!才感觉到了葬礼-死亡的气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脱俗的气质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会画画该有多好,把她那种超凡的微笑画出来,可是我又不忍,无奈,任何画笔都难以描摹新月那种美,还有那淡淡地忧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个时代,两个民族。

  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这个穆斯林家庭;奇珍斋,“博雅”宅,燕大校园,这几个地方是主人公魂牵梦绕割舍不断的根基。哦,对了,还有楚雁潮,这个谈吐儒雅,细心热烈的年轻助教。

  一个人的生命难道如此脆弱吗?为什么灾难要一次又一次降临在这个纯洁美丽的十八岁女孩身上?为什么要让亲人离散,白发人送黑发人?韩子奇悲伤,韩太太悲伤,楚老师悲伤,悲伤的不应该仅仅是他们,还有那个时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为了报恩,与师傅之女梁君璧结合,共同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但是,什么是爱情一直在韩子奇的心中打了一个问号。他只知道报恩报怨,从未体会过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时的那一刻,当两双手相握,两颗心紧贴时,已到中年的已经有了妻室子嗣的韩子奇和正在青春热血的梁冰玉相爱了,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爱,并且新月诞生,成为他们爱情的结晶,也是他们爱情的牺牲品!可怜的新月两岁便离开了生母,可爱的新月无忧无虑地成长,成长为老师眼中的得意门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陈淑彦所认为的“幸福”。要强的她没有填写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当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经就读的学校。她在二十七斋有了好姐妹,她在备斋有了亲爱的老师,爸爸是国家干部,哥哥是工厂工人,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别人眼中也是相当perfect了。(起码我读到那里的时候是这么想的)

  然而故事却不会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波澜呢?我记得是这样的:天星操办婚事需要钱――韩太太逼迫丈夫卖掉乾隆翠――韩子奇重见乾隆翠悲愤交加意外出车祸――新月着急见爸爸心脏病发――新月在哥哥婚事后情加重――楚老师表白――韩太太阻止――姑妈突然离世――新月病危――新月抱憾而死――博雅宅覆灭――韩子奇离世――“小姨”回家,却是物是人非亲人离世――完

  还记得楚老师说过的话:“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牺牲’这样的词藻来贬低我,我们双方都不是祭坛上的羔羊,我们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爱得深沉,爱得强烈,爱得长久,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岁,我不懂什么叫爱情,当然更没有体会过。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震惊了,不是因为它有华丽的辞藻,是它炽热的感情和真挚使我感动,爱不是自我牺牲,爱不是怜悯你,因为爱所以爱,不含任何的动机或者其他。

  ――当爱情叩动她的心扉的时候,却感到迷茫,“老师,这就是……爱情吗?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望着这个纯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颤抖:“新月,”他说,“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当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而终于走到了一起,像镜子一样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无猜疑,当它们的每一声跳动都是在向对方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那么,爱情就已经悄悄地来临,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们分开了!”――

  这是楚老师向新月表白时说的话,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老师给他病重的学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经说了,他们的爱不存在同情或者怜悯,不允许梁君璧这种人来玷污。“一日为师徒,终生为父子。”老话说的没错,但是在这对炽热地向往事业与爱情的年轻人面前,不是所谓人们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师生恋,而是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这份感情是梁君璧一辈子无法体会到的,这是梁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传统妇女受生活逼迫的那个时代的悲哀!试想一下,多么青涩的面庞,当爱情撞击她的心扉的时候,她是何等的激动和忐忑,“老师,这就是……爱情吗?我们之间是爱情吗?”

  唉!我知道,新月不想走,她有她所热爱的事业,她有她所热爱的姐妹和亲人,她有她所思年的生身之母,更有她的爱――楚雁潮。但是没人能够救她了,包括她的楚老师,她受的苦还不够吗?!为什么这么多的身世迷茫这么多的冷嘲热讽要压在一个柔弱而又表面坚强的肩膀上!?公平吗!?

  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不会铭记这个不起眼的小丫头,时代的脚步不会因为她而停留,甚至连她的“拉赫”(坟墓)后来也夷为平地。所有的这一切好像不是为了这个姑娘而准备的,她悄悄地从伦敦的产房里来,又悄悄地从简陋的“旱托”(尸床)走,留给世人什么呢?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

  大学时就看过一边《穆斯林的葬礼》,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拥有生命,便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翁相比,我们不都很幸福吗?最起码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苦恼吗?还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烦恼吗?珍爱我们的生命,树立我们的信心,相信没有过不了的砍,没有成材不了的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000字读书笔记

  他们的爱情终究在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中落幕了,不,他们的爱情永远也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穆斯林的葬礼》

  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己毕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的后记中这样写道。第二次读《穆斯林的葬礼》,我依旧会泪流满面。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苦的命运似乎在这本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里有了答案。它充满了悲剧的美感。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故事。霍达以她冷峻的文笔,勾画了一群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终掩卷,荡气回肠,叹一声玉器世家,唱一首人生咏叹。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似乎都是凄惨的、不幸的。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写玉王韩子奇奔波一生、操劳一生的苦难与艰辛;我不想剖析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梁君璧的专制与自以为是的铁血手腕;我不想诉说天星为了顾全大局而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的黯然神伤与无奈······我只想静静记录那段在浑浊空气与喧嚣世界中滋养出的虽凄美却刻骨铭心的爱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的很早,也可能贮存的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不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以至于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吉尔伯特说,爱情是一个平台,上面聚集着形形色色的人。而楚雁潮与韩新月是这个平台上最纯洁的人。他们的爱情平静而美好,没有半点铜臭气、没有丝毫杂质。只是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楚雁潮说,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他们爱的深沉,爱的强烈。然而,两个家庭却横冲直撞进了两个人的爱情。人无法改变命运,而命运却在改变着人。两人一回一汉,无法通婚,家庭成了爱情的附庸。即使如此,他们对爱情仍旧至死不渝。爱情是伟大的,但它终究无法与强大的死神相抗衡。新月终究还是在心脏病的折磨下死了,带着对亲生母亲的思念,带着对楚老师的眷恋,带着对光明的渴望,在一片漆黑中与爱她的人永别了。从此之后,她绝不可能从事她钟爱的事业,绝不可能再与楚雁潮一起漫游美好的人生。每次读到这里,鼻子都会很酸,泪水打湿的不仅仅是书页,还有那颗感性的心。他们的爱情终究在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中落幕了,不,他们的爱情永远也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我的文笔很拙,总是言不及义,不能很好的将这本书中给人感动、惹人落泪、引人深思、予人震撼的场面再现 亦或是传递精髓给你们,对此,我深感愧疚。

  故事的结尾,在回民公墓旁,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中年男子拉起了小提琴,是那首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的新月最喜欢的《梁祝》,述说的是一个流传在世界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在我看来,那也是他们的故事······


相关文章:

1.适合暑假看的书籍《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1500字

2.《穆斯林的葬礼》高三读书笔记2000字心得感悟

3.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初中生读书笔记1000字

4.《穆斯林的葬礼》优秀读书心得笔记高中

5.高中生暑假读物《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笔记800字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体会1500字左右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读书心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