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500字
有句话不是说嘛“如果你只想阅读一本关于读书的书,那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吧”,可谓读书领域的《圣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500字
“3W1H” :
why: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以后的谋生会用到,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境界,改变看世界的角度,增长见识。或者可以是一个人获得谈资和消磨时间修身养性的方式。
what:对于一个人来说书分好几类,我认为对我来说书只分两类:一种是有用的知识书,如怎么人际关系,怎么培养好的习惯,还有学校的教材等等,另一种就是启迪思想的书,如小说,哲学,历史,可以让我变得豁达,以更高的意识俯瞰世界。
where:这里指阅读的环境,一般应该找一些安静的,能让你长时间专注阅读的地方。读书要有连贯性和深入性,要挑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读,不能只是浏览一遍文字就叫读了。
how:这就是这本书主要要讲的内容,“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四问”:
我重新排序和精简了作者的观点:首先应该判断这本书说的有没有道理,没有就扔了。其次了解这本书,它讲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联系实际,想想这本书对我有什么用。
“速读法” :
不要一味求快,但要在能理解内容的情况下尽量提高速度,保证阅读效率。
1.别出声:阅读时不要出声,甚至在心里也不能出声,那样会干扰你的思维同时降低速度,你的大脑有能力直接从文字间读取信息,跳过识别文字并读出来这个费劲的环节。但是不要刻意不读出声,有时候大脑会默念一些关键词,这都是自然现象,有利于理解内容,只要不读出声,顺其自然就好了。
2.阅读姿势:上半身身体端正,腰板挺直,靠在椅背上,背部不要弯,胸部稍挺起,双手或单手持书,手臂自然放松;下半身双腿自然弯曲,大腿平行于椅面,小腿垂直于地面或稍向前伸,不跷腿,不晃腿;双眼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面一拳。这是最科学的姿势。
3.练习拓宽视野:字面意思,要争取做到目光移动一次能读取更多的文字内容,我感觉没有太大必要,这样容易忽略边缘内容,还不如多跳跃几次视线,没必要非得一目十行。读书笔记·我认为最好是一次看一句话,一句话前后有关系,易于猜出忽略的文字,自动补全意思,也便于理解。
4.不要回读:这个说的挺有道理,读书时要保证连贯性,一直读下去,不要纠结于某个看不懂的地方,一本书的重点不会只在于那几句你看不懂的话,而且一般这种东西都会和前后文有联系,继续看下去也许就突然明白了。这个需要克制一下,一般人们看到不懂的东西下意识会集中注意力处理这个东西,而扰乱思维,使得接下来的阅读精神不集中。
5.不要带着情绪
阅读时什么情绪都不要有,想象自己意识超脱躯体,用大脑感知书的内容,完全平静下来,不要有任何焦虑,负罪感,鄙视等情绪。
6.带着脑子
阅读时候要保持清醒,时刻在努力理解作者观点,潜意识中设置几个问题,在阅读时不断解答,并转化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精读法” :
1.读两遍
第一遍肯定看不全面,大概理解作者讲的什么就行了。
第二遍仔细地读,一边读一边理解还一边记下来,读完第二遍就写完一篇读书笔记。
2.表达能力
写读书笔记的时候注意用“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和作者不一样,可以引用书里原话,但要精炼概括作者观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并写下来。
读与写 :
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读书时你是看别人的文字,写作时你是写文字给别人看,会读便自然会写,会写也自然会读,读与写,相辅相成,读书和写作都是一个字,熟,熟能生巧,读多了自然会提要钩玄,熟读精思,写多了自然文思泉涌,浑然天成。
书卷多情似故人,“欢喜时,读书如同拈花微笑,然后从云端跌入尘下。悲伤时,读书恰似长歌当哭,然后从伤口长出新芽。早起读书如清风拂面,获得一天的活力。睡前读书如温水浸沐,洗去满心的浮躁。读一本好书,如遇故人,三生有幸”,“书不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朋友。无论与朋友相处还是阅读一本书,虽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有不变的诚心。一切实践,自成方法。”作者:壮小聪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好久没有在6:30之前起过床了,虽然过程稍微艰难一点,但此时此刻还是非常享受早起的馈赠。打开窗子,凉爽的晨风吹进卧室,非常舒服。前一段时间,都是匆匆忙忙起床、整理房间、吃早饭、写作,根本无暇欣赏、享受早起的风景。
本来想好了一个主题,“警惕思维惰性”,可实在不想几篇读书笔记拖得太久,先行写了算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泥巴、战隼等人都推荐过,有句话不是说嘛“如果你只想阅读一本关于读书的书,那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吧”,可谓读书领域的《圣经》。
我一直热爱读书,爱读一切和文字有关的东西。但遗憾的是,童年的时候,家中无书,学校亦无图书馆,到大学和硕士的时候,由于缺乏指导,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都是功利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相对较强的书,和自己的思想体系联系不大,价值不高。毕业以后,终于有钱买书了,也开始逐步整理出自己读书的套路,思想见识都有所启发,收获颇丰。但同时,也出现了读书中的问题,一是所有书皆为精读,不会略读,没有取舍,好多书基本上骂着读完。二是读书的速度较慢,总是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读进去,有时一拖拖了几个礼拜才能读完一本书,基本看了后面,前面都忘了。三是和作者的语意发生冲突,我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己想要的获取的知识来理解书本的内容,经常会发生曲解作者意图之事。后来,在慢书房参加该书的分享会,终于买下了这本书。
我是带着这几个问题去读这本书的。这应该是可以被列为精读里的一本书。但我得说,写得太过详细了,详细到都没有耐心看下去了。所以,这本书拖了很久,横跨整个三四五月份,还没读完。索性在读到一半的时候,决定放弃。不能因为它中断了整个半年度的阅读计划。遂将收获和感受整理如下:
1、越读越主动,效果越好;要求的越多,获得的就越多。
2、阅读的目的分为两种:为获得咨询而读(读得懂的东西)、为获得理解而读(必须要读的东西)。
3、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和省思能力。
4、阅读分为四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基础阅读是为识字而读。
5、检视阅读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系统地略读或粗读;二是粗浅地阅读。有系统地略读的对象不值得花多时间阅读,略读也能告诉你关键内容的书。方法:看书名、目录、索引、出版者的介绍。第五点比较重要,在形成模糊的印象之后,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看;第六点,随便读几段或是几页,但不要太多,不要忽略最后两三页。粗浅地阅读原则,第一次读一本较难的书,从头到尾读一遍,遇到较难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6、矫正逗留和倒退:用手指作为指针,顺着一行一行的字移动,速度要比眼睛还要快一点。
7、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提出四个基本问题:整体来说这本书在讲什么?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这本书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边读边写。试着列出整体框架和大纲。回答三个问题:这事一本什么样的书?整本书在谈什么?作者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发展他的观点?
8、分析阅读第一个阶段的四个规则:一是越早知道一本书的分类、二是用简单的话概括一本书、三是列举重要的篇章,并说明这些篇章如何组成整体架构;四是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
9、分析阅读第二个阶段的四个规则:第五个规则:找出重要的单字并确保你理解的意思和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一样;第六个规则:将重要的句子圈出来(为感到困扰的句子暂停),并概括其主旨(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or再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第七个规则: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如果没有则自己架构出来);第八个规则:找出作者问题的答案
10、分析阅读第三个阶段的三个规则:九是在进行评价前(“我同意”“我不同意”“暂缓评论”)确保自己已经了解该书(“我了解了”——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观点)。十是当不同意作者观点时,要理性表达自己观点,不要无理地争论(赢得辩论不是目标,学习才是真理);十一是区别知识与个人观点,在评价前先找到理论基础。
11、批评的四个要点:一是你的知识不足;二是你的知识有错误;三是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信服;四是你的分析不够完整——是否解决了作者提出的问题。这个评价很难
以上是前十一章知识要点和我受到启发的地方。这本书整体上的感受,更像是在教你如何阅读课本或是理论性较强、较有深度的书。我平时读的大多数都是简单易懂的,好像只用两句话来概括就可以了(这本书讲了什么?你同意吗?)
虽然我没有读完,但感觉知识汲取已经足够了。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好像几乎没有耐心来按照艾徳勒的方法来一一实践,就连他的这本书,我都懒得按照他的方法分析、概括、评价。所以,他的这本书更适合用于专业性著作的学习。
感觉这本书最大的问题,就是每一句话我都看得懂。在读每一段或每一章节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令我受启发的内容,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不知道该如何提高的阅读能力。总觉得按照他的方法也太麻烦了吧!!!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笔记
我从中学到的一些道理:
慎读书
在开始读一本书之前,你应该先决定自己读什么样的书,你的读书目的又是什么,谨慎的挑选你所要仔细阅读的每一本书。
读书不同于电影、戏剧等其他文化生活。一本书无论他的质量如何,在你仔细读过之后,其中的思想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你的世界观,从而对你未来接受新的知识形成一定的障碍。我认为这才是你读“坏书”(或者说不适合你的书)真正的成本,而不是大众所认为的你花在阅读这本书上的时间和购买本书花的金钱。
挑选标准和方式:
你应该去当地最大的书店或者图书馆,用本书中提到的“检视阅读”方法来快速找出你所需要阅读的书。随着网络化生活的普及,豆瓣这样的书评网站也可以帮忙你挑选出适合你的书;朋友的推荐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一定要经过你的检验标准;你应该用千万分的小心来提防那些所谓的畅销书,这些往往是不适合你的或者是一些理论肤浅的书。阅读你所感兴趣领域中的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常销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名著是另外一个需要你提防的陷阱,虽然名著往往也是常销书,但是大部分人阅读名著的促使动力往往是“名著”本身(我们从小被教育要阅读名著),而不是你是否适合读这本书;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名著往往只有历史价值,而无实用价值,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精读书
在读完本书后,以后我的读书计划应该是:
一本书应该至少读2-3遍。第一次用很快的、不间断的速度读完,在我认为重要的文字段落下面划线;然后马上用比较慢的速度再重读一遍,在我认为重要的章节反复细读,中间要做读书笔记,可以尝试去提出几个问题,可以不时的去查一下其他的资料来检验本书的理论,最后要判断这本书对我到底有多大用处,是否值得重读;如果本书值得读第三遍,那么1-2个月后,我会先对照着读书笔记,用一段时间来回忆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那时候还能够记起来的东西才是我真正学会的。然后再速读一遍本书,看看我还有什么地方是遗漏的。
如此一来,我大概就可以回答《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对一个主动阅读者提出的几个问题:
1.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反复读好书并学以致用
什么是真正的好书,每个人对此都有不同的定义。本书在第二十一章-“阅读与心智的成长”给出了一个粗略的定义:“好书是可以与你的心智一直成长的书。你最初阅读好书的时候,这本书的层次就远超过你,现在你重读时仍然超过你,未来很可能也一直超过你。”这样的书很少,不会多于100本,就算你放宽一点标准,这样的书也不会多于500本。
对于此类好书,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反复阅读,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将从中学到并认同的东西主动地尝试着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才是读书的终极目的。知行合一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
本书的一些缺陷
和大多数西方书籍一样,这本书虽然整体架构很不错,但是行文啰嗦(让我想起《长尾理论》)。大部分精华其实用2页纸就可以说完,并且80%以上的精华集中在第一篇中,后面几篇只是基于第一篇理论的展开。举的例子由于文化差异,所以并不能很好的为东方读者所吸收。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8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出版于1940年,目前仍备受推崇。本书的作者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两位编辑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
这是一本教导我们如何去阅读的一本书,不过有意思的是这本300余页的图书并不容易阅读。只有你对阅读的渴望足够强烈,才能阅读完本书,寻找到阅读的方法。而方法本身也能在你第二次阅读这本书时加深理解。这有点像你缺少一个解压缩软件,你下载了一个winzip,结果发现他本身就是压缩格式的。
我们都曾阅读过很多书籍,不论你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多自信,但你若没有读过本书,你的阅读能力一定没有达到最佳。
我阅读本书目前的收获是了解了阅读的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前三种阅读方法是针对图书类型,而主题阅读是针对阅读目的。其中分析阅读作为一项最为核心的能力,需要重点掌握。而主题阅读则是阅读的最高境界,只有真正掌握了主题阅读才能深刻、快速的研究某个特定主题。
第一次阅读本书时,大部分人会感觉非常吃力。所以建议应该反复阅读这本书的目录,有耐心的思考几遍,理解目录的结构关系和大体含义后开始阅读。对于我来说,阅读这本书大部分内容都感觉晦涩,理解吃力。但为了掌握阅读方法,提高今后的读书效率,虽间隔多次也硬着头皮了读下来。读到本书最后一章的一句话让我感到这种付出的值得: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学不到东西。
我目前所做的只是粗浅的翻阅了一遍本书,还远远谈不上理解了(更不要提应用)这本书,我会把这本书作为枕边书反复阅读。
如果你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对于图书的判断、选择、阅读、吸收都想获得提高的话,推荐你留出充足的时间和耐心阅读和学习这本书。相信你在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所投入的时间是值得的:磨刀不误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