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袁隆平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
推荐文章
2022袁隆平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袁隆平坚守与执着的背后,是他大爱无言的家国情怀,信仰如光的“中国梦”。观看了袁隆平电影,大家有什么感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观后感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1
看完了《袁隆平》电影,我被袁隆平的事迹深深感动!
侠之大者,国之仁士。“我是搞育种的,我觉得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感情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他口中的“好种子”,是一种愿意扎根祖国大地、矢志许党报国的情怀,是一份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是一份奉献祖国和人民的高尚情操。在1953年时,年仅23岁的袁隆平便立下誓言:“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这位“农民科学家”用毕生的汗水,兑现着他的誓言,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让十几亿中国人真正吃饱了饭,牢牢端好了自己的饭碗。缅怀这位“心怀国之大者”的“国士”,最好的方式,就是做一粒有情怀、有担当、有奉献的“好种子”,时刻胸怀祖国、心系人民,以天下为己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报效祖国、努力服务人民、始终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尽一分力、燃一分光。
伟大时代,离不开英雄;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指示,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袁隆平院士生前有两个梦想,就是“禾下乘凉”和“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这两个梦想,凝结着他对科学创新不懈追求的精神,诠释着他“心系天下苍生饱暖”的大爱情怀。向他学习,就应做一粒始终不忘初心、躬身为民的“好种子”,带着真情真心真力,躬身为民服务,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矢志为民,始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为群众增添获得感、幸福感。
致敬“国士”,逐梦征程。缅怀“国士”,致敬英雄,就当传承弘扬他崇高的品质和宝贵精神,不断汲取前行力量,爱党报国、心系人民,务实担当、矢志创新,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接好“禾下乘凉”的接力棒,做一粒追梦逐梦的好种子,在新征程中实干有为,勇毅前行。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2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顾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后的“不凡”,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不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挺立的支柱;航船破浪前行,是因为有指引方向的罗盘;列车奔驰千里,是因为有坚固铁轨的引导。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理想信念就是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无论局势如何变幻,岁月如何变迁,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撑,我们就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员干部要坚定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
袁隆平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带领中国科研团队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超级稻单季亩产从700公斤攀升到2020年双季亩产1530.76公斤,“东方魔稻”一次次刷新着世界纪录,让中国人更加端稳了自己手中的饭碗。凡事贵在坚持。因为袁隆平院士坚守一个初心、坚定一个目标、坚持一个岗位,发光发热,奉献自我,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国家的至高表彰。每个人都期待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希望能够成就非凡的事业,但社会的发展需要千千万万的铺路石,需要恪尽职守的螺丝钉。只有将个人发展的“小我”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大我”之中,人生价值才能充分展现。作为普通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善于在工作上“争”,争表现、争干劲、争实绩,更要在名利上“让”,让虚名、让浮华、让私利。人生因为“争”更加饱满而热情,因为“让”更加纯粹而崇高。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不凡人生”中汲取成长力量,播种为国为民之梦,涵养创新创造之能,积蓄苦干实干之功,在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发光出彩。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3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用一生践行初心的生动注脚。如今,当我们站在稻禾的土地上仰望星空时,我们应该以“做一粒好种子”来悼念心怀“禾下乘凉梦”的袁隆平院士。
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袁隆平,从小经历了灾荒战乱,所经之处看到的都是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从那时起,他就立下“让中国人吃饱饭”的誓言。报考大学时,父母都不同意他报考农学专业,他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面对国家粮食非常短缺的现状,于是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种田”,哪怕在病重住院期间,还念念不忘稻子的长势,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稻田里的守望者心中时刻装着国家和人民。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肩负起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继续坚守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科学探索的路从来都是漫长而艰辛的,没有汗水和辛勤换不来丰收和喜悦。“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他常说电脑和书本里面是种不出水稻来的。正是因为“下田”的本领高强,让当时即将本科毕业的李建武得到了袁隆平院士的肯定,而后被破格招录为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袁隆平院士的这一选材标准,激励着学生们埋头麦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如今,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已有90高龄的袁隆平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他常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在工作岗位上深耕厚植、厚积薄发,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前进,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面对杂交水稻这个世界性难题,他说:“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他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探索。但梦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通过不懈地观察、寻找、探索,1970年,最终在海南岛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随后,经过团队三年来的反复实验,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取得成功。从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到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正是一次次的突破与创新,才能让水稻的亩产量持续攀升,这就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力量。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一代要崇尚科学、勇攀高峰,继续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在祖国的稻田里做一粒好种子。
袁隆平院士带着梦的种子走了,却将理想、奋斗、创新的种子留给了我们。回眸他的一生,为祖国和人民做得每一件小事都值得被铭记,诚如他所言,我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做一粒好种子,躬行实践、厚积薄发,不辜负时代的担当。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4
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他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什么是信念坚定,什么是矢志不渝。他信念坚定,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他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他矢志不渝,一直坚持下田,只为心中所梦。向他学习,就是要如他一般听党话、跟党走,做勇敢的“追梦人”。
风吹过稻浪,总能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背影,时而如普通农民般辛勤劳作,时而在田里现场记录水稻的相关数据,时而在为身旁的其他研究院或者学生耐心讲解着。那背影便是稻田里的“耕耘者”——袁隆平。一缕米香里,有他的怀揣梦想、辛勤付出;一阵稻浪里,有他的脚踏实地、勇敢逐梦;一方禾田里,有他的悉心呵护、用心照料。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大大的突破里藏着他的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不辞辛苦。淌下的是汗珠,换来的是饱满的穗子;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端稳的中国饭碗。如他一般脚踏实地、不辞辛苦,才能在耕耘中有所收获、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在奋斗中成长进步。
袁隆平23岁时就说过“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浓厚的为民情怀。从起初发现“鹤立鸡群”的饱满稻株的异常欣喜,到百试无果的曲折低落,再到走入正轨后的渐入佳境,他一直走在“让大家吃饱又吃好”的路上。倘若没有他心中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就没有那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成果,就没有杂交水稻的应用与推广,就没有风吹稻浪时的芬芳。最好的纪念就是向他学习,最好的致敬便是如他一般。如他一般时刻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当好“服务员”,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真正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让我们如他一般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努力做一粒好种子。
2021袁隆平电影观后感5
得知袁隆平院士在长沙逝世的消息,无数人泪水模糊。袁隆平院士德高望重、妇孺皆知,是他这位一生扎根于土地的“农民”,以毕生的奋斗,让无数的人们摆脱了饥饿,对中国、对全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就是我们中国的明星,大家要向他学习。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爱国之星”。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出生于旧中国的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他立志报国的终身追求。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追逐,他以杰出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爱国之星”,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投身新时代,拿出新干劲,把“爱国”二字落实在行动上。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敬业之星”。他说: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得下田。下田,是他对年轻人的第一位要求,也是他自己一辈子的追求。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勇于实践、崇尚实干,才能更好地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他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敬业之星”,以满腔热血干好本职工作,当好社会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奉献之星”。“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即使在今年4月初,91岁的他,在病床上还在时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医护人员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他的一生,就像一粒“金种子”,播撒在华夏大地,“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是亿万人民带来“吃得饱、吃得好”的福祉。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共和国勋章”是对他卓越贡献的褒奖。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奉献之星”,以不变的初心使命奉献青春和热血。
“追星”就追“8117”,因为他是明亮的“梦想之星”。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在他的梦想里,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全人类都不再有饥饿。2020年,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他的梦想正在不断实现。如今他走了,化作了8117号星,我们永远怀念他,将追随这颗“梦想之星”,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争当拼搏进取的“追星人”,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