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十篇
推荐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精选十篇
一、读后感写作步骤
(1)在读完有关作品后,先确定自己所要抒发的“感”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对作品的相关内容进行引述,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评述和充分地挖掘,引出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想和体会,亮出观点。
(2)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或巧妙设喻、或正反对比,对自己的“感”点进行分析、论证,证明其正确性和合理性,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使自己的观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
(3)注意联系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联系原阅读材料,用原材料中的内容证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联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生活实际,还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谈出你的“所感所想”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4)最后照应开头,再次用原阅读内容中的'情节或语言对文章进行“点缀”,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发出号召或者倡议。
二、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十篇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纪实作品,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十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一】
好的文学作品除了带给人一场知识的盛宴,还会带给人无尽的思考,就像斯诺笔下的《红星照耀中国》。没有太过华丽的语句和动人的诗篇,但却让人看完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书中主要写了外国记者斯诺,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用采访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以及他们从事的事业,全文有朴实无华的环境勾画、鲜明的人物形象描写、个性化的语言表述,最重要的是斯诺竟然用平实的手法将记实性的访谈录写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宛如置身于热血奋战的年代,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心情飞扬,每一个画面都让人记忆深刻。
“文情并茂,笔头生花”,整本书刻画了无数个人物形象,有伟人也有普通士兵,但每一笔刻画都真实而动情。有大家熟知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刘志丹、林彪、徐海东、贺龙、张学良等等。其中在写毛泽东的形象时,有一句话“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从语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出毛泽东骨子里的不屈服,已经让第一次见面时的斯诺心生崇拜,甚至直接将毛泽东与美国总统林肯相提并论。从头发很长可以想象出,为了革命废寝忘食的毛泽东,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形象,他的心里装满了人民大众,唯独漏了自己。
“一杯清茶一本书”,文中的第二大特色是单色调的环境描写。没有让人陶醉其中的美景,但作者笔下的每一幅画面都能唤起读者的沉思。那时候的革命者们,通俗点讲叫作啥都没有,但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闪闪发光的红心退缩,乐观主义代替了一切,因为他们的心中永远怀抱希望,就像全书的题目一样"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家里的天花板和墙壁都是从岩石中凿出来的,一张没有上漆的方桌,铺了一块干净的红毡,蜡烛在上面毕剥着火花,很难想象在三面不通气的窑洞里,毛泽东是怎样组织会议、指挥着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战斗。更难想象一个外国的记者,竟然能这么细致入微地将毛泽东家的“华丽”布置呈现得如此清晰,让读者除了回味,还能远距离想象伟人的坚强与无限耐力!
“笔酣墨饱,不蔓不支”,全书的第三个亮点是用简洁的语言将一连串的历史性事件进行了“大串烧”,时间跨度很大!从蒋介石的五次围剿到共产党的被迫大转移,从渡长江到挑战大渡河,再到历时漫长的爬雪山,过草地……成百上千的战士在漫漫征途中倒下去就没有再站起来。特别是在写飞夺泸定桥时,估计不止一个人像我一样边读边抹着眼泪:“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迎着吃人的子弹,终于有红军冒着舔人的火焰爬上了桥板”,多么惊心动魄啊!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革命转折。“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隔着空气,我们都能感受到枪林弹雨的冲击,我们为他们点一万个赞都不奢侈!
回头看看现在,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来没有体会过缺衣少食的滋味,除了有宽敞干净的教室还有最棒的老师,这一切的和平与美好,都是那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但是不得不说,一批又一批的年青人,原本应该是继承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为中国的发展奉献青春,但是一个潜在的敌人“手机”正在悄无声息地吞噬着年青人的灵魂。走在路上随眼一看,左边一辆快速驶过的电动车上,一个坐在后座上的小女孩正争分夺秒地用手机刷着抖音,估计她连抖音具体是什么玩意都没弄清楚就己经变成了“奴隶”,宁可冒着被甩飞的危险也要分秒必争刷手机,何等的可笑啊!再看看右边那个拥挤的果汁店,几个留着长头发的男生正在有说有笑地用手机打着异常激烈的游戏,不曾想他们的父母们为了他们的学习费尽了多少心思,但眼前的他们好像完全忘记了学习是怎么回事,忘我地沉浸在手机的花花世界里。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地沉迷,还会有美好的前途等待他们吗?真的是让人辛酸不己!据统计,现如今因为手机而造成的灾难成千上万,每天都有各形各色的“手机杀手”上演着各种家庭悲剧。
怎样唤醒这些沉睡在手机世界里的青年人?历史性的难题已经摆在了眼前,该深思,该彻底反醒了!
强烈呼吁每一个年青人多读几遍这本《红星照耀中国》,真正从内心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并化动力到实际的行动中,为了祖国的繁荣而贡献青春,战胜手机这个无形的敌人,从挫折中健康成长!踏着红色的道路继续前进!前进!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二】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浓浓的硝烟味扑面而来:纷争不断的会议,烽火连天的战争,奋勇冲锋的战士,这些事物在我眼前依次浮现,放幻灯片一般。那茅屋砖墙内,毛泽东正动情地讲述着他年轻时的传奇,以及坚韧顽强的红军们在长征路上洒下的一滴滴血汗,汇成河,汇成海……我被震撼了,是谁如此详细地记录着这一切?是谁如此动情地记录着这一切?是他,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红旗下的他,值得我们铭记。
埃德加·斯诺,一位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的外国人,一个用生命探寻真相的记者,一个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中国的战士。他用他的钢笔,他的镜头,无声地记录着中国的变迁,并控诉着一切黑暗。透过他的眼睛,我仿佛来到半世纪前满目疮痍的旧中国,蒋介石的顽固执着,周恩来等人的爱国心切,在我眼前一一呈现。是斯诺,让我倾听到了这段在废墟下痛苦呻吟的历史,让我望见了可爱的中国红闪耀在东方一角,让我在心中埋下了将来能好好报效祖国的种子。透过他的眼睛,我看到了太多,太多……
拨开重重浓雾,我看到一个又一个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他们怀揣着一份爱国的梦,不管出身多么卑微,而将一颗颗中国梦的种子,洒在每一个红军战士心里,洒在祖国大地上,也洒在今日我们的心中。他们那炽热柔软的心,融化着老百姓心中的苦与累。是什么让他们作为领导,却愿与同志同甘共苦?是什么让他们作为官员,却住着简陋瓦房,粗茶淡饭,从不抱怨?
而最让我为之动容的,还是斯诺笔下的长征。
漫漫长征路,哪一块土地,不浸染着战士们的鲜血?又有哪一块石砖,不镌刻着红军的忠魂?
我想到书中所写:“……红军战士们来到长江边……”那时的红军,无桥亦无船,前有天堑,后有敌军,在绝境重围中的战士们仍热血奋战,只为捍卫心中的理想!看到这里,我心潮澎湃。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正是因为有这些如红星般闪耀的战士们,才有中国今天的独立,才有中国今天的尊严,才有中国今天的辉煌!
当红军们来到泸定桥时,凶狠狡诈的敌人竟丧心病狂地将桥板给拆了。但“红军不怕远征难”,勇敢的红军选择了爬铁索,渡怒涛。下有无底悬崖,上有敌军轰炸,不时有战士们受伤或牺牲,在惊涛怒吼的河谷里安详永眠。无所畏惧的红军战士又一次克服了困难,成功过桥。这时,我的心中,也有一颗红星在冉冉升起。
在今天,我阅读着历史,敬佩着斯诺;而明天,我也要向我最敬爱的红军战士们致敬,我也要成为一颗最鲜艳的红星,骄傲地挂在祖国的天空,照亮祖国的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三】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写真记事的报告文学,是美国作者埃德加。斯诺用美国人的形象描绘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部历史著作。从1928年中国革命陷入低潮时,埃德加。斯诺兼任特约通讯员。1931年经历了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目睹了淞沪战争和热河战争。1936年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他带着无数问题,从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成了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这本书人物刻画得非常真实,气势恢宏、学识渊博的毛泽东,温文尔雅、谈吐不凡的周恩来,健壮如虎、嫉恶如仇的贺龙,德高望重、老态龙钟的徐特立,信仰坚定、热情真诚的徐海东。作者描写红军领袖人物的个性,各有差异,各具特色,他们这些特色都是他们长期的革命生涯和传奇的战争经历有关。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只要有一寸的土地没有在侵略者刺刀的下面,它就不能说是被征服。就算日本占领了一大部分中国一块有一万万,或者甚至二万万人口的地方,要打败我们还差得远呢!文章中这段文字多么有底气,多么有决心,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中国少先队员,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学习强国,成为一名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革命故事,一一列举,历历在目。红军在那么艰苦的条件和环境里到最后取得胜利,真的都是血的历史,的确来之不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眼前生活,还找什么借口不努力学习呢?近阶段香港_受美国蛊惑,殴打中国内地游客,焚烧警察,摘下国旗等一系列的恶劣行为,彻底激怒了国人。一群不知好歹,不知深浅的走狗,势必遭人唾弃,最终都会付出惨痛代价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让我产生了疑惑,不知道红军战士凭着怎样的毅力走过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的?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让我明白的其中的苦楚。哪来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生活从来都不容易。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红星照耀中国,也将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四】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父亲一边翻弄着他那满满的大书柜,一边哼着这首经典老歌。
父亲是一名军人,书柜里大多都是和军旅有关的书籍。我顺着父亲理书的手势看过去,发现一本红色的书在其中格外耀眼,《红星照耀中国》,我喃喃自语道,轻轻取下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几天后,最后一页纸张也落在了书轴的另一边。我的内心十分感慨,一个个和蔼可亲的红军战士形象都浮现在我的眼前。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红小鬼”。他们大多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比富人家的孩子有志气。有一个孩子才十五岁,红扑扑的脸颊,时不时吸溜着鼻涕,他经常用袖子来擦,边擦边露出天真的笑容,一副完完全全的孩童模样。可有谁想得到,他已经参军了四年!那时他十一,便扛起了保家卫国的枪杆,走过了红军的万里长征。
这些红小鬼们喜欢红军,也无限忠诚于红军。在西安府肮脏的监狱里,关押了200多名这样的孩子,他们无论受到怎样的拷问,仍然不屈不挠,忠心可鉴。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其背后有着多大的信念和执着!我情不自禁地感慨起来。就像作者所想的那样,这些中国的未来——红小鬼,看似乳臭未干的毛孩子,却早已被战争磨炼成了能征善战的红军战士了。
彭德怀这个名字,在小时候奶奶就常常在故事里讲到他。我听了故事,便认定彭德怀是个很厉害,也很严肃的大人物。可对于小时候的我,并不喜欢严肃的人。但是现在,我才知道,这位鼎鼎大名的红军战士也有和蔼可亲的一面。他十分喜欢孩子,常常有一大群孩子跟在他屁股后面转。他会与这些小鬼头们一起谈论漫画,有时他竟然也像极了一个孩子,他在长征途中击落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了背心,这让他感到孩子般的自豪。
在百姓的眼里,他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带着士兵们多年南征北战,与他们同甘共苦,参加过数十次战役,只为了让百姓免受国民党和日本人的欺凌,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红军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红军与老百姓一样,过着节俭的生活。他们会大量征收地主的税,但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他们都是以钱换物,因为那些税的一小部分用来行军打仗,其余的都是给了百姓。百姓爱戴红军,就算是饥荒,也愿意把家中的存粮给红军吃。因为“这是咱老百姓自己的军队”,中华儿女特别有志气,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足迹,凝结成了一颗颗耀眼的红星。
红星从一代代人的手中传过,此刻我也用双手接过了它。从此革命接班人的接力棒并交给了我们,学习红军思想,用心体会他们的初心,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让红星永远闪耀在中国大地上。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五】
“读史使人明智。”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作为中学生,我思潮翻滚,感慨万千!不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首先,让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这五个字在“建设”时的艰巨。起初,中国共产党只能在“地下活动”,并不能公开中共党员的身份,他们被国民党诬蔑性地称为“__”“__”。这种诬蔑足以说明中共党员是在怎样艰难与危机中渡过的。更甚者,_曾被当做“__”的第一号人物被通缉。今天的我们很明确的知道_领导我们走的道路是一条光明大道。但在当时的中共难以被人认可,甚至是被人诬蔑的“匪贼”。可想而知,_是在怎样的逆境中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在当今社会,我们能感受到党引领给我们的幸福,但唯一不能体会的是建设中国共产党和带领中国共产党走向胜利时的艰辛路程。故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
其次,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决策上的精明与谨慎。书中还多次提到中共在面对困难时所作出的决策,最著名的就是中共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走的“长征”之路。斯诺同_、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中国红军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严密的封锁线,接下来就是巧夺大渡河。在这期间,他们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加红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万里长征中红军牺牲无数,也是中共革命军经历的最严酷、最壮烈的“生命之征”。长征所折射出的“长征精神”是我们世代人都应该去学习和发扬的。斯诺也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我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努力奋斗!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六】
合上《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有一点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书中的许多人物均在童年中经历苦难,但苦难真得像我们想象中那样习以摧毁人的意志信念吗?我看未必。
苦难虽然很长,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读,苦难会成就一个人。
著名的红军司令员彭德怀,少年时便经历过苦难。“他六岁那年死了母亲,他的父亲续弦后,后母增援彭德怀,因为他使她想起了她的前任。她送他到一所老式私塾去念,在那里常常挨老师打。”这里《西行漫记》中对其童年的描述。
彭德怀的童年固然很苦,但同时童年也铸造了他那平易近人,简朴,接地气的性格,坚定他革命的信念。可以说,是童年的苦难成就了彭德怀司令。
苦难的童年是许多共产党员的共同特点,因此,才有了著名的长征,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
放眼古今大多名人,苦难是否也伴随他们呢?
正是乌台诗宾以及仕途上的苦难使苏轼挥笔一就,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嫦娥”的美好祝愿,正是司马迁的宫刑之辱,才使他铸就了“史享之绝唱,天韵之离骚”之史记;正是杜甫经历妻离子散之苦,才挥笔一就,写出了“感时光溅泪,恨别鸟惊的兵荒马乱之景。
苦难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自立、能力,磨拣一个人的体格。“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经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乱其所为”。
但,经历苦难一定就能成功吗?当然不是。
彭德怀有一度时间被捕,但他在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下,仍保持自己的意志,宁死不屈,并未吐露一句秘密。在被释放后,成为司令。倘若彭德怀贪生怕死,招供了,那个战于不胜的司令肯定也不古在了。
因此,在经历苦难时,只有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打败苦难,锻炼自我而不是被苦难打败,难有这样,才能利用苦难,最终成就精彩人生。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七】
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斯诺写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八】
无论是多年前饱受欺辱的苏维埃,还是现今日渐强大的新中国,其实,一直都有一颗红星,在我们的上方高高悬挂。只不过,时间久了,我们都已忘却了它。近日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看到了一位美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后,那颗许久不被想起的,早已蒙上了灰尘的红星,在我的心里,突然发光发亮起来……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现在,也就只能摸着那一张张薄薄的纸,去想象当时那般暗无天日的生活。可在此事中,我却不自觉地跟着一双无形的大手走进了书中,走进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跟随着埃德加·斯诺的步伐,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毛泽东。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没钱读书,所以成为书记、主席后,才会废寝忘食地工作、读书。但我错了。原来,毛泽东从小就爱看书,并且上学习字,自己赶去离家50里的地方,只为念到书,只为获得更多的知识。他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不会听信别人的谗言。更令我欣赏他的是:他很谦虚。在谈论自己时,他不自觉地就谈论到了他的好战友,总是将自己置于一个集体中,不骄不躁,平易近人,让人感觉非常的亲切。
不只是我们的毛泽东啊!从上到下,从总司令朱德,又到彭德怀,还有张学良,再到那些不知姓名的士兵……他们谁不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谁不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谁不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都是。
他们闯过了一道道险关;他们受伤时咬紧牙关;他们永远都将伤口留给自己,笑脸迎给我们。
那时的红星十分耀眼,夺目;今日的红星更加夺目,更加美丽!
这是美国人眼中的红军,是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今日的我们,一定要守护我们的红星,呵护好我们的中国!
红星,是什么?
我想,是先烈们的鲜血吧。
请记住这样一句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九】
1949年前的中国,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她却拥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
——题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无疑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只被浓缩成了几个伟大的代名词;无数英烈光华闪耀的姓名,仅仅只是被“共产党”,“红军战士“这样笼统的称谓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应该被铭记,比如“邓发”。
邓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国共内斗,共产处于下风之时,依然铤而走险,深入敌内,不断提供重要情报。可以说,共产党的胜利,邓发功不可没。
在《红星闪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对于邓发有如下一段描写:“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活动的人。”
短短几行,却饱含了不少的讯息:邓发是个卧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经常锻炼,身体健康。
在书中对邓发并没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绘,只有寥寥数百字,而字字皆为精髓,我读到的是一个幽默风趣,在敌人的狼窝中,凭着冷静睿智,与敌人周旋,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心态,不畏任何危险的伟大共产党员,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为国无私奉献的邓发。
我想,新中国的成立,也是有着许许多多像邓发一样的人,发着光,发着热,尽管最后泯于无形。如果树立一个纪念碑,或许应该有许多从未耳闻,却立下丰功伟绩的英烈被铭刻吧。
也许1949年前的中国并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这个前途无量的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读后感【篇十】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在《红色照耀中国》中,作者用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善良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同时,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读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生平经历,我仿佛亲眼看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付出的艰辛,我知道了“真正的”红军的生活,我还知道了“红小鬼”,我又为那些经历战争和被白军剥削的老百姓深感同情,我“亲身经历”了那次的西安事变……《红星照耀中国》真切地让我们再次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进行革命的伟大光辉历程,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英雄壮举。
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对当年的战争一知半解;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引用书中“中文重译本序”中胡愈之的一段话:“今天在又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的日子里,为了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大踏步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重读这样一本书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