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1
读了十余载的诗书,难免也学着许许文人墨客为经典下下定义。不知觉地也沾上了几分死读书的浑气,别人说的经典与我无关,经典与我的相遇一定是第一次翻开一本书的第一页,那本书带给我的一种耐心,鼓动着我慢慢品读它的味道。
经典容易让人掉泪,不错,正如巴金所说,我落了泪,但是我落泪之后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还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的身体里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别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精力。这就是经典的力量,经典是对这个社会有所启迪的。
阿Q是一个经典,我想鲁迅这个“男人”,难以忘怀自己的寂寞与怒意,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拉扯,要不怎么就造就了阿Q这么经典矛盾拉扯的形象呢,阿Q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是因为封建社会对人造成心理的畸形影响,充满奴性的中国人民和冷漠、无反抗、麻木的封建思想。一个小小的阿Q,我们能感受到中国农民水生火热的苦难。
经典是对现实有所教益的。我一直很欣赏阿Q的精神胜利法,乐观的面对生活。我想,与其这么多大学生抱怨就业难,工作苦,不如回到书本,品品啊Q的精神胜利法,放低自己的位置,感谢每一缕阳光。但是我想,经典最后阿Q的死是最好的结局,我们哀其不幸,却远远地怒其不争,他把精神胜利法最为对生活的妥协,阿Q短暂的一生太苦,太悲,这种悲哀是全人类的悲哀,是一个可怜生物之群的缩影,这个民族也必定也是悲哀的,我想经典阿Q还是活在书里的好。
我想,没有经典作品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民族,有了伟大的经典作品,我们却没有去保护,去热爱,去阅读的民族是最黑暗最无望的民族。
现在,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型媒体使纸质的图书失去了市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容不下慢节奏的阅读,缺失了现实的动力,一些原创者灵动的源泉也逐渐枯竭了。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文安静的大环境,而我们缺少也正是我们内心的平静和生活纯朴的快乐。
微博上有一句话觉得很赞,钱可以决定你旅行的远度,心决定你旅行的高度。我想,所谓品读经典需要的我们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心静,读书。
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2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博大而精深,传统文化犹如一座蕴涵丰富的宝藏深植于这块文明的厚土。而那一部部宏伟的典籍,一册册光辉的篇章,一首首、一曲曲气吞山河或如泣如诉的诗、词、赋、曲如群星璀璨、华光四射。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在这样的星空下,生生不息,继承和创造着。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将如何实现民族的复兴伟业?我们将怎样参与全球竞争?有一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就是只有中华民族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明,以其独特魅力和力量才能“征服”世界,才能保有民族的特质,从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了解传统、继承传统、发扬传统,阅读经典不失为最佳途径之一。因为阅读经典就犹如与先哲同行,聆听他们对世界、对历史、对人生的感悟,你会被那睿智的思想灵光所照彻。比如读先秦诸子,你不但能感受到儒家“仁爱”的人性光芒,还能激发你“济世、修为”的进取之心;你不但能感受到道学空灵的境界,还能学会洞悉世界的方法……阅读经典,你能感受到一颗颗激越跳荡的民族心和一段段荡气回肠的爱国情。屈原峨冠博带、手执长剑,伫立在汩罗江边眺望楚都,忧叹长问,文天祥在零丁洋上悲壮的豪迈高歌,岳飞壮志未酬白发陡生的剜心之痛,情景毕现,无不拨动人们的心弦。
阅读经典,你还会走进祖国的山山水水。李白雄奇瑰丽的诗笔,把你带进激情的山川;王维清丽的诗情,把你融入如画的意境;还有那边塞的冷月、那大漠的孤烟、那长河的落日、那北国的壮伟、那江南的温婉……你怎能不倾情祖国的河山之美。
阅读经典,你还会感受到慈母温暖的目光以及亲人倚门的殷殷期盼;或看见朋友或踏歌而别,或把酒而叹;或体察到离别时又有前路无知己的孤寂……
经典浩如烟海,我们只能撷英粹精。让我们从小选取一些经典篇章来阅读,或许我们现在有许多还无法解读,但不要紧,我们重在濡染经典的灵气。让经典长相伴随,在日后的生活学习中你也许会豁然顿悟,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脉气贯注于你,中华文明的特质熔铸了你。你,就这样走向人生、走向世界。
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3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而古典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品读经典,是一场经典的盛宴;是一出名人大家的相约;是一段穿越时光的回想。在品读经典中滋养着心灵,闻着书香伴我们健康地成长。
读——经典
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有一定文学价值和影响的,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红楼梦》这本伟大的经典文学作品,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它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种无限的力量。品读《红楼梦》,让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伤感和宝玉的凄美爱情。在我高兴时快乐时,我会翻开书,继续吸取营养知识;当我伤心沮丧时,我也会翻开书,在书里面寻找知音,让我知道,生命是美而圣洁的,人生是幸福与苦难相伴而随的。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品——经典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有这样一则小故事,父子俩在林间散步,父亲问:“除了小鸟的歌唱之外,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儿子答到:“我听到了马车的声音。”父亲说:“是一辆空马车”。儿子问:“你怎么知道是一辆空马车?”父亲说:“从声音可以分辨出来,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父亲简单的话语,告诫我们人不要高傲自大,自以为是,应脚踏实地。正如古人所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悟——经典
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获奖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笔耕不辍,但却也与那些博大精深、滋养心灵的经典作品不无关系。他出身贫寒,但也从为放弃过读书,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几乎全部看过,才最终登上世界文学之巅。莫言的成功验证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训。
经典如一坛老酒,醇香浓烈,馥香逼人;经典如一首古诗,绝唱历史,弥久珍藏;经典如一支舞曲,圆润华丽,不失内涵。品读经典就如饮酒、诵诗、跳舞,领略艺术的至善至美。品读经典,犹药也,力行,可以清新明志、洁身正性。
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4
“世无英雄,竖子成名”的莫言问鼎诺贝尔,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的自豪。莫言已成为追星一族的对象,可是有几人静心了解莫言、了解文学?中国的、世界的,若是我们都不来了解,怎能要求世界去理解呢?
文学的价值不在于作者本身生活的质量与水平,而在于文学本身。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经典已离我们远去,而重温经典、重拾文学价值已成为我们的责任。
冰心的《繁星春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充满幻想与童真,它歌颂母爱,那是这个世界永不凋零的主题。它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可以感人至深。童真、幻想、母爱为这个物质社会注入了一股不息的活力。它的价值就在于触动了人类心灵的柔软,唤起了人类内心最深的良知。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能够说:我把我的全部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生命应当有意义,迎着困难、带着坚定的信念去大踏步前进!生命有悲剧,有喜剧,就像喜欢悲剧,却怕自己成为悲角;喜欢雨天,却不想走雨后那泥泞的路。而生命的价值就在于踏稳脚步,尽管前面是泥泞的路。它的价值就在于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度过一生。
老舍的《骆驼祥子》触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讲述了祥子从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力车夫变为行尸走肉的悲惨遭遇。当时社会的黑暗、祥子的悲苦命运以及当时民众的心理对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感触。它的价值就在于揭示旧社会残酷剥削的黑暗现实,在于同情劳动人民。
……
经典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地回味、思索……
莫言,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作家,没有轰轰烈烈的人生经历,没有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他只会用自己的幽默和睿智讲故事,讲属于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的动人故事。而当他问鼎诺贝尔后,人们又在干什么?收藏莫言的全套作品,坐等升值?搜集莫言使用过的物品,为了经济效益?这种盲目的追星,没有任何价值。在现代社会,需要我们注重文学本身,探索其价值。
沏一杯热茶,在书桌前,沐浴着阳光,抛却一切杂念,静下心来读读经典,你将会有一番别样的收获。
重读经典高三学生作文700字5
人的灵性是书滋养出来的,尤其是一部部经典,把我们的人生雕琢得更加丰富多彩,重读经典,我被激起了无尽的遐想。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重读《诗经》,我不仅读到了炽热的爱,更读到了真正的痛,还读到了何为品德之巍巍高山,更读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诗经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千转柔肠,但更有百姓倾诉的声响。看,那“雨雪霏霏”是多少战士的悲苦?听,高尚的德行广为传颂,每个人都应在心中放一把尺子,《诗经》,思想无邪,浪漫又深沉,为中国文化贡献了最原始的力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重读《论语》,我发现孔圣人并不是那个高高在上慢条斯理的书儒形象,而是一个与我相似贴切的读书人。为了给学生传授知识,他苦口婆心反复强调。你听“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是他坚持不懈的表现。你听“成事不说,遂事不溯,既往不纠”是他的宽厚宽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孰无施而又报兮,孰无时而有获。
重读《楚辞》,喜欢宋玉的睿智,也喜欢东方朔的风雅,但更喜欢的是屈原的一颗爱国心。重现跳江的情景,我仿佛能看到夫子在江边徘徊的那一刹那。屈原受小人谗言,国家在危难之际,他一次又一次失望,心中那一盏灯再也亮不回来了,形容枯槁,发凌乱,衣不整,香草配件已一无所踪,他颜色憔悴,眼神迷茫,拖着长衣,只剩悲鸣。最终他不再对世事留恋,纵身一跃,留下千古悲伤的水花……
站在历史的远处,重读经典,我们听到的是亘古的风,翻开书页的声音,回想起的是对众生的悲悯情,是对生命的敬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