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可以在书中获取营养、提高见识、增长智慧,那么关于《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范文,欢迎阅读!
《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篇1】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曾说道,他认为,婴儿没有营养就无法长大成人,人类没有营养就无法进一步发展下去。书籍,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呀!
从最基本的开始,慢慢地,我可以看带拼音的童话,那时的我是最单纯的,连《卖火柴的小女孩》都能让我鼻子酸,但我并不觉得幼稚可笑,因为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后来,我已经可以不借助拼音看书了,卡通插图也离开了我的生活,我最爱的便是罗尔德。达尔的书了,虽然他已长大成人,但字里行间还是透露着童真。他的每本书,我都看了不下十遍,可能是他的幽默深深地吸引了我吧,他说,如果他是学校的校长,他要把历史老师换成巧克力老师,可见他有多么地留恋童年啊,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小孩。
不知什么时候,我爱上了看小说,特别是马来西亚作家许友彬的作品。第一次接触到他是因为学校的讲座,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他的书。他的书读起来有一种清新淡雅,而又不失新奇的感觉。在他的书里,我能读懂他的心灵,他写作的主题总是小孩,主题又围绕着生活,不知不觉让人把自己也放了进去,走进书的世界。他的书似乎装了一块磁铁,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深深地吸引着我,至今我还在一遍遍地欣赏它们。
没有书的世界是黑白无味的,书有属于自己的色彩,有属于自己的感觉,有属于自己的气味。文字的魅力是无法言喻的,书籍带着你走进文学的海洋世界。书海间,风景独好,阅读伴我快乐成长!
《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篇2】
翻开一本书,脸上又不自觉地浮现一抹微笑,周围仿佛没有一个人,就这样静静地静静地阅读……
儿时的牙牙学语到如今的“温文尔雅”,我不知变化了多少。最先触碰的书便是那本《安徒生童话》,夜夜妈妈讲述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我就渐渐地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后来,我就对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念下来,每念完一篇就有满满的自豪感,因此我爱上了阅读,无法自拔,成了众人口中的“阅读狂魔”!
我喜欢翻开一本书,然后闭上眼用鼻子去嗅一嗅,一股清新却不失优雅的书香便悄悄钻入我的鼻尖;我喜欢沏一壶茶,躺在摇椅上看书,细细品尝那淡淡的茶香和动人的文字,甚是惬意;我喜欢细细抚摸着书页,回味着书中的人和物,有时我不觉惊叹——在时光的推磨下,书里的经典仍然被我牢记于心。因此,我捧书阅读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人的心。或喜悦,或感动,或愤怒,或哀伤,有时竟会潸然泪下。这就是阅读与我来说的兴趣之一!
有时,一个人总会觉得孤独、无助,但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呼唤我——“阅读吧!我亲爱的朋友!”于是,我又在安静地阅读。当我触碰到书,如鱼得水,畅快淋漓,一时的孤独无助也就不知所踪。每逢逛街,我不同于其他女孩子们去买装饰物品,而是走进一家书店,像猎豹一般搜寻自己的猎物,气凝神会,碰到自己喜欢的书便欢喜不已,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看着自己的囊中之物,我会心一笑,满是期待。我不得不感叹书籍早已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一晃眼,时光老人就将毫不留情地带走我的青春,留下一句“珍重”。“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直以来我都很珍惜时间,一直以来,我都在专注阅读,阅读伴我成长。
一个晴朗的午后,伴着丝丝凉风,我又静静地阅读。世界早已被我所遗忘,多想就这样静静地阅读,直到永远!让阅读伴我到老!
《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篇3】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成长的阶梯,是我们无言的老师。置身于书的世界,吮吸着书的甘甜,我的心如同沉睡中苏醒,获得了少有的启迪与憩息。
读书,激发了我的写作欲望。幼年时期的我,床边总少不了一些《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书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妙不可言的故事情节犹如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在这样的世界里,我羡慕拥有七十二变化的齐天大圣,我同情饱受磨难的白雪公主,我赞叹幽默智慧的阿凡提,一波三折的情节让我如坐过山车一般大呼过瘾。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想象的种子,种下了梦想的小苗……从此我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写作,是书让我品尝了香甜的生活,是书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标。
读书,开拓了我的视野。“天上为什么会有太阳?”“人为什么不可以像小鸟一样飞起来?”“阴沉沉的天空上下的雪为什么是白色的?”……我的小脑瓜里总充满了好奇。我问同伴,他们是一脸的茫然;我问爸妈,他们是一脸的无奈。我找到书店里静候我已久的《十万个为什么》,当我捧起它就难以放下。书中解答了困扰着我,让我寝食难安的问题。咀嚼米饭时,我知道了它为什么是甜的;上楼梯时,我知道了它为什么比下楼时累多了;睡觉时,我知道了新的一天为什么会悄悄地来临。在同龄人中我成为小老师,也满足了我小小的虚荣心。从此我爱上了阅读,也爱上了探究未知,是书让我明白了世界之大,是书让我认识了自己的渺小。
读书,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在詹天佑的故事里,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们的阻挠和嘲笑仍毅然接下了修筑铁路的任务,靠着国人的力量建成了京张铁路并且提前两年竣工。故事里的人物使我深受启发——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应该放弃希望,坚持不懈地做到底,胜利就在前方!是书让我坦然地而对困难,是书让我坚强地迎接挑战。
读书,让我立志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前人已经为我们铺平了道路,创造了幸福的生活,难道我们就有理由享受安逸拒绝磨炼吗?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是书让我明白要做人要做有胸怀祖国,是书让我理解为人民服务的意义。
读书,荡涤了我心灵的尘埃。读王籍的《入若那溪》,体会“蝉躁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思归之念,感悟作者的高深,隐忍背后深切的思乡之情;读世界名著《童年》让我们体会到了个人的生活虽然艰难,但是他依然对光明与真理有着不懈的追求。是书让我坚信不灭信心光明总会到来,是书让我学会洗去铅华沉淀真情。
粮食哺育了我们的肉体,而书籍哺育了我们的灵魂。阅读带给我快乐、享受,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成才、成人。
《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篇4】
阅读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打开书本,文字开始飞扬。我,则随着文字,和主人公、和作者,在一个新的世界里开启美好的旅程。
爸爸和妈妈都是住宿制的中学教师,晚上都要上课。有时候,他们都上课去了,只能把我单独留在办公室,还给我一大堆书。那时的我基本认识不了几个字,但彩绘本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图片吸引着我,陪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晚上。在这样的夜晚,虽然很孤单,但依靠图片、依靠猜测,我懵懵懂懂地读了很多故事。现在想来,是不是那段日子培养起了我对阅读的兴趣呢?
到了一年级,我们开始学拼音了,妈妈就给我买了拼音读本《格林童话》。小红帽为了给生病的外婆送面包,独自一人出门,遇到了大灰狼,与大灰狼斗智斗勇,最后战胜了大灰狼;美丽的灰姑娘在母亲去世后,遭受了继母和她带来的女儿们的虐待,但她勇敢地面对,最终获得了美好的生活,一个个童话着实让我着迷。
如果说,读《格林童话》只是被梦幻的水晶鞋吸引,被美丽的故事感动,那么,当我的阅读量增大后,我已经慢慢能从书中读懂耐人寻味的道理。
我认真地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觉得科学家们棒极了。建筑大师鲁班,他主要干木工活,这看似普通的工作却使他成为木工的一代祖师。他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他根据茅草叶发明了铁锯,又通过荷叶的形状发明了雨阳伞?爱钻研、勤思考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成就了他。还有我国明朝最著名的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过一部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这部书共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收集药方11096个。这是李时珍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历经数十年亲自采药、制药的过程,经过医疗实践而编制成的一部世界性医药学巨著。
读了这本书,了解了各行各业科学家的故事,我逐渐明白,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因为他们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精力,是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没有人能轻易成功,要想比别人有成就,你就必须比别人付出十倍的努力。
爸爸买来了《小公主》,我很惊喜。一页页翻过去,我被主人公萨拉感动了。家境富裕的她,被送到英国伦敦留学,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随着父亲客死他乡,萨拉一夜之间从公主沦为小佣人,受尽了歧视和种种折磨。但她想要像玛丽·安东妮特一样不抛弃自尊的活下去,她是真正的公主!读了这本书后,我收获很多。从我们的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尽管充满困惑和不解,却真切地反映着何为善、何为恶、何为信仰、何为希望。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只要保持一颗向善的心,善良与仁慈可以改变一切。
读书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乐趣,也给我带来了力量。在我一个人在家时,我会想起小红帽,是小红帽让我变得更加勇敢;当我在生活中遇到挫
折,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会想到灰姑娘,想到莎拉,是她们使我更加乐观,更加坚强。学习中遇到难题时,我会以鲁班为榜样,愈挫愈勇。
欧阳夏丹说:“阅读,是要让真正的阳光住进心里。”郎永淳说:“阅读,让内心强大,勇敢面对抉择与挑战。”这便是我的心声。
《阅读伴成长》活动征文【篇5】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只有不断阅读,才会使一个人有所进步。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阅读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从母亲给我们念《安徒生童话》,到我们自己领略各国名著的风采,阅读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读书让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当我迷茫时,书犹如一支明亮的火炬,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当我痛苦时,书仿佛一位人生的导师,告诉我悲伤和痛苦都只是暂时的,只要勇于开拓,便会发现快乐就在眼前;当我被别人误解时,书告诉我,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我喜欢沉浸在书的海洋,忘却了世界,也忘却了自己。仿佛自己与书中的人物已融为一体,仿佛看到了调皮的汤姆·索亚、孤独的鲁滨孙、充满正义的阿廖沙,还看到了好多好多……《荆棘鸟》是我时常重温的的一部小说,它出自澳大利亚作家考琳·麦卡洛之手。这本书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温柔内向的梅吉、欲爱不能,欲罢也不能的拉尔夫、骄横张狂,满腹尖酸的玛丽·卡森夫人……全书讲述了梅吉和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从荆棘鸟那婉转的歌声开始,又在那凄婉的歌声中结束。书中的拉尔夫虽然抛弃了梅吉,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他一点也恨不起来,相反,我是那么喜欢他!文章最后写道:“鸟儿胸前带着棘刺,她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着,歌唱着死去。在哪经济刺进身体的一瞬,她没有意识到死亡的降临。她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再也唱不出一个音符。”这只鸟儿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她超脱了自身的痛苦,唱出了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命竭。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深痛巨创来换取……我为之感动。在一本本课外书籍中,我读出了旧社会人民的苦难,读出了家破人亡的痛苦,也读出了渴望和梦想。书给了我想象的翅膀,让我感到幸福和满足,让我陶醉其中。《绿山墙的安妮》让我认识了一个自幼失去父母却纯正善良、热爱生活的安妮·雪莉;《鲁滨孙漂流记》让我懂得在困境中不要放弃自己的人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感受到一个无声无光的世界中,小女孩海伦·凯勒的无助和对生活的希望和激情……在阅读中,我收获了快乐,积累了语言,提高了写作能力。书是流淌的血液,是灵动的生命,更是无尽的源泉,把我紧紧地吸引着。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睿智而高尚的人进行对话。在书中行走,我看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也是激烈的跳动……
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它使我拥有了知识,拥有了文化,拥有了修养。我的一生,都将与书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