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10篇
推荐文章
周永开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在岗还是离休以后,几十年如一日苦干实干,为推动地方发展、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和生态建设默默奉献,是百姓心中的“周老革命”。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10篇),希望大家喜欢。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1
他1992年离休后,放弃清闲的生活,来到万源花萼山带头植树,带动附近村民成为义务护林员,1998年让花萼山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创建大巴山红色教育基地,其筹资拍摄电视剧《血战万源》,获得了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他以巴渠12所红色学校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了《热血》系列丛书,成为巴中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读本。他叫周永开,一名已经74年党龄、91岁高龄的老党员,2019年8月被授予“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翻看他的经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正是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党员代表。
坚守初心的信者。党员初心看似简单,但却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党性认识的深刻检验。周永开同志是党性坚定的模范、宗旨意识的标杆,我们党员都应向他们一样,加强党性修养,向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党员干部标准看齐。
践行使命的行者。当前,有些党员干部缺乏理想信念,不积极作为,精神缺“钙”,得了“软骨病”,最终走向堕落。周永开同志始终践行着作为一名党员的使命,保持着党员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用行动实现他的誓言,正是有了这些,他才行稳致远、璀璨夺目。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清楚入党为什么、当官图什么、用权干什么,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唯有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有百折不挠的韧劲和无怨无悔的动力。
甘于奉献的仁者。周永开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带头弘扬清风正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才受到了万人敬仰、群众爱戴。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必须心系群众才能脚踏实地为民服务,打动人心的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时刻把群众利益看在眼里、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以身作则,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为干好各项工作夯实基础。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2
年轻时,他是冲锋陷阵、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的干部职工。退休后,他是不辞辛劳、凡事仍亲力亲为的“周老革命”。他作为共产党员的一份子,时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始至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周永开同志的忠诚为人和勇于担当。
“如果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今年92岁的周永开同志在党的98周年华诞前夕说的话。周永开同志自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曾先后任巴中县委书记、达县地委宣传部长、达州市纪委书记等众多职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从来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将国家大义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第一位,勤勤恳恳,踏实肯干,从不畏惧艰难险阻,一直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992年退休后,他更是难能可贵地投身于生态环保、公益助学及红色文化传承等社会事业,持续活跃在人民群众身边,为人民谋福利、解难题。自1994年起,他自愿扎根在艰苦山区、贫困地带,日夜埋头于山区生态护林方面的工作中,忘我的付出劳动,毫不顾忌自己年迈的身体,继续发光发热,挥洒辛勤汗水。草活一世为装点大地,烘托生机;人活一世为心中信仰,实现价值。周永开同志在不断奉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他的先进事迹,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情怀,执着坚守新时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周永开以忠诚的赤子之心,践行基层干部为民实干担当、勤勉敬业奉献的精神。
我们感动于周永开同志积善成德铸大爱的同时,也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广阔的基层一线,我们要扎根在群众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共产党员工作的方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路上,我们要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尽可能多地发挥出自己的重要作用。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3
1928年,周永开出生在四川巴中一户农民家中。年少时,他亲眼目睹了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打土匪、分田地,为农民办实事,革命的种子从此便埋藏在他幼小的心灵。
1945年初秋的一个夜晚,17岁的周永开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那一天起,周永开暗下决心,“一定要做有益于党、有益于人民的实事”。
怀着这样的初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永开从事地下党工作,在敌人面前临危不惧,毅然开展武装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原巴中县委副书记、书记,原达县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区纪委书记等职。无论在什么岗位,他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一直用行动践行自己年少时许下的承诺。
认真、较真,是他最鲜明的性格特征。时至今日,周永开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了4年零40天的纪委书记。他反复强调:“当纪委书记,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坚持原则”“惩贪治腐,不能只面向基层干部,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提起当年让他印象深刻的事情,是顶着许多压力,查办了两个地区副专员的案件,都依纪依法给予了处理。“我一生最痛恨的是对党不忠诚、背着组织干坏事的干部。今天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英明的决策。”
“我们必须得罪贪腐分子,让人民相信我们。”纪委书记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初心和信念,“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支撑我的始终是不变的信仰。”
离休后,周永开寻思着要贡献余热,便带着两名退休干部奔赴花萼山。10多年来,他先后50余次上山,长时间蹲点护林,一次在翻山越岭时不慎跌倒摔成重伤,住院治疗几个月才康复。以前500多亩的荒芜之地,如今已被华山松和漆树等装扮得绿树成荫,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国家社会公益项目实验基地。
花萼山上的“清风林”与腊梅,是周永开最魂牵梦绕的美景。今年,周永开先后两次回到花萼山,再看看那片山、那些树……
背影过后,人们不禁感慨,周永开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兑现了他当初“把绿色还给大山”的铮铮誓言。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4
“我的党费,我一定要亲手缴纳”
“这是我这个月的党费。”10月23日,周永开和往常一样搭乘公交车,来到达州市纪委监委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郑重地将60元党费和党费证交到支部书记冯银宗的手上。
在皱褶而泛黄的党费证扉页,两行字格外醒目:“党费月月交,党性步步强”,这是周永开亲笔写下的格言。小本子记录着从2016年1月至今,每个月缴纳党费的时间、金额和收款人签字。这样的小本子,周永开的抽屉里还有厚厚一摞。
“对于这位有着75年党龄的老党员、‘老革命’来说,每月绝对不会忘记的事情,就是亲手缴纳党费。”冯银宗介绍说。
周永开的家距离达州市纪委监委5公里多,坐公交车需半个小时,这么长时间的路程对于年迈的周永开来说是很不容易的。“曾经有人建议,由我们代交或者主动上门收取,却被‘周老革命’严厉批评了。”
为何如此执着,周永开说起了他的“党费情结”。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警卫员见周恩来忙于工作,便替他交了五分钱党费。周恩来知道后告诫他说:“党费不能让别人代交,军政大事重要,交党费也很重要,这是每个党员的义务。”之后,周恩来便把五分钱交给了警卫员。
自此,“按时交党费是每个党员必须应尽的义务”这句话,便深深地刻在了周永开的心中。在他看来,党费与党性息息相关,缴纳党费是庄重而严肃的事情,决不能有半点含糊,更不可由他人代劳。
“一名党员,清楚自己党费多少、按时足额缴纳是最基本的要求,我的党费,一定要亲手缴纳。”周永开话语坚定。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5
“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这是我和妻子对在一线抗疫人员的一点心意,请一定帮我们送达武汉,拜托你们了。”2020年2月13日上午,周永开夫妇将早早委托儿女从银行取出的10万元现金,郑重地交到了达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中。
今年初,一场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那些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身影,始终牵动着周永开的心。当他得知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严峻的疫情形势,广大干部群众超常付出,自己却不能帮上什么忙,晚上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一定要为疫情防控做些什么!思来想去,最终周永开和妻子商量决定,捐出平日里省吃俭用下来的10万元积蓄,为帮助武汉战胜疫情尽自己的最大所能。
“无力上前线,小情助武汉。疫情当前,我们年纪大了,就只能捐出一点钱表达心意。”周永开说这话时,眼中泛起了泪光。
周永开对“公”慷慨,对“私”却极度苛刻,每一笔捐款都是他和妻子吴应明省吃俭用、节衣缩食而来。每每回忆起当年“地下工作”期间的场景,他便感慨万千,说今天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对于物资方面“自己够用就行”。他和妻子至今仍住在上世纪十年代修建的职工宿舍,60多平米的老屋里,每一件家具都说得上是“古董”了。沙发破了,就拿布遮盖拿线缝上;椅子坏了,就用绳子固定绑住;一套蓝色中山服,更是穿了几十年。
然而,每当遇到那些有益于群众的事,周永开却总是慷慨解囊。自掏腰包购买树苗,守山护林;捐赠奖学金近20万元,助学救困;多次主动缴纳特殊党费,2019年7月一次缴纳10万元……
这些年,他已经记不清捐献了多少钱,但他始终记得“把一切奉献给人民”的庄重承诺。“共产党人没有私心,等我们老了,我所有家产包括这房子也捐献给国家。”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6
过去红军在这里保卫万源,取得重大胜利,牺牲那么多人,比他们那个时候,一天吃一个洋芋,都能打胜仗,为什么我们共产党人,现在在这山上搞建设(保护)我们就没有信心呢?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没有放弃,中华民族没有倒下,究其本源是历久弥新的自信发挥了鲜明的作用。时至今日,已到鲐背之年的离休干部周永开仍怀揣着自信本色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延续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彰显了一名老纪检监察干部离休不离志、退休不褪色的高尚品德及政治情怀。
莫过于忠的政治信心。“天下至德,莫过于忠”。有着74年党龄的周永开同志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用言传身教把对党忠诚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吃苦耐劳把舍己为人表达得清晰透彻。花萼山作为万源保卫战的主阵地之一,革命先烈的鲜血映照了当地林木苍郁,可解放后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持续破坏,周永开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片红色土壤。面对旁人的质疑与不解,周永开说到:“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周老坚定的政治信心感动了当地居民,乱砍滥伐成为了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守山护林的自觉习惯。25个年头,他彻底践行了对党的无限忠诚,把自己的后半生倾注在国家生态保护上,试问以如此一往无前的政治信心又怎能不改变花萼山的面貌呢?
老当益壮的担当信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994年,周永开已是一名赋闲在家的离休干部,本可以享天伦之乐而安度晚年,可他不甘心、也不乐意。“党是我一生的追随。”周永开说到。得知花萼山的生态面貌后,他拉上了自己的老战友,义无反顾地开展调研,一去就是两年,似乎忘记了自己已是一名花甲老人。2006年,他78岁,独自巡山时不幸跌落山坡,险些丧命。对此,他的回答是:“(我在)山上出了问题,这是我自觉去的,自愿去的。不找任何个人,也不找党组织,哪里死了埋在哪里,就在花萼山上,上面栽一根树,我在下面做底肥。”对于周永开而言,他没有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有的是即说又干的全把式;没有纸上谈兵的宏伟蓝图,有的是埋头苦干的靶向目标;没有夸夸其谈的信口开河,有的是言之凿凿的两年调研。可以说,他有的东西不多,但却足矣成就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创新实践的引领信心。“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花萼山盛产各种珍贵中药材,在守山护林的同时,周永开不忘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以野生繁殖的萼贝为突破口,先搞试种,成功后带领大家伙学技术——人工繁育。如今的花萼山面貌焕然一新,通电通公路,开上小汽车也不再是梦想,当地的人民群众有福气,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干部、好党员、好老人。多次举办“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联手抄写《共产党宣言》,组织拍摄《巴山教魂》,周老用较为特殊的方式致力于革命传统教育,创新表达了对党的拳拳感恩之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生在世,功名利禄的诱惑近在咫尺,可周永开却不以为然,他是出人出力又出钱,在母校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自掏腰包用以资助困难家庭、植树造林、修建林区公路。他躬身实践,扎根大山,在坚守初心使命的道路上默默前行,以年老风干之躯赶考新时代!
桑榆未晚霞满天,人间最重是晚晴。党员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细胞,新陈代谢源源不绝,直至凋亡也仍在发挥余热。周永开,不再是一个姓名,而是作为共产党人的代名词定格在时代的这一刻。在他的身上,看到的不是“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而是一天入党,终身为党的政治品格,我们要从中汲取那份纯粹、品位那份担当、坚守那份信仰,不断为党和国家事业凝心聚力、添砖加瓦,在逆境中砥砺前行、在磨难中茁壮成长、在风雨中解缆起航。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7
年轻时,他是冲锋陷阵、奋斗在岗位第一线的干部职工,退休后,他是不辞辛劳、凡事仍亲力亲为的“周老革命”。
他作为党员的一份子,时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始至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周永开同志的忠诚为人和勇于担当。
“如果没有党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今年91岁的周永开同志在党的98周年华诞前夕说的话。他还拿出自己节俭下来的10万元退休工资,郑重交了一笔党费。无私的行为,令人动容的话语,其中深深融入了他对国家、对党和对人民深切的爱,处处彰显了他对国家、对党和对人民一如既往的奉献精神。
年轻有为,奋力拼搏。周永开同志自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曾先后任巴中县委书记、达县地委宣传部长、达州市纪委书记等众多职务。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他都从来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将国家大义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第一位,勤勤恳恳,踏实肯干,从不畏惧艰难险阻,一直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发光发热,永不言老。1992年退休后,他更是难能可贵地投身于生态环保、公益助学及红色文化传承等社会事业,持续活跃在人民群众身边,为人民谋福利、解难题。自1994年起,他自愿扎根在艰苦山区、贫困地带,日夜埋头于山区生态护林方面的工作中,忘我的付出劳动,毫不顾忌自己年迈的身体,继续发光发热,挥洒辛勤汗水。
人生不言老,最美夕阳红。无私奉献,开拓进取,敢于担当,至纯至粹,党员的光辉在周永开同志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一生的时光体现对党忠诚的秉性,用无数个日月表达对党员身份的珍惜和爱护。致敬周老,赞美夕阳,党员光辉,永不消散。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8
8.16日的《央视新闻》用长达10分钟的时间,报道了91岁的老党员、离休干部周永开的光辉事迹。他于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四川达县地委副书记、纪委书记。1992年离休,然而他放弃了舒服的城市生活,一头扎进了万源的花萼山中,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带头植树造林,当起了一名公益“守山人”。他的一生都在坚守信仰、笃定前行,纯粹做人、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奋斗无止境的共产党员。
学习周永开对革命的一片赤诚之心,积极传承光荣的红色文化。1995年开始,他发起组织了至少15次“巴山渠水共产主义运动友好学校联谊会”,积极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在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之际,周永开曾与另一名老党员用一个月的时间,手抄《共产党宣言》。他还组织拍摄电视教育专题片《巴山教魂》,组织编纂《热血》系列丛书,成为全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读本。在任期间,他经常到机关、学校义务上党课,广泛进行党风廉政建设、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他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党是我一生的追随。”他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学习周永开年过花甲初心不改,筑起捍卫生态保护的“绿色长城”。在离休后,周永开老人没有选择舒服的城市退休生活,而是来到了牵挂的一片土地——万源花萼山。他走遍花了萼山自然保护区涉及的11个乡镇30多个行政村51个组,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每家每户宣传为什么要保护生态环境,让生态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去。周永开一直对周边的群众说“以前穷,当地的老百姓就把树砍掉当柴烧,开荒种粮食,生态破坏严重。现在条件好了,我们要把绿色还给大山!”他身体力行去关爱环境,保护动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使命。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群众都积极主动加入护林行列,而保护山林的自觉行动也逐渐成了村民们的日常习惯。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9
周永开同志是践行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典范,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解放前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川北地区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全心全意为百姓造福,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践行“党是一生的追随”的座右铭。在职期间,他恪尽职守、苦干实干,带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推动原巴中县林业发展成为全国先进,顶着压力查办大案,坚决同腐败行为作斗争。离休后,他积极投身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牵头组建退休干部义务护林队,不遗余力参与万源市花萼山护林造林,推动花萼山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以旺盛的革命热情坚守“人可以离休但共产党员永不会离休”的朴实承诺。他把群众当亲人,多次拿出离休费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先后捐资18.9万余元,连续10年资助数十名花萼山贫困学生。他自掏腰包为花萼山群众购买中药材种苗,推动成立川陕萼贝专业合作社,带动老区人民规模种植、脱贫致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周老革命”。他对自己和家人始终严格要求,主动放弃单位集资建房选房名额,至今仍住在上世纪80年代的老家属院,绝大部分家具仍然是上世纪__年代用品,一辈子没有给子女挣下值钱的家产,更没有帮亲友开过一次“后门”。周永开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赢得广泛赞誉,先后获得“四川省跨世纪杰出老人”“十佳老有所为楷模”等荣誉,2004年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离退休老干部先进个人”称号。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省党员干部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省委决定,授予周永开同志“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
周永开同志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彰显了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我们要以周永开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始终保持崇高信仰,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坚决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像他那样担当使命、执着奋斗,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拼搏向前,苦干实干、开拓进取,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像他那样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像他那样淡泊名利、廉洁奉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周永开事迹作文素材10
初识周永开同志,还是十几年前在万源市官渡镇工作期间。每次到项家坪村花萼山,总听到老百姓说:“这个“老革命”,不知道是图啥子,年纪那么大了,还有退休工资,不晓得享福,专门跑到这山上来吃苦”,为此,还在山上也总能听到老百姓诉苦,周永开同志只要在山上看到有人掰竹笋、听到有人打野味,他都要干涉,都要管,让这些原本靠山吃山的老百姓颇有怨言。现在上山,看到花萼山上绿草葱葱,生机盎然,老百姓靠种植珍稀药材致富,真正做到“靠山吃山”了。
保持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体现了周永开同志宽阔的胸怀。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花萼山,走遍花萼山11个乡镇30多个村,既为保护山上的珍稀动植物苦口婆心向群众进行宣传,同时自己也花费上万元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份坚持,这份坚守,是周永开同志自己的话“对党赤胆忠心,不怕苦,不怕死,不讲名利地位。组织上入党是一阵子,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忠实写照。
保持初心,始终践行“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花萼山因周永开同志的坚守,最终保持了原始自然生态,2007年花萼山也成功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今的花萼山绿意盎然,野鸟翻腾,人与自然一片和谐。
保持初心,积善成德彰显大爱。周永开同志不但积极为贫困户捐款捐物,还在老家学校倡导设立“共产主义奖学金”,用于奖励优秀骨干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生。自己平时生活俭朴、省吃俭用,几乎将他的全部家当用在了他一生追随的“革命”事业上,这体现了周永开同志心中只有老百姓的大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