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读后感最新10篇
《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它告诉我们在人生中的道路中总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品味和领会书籍中的精华,使得我们的眼界在开阔,精神在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读后感最新10篇,欢迎阅读和分享。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1
《劝学》中有言,古语云: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说:行程千里,都是从一步一步开始;无边江河,都是一个个小溪小河汇聚而成;引申意思是如果做事不从一点一滴中做起,那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古人尚且懂得这一道理,并把它用于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那么对于新时代的我们也应该要懂得凡事也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逐步积累,以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人生的梦想和目标,那么要怎么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而不是空想呢?过去的一切都不说了,从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时开始,不管你是谁?你想想,是不是该向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了呢?我个人认为自己以前就是一个不学无术,一天贪玩好耍的人,但我想不管过去如何,那毕竟都已经过去,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将来吗?既然过去已成事实,再也无法改变了,那么从现在做起,我想只要自己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做好这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我相信即使不一定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目标,结果应该还是不会让我太失望哦。
这就犹如中学化学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减少,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当外层电子数增加到8个电子时,原子半径出现突变,随后又呈现出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虽然最终得到的不一定非要一定是金属或者非金属,但是性能上确实是发生了质的飞跃。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就像恩格斯说过的:化学可以说是研究物体由于量的成分的变化而发生质变的科学。
尽管我以前很懒,也很堕落,而且我也只是偶尔为自己的这些行为懊恼一下,但我不后悔过去的种种行为,不论对与错。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将来是需要现在好好的去创造的,我也不期待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只希望自己的人生好好的走下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山九仞;岂一日之功。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的,只要自己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天一小步,十天一大步,就这样一步步走下去,锲而不舍,可能近期不会有太大的飞跃,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当然这种成就不一定非要是物质上的。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2
今天我学习了《劝学》这篇文章。文章里的一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倍感深思。
生活如此,学习又何尝不是同一个道理呢!要想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靠的是长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劝学》让我明白学有成,需千滴汗。
你如果想学习成绩好,却又不想为之付出一滴汗水,整天只想着临时抱抱佛脚算了。这样你永远也不会成功。也有可能上天垂怜你,给你一次下的收获但那只是临时的,如果你依然不努力,那么连那点胜利的满足也会里你而去。
坚持不懈的学习的确很累,而且不能马上就看到成果。但那并不代表你的努力是白费的,长此以往你会发现你的能力正在无形之中茁壮成长。也许有一天你会被自己下笔如有神的能力吓一跳,其实那些不是偶然,是必然。这些是你坚持不懈的收获。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3
君子曰:学不可以乎。
的确,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知识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就是提高自己,改变自己的一种方式。学习是一种弥补自己缺陷的一种途径。通过学习,你才可能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取得新进步。
学习贵在你有一份端正的态度。在端正了学习态度后,你会在学习中更好的把握学习方法技巧。学习,贵在你能够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并努力把它实现。
坚持就是胜利,多坚持一刻就会有更多的收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的很远。这就是坚持的结果,学习贵在坚持。
知道洒与酒的区别吗?不知道是祖先的先知,先觉还是后人聪明的创意,认字洒与酒的区别只在于一横。相传很久以前,有两个人酿酒,只需等待那个时候的到来。可是其中一人忍不住那一刻的等待而打开酒坛。里面的水和醋一样又黑又酸,酒未酿成,他失望的把酒洒在地上。另一个人虽然也迫不急待地想要打开,但他还是忍住了。最后他品尝到了甘甜清澈的美酒。只因为他多坚持一刻而已。从此就有了洒与酒的那看似非常普通而简单的一横。
学习也是一样的,只要多坚持一刻,你就会多一份收获。
这就是我从《劝学》中所学习到的,我从中受益匪浅,这种难得可贵的坚持精神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吗?你说呢?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4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鼓励学习。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实在是可惜了!像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连光阴都搭进去了,知识却未获得。这真是太冤了。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加上用专心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你若是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奋发当诗人,后天又苦练钢琴,但即使你再接尽全力做到样样持之以恒,恐怕由于精力有限也只会有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感觉吧!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要求人们对于事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作文。这就要我们在有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的学习,全方位的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有的人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成了有口碑接的人物,这都是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究其原因,就是这样。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5
以往写读后感是就所看文章内容立意、论述,联系实际同理可得,末了,笔锋回转、收回话题即可。而《劝学》这篇精美的古文早已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且有声有色,再要就此说些什么,那只能扯开去了。
这篇荀子写于二干多年前的文言文毕竟与如今的白话文相去甚远,以我的水平,不看注解只能通读,若要深究其间某些字、词的含义就难了,即便如此,我还是看不横其中的个别句子。可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它、朗读它,即便不知所云,每每读来,朗朗上口,齿颊生香。尤其是那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工整、有韵律,倒真正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口中读着,两耳便同时将这些清朗的字音一个个收了进去,似喝了口凉水,又像含了片薄荷,清清爽爽。感觉是种很奇妙的东西,而古文恰恰能给你朗读的感觉,妙不可言。
古文之美,亦在简约。古文往往短小精悍,但其白话文的译文可就长得多了。我们看译文是助于理解,但从不会欣赏译文,倒不是嫌它盗版,只是感觉上已繁琐得很。繁琐容易简洁难,古文中主语可省、宾语可省、量词可省、关联词可省,省得有分寸,省去了也看得懂,而且更耐看,更有韵味,这便是古文之美。
古文之美,还在柔。且看,古人惜墨如金,但之乎者也是少不了的,我以为这四个字独有妙处。之、者、也分别位于句中或句末,多半拖长了声音念,给人一种稳稳当当又悠哉悠哉的感觉,一般阵述句中的生硬语气便由它转为亲切柔和。乎常用于感叹句戴疑问句末,无义,音短且轻,念到乎字,前半句中激动、气愤之类的情绪便都随之轻轻带去一部分,语气又趋于缓和,一时的心急气盛开始转为冷静。古代文人的儒雅也在这里显留一二了。儒者,柔也。水,柔也。柔是一种宽容的美。因此有些文言文读起来就是糯笃笃的,而即便是议论文,也不会过激、尖锐,总显得诚心诚意,心平气和。
当然,古文的魅力远不止于此,以上仅为读《劝学》之感。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6
学习的意义何在?
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和世界上其他以聪慧著称的民族一样,中华民族也是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像荀子的《劝学》这样勉励人们不停地学习的文章有很多。然而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来说,学习的意义何在呢?
学者们总是容易走理想主义的路子。他们怀着美好的愿望,诚挚甚至带点天真地向人民大众发出号召:学习吧!并且专断地把学习和书本划等号。但他们并不了解,或者说并不完全了解劳苦民众的生活。他们有凌晨3点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赶到批发市场进货的经历吗?有面对一大堆傲嗽待哺的儿女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辛酸吗?有走到半山腰被土匪洗劫一空,坐在石头上痛哭流涕的体验吗?没有。如果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众的那种艰难困顿的生活,或许我们就明白:要求他们勤于学习是不现实的民众起早贪黑地劳作,挣一点血汗钱,养家糊口。他们已经习惯于这样艰难的生活,固然坚韧顽强,却也有些麻木。你给他几个钱币,他会喜极而泣对你感恩戴德,你若是说:学习吧!知识就是力量,它会带给你财富和地位。他可能就会不屑地掉头走开甚至嗤之以鼻,他们也学习,学的是能带来物质利益的一些工作的经验技巧,这与君子所提倡的学习差远了。
学习不止对青年学生的意义自然重大,毋须多言。不过拿来作为一种鞭策所有人的座右铭,又让人觉得勉为其难了。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7
《劝学》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顾名思义,劝学,即劝勉、鼓励学习。这篇写于两千多年前的佳作,至今读起来仍令人回味无穷,给人以启迪。
一提到学这个字,就不禁令人想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无止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激人奋进的千古名句,以及凿壁偷光、画灰练字、头悬梁,锥刺股的动人场面。古之圣人尚且如此,何况今之众人乎?
学习,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正如荀子如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的确需要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可并不是所有的学子都意识到这一点,即使心知肚明,也未必然落到实处,有的人浅尝辄止,远未领略到真谛,就半途而废,岂不惜哉!有的人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光阴搭上去,知识未获得,岂不冤哉!也有的人虎头蛇尾,过分沉湎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忽视了另一半的孜孜不倦,到头来种的是西瓜,得的是芝麻,岂不悲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要想达到胜利的彼岸,贵在持之以恒。对待学习,一知半解就自以为是,稍遇挫折就颓唐不振,持这种态度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研究海藻时未能钻研到底,结果与新元素失之交臂;已年过半百的谈迁在27年心血一夜间化为乌有后,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以超人的毅力重振旗鼓,历经艰辛11载,完成了巨著《国榷》。粗的铁棒能磨成纤小的绣花针,靠的是一股坚韧不拔的气概;涓涓细流能穿透刚硬的石块,凭的是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
倘若你有了这坚持不懈的毅力,再用以专一的态度,就如虎添翼了。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你若今天立志做画家,明天发愤当诗人,后天又刻苦练钢琴,鸿鹄之志倒是有了,但这朝三暮四,不专心致志的态度,到头来怕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当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一并不值得肯定。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瞬息万变,不仅要求人们精通数理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对于时事动态,乃至琴棋书画,足球、电脑也不可忽视,这就需要我们在一技之长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学习,全方位地获取能量。
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和积累中度过的。同样是忙碌的一世,结果有的人收获甚微,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却硕果累累,功成名就。这些都和学习态度密不可分。前者或如不能一跃十步的骐骥,或如六跪二螯的螃蟹;后者则似十驾的驽马,似一心一意的蚯蚓。究其原因,如是而已。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8
最初接触《劝学》篇是在初中。当时所学是节选的内容,读完之后,受益颇深。从学不可以已知道了学习不可以停止,一个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地学习,也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终身学习。而今再次接触《劝学》,并学习全文内容,更是了解到内容的精髓,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以及学习的目的、程序、内容和方法等。为我们为何学习、如何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其精辟之处是无法用一言两语总结出来的,只有亲自通读全文,才能领会其精华所在。读完全文,对其所含思想总结如下: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劝学》开头就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点,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的结果。一些有所成就的人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由于他们的智商有高,而是靠他们的情商,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学习、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不停止,就意味着勤学不怠,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实现理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矣的境地。我国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的成功人士,如刘开、毛泽东等。
因此,在我们现如今的学习中,要不断进取、树立正确的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习(如向书本学习、向老师学习、向周围同学、朋友学习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自身素养,完善自我发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于创新、善于总结反思。
二、提倡学思行结合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是说: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不根据实际情况,仅凭自己的一言之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花费一天的时间在思,不如他花一分钟的时间的所学的多、学的有意义。如果在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思,其学习的效果会更加。孔老夫子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他提倡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成功道路上的基石。常说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习惯,我相信我们会成功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所坚信的。
另外,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日的,应从入学前抓起。这个任务就落在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肩上,即父母肩上。在三四岁的儿童没有自觉性,对外界的事物还分不清好坏的情况下,父母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重视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劝学》涵盖内容丰富,不仅强调了人们对学习的重要的认识,强调了学习应有的正确方法和态度,还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以及最后总结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也。这是强调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作用,要人们重视习染,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如果我们要更好地发展,就要注意我们周围环境的影响。由于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身体,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形成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
目前,国家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使自己不断的完善。马克思曾说过: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7页)人是在社会实践中接受客观世界的影响,反映客观现实的,环境对人的影响,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作为受教者的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自己所学到的能够应用于社会,学以致用,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如果不能与实践相结合,那它永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习者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日后的工作实践中都应竭尽全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另外,除了需将理论知识加以运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善于及时总结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反思,记录,这样才会在工作和学习中做到稳扎稳打,达到不断进步、成长的目的。
四、注重日常积累,坚持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
学习贵在积累,贵在坚持,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是孤独的、冷漠的、或许是冰冷的世界,但是,只有我们付出努力,不怕艰辛、不怕困难,这个冰冷的世界成为充满阳光的世界、充满欢声笑语的世界。学习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的,它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勇于向前动力、敢想敢做的魄力。我们还需要有蚯蚓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用心专一的精神。它没有爪牙,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挖水井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如果一个人挖几下,不见水,就换个地方去挖,不见水,再换个地点地方去挖,一直这样挖的话,他是永远都挖不到水的,只有在一个地方坚持不懈地挖,才能挖到水喝。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天大雨两天晒网,否则我们都打不到鱼的。学习也一样,不能今天学、明天就不学了,我们要注重日常的积累与坚持。
总之,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它需要长久的日积月累,我们的坚持,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我们学习所得、体味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咸。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9
《劝学》第一句话就说:学不可以已这就是告诉我们,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才能青出于蓝。
不断向学,能增广见识,远离愚昧无知;坚持向学,能完善自身,远离低俗平庸,诚敬向学,能明辨是非,远离随波逐流。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向学之人身上,言辞语气,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如素雅之幽兰,散发沁人的清香。孜孜求学,潜心钻研的人,他们不一定是伟人,但绝对是一个有修养,有内涵的人,一定是一个真诚谦虚的人,也会是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如果将他们与市井之人的低俗,贪恋名利之人的势力,庸俗之人的麻木相比,更加突出他们那一种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令人赞叹的气质。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生下来就天赋异禀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人,然后,在芸芸众生之中,每个人的智力与学识,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相同。很大部分原因是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不同,他们掌握知识的丰富度不同。即使天资聪慧,如果怠惰于学,也会一事无成。相反即使天生愚钝,如果肯刻苦学习,他也可以取得成就。我们要热衷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切忌墨守成规,东施效颦,每个人应该常常反思,总结经验,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会有成效的,不求甚解,一知半解是不可取的,急躁冒进是不行的。学,需要耐心,静心,潜心;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克服一切阻碍,一定要锲而不舍,脚踏实地。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登不了天。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笃心向学,勤奋向学就是方法。所以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学习难在精。有目可识字,有口可读书,有耳可听教。然而,同一个老师授教,读同一本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领悟。每个人都想精益求精,但这并非一件易事。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多读不失为一个办法,不过这不是说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就可以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也启示我们,有时宁可将一本书读百遍,而不去读一百本书。在《劝学》里有句话: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以持养之。这也告诉我们,学习要不断追求完美,要讲究方法,要学思结合。多读多思多问,才有助于更深入地学习。
专心致志,埋头苦学固然很重要,但学习也需多与他人交流,讨论。我们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死读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都有值得自身学习之处。多与学识丰富的人讨论,多与博学多才的人交流,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使我们不断进步。《劝学》中有道:学莫便乎近其人,这便是鼓励我们多接触有德有才之人。而且,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向这些人靠近,与这些人交流,我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收获的还有美德。
学无止境,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学问的探讨,是一条漫漫长路,没有人知道路的尽头。我们应该永不停下求学的脚步。
荀子劝学读后感篇10
读了荀子的《劝学》,我不仅被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学所蕴含的丰富内容。就像文章开篇所谈到的:学不可以已,无数句古语在鞭策着我们去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个漫长而终身需肩负的使命,又需要点点滴滴积累的坚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与汗水的人,即使拥有方仲永一样的天资,也终将一事无成,而许多天资平平却在后天悬梁刺股、坚韧不拔地奋斗、学习的人,也获得了他们的努力应得的成就。
古人劝学的例子数不胜数。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只为孟子能有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至此专心致志不受干扰:断织劝学,只为儿子明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道理:乐羊子妻,引刀趁机,只为证明学习与织布一样,需日积月累,遂成丈匹。无数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坚持不懈,需要脚踏实地,需要付出艰辛,需要矢志不渝。
我们作为学生,学习是我们的天职。虽然我们每天都在学习,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达到学习二字真正的要求。学习不仅仅是不迟到不早退,不仅仅是守纪律做作业,学习是一种无时无刻不虚心上进的态度,学习是一种永无止境不懈怠的追求。想到平时的我们,把写作业、背课文当成一种压力和任务,应付差事,草草完成,不琢磨也不深究,这样的我们永远难以取得长足的进步!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决定树立一个新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注重细节,勤学好问,不断进取,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的理想和人生负责。
荀子劝学读后感最新10篇相关文章:
★ 2020年度央视“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专题节目观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