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读后感范文(10篇)
《简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简·爱》(Jane Eyre)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那么一起看看《简爱》的读后感怎么写吧!下面给大家分享《简爱》的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
《简爱》的读后感1
人,不因为美丽而可爱,却因为可爱而美丽,以前我总以为这句话不是对相貌平平的女孩子的赞美,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恭维,当我在一次细细的读完《简爱》,回过头来思考时,我觉得我才真正开始理解它真正的含义。
《简爱》记叙了一个出身卑微、父母双亡的孤女成长的历程,而其中有又插入了精彩的爱情故事。喜欢这部作品有两个原因:第一,如同作品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别开生面一样,书中对爱情故事的描写也与众不同,没有任何露骨、低俗的刻画,而是让男女主人公谈了一场纯净、动人心弦、至高无上的恋爱。他们的爱超越了外貌、地位、金钱、年龄,完全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之上,是需要用心细细品读才能体会的。第二,简·爱迷人的品格与气质不仅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和其他人的尊重,也赢得了我的心。相信每一位读者心情都会跟着小说情节的发展而时起时伏。
读完此书,我完全被简·爱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那丰富、明确、坚定的追求女性社会上的独立与尊严的个性所深深的震撼。我也为海伦的爱心、真诚、智慧所感动,是的,虽然她在人世间的生命是短暂的,可她的一生却绽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还为罗切斯特先生的热情奔放、敢作敢为,、敢爱敢恨、有同情心而赶到敬佩。
《简爱》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灰姑娘”的奋斗史,简爱坚强的面对困难,挫折,她还追求男女间的平等,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平等。正如她所说的那样:“我跟你有一样的灵魂,有一样的心。”
我反复读了好几遍《简爱》,也流了好多泪,是同情、感动的眼泪,也树立了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信念。漫漫人生道路上,《简爱》是我的精神财富,将鼓励我不断前进。
《简爱》的读后感2
《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自身的经历为素材,叙写了一个小女孩克服诸多艰难险阻,从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动人故事。主人公简爱是一个不畏艰险,十分坚强的女孩,尽管自己童年生活在痛苦中,但她并没有屈服,而是以一种超人的毅力与坚强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我们亦应如此,面对挫折,我们只有超越自我,坚强克服,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著作。主要讲的是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过程。她从小失去父母,寄住在舅妈家,不平等的待遇让她饱受欺凌,小小年纪就成受了别人无法想象的委屈和痛苦。成年后,她成了桑恩费尔德贵族庄园的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主人的尊敬和爱恋。但是命运是如此的残酷,她又付出了难以计算的代价,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执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读了这部小说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面对艰难的生活和不满的命运必须反抗,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不要做一只逆来顺受,只会讨好别人的狗。在当今社会,人们都疯狂地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淹没爱情。在穷与富之间选择富,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很少有人会像简爱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爱情,还有作为一个人应有的尊严。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人的心灵。相比较而言,我们所缺少的不都在简爱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生活中,简爱的任何一点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当今社会的典范!
《简爱》的读后感3
《简·爱》是19世纪英国最出色的小说之一。它描述了人一生中最渴望得到的几样东西,那就是勇气、爱与尊严。那时女主人公简·爱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舅母里德太太家里,那时小小的简·爱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百般努力去做个好孩子,仍难以讨舅妈的喜爱。她为此迷茫,痛苦,后来,她得知有个进学校的机会,便努力为自己争取,尽管这意味着10岁的她将孤身上路,独自奔赴渺茫的前途,但对学校和对新环境的渴望让她不再畏惧,是勇气为简·爱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机。
简·爱所上的罗沃德慈善学校实行所谓惩罚肉体,拯救灵魂的残酷教育,生活及其艰苦,但简爱忍耐了下来,努力学习知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段生活给了简爱丰富的才学,也奠定了她坚持一生的简朴生活方式和纯真的思想境界。
毕业后的简再次鼓起勇气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她应聘到桑菲尓德庄园当家庭教师,在那里,她感受到了爱的力量。不同于平等、温暖的友情。这份突如其来的爱情曾经因为两人地位的悬殊,让简·爱既兴奋又焦虑,但她相信在真爱面前,地位和虚名都不值得一提。然而命运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就在简·爱答应了罗切斯特先生的求婚时,一桩隐瞒了十五年的秘密使婚礼成为泡影,感到被欺骗、被剥夺尊严的简痛苦万分,毅然出走异乡。
在故事的结尾,简·爱重新返回爱人身旁,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幸福。是什么令她忘却了痛苦?难道她最终放弃了坚持?不,缺乏关爱和尊重的生活从来不是简·爱想要的。无论是孤苦的童年,还是在富贵生活的诱惑面前,简·爱从未放弃过自尊自爱,但不同的是,童年的她只会倔强地守卫着自己,而成年以后,经历了人生不恸的她,已经学会了宽容与施与,这是比自尊自爱更广阔的爱,是除了能带给自己尊严,也能温暖他人的博大的爱。
《简爱》的读后感4
“你以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缈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和你有一样多的灵魂,一样充实的心。”
这一段话出自于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从简的一席话中可以看出,她不为自己身世的卑微或一切外表上的不足而感到低人一等,而是因为自己心灵的成熟,不惧同任何生活在“上流社会”的人交流,这是她自信的体现。身为女性,在当时英国那种严格的阶级观念的限制下,她还能保持自信,对平等、独立、自由的坚持和追求。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自信是我们人生中必须具备的品质。只有面对一切艰难险阻都不胆怯,才能以最好的姿态面对。正如顾拜旦在近一百年前的演讲中所说:“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在“奥林匹克之父”看来,自信比勇气更为重要,这也正是自信作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的原因。
读《简·爱》让我想到了一位中国的画家——齐白石。虽然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甚至连性别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有着相同的自信。齐白石五十五岁时,只身一人第二次来到北京。原本他身为一名文人画家,在老家湘潭过着舒适的生活,但北京的画家看不起来自湘潭的他,也因此看不起他的作品,甚至连他自以为得意的诗作也被认为是毫无规范的“薛蟠体”。但他没有失去信心,而是进行了艺术的反思,直到遇到画坛领袖陈师曾。正是自信促使着他作出改变,成为画坛中不朽的一位名画家。
“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看到简·爱能够以此自信面对社会,我也懂得了自信的重要性。
《简爱》的读后感5
世界名著到底是不同于一般的作品,读得时候能完全的融入到故事的情景中去,虽然他的语言情节,甚至结局都很平淡,故事也逃不出世俗的套路,以读者期盼的方式发展。
《简·爱》让我阅读越喜欢,它不催我一滴眼泪,或一丝个性的感动。但那种心里淡淡的愉悦灌入我的身体。像早起喝了一杯纯牛奶,很淡但牛香味久久不散。
我读过许多关于感情的诗和小说,大多心灵震颤,感动得一塌糊涂,也很向往那样深刻的感情,那样浓烈的感觉。以前有过,于是越细读简·爱的心理描述,越能体味她对恋人的深情。她的一切心理,脆弱,伤感,多疑,幻想,甚至过于敏感的患得患失。我都能理解,并深刻的感叹作者的描述是多么形象逼真啊。
我一向很佩服明晓溪的《泡沫之夏》描述的唯美入微,《红楼梦》里黛玉的心思细腻感人,此刻感觉到简·爱的丝毫不比她们逊色,甚至更贴切,更贴合一个普通女孩坠入爱河时的表现,至少是与我相贴合。
回想起来,我真和她读过的那一段时间很像,每一天想的都是那么复杂的东西。呵,多伤神啊,可却从没有停止想过。生命的平淡却因此消失,代之以丰富的东西。很少有人能在心中划下印痕。简·爱太冷淡,生活也很灰暗,罗彻斯特便是上帝带给她去改变生命的人。而简·爱也在他心中激起永远无法平息的涟漪。我想他们对于彼此而言都太特殊了,以至于一辈子都没办法忘掉或不爱,如果失去了彼此,那该是怎样的荒芜啊。
好在他们有相对愉快的结局,只要两情相悦,还是能够在一齐的,可总感觉作者结局火灾部分的安排有些……,虽然有她的道理。
如果他们没有在一齐会怎样呢?这是不可能的,按照小说的铺垫。现实中就不一样了,就是心灵相通也未必。人的追求多了,欲望也一样。难免最后各奔东西。
简·爱是个个性的人,她不求什么,也不被现实的枷锁所累,无欲则刚,她能够一心持续特立独行的她。或许这正是我该学习的,想太多,难免会陷入牢笼之中。倒不如简单淡薄的好。
《简爱》的读后感6
《简爱》是一本具有多年历史的文学着作。至今已152年的历史了。它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感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用心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着作,因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学会了怎样做人,而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简爱的一生悲欢离合。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能够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不会感到恐惧。
她从小被她的舅妈收养,受尽了她的折磨。而且她舅舅的儿子约翰里德还是一个又胖又大、蛮横无理、猪狗不如的禽兽。他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她,但她的舅妈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持她野蛮的儿子。然而,主人公是一个顽强的、决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对约翰的恨压倒了对他的畏惧,不顾一切地跟他对打起来。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受到了她舅妈的惩罚。但她的这次举动足以令约翰胆颤心惊。她用内心的强大战胜了她的表弟身躯的强壮。
书中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体现她的性格。她说:“如果大家老是对残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顺,那么那些坏家伙就更要任性胡来了,他们会什么也不惧怕,这样也就永远也不会改好,反而越来越坏,当我们无缘无故挨了打,我们必须要狠狠地回击。”我很赞成简的这种说法,因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海伦彭斯,她的观点与简是截然不同的。海伦主张凡事能忍就忍,这样自己快乐,别人也会对你好一些。我觉得海伦的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是很让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宽容、忍让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怀,是令人钦佩的。我们无需去评价她的话,至少我们应从中悟出些什么。我很喜欢海伦的一句话:“我觉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费在怀恨和记仇上。”只要我们每人都能记住它,多多去理解别人,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多看到一些完美的事物,乐观地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中必须会充满阳光。
《简爱》的读后感7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取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帝的《简·爱》,那就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开始产生的新变化,也有了与之前不同的追求。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期在一起生活,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个躇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一样,需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以她倔犟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她勇敢地放奔曾经的生活,却最终得到了幸福的生活。她能够掌握自己人生的遥控器,她是好样的。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很多的简爱站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宽广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去生活。
《简爱》的读后感8
翻阅《简爱》,感触颇深,钦佩简爱的同时,也不住地为她的恩师谭波儿赞叹。
正如简爱自己所说,她的生命宛如风雪中的一茎弱草,任人欺凌,却不曾折断,即使受着树的覆压,一见到空气它也可以在阳光下欠伸。自幼父母双亡的简爱终日寄人篱下,又小又丑的她饱受世人欺凌,如果说她没有碰见玛丽亚谭波儿,她绝对不会坚持下来,绝对不会成长成一个阳光的自尊自爱的女性。这里面有一个故事:简爱所在的学校,校长曾听信他人对简爱的抵毁,在全校师生之前侮辱她为“可怕的说谎者”,在她觉得一切都完了的时候,谭波儿老师相信她,想办法为她在众人面前澄清,让她的人生豁然开朗,立志成为像谭波儿那样的人。可以说简爱以后成为老师,是受了谭波儿的影响,那种高尚的师德是自幼种在她心里的。
从简爱的成长历程来看,好的老师,能改变人的一生。这让我想起了梁晓声写的《我和橘皮往事》。
梁晓声曾因母亲的哮喘病而偷拿学校的橘皮,被当着全校几千余师生的面冠上“小偷”的帽子。绝望无助的他一度想要去死,因为他实在受不了众人密不透风的目光。是他的一个老师救了他,为他编出善意的谎言,让他的生命里重新有了本该属于他那个年纪的快乐,而不是憎恨和冷漠。若干年后长大了的他,成了一名作家,为这个影响了他一生,改变他的命运的老师写下《我和橘皮往事》。
三尺讲台上四季晴雨,一只粉笔书写的不只是十卷诗赋,还有学生们的一生。
读《简·爱》,看一株小草怎样穿过丛莽的严遮,开得繁花满树;读《简爱》,敬佩玛丽亚谭波儿为师的尽职尽责;读《简爱》,向桃李满天下的老师们致敬。
《简爱》的读后感9
说实话,在我读过的书中,大多在脑海中不会留下太多的痕迹。但是,有这样一本书,只要一打开,便会摆脱了书那种单纯的形式,使之融入到你的生命,恰似一朵美丽的花,即使凋谢了,记忆中仍久久的萦绕着它的芬芳。《简爱》就是这样一朵美丽的花。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第一次读《简爱》,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我之所以欣赏这个译本,是因为我始终觉得真爱、挚爱都是简单、单纯的,他不带有任何的私心杂念,《简爱》所宣扬的正是这样的爱,其精神性多于物质性,我特别欣赏男女主人公那种简简单单的爱恋,简和罗彻斯特除了默默深爱着对方,想拥有对方的灵魂外,没有太多地考虑,他们没有什么山盟海誓,也没有任何的甜言蜜语,或许我更愿意用朴实来形容里面的内容,来形容他们的感情,用一个最普通的比喻,一切的一切就好似一本白开水,就好似农夫山泉,让人感觉有点甜。
最吸引我的还是简那种始终追求个人的独立性的精神,哪怕是面对罗彻斯特如幻如神的爱情之箭,她仍旧如意的保持着自己追求平等独立的人格魅力,也许这种魅力使简这个人物深入人心,变得高大。可是现实中的她矮小、苍白,一点也不美。可以说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她身上的那种气质,那种为争得自己尊严,争得人格平等的永不服输的精神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会独自一人拿出《简爱》细细体会主人公之间的精神对白,沉浸在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抒情话语中:“上帝没有赐予我美丽和财富,但我们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的领会通过坟墓评定的站在上帝面前。”不知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一直都幻想着自己能迎来一种爱,如简和罗彻斯特一样冲破年龄、财富和地位的障'碍,可以超越时空达到心灵感应。简,最终以坚强的品质,出众的才华赢得了幸福,更树立了自己高大的形象:自尊、自爱、自强。
读完这本书,相貌平凡得我心中仿佛增加了一份信心,因为它是我懂得内涵的丰富胜过外表的美丽。
《简爱》的读后感10
我翻开了这部小说的第一页,便欲罢不能,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好书。
不得不承认,我读书的态度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我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当小简爱被斥骂的时候,我不禁对这位被命运捉弄的孩子报以同情的眼光,或者在她的眼中,这所谓的同情是对她的蔑视,她不需要,童年的悲惨遭遇让她反感,也会让他感到痛恨。
我为简·爱在舅妈家被欺负而流泪;为简·爱初到孤儿院糟受人格的屈辱而流泪;为简·爱的生活境遇而流泪;但这些大多是对简·爱的同情。真正让我感动的是为罗彻斯特最终选择了没有社会地位、长相的简·爱。我欣赏罗彻斯特,以他的绅士身份、他的贵族地位、他的渊博知识、他的财富,在当时与从孤儿院出来做家庭教师的简·爱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为什么这样一个的事实会成为现实呢?他看中的是简·爱的人品与气质,而我自己认为那是简·爱的内在美。这种内在美或许不如外在美那么绚丽,那么迷人,但她值得让人细细品位,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吸引人,越发有魅力。
当桑菲尔德庄园被疯女人烧成了废墟,更糟糕的是罗彻斯特被烧成了残废。他孤身一人,眼睛再也看不见一任何一切事物。远在它乡的简·爱毅然放弃了表哥的爱情,回到他的身边,去追求心灵中的真爱。
或许有人觉得简·爱傻,但真是这种单纯的想法与质朴的感情才会赢得真正而美好爱情。他们共同演绎了人世间最美的感情,更获得了人们的祝福与尊敬。
从简爱的身上,不得不对今天的生活报以庆幸,相比较而言,我们所缺少的不都在简爱的身上体现出来了吗,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生活中,简爱的任何一点都应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是当今社会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