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
推荐文章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1
作为我国最后一个由汉人所统治的封建制的国家,明朝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国家。我曾有幸去了北京,参观了那里埋葬着明代13位皇帝陵墓的著名的十三陵。在那儿,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让我感受到了那种别样的气息。朱元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乞丐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皇帝,而朱棣则从一位四太子做到了皇帝,并且完善了政治制度,发展了经济,开拓了疆域,迁都至北京,编修了《永乐大典》,还曾派遣郑和下西洋,他们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魄,令人们难以忘记。
古人云:“文史不分家。”有了历史实物就应有文献记载。老师寒假让我们读《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中的政治争斗、权谋之术、战争之术,会更让我们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读完了整本书,其中有几个故事和人物,让我觉得值得思考再三。
在古代,除了帝王外,有几个官吏走马上任时,全城的百姓特地放假,来迎接他的到来。这已经是屈指可数了。但明朝,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位清官——海瑞。我喜欢海瑞,不是因为其才能远高于众人,而是他有着那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执法精神。海瑞在临终前,别人曾问他有什么遗言,海瑞说的是欠了户部5钱柴火钱。
这种精神在古往今来的社会中是少之又少的,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能多赚,就多赚。如果欠别人钱,能赖就赖。而这有可能就是海瑞受民爱戴的原因之一吧。我喜欢海瑞,更是因为他那种敢于进谏的勇气。他对执法者的不满和愚昧,表现得十分尽致,无话不说,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不受到皇帝的重用,和多次入狱的原因。
还有,我认为这本书写得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中日两国的战斗,中日两国从历史上来看就有很多的利益纠纷。远至遣唐使近至钓鱼岛,中日双方的对决总是那么的激烈。尤其是几次的战争,那就是史家之绝啊!虽然从激烈程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上一筹。但在明朝的那段打击倭寇的历史同样的悲壮与激烈。打击倭寇最厉害的要数戚继光,而一个天才,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则次之。凭借几位抗日英雄的智慧,最终将日本赶出了中国。
明朝,是一个昏庸的年代,明朝也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年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在今朝啊!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2
用时一个月,终于把这本页数多达8千多页的书籍,读完。昨晚上,读完以后,脑子里真的有很多的想法,就像当年明月讲的那样,看历史,只有2个字,悲剧。跟随着朱元璋,从一无所有,到建立明朝,在崇祯皇帝的无数次自救计划失败,到最后的不甘心的自缢,那种对于国家的情怀;以及各个首辅,愿意的不愿意的,好的坏的,精明的和稀泥的,最后的下场,貌似都是一样的,没有一个好的下场,被挖坟的居多。
那一刻,突然明白:为什么,读史会使人明智。因为不管处于什么样的朝代,身为人臣,总是那样,有忠心的,也有奸佞的,你真的会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看到一个很大的格局,这个格局,是在你现实生活中,不会去考虑到的,也许是历史的沧桑巨变,也许是一路的下坡路,你会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
记忆最深的的东西,是最后结尾的地方,那首诗,那四个字:相信未来。就算是自己的一生,你也会经历很多很多的东西,人生真如过山车。昨天看自己人人网,很久之前的那个动态,讨厌人生的起伏不定。讨厌的东西,也是会去经历,注定的东西,真的不会逃过去的,那天,同时觉得,自己以前没有活的那样纯粹了,以前可以一觉到天明,现在不会,会做超多的梦,心里会压太多的事,这就是现在的生活。会失去很多很多的东西,会失去很多的人,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没了,走着走着就散了,就不见了。以后的人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坦坦荡荡的讲出:相信未来,这样的话。
这大概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在你慢慢接受现实的同时,你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的纯粹,读书,是让你永远记着,前方有光。气数这个东西,不是谁能够决定的,坚持内心想要的,坚持理想,是件很难很难的事,但至少,要相信,坚持下去的时候,未来依然美好。
《明朝那些事儿》,读不懂,朱元璋打天下的辛苦,以及大面积罢免官员的心理,和罢免宰相,大面积罢免官员,每年的休息日还少的可怜;朱棣拼死拼活的打天下,迁都北京;每一位皇帝,都有自身的亮点;还有言官,那种吵得不得了的,无穷力量。很荣幸,能够读到你—《明朝那些事儿》。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3
《明朝那些事儿》这部书,让我们得以用另一种目光去翻阅,用另一种态度去面对历史。
《明朝那些事儿》不仅没有普通史书独有的一种无聊,呆板,深奥在其中,反而还有一种趣味性的语言文字来形容过去的往事,这种趣味使我们被从前那些“无味”的历史给深深吸引住了。
从书中的字里行间中无不透出一种帝王的尊贵威严。原来皇帝的江山也并非是只用一纸兵权,一大群人马,一名优秀的指挥官就能得来的。为了一个称谓、一声高呼、一座江山…是要用无数鲜血和头颅换来的。看了书后我才明白,朱元璋只是为了一块地而与元朝作斗争,[农民两千年的起义只是为了一块地]而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是为了独霸江山才与元朝作斗争。
朱元璋的一个死对头,陈友谅。
陈友谅不像朱元璋那样是以实事求是的战斗方式而是传播迷信封建的方法来与朱元璋斗争的。在陈友谅的脑海中,亲情、友情、信义、忠诚什么的都是“天方夜谭”。那么,这也就注定了他不会成功,这也就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应素之一。就书中的一段话来概括陈友谅的一生:“陈友谅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但在那个乱世里,他的行为法者却是通用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如果要生存下去,这似乎又是必然的选择,他的错误在于将这种法则发展到了极致,直到走火入魔的地步。迷信暴力,不讲基本的信义,使他丧失了人心。但他却又是一个真正的枭雄,他坏事做尽,却又敢作敢当。可惜,在那个乱世中,他只是个枭雄,真正的英雄是朱元璋。”
在这部书的第一册中,有一个小人物,但他在我心中是那么的伟大,他的一封遗书让我认识到,肉体的征服,不代表精神,灵魂上的屈服,他,就是文天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写了,他痛恨那种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历史的精彩!
历史不仅很好看,也很耐人寻味,不是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4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吸取古人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不重蹈历史的覆辙!我也喜欢读史书。去年从学校图书馆借阅《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书时,由于抢手,基本没按顺序读;今年暑假特意买了一套让女儿读,为了激励她,我又重温了一遍。明朝那三百年历史,在当年明月的笔下,历史很严肃,很深刻,深刻到人性;语言很幽默,很精彩,精彩的让人感叹历史书也能这么好看。
为师者,感叹自己的课堂如果有《明朝那些事儿》这么通俗易懂,百听不厌就好了,学生觉得上课就是一种快乐,学习就是一种幸福——多好。这就让我们为师者要智慧思考、不断探索。当然我们要尝试创设这样一种氛围,细心解读教材,扩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能够做到旁征博引、高角度的看待教材,用知识的趣味性和知识的应用性让学生感兴趣。
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平等的课堂。孩子再小,我们也应当尊重他们,相信他们,让他们感觉老师的尊重、喜欢和关心,特别是善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让他内心踏实的想象、思考、动手操作、提问回答……而不是总顾忌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在平等中,孩子会身心放松的投入学习;在平等中,孩子们会充满自信的主宰自己的学习。
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互动的课堂。我们的知识需要互动,这样的课堂是自然和谐的。让孩子们主动参与,互相学习,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大朋友,去引领,去和他们一起探讨,让他们经历自己学习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体会发现新奇现象的喜悦。
让我们的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数学的抽象会让有的学生头疼,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在学生的基础下应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让学生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决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正如当年明月笔下的文章让人回味无穷。
学校的课堂是孩子的课堂,让我们老师和孩子们共同编织属于自己的理想课堂。老师用自己的知识和责任成就孩子们美好的儿童时光,让孩子们在课堂中享受快乐、享受成长!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5
昨天几个同乡会的负责人相约到刘陶叔叔家拜年,一走进刘叔叔家,就看到一茶几的书,最上面的一本就是《明朝那些事儿》,前几天和网友牧野还聊到这本书,对它有一点点了解,刘叔叔看到我爱不释手的样子,他就送给我了,回到家,网也不上了,认真的拜读,还真学了不少东西。
《明朝的那些事儿》说的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起,到明朝灭亡300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生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
在阅读部分篇章后,感觉到该书语言风趣,情节生动,作者似乎在写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能让历史写得这样,还真让我佩服了。
不管从如今历史讲述者的自述,还是公众对历史的追捧,都不难看出,公众喜欢并需要历史,只是痛恨“教科书”式的表达。
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但我认为必须要加个前提,那就是你写的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
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
我喜欢这种方式,可能是和我自己水平有限有关吧,从小读书就不认真的我,平时一看到文言文的东西就头痛,现在好了,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我想,那些认为历史书不可以幽默、白话,必须要严肃的先生们,显然是不屑于做这事的。既然他们不愿意做,那还有谁愿意用老百姓能听明白的语言,给我们这些草根们说说历史上的那些事儿,说说汉朝、唐朝、宋朝、明朝那些事儿呢?
如果是有这样的书再出版,我一定要好好学一下中国的历史,这个小伙子听说是武汉人,才27岁,在广州是一个公务员,如果有缘真想拜访他,好好向他学习,不管人家怎样向他拍砖,我在心中永远支持他,后生可畏。佩服。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300字-《明朝那些事》读后感300字心得体会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