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
《影响力》讲了一个现象:人的顺从性有几个不同的影响因素,互惠、承诺和一致、喜好、稀缺、权威和社会认同。《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欢迎查阅!
《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篇1
《影响力》,很多人为之推崇的一本书。首先从质地上讲,字比较大,书页比较厚,所以我觉得其实没有什么太费神就看完了,速度还是比较快的。里面提出来的理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接触。很多理论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词,书中重点讲述的一些内容就是给我这样的感觉。
本书从几个角度进行了影响力的阐述,理论+案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会让内容觉得过于枯燥。文章开篇也是举了一个动物的例子展开整体。
从互惠、社会认同、承诺和一致、权威、喜好、稀缺几个方面,讲解了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选择和确定某项选择的原因。在工作时利用好这些部分相当于给别人设了“圈套”,很快它就会沦陷。这相当于我们利用了别人的弱点展开了攻击一样。在这些所体现出来的人类性格特征之中,我觉得“权威”是最残酷的,因为权威,人们不敢去抗衡而做了自己不愿意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想到了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迫生活在某种“淫威”之下。这是一种愤怒与无可奈何。
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感触,将这些能量转化到自己想要利用的时候为己所用,恰到好处的利用,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很多时候是有自己的思维盲区的,也就是所谓的“惯性思维”,顺从着日常自然而然的反映去进行决断,往往就会给别人一些可趁之机。
用好的事物个感官去感受那些美好,影响别人进入一股正能量的洪流,活泛的将这些知识在不违反道德的情况下为己所用吧。
《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篇2
《影响力》是一本好书,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作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实验社会心理学教授,沉浸于顺从心理学研究三十余年,他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和严谨的逻辑推理,为我们揭示了蕴涵在顺从背后的六条基础心理学原理: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不同于枯燥的说教,《影响力》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和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故事或实验向我们证明了那些常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根本不会意识到的现象背后的原理有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坦诚地讲,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匆忙应付中阅读,囫囵吞枣。出于教师的秉性,阅读中总想“急功近利”地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却似乎总也牵扯不上关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被书中列举的一些简单的事例所吸引、震撼,在共鸣中也有了一些与教育沾边的思考。
一。审视教育的“无力感”
在《影响力》的第三章——承诺和一致中有一个案例:弗雷德曼想要阻止一些二至四年级的小男孩不玩诱人的机器人玩具。当他用“惩罚”威胁和“执法”约束孩子的时候,22个男孩只有1个男孩摸过玩具;6周后,当他不在的时候,他的威胁就失去了效果,77%的男孩选择玩机器人玩具。在第二次试验中,他只是对孩子说当他暂时离开房间时不要玩这个玩具,因为玩这个玩具是不对的,并没有威胁孩子。6个星期之后,2/3的孩子没有玩这个玩具。
对于实验结果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我还是赞同的,威胁孩子,只能得到暂时的顺从,最后效果肯定是不佳的,特别是当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独立意识的时候。反思自己,作为教师或班主任,我经常习惯于“约束式”的教育,教条式的“规范”和“惩罚性”的威胁。在面对“拒绝”服从和“屡教不改”的学生时,又会因政策、法律缺乏对学生“合理惩戒”的支持而感到教育的“无力感”。工作中经常听到身边的老师有赌气式的评判“某某同学早该开除了”,也时常会遇到个别班级“扣分就让学生走读”的“惩戒管理”引发的矛盾。反思案例中的两种管理方式的实验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只有让学生获得内心价值感的认同,才会形成良好而又持久的行为习惯;简单粗暴式的惩戒约束会出现“反弹”。教育管理的“无力感”实际上是正确价值观念宣扬上的“无力感”。行为习惯有偏差的学生往往受社会不良习气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氛围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该既看到学生的失当行为,更应该了解此行为背后的观念支撑,在日常管理中强化渗透班级价值取向的教育,关注个体性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另外,面临社会转型期的到社会大环境,教育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过于松散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对学校管教过分的期待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育更应强化家校等多方合作育人,形成教育合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贴近学生,坦诚交流,宣传正能量,以行为示范引领学生成长。
书中还有一些教育方法同样对我有启示,如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的时候,可以利用社会认同感的原理,给孩子看一些同类孩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录像,而不是纯粹文本条文说要怎么做,或者背行为规范等等。
二。反思教学的“落实力”
书中有一个沙滩“偷窃”事件的例子,在沙滩上随机选20人,在其一侧放置物品后走开,再让研究人员扮演“小偷”行窃。在面临“偷窃”事件时,未受到看管物品委托的阻止只有4次,而接受委托的阻止达19次。这个简单的案例也给我许多启发,作为教师,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出清晰的学习指令和做出准确的学习要求,对保证学习的效果意义重大。课堂的要求越细致,学生学习效果越好。教师合理的学习指导、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和师生间默契的配合是落实教学实效的关键。反之,一堂没有指令和要求的课是迷茫的,知识如同沙滩上放置的物品,没有委托,缺少管理,即使再富有负责心的人也会不自觉地选择忽视,再认真自觉的学生也会懈怠。我们经常发现身边的学生不自觉的下滑,有的学生“不是不想学,是学不会”、还有的学生“很能学,就是学不好”;教师一次精心地布置练习作业,一次有效的课堂组织或准确的点拨,一次入心的谈话可能就是打开学生成长大门的金钥匙,
作者还告诉我们“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可见,让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制定合理的目标对促进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也十分重要。
三。积淀工作中的“思考”
《影响力》一书中揭示的顺从心理学的六大原理,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审视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方式,思考我们简单行为背后的意义。书中列举的事例平凡、朴实,却在作者层层的拆析中赋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一方面源于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也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思考与积累,其反思和累积意识更是值得我们学习。作者从一次给自己的孩子买玩具的经历中,发现了商家精心设计的促销陷阱,愤怒之余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进而转化为自己写书的素材、富有说服力的案例。反观我自己的工作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却难做到适时适当的思考和整理。缺少了工作中的“沉淀”和静心思考,教育教学工作徘徊不前。纵观教育界的名师、大师,大都具有在日复一日的简单工作中经常思考、反复积淀的习惯,在不断累积中获得了超越常人的教育教学能力。
掩卷反思,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读一些这样的书籍,多一些思考和积累,夯实自己的理论水平,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不求多大成功,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正如书中所说的,对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对情况的不了解总是让我们盲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似禀赋、处境或经历的人;但掌握了法则,能让你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篇3
《影响力》被某位我不曾听说过的著名营销专家推荐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的五本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先,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一向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忙的可能性就更大。
比较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只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平衡自己了。这个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状况,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必须算但是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取了某种立场,就会应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持续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此刻的一些选取,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高中老师曾说就应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潜力和资源呢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状况下选取了某种东西,就会构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选取是对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很多选取和想法了,不明白这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干扰,总之,认清内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社会认同原理的两个前提:不确定性和相似性。对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对状况的不了解总是让我们盲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似禀赋、处境或经历的人。其实,大多数人也是都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诱惑充斥着我们的双眼。而这些信息抑或是选取在我们的内心里不停的盘旋,从一开始,也许我们所闻所见就让一切变得混乱而不够明朗,所以除非我们在庞杂的信息中持续一颗纯粹的心或是清醒而足够理性的头脑,否则我们的决定要么是社会认同效应的产物,要么就是一个荒谬的决定。但是没办法,有时候,听不见自己的心声时,最好的选取就是盲从。只是,期望在我们某一刻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挽回。
作者在最后阐述避免受社会认同影响的两种方法:环顾左右之后,别急着往前冲,向前看;抬头跑。这让我想起了不明白出自谁的一句话: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确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我相信很多时候,从众是人们所避免不了的状况,但偶尔,在决定自己命运的选取面前,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篇4
读的过程中,闪现了很多回忆的片段,或是窘迫,或是无奈,现在才恍然,原来自己是中了别人的顺从圈套啊!
互惠,承诺与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这些融入社会基本运作的原理,同样也是人性的弱点。
一旦通过手段让对方产生亏欠感,便极有可能从对方手中取得互惠的收益。
流量是互联网时代最值钱的东西之一,小到菜场的摊位,大到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推荐位,越显眼的位置,就意味着越大的流量,自然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流量意味着曝光度,也意味着更多的关注,更多的评价,人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关注人群集中的地方,倘若经过一座桥,有个人往天上看,或许无法吸引你的目光,但若是五个人,十个人,必然会让你忍不住看一眼,面对同样的商品,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销量,评价多的,毕竟,多数人的选择,总是没错的。
除了那些高高在上,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名人,与平常人有着相似经历的人,更易获得大众的好感。那些励志,引起共鸣的故事,总是会让人产生我也可以的错觉,自然,此刻无论掏多少钱,只要在承受范围内,都会让人甘之如饴。
人们总是更相信KOL说的话,哪怕是包装出来的。
稀缺品总是会激发更强的购买欲,在有竞争压力的情况下,注意力会逐渐从产品本身的价值转移到占有欲上,而事实上,物品的稀缺与否,并不会影响其本身的质量。
《影响力》读后感及感受篇5
《影响力》这本书很早就我读完了。
4月初的某一天我在亚贸上完课像往常一样坐公交车回家,在阅马场,上来一男子,我注意到了他,人此行头比较邋遢而且还是残疾人,身上背这个运动包,样子特别滑稽,身上脏兮兮的,他上车后没有刷卡也没有给零钱,就对司机很客气地说了声"谢谢"。司机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他上了,我当时想,这司机还蛮人性的,因为我每天这路坐公交车,经常有乘客逃票或少给钱的情况发生,司机常常为此大发雷霆,也因为常常有这样不自觉的乘客,司机拒绝及时赶路,导致我们这些上班族迟到(当然因为这种情况迟到比较少,因为真正因此停留很长时间的司机也不多,我不是在为自己偶然的迟到找借口,其实我很少迟到)。其实车上当时空余座位还蛮多,但奇怪的是这位特殊的乘客并没有找个位置坐下来,而是在靠近下车门的位置站着。过了一会儿,他居然很陶醉地唱起了歌,这么晚下班的乘客大都一脸倦容,他却那么有激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想起来觉得自己好傻,就在这会儿,我还没有意识到他实际是在"卖唱",等到他挨着向大伙伸手要的时候才察觉到,不过我和很多人一样,很心安理得的给了10块钱,心想毛不准这是一个汶川地震后的幸运儿呢,这样自己也算是在献爱心吧,虽然10块钱不多,毛不准就是他一天的生活费呢,心里想着还挺得意的。
这件事就像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一样抛在脑后了,知道5月中旬的时候,同样是在亚贸上课,也同样是坐同一辆公交车,仍然是在阅马场车站,上来一个残疾人,他没有买票,只对司机说了声"谢谢"。我仔细观察了一下眼前这个人,不错,就是上次那个残疾人,还是同样的行头同样的装扮,那衣服脏到恰如其分,头发乱得恰到好处,再过一点估计司机就不会让他上车了,再干净一些恐怕就没人愿意同情了。唱的仍然是上次那首歌,站的位置都没变,之后也是逐个要钱,我心理生气不好发作我只好低头玩手机游戏,不理他,他停顿了一会儿走开了。之后他在古琴台下了车。别人大多数都给钱了,我这次没有给,因为我觉得这个人是个骗子。
大家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在昨天,对,就是201x年6月9号,我下班后在公交车上有碰到了他,一切程序都没有变,除了我不但没有给钱,反而很气愤的对他说了句"你已经第三次向我要钱了,这也太戏剧化了吧?"他并没有表示惊讶,甚至脸上一点表情也没有,只是很快在下一站下车了。这会儿,想到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当时很气愤,很想对所有乘客揭穿他的骗局,但我没有,我想,即使我现在揭穿了他的骗局,恐怕我下一次再碰到更高明一点的骗子还是会上当,因为大多数人在这些事情上都是很感性的,不会仔细去考虑是否受骗,也就是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其实这些不算高明的骗术我们应该能识别,为什么偏偏上当了,弄清楚这一点,就可以保证我们以后少上这样的当。其实,《影响力》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阐释。按照书中的说法,我们作出的所有行动都可以看作是受到一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种因素就是——权威。是它在支配着我们在这样高明的行骗者面前做出错误的决定。
比如,我们如果在某一公共场合,一个衣着平平、没有任何出众相貌的小贩在公共场合发表演讲,说某支股票价格会在一个月内翻一番,我们可以肯定大多数的人都不会相信他,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更准确地说是在心中——他没有任何值得人们信赖的地方,因此人们不会相信他的"谎言",即使他说的全是真的。但是如果是一个相貌威严、戴着眼镜的学者在一个高档学术报告厅里发表同样的演说,那么大多数的人都会立刻做出现在就去买股票的决定,即使他说的全是谎言。
因为,人们从心底里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一点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不是吗?我们为什么会相信第二个人呢?这就是影响力中所说的"权威"为什么他是"权威"?这个是我们的眼睛告诉我们的,虽然我们不会用严格的定义去判断是否权威,但是眼睛总会通过一些信息告诉我们的大脑做出是否定义为权威的概念。因为在大多数人的认知当中,第二个人的穿着更容易让人相信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在面对眼前的陌生人时,你是相信一个穿着一本正经的学者,还是一个相貌邋遢的街边小贩?就像我遇到的这件事情中,也是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信息让我们默认了他值得同情,虽然他很不幸被同一个人撞到三次。
通常,我们会认为乞丐一般都是穿着破烂、装得楚楚可怜的样子,以此博得人们的同情。的确,我们见到的乞丐也是这个样子。于是,这样我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凡是乞丐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相貌可怜,于是我们见到这样的人时就会以此判断他们是乞丐。当事实情况与我们的"思维定势"发生冲突时,我们会怎么样呢?答案就是:我们会失去判断的标准,从而做出错误的行动。呗我三次撞到的这个乞丐,就是因为其利用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所以他才改变形象,从表面入手,树立自己的"权威"的表面,打消人们对他的疑虑,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做出错误行动的目的。而事实也证明,他这样做也的确是成功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如果说让每个人碰到类似事情都认真思考一番再决定是不可能的,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也会有更加高明的骗子在不知不觉中让你心甘情愿地为他做出牺牲。现在只要出门,几乎竟能撞到躺在路边或者跪在路边行乞的人,有老人和小孩,也有中青年人,有残疾的也有肢体健全的。我想,要真正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恐怕应该是怎样做到不要出现这样的骗子,这个恐怕需要调动很多元素才能完成,包括教育和国家政策等等。比如,如果残联能调整政策更好的帮助残疾人受教育和就业就是一项不错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