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

思恩21160分享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范文

观看《榜样5》,会让人们的心灵触动很大,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决心和力量。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1

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暖心的组织 坚强的堡垒

抗击新冠疫情,全国一盘棋。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疫情发生后,浙江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自1月25日(大年初一)起,先后向湖北武汉派出12支医疗团队,支援抗击新冠疫情工作,并于1月25日当天经省卫健委批准,成立浙江省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在抗击疫情前线建立坚固堡垒,有序高效开展援派工作。

誓言铮铮 “到一线去,到风暴的中心去”

“武汉,我们来了!”1月25日,农历庚子年第一天,浙江省首支抗击新冠疫情紧急医疗队在杭州集结,141名“战士”出发支援武汉。

一月底的武汉,正是疫情肆虐、急需人员和物资援助的时候。一边是未知的病毒,紧缺的防护装备和不符合条件的病房设施;一边是大量需要救治的危重症病人。面对看不见的敌人,面对到达武汉后难以预测的风险,浙江省援助武汉抗击疫情的队员们来不及和家人商量,毅然纷纷报名请战。

“我不来武汉,谁来武汉;此时不来武汉,何时来武汉。”

“我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他人赞美,只是为了常人无恙,为了国泰民安。为民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就是一个念头,要去的!”

“我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向死而生。”

……

请战的铮铮誓言,从全省各个医疗单位争先恐后发出。从通知到出发,不到一天时间,这支浙江抗击新冠疫情紧急医疗队就组建完毕。

科室最年长的护士冲在前面,“你们都不要和我抢,我去了,看到没有问题,你们才能更有信心”;年轻的医护人员在前辈的影响下,克服稚嫩和畏惧,“我开始连血糖测试都不敢,怕一不小心,针扎到自己手上,可看到他们勇敢冲上去为病人做插管、做口腔护理,做着这些最危险的操作,就什么也不怕了。”他们穿上战袍,成为战士,踏上禁地,成为勇士,毅然与病毒展开战斗。

“我们的队员都是第一时间报名,有着强烈的内生动力。每位队员的单位也都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曹启峰提到援助武汉的情形时说道。

突出优势 确保“打胜仗、零感染”

调集最优秀的医生,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提供最急需的资源,指挥部临时党委充分发挥浙江医学医疗高峰优势,带去科学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坚持做到医疗与防疫兼顾,重症与方舱共管,确保“打胜仗、零感染”。

临时党委牵头建立医疗、护理、感染管理组织架构,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救治规范化。对新改造的病房,组织院感专家提前介入、提出对策并落实整改,首创驻地感染防控“七个加强”,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针对抗疫医务人员来源不同、专业各异、水平不均、普遍年轻等情况,指挥部临时党委进一步优化完善组织架构,通过强化精细化、分层级管理,组织开展MDT和远程会诊、多学科远程讨论,引入5G超声机器人设备,将省内资源辐射放大到武汉战场,危重症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方舱医院实现患者“零死亡”。

在医疗诊治过程中,临时党委组织将浙江省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理念应用于医疗支援,实施人文关怀六项举措,为患者提供贴心服务,“患者看不见我们的脸,但要让他们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到希望!”

努力记住患者的名字,亲切呼叫患者并主动作自我介绍,学习日常的武汉话跟患者拉拉家常,关心患者的饮食跟睡眠等基础情况……他们用最贴心的方式,给患者,给武汉带来春暖花开般的关怀和温暖,“我们给自己取名叫‘小太阳’队,我们不是来等待春天的,我们创造春天!”

暖心保障 持续提升抗“疫”战斗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靠的是医务人员勇于担当、敢打必胜,拼的却是后方保障。正如临时党委书记曹启峰所说,后方充足的物资、良好的治疗条件等保障,是确保援武汉医疗队“打胜仗、零感染”的坚强后盾。

从为第一批援汉医疗队141位队员提供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保障,到保证所有援汉1844位医疗队员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的调配和供给,支援武汉的70余天里,浙江省持续调集最充足的资源到武汉抗疫前方,临时党委克服各种困难,加强各方协调,多措并举为医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后勤主管凌磊等人1月25日作为第一批援汉医疗队员紧急驰援武汉,最后一批撤离,以保证医疗队无后顾之忧。“临时党委指挥部有一部用于购买生活物资和运输的商务车,仅在武汉期间就开了1万多公里”。

针对援武汉抗疫时间长、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临时党委广泛开展谈心活动,暖心缓解医务人员心理焦虑和思乡之情。队员工作六班倒,后勤部门开辟“深夜食堂”,组建“深夜食堂”工作小分队,做一碗面,炒个菜,包一碗饺子……24小时为医务人员提供家乡餐食,缓解饮食不适,让队员暖胃又暖心。医疗队员生日时,临时党委会送上一碗面,一束鲜花,组织大家在网上为队员唱“生日快乐歌”,点滴关怀铸就了医疗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

援助武汉战疫焦灼,临时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进行“擎起党旗、亮出身份”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援助武汉期间,共有549名医疗队员递交入党申请书,158名医疗队员“火线入党”。

“一把除魔剑,一碗热汤面;挥剑斩疫情,煮面暖人心。”在历时70天、跨度4个月的战疫过程中,临时党委带领1844名医务人员(其中党员852名、预备党员159名),转战11家重症救治医院、4家方舱医院和有关疾控机构,累计经管患者2964人,其中重症、危重症858人,治愈出院1993人,圆满完成了援武汉抗疫任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工作目标。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2

张西京:生命守门人 人民的军医

2020年1月23日,为阻止来势汹汹的新型肺炎疫情扩散,武汉“封城”。

1月24日22时20分,空军一架伊尔-76飞机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星夜起飞,包括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西京在内的约150名医务人员,作为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首批队员,在除夕夜毅然告别家人,逆行飞赴武汉,支援湖北地区抗击疫情。

这支由空军军医大学紧急抽调附属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空军第986医院人员成立的医疗队,队员涉及呼吸、感染控制、重症医学等多个科室,60%以上拥有中高级职称,部分人员还执行过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埃等重大任务。

抵达武汉,“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刚下飞机,到处黑黢黢的,感觉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病毒的味道……”深夜抵达武汉的张西京第一感受是那样真切。

从抗击非典时,站在队伍中为到小汤山医院参加一线救治的战友们送行,到亲自参与汶川抗震救灾、为敦煌教导大队腺病毒暴发肺炎官兵救治、为宁夏公交纵火案伤员救治等重大急难险重任务……2020年春节,从事重症医学24年,党龄28年,入伍32年的张西京,又一次闻令而动,踏上这急难险重任务的第一线。

1月25日,大年初一,张西京等人到达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

时任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的刘智明闻知消息,第一时间赶来迎接。他握住张西京的手,含着眼泪说:“解放军来了,我们就有救了!”

面对投来的信任和嘱托,张西京和团队不由分说地接过这最沉甸甸的期望,第一时间了解武昌医院收治病人事项,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对新冠疫情患者的救治过程中。

“不管前面遇到什么,一定尽最大的能力尽早战胜病魔,因为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是人民解放军,同时,我们也是人民的军医!”

接手武昌医院,“摸清阵地,首战告捷”

“我是党员,又从事重症医学专业,不提前摸清‘阵地’的情况,怎么能打好仗?”

接手武昌医院后,张西京就发现,由于武昌医院不是传染病医院,并没有为隔离病人与易感者划分的特殊区域和通道(“三区两通道”)。“医生和患者共用一个通道,如果不能把传染源隔离起来,医生和护士都可能被传染,患者的健康也无法保证。”

张西京第一时间带领团队,昼夜不休,用两天时间将符合传染病治疗要求的通道建立起来,为后续治疗做好了安全保障。

为全面熟悉了解对口支援医院收治情况,提前科学制定救治规范流程,他主动请战,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与地方医务人员密切协同,科学制定每名患者个体化救治方案。他将病房里每名患者的名字、年龄等基本情况都熟记于心,小到液体的滴速,大到血液净化的时间长度,他都要认真检查。

“ICU面对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我们作为ICU的医生,一定要对自己病人的病情了然于胸,要胆大心细。”陪同张西京参加《榜样5》节目录制的西京医院医生方宗平提到,张西京经常这么教导他们,“所谓胆大,就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于危重情况,不能退缩。所谓心细,就需要对病情的每项指标,每个病情变化的细节随时掌握。”

重症监护室一名新冠疫情老年患者生命垂危,张西京果断停掉与病情无关的药物,“老人身体孱弱,长期用药加剧患者肝肾功能的损失,尤其处在缺氧状态,会进一步加剧肝肾功能的衰竭。”同时,安排医护人员协助老人进食。慢慢地,老人血浆白蛋白数值接近正常值,虚弱乏力状态逐步缓解,渐渐地在医护人员精心治疗下,能下地走路,并成为武昌医院首例重症新冠疫情治愈者。

使39名新型肺炎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成功治愈武昌医院首例危重新冠疫情患者,极大鼓舞了医务人员士气,为武汉人民树立了战胜新冠疫情的信心。

进驻火神山,“和死神掰手腕”

每天穿戴13件装备,连续4个多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和同事们日夜不停地抢救重症病人。正如张西京所说,“我们是守门人,也是在和死神掰手腕。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些在鬼门关的重症患者,把他拉回来。”

2月3日,医疗队开始进驻火神山医院。此时,火神山医院的ICU病房尚没有建立起来。“2月4日,火神山医院已经收治了新冠疫情的普通病人,但如果没有ICU作为保底,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就很难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张西京说道。

于是,张西京带领医疗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员骨干奋战48小时,使ICU病房及时达到按时收治危重新冠疫情患者的要求。他跑工地、改图纸、调方案、走流程,脚磨破了依然咬牙坚持;红黄绿区设置、ICU通道布局、换隔离服的房间建设,他都守在现场,确保万无一失……为收治火神山医院首批重症患者做好了准备工作。

作为重症医学一科主任,他身负生命重托,面对棘手的病毒,结合科室危重患者多、救治难度大、医护人员来自不同单位等特点,制定重症患者救治、医疗文书书写、查房、转科方案等五项规范制度。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他参加全院全部危重病人会诊和中部战区总院新冠疫情重症患者会诊,在实施个体化诊治的同时,努力将治疗关口前移,同时积极刻苦攻关新疗法,不断提升治疗效果。

张西京说,在最危难最紧急的地方,都是“跟我上,看我的”。在火神山医院ICU里面第一次器官插管病人,第一次有创操作,第一次危重病人的吸痰,都是由党员做的。作为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党支部书记,张西京带领支部一班人,始终冲锋在救治一线,为年轻医护们做出了榜样。他将把患者从鬼门关救治回来作为责任,将把年轻的队员平安带回去作为职责。患者说,“看到了你,就看到了希望。”

重症医学是一个压力极大的科室,张西京常引用医学泰斗裘法祖的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来教导学生,“让病人躺着进来,站着出去,有一个很好的预后,是我们作为ICU医生的毕生追求。”他重视对年轻医生职业方向和医德的引导,也始终不忘党和人民的嘱托以及内心的信仰。

在艰苦奋战的84天里,张西京一天没有休息。他所在的空军军医大学第一批医疗队共收治351名重症和危重症的新冠疫情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6.8%,实现了“提高救治率、降低病亡率、医护零感染”的目标,为党和人民交出一张优异的答卷。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3

张宏:微笑天使 白衣战士

“‘红区’内外,两个世界,一个静得可怕,一个动魄惊心。”红区,是业内对传染病污染区的代称,而抗疫医院的重症、危重症病房,同病毒短兵相接,堪称“红区”中的“红区”。

对于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病房的护士长张宏而言,穿梭于传染病房为危重症确诊病人面对面采集咽拭子,帮患者翻身叩背,做口腔护理,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进行这些最容易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操作,是疫情严重期间她每天的日常工作。

主动请缨 “党员就应该先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2020年1月底2月初,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病人激增、床位极缺。

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参与金银潭医院管理ICU病房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主院区发热门诊及病房高位运转的情况下,将启用不久的中法新城院区和光谷院区整体改造用于危重症救治,并向全体职工发出“同舟共济,一心赴救”的公开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科肿瘤科护士长张宏第一时间响应,主动请缨成为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首批隔离病房的护士长,“我觉得党员就应该先上,这是我的职责所在。”

接到任务后,张宏立即带领护士们进入隔离病房,不眠不休参与院区危重症病房改造,在48小时内按要求完成筹备工作,熟悉护理标准和流程,落实新冠疫情患者应收尽收。

做好引导 “穿上防护服,我们就是白衣战士”

病房开放当晚就收了33个病人,病房外站满了准备入院的病人,一边是极度恐慌着急入院的病人,一边是第一天穿上防护服上岗的护士们,“她们很多是80后、90后的孩子们,从普通病房工作状态转为传染病房的工作状态,大家很害怕,都不说话,空气里弥散着紧张的气氛。”

张宏心理压力也非常大,担心大家稍有不慎会有暴露的风险,担心有人不听从安排导致病房混乱,担心大家会不会工作不下去。

责任在肩,她积极调整状态,一边合理安排接收病人并安抚他们的情绪,一边鼓励医护人员不要紧张,按学习的流程一步一步做,“新冠病人就在我们的面前,我知道大家心里害怕。但是我们是医务人员,穿上防护服,就是白衣战士,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如果连我们都无法承受不去护理病人,那还有谁能来守护我们的病人呢?”她身先士卒为重症患者擦洗、护理大小便、采集咽拭子、给压疮患者清创换药,带领护士们在最短时间内适应重症病房的工作。

与此同时,为保证护理工作安全、最大化降低感染风险,张宏和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边救治、边总结。他们一次次优化护理流程和护理标准,多次更新护理指导版本。这一本本操作规范,如一道道坚固的屏障,保障了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也为后续抗击新冠病毒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爱患者 “大家在一起,不是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我们是战友的情谊。”

“她每次到我们跟前的时候,就是一脸的笑容,好像就是一缕春风就过来了,就是一缕阳光就过来了。”被护理的患者这样形容张宏。

对新冠疫情患者的护理,不同于平时在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进入病房的病人没有家属陪护,重症患者也都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除了救治工作,患者的吃饭、洗嗽、大小便都需要医护人员协助完成。而在防护服和口罩下的医护人员,需要不吃不喝、提高音量来与患者交流。这些,并没有让她们退缩,而是更加小心谨慎、一丝不苟。

“患者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甚至是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传递着对生命的渴望,而唯有用心守护,才能让他们重获新生。”

张宏所在的病房曾收治的一位感染新冠疫情的老人,神志有些不清,情绪不稳定,上半身布满呕吐物,并且伴有严重的皮肤压疮。张宏看到后,走到他病床边,细心地为他进行温水擦浴,更换干净的衣服,不定时帮他接大小便,一到两小时翻身、擦洗一次,为他处理皮肤压疮,护理各种管道各种仪器……深夜还会打电话到病房提醒同事关注他的护理重点。

经过精心护理,他骶尾部和足跟的创面慢慢愈合结痂,意识也慢慢恢复了。一天在给他整理床铺的时候,他突然握住张宏的手,含糊不清地说了句“谢谢”,声音很轻却很有力量。那一瞬间,她感动了,一种被需要的感动。“大家在一起,不是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关系,我们是战友的情谊。”

来一线工作的第十天,刚错过儿子16岁生日的张宏,突然接到家里电话说儿子突发高烧、腹泻,症状极似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身为母亲的她焦虑不已、彻夜难眠。但使命在身,擦干眼泪,她依旧奋战在一线。

面对意外而至的荣誉,习惯了平淡生活的她也曾充满忧虑,“在医院、坐电梯,总怕碰见熟人,担心被人认出来,担心人家质疑,担心自己以后做得不够好,对不起这么这份荣誉……”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要祖国需要,我愿做挺身而出的凡人。”张宏这样说道。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大考中,有太多像张宏一样的“凡人”,他们是父母、是儿女,有恐惧、有担忧,但只要祖国需要,就挺身而出,穿上了防护服,就成为了白衣战士,从此“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

观看《榜样5》节目观后感1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浇铸起了一道阻击新型冠状病毒的铜墙铁壁。他们是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值得点赞,值得仰视。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大爱、闪耀希望的光芒。当湖北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后,84岁高龄、经历过SARS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在了台前;15名医务人员拯救病人,不顾个人安危,最终感染上了病毒;1名长时间辛勤工作后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时,满脸都是创伤;全国无数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支援武汉抗击病毒一线,截止1月28日,已经有30支医疗队一共4130人已经到达湖北开展工作,还将有13支医疗队大约1800人能够到达武汉……都说“大爱无疆”。这些行动无一不彰显大爱,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源泉。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我们欣慰地看到,出院人数在日见增多,隔离效果在逐渐显现,治疗措施在日渐精进……形成一幅动人的战斗画卷,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就好像看到了人间大爱的广阔、生命不息的希望。

仰视这道“风景线”,我们看到了充满忠诚、闪耀担当的光芒。在后防线上,各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宣传引导,做好防护隔离,搞好检查消毒,抓好后勤保障,哪里有危险就挺在前面,哪里有困难就冲在前面,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有力进行;纵使不能站到一线的老党员老同志,也“哪怕转发一条微信,让大家不串门、勤洗手、多消毒,尽自己一份力。”公安部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医疗部门走到交通路口、汽车站点,进行消毒、检测体温……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处处彰显忠诚品格、担当作为的风范,成为这个春节最靓丽的“风景线”。仰视他们,一切困难都不叫不困难,一切危险也都能迎刃而解,战胜困难也就只是时间问题。

观看《榜样5》节目观后感2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将胜利。——题记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次次的爆竹声中,我们已经成功迈进了2020,可是在这一年,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我国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感染这种病毒的人已经超过了一万例,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使亚洲雄狮黯然失色……

可是这次病毒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在得知武汉疫情极为恶劣的时候,许多白衣天使立刻放弃假期,请命前往武汉,选择做一个逆行者。钟南山就是其中一个,2003年他临危受命抗击非典,时隔17年,2020年他再一次来到前线抗击新型肺炎。他已经84岁了,本应快乐的在家享受生活,却仍坚守抗疫一线。其他医护人也像他一样,放弃了与亲人团聚的时间,与病魔作斗争,吃的是最简单的.泡面,累了随便一个地方就能睡着,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正如那句话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当然除了他们,志愿者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许多有能力的人向武汉捐款,捐口罩,防护服等。大批救援队前往武汉,投入到抗击新型肺炎的战役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1月24号,某镇的一家无纺布企业内灯火通明,企业正开足马力投入口罩生产。为了疫情需要,本该休假的工人们放弃了春节假期,毅然返回工作岗位。厂长表示,工人3倍工资复工复产,确保日产24万只口罩,为医护人员提供物资。

2003年非典,中国七天七夜建成小汤山医院,现在,中国将在七天内建成火神山医院,增加1300张病床,为医院提供服务。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分离病毒,我相信,不久后,就能研究出疫苗。平常我们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多锻炼,减少接触密集人群。众志成城,支援武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场防疫大作战我们一定能成功。

观看《榜样5》节目观后感3

庚子鼠年开年之际,可恶的“新冠疫情君”搅乱了我们的生活,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行各业以及无数专业人员的有力作为下,“新冠疫情君”虽仍在暗中作怪,但也得到了有效抵制。

科学宣传,有效部署,没有控制不了的疫情。

近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将此项工作作为当前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层层落实、具体安排、多方筛查,得力的措施使新冠疫情无处遁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权威官方媒体时时公开跟踪报道着新冠疫情防控情况,并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党员群众传授自防、他防等技巧。武汉作为发现首例感染患者的“根源地”,更以封城来严防死守。目前,能取消的集会都取消了,能停运的交通线路都停运了,能劝阻宅在家里的都劝阻了……党和国家以及全国人民做了如此大的“牺牲”,“新冠疫情君”还在挣扎什么?

党群齐心,共同作为,没有打不赢的“防疫仗”。

朋友们,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吗?那是我记忆中的第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的我们曾无知过,当时的我们曾束手无策过,当时的我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当时的我们……但无论怎么样,当时的我们是那么齐心协力,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战胜非典。17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遇到了同非典一般的疫情,我们怕什么?有了抗争非典的经验,剩下的就看广大党员群众怎么做了。只要我们相信党和政府,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听党指挥、服从大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任由新冠疫情再怎么作乱,也无法攻破广大党员群众筑牢的铜墙铁壁。

险中逆行,志愿一线,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近几日被提及最多的词,除了新冠疫情,还有逆行者一词。他们是新时代的英雄,当党和国家需要他们时,无数“逆行者”志愿请缨,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奔赴防疫一线。一份份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无不彰显着作为医疗人员的初心与使命。网上晒出的两张钟南山院士的照片,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就在今日,“前方”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新冠病毒疫苗开始研发,中国疾控中心正在进行新冠疫情药物筛选。是的,在这些“逆行者”们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下,希望之光闪现了。“新冠疫情君”不要再白费力气,“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亲爱的党员群众们,遇到事情不要恐慌,我们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我们更有强有力的医疗团队在支撑。特殊时期,我们要团结起来,从我做起、相信科学,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黑暗”终将成为过去。滚蛋吧,“新冠疫情君”!“你”的考验难不倒我们中华儿女!


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相关文章:

专题节目《榜样5》人物事迹及观后感范本

最新央视节目《榜样5》人物主要事迹及观后感

央视《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心得范文五篇

《榜样5》专题节目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榜样5专题节目个人观后感感想心得五篇

2021《榜样5》专题节目简介及观后感5篇

收看榜样5观后感范文最新【5篇】

榜样5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5篇

《榜样5》观后感心得与感悟5篇范文

榜样5专题节目观后感五篇

    48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