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
嘿,朋友们晓得吗?在《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都是平凡的人,但他们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摸索着人生。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7篇,希望您能喜欢!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1
站在浮华的世界尽头,一切似乎都只是过眼云烟,可是蓦然回首你会发现,褪去浮华的简单,平凡的世界,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安详而又和平。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当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的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故事中,主人公孙少安带着一家人,经历了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兄弟姐妹们一天天长大。可是造化弄人,他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教师田润叶忍痛分手,与后来结为夫妻的秀莲相亲相爱,虽然日子十分的艰难,但他从未放弃,而是一直努力,与妻子并肩奋斗,为了过上富裕的日子,照顾好一大家子的人,没日没夜辛苦的劳动,好在最终他成功了,开办了属于自家的砖厂,带领全村人致富。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有着高尚的品格,他的理想与钱财无关,与功名利禄也不相连,那种单纯的理想好像能够净化人的灵魂,使人读来如沐春风。
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如此苦难,可这样的一家人仍然相亲相爱,与现代社会的人和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社会中部分子女在分家时,为了多分得父母的财产,不惜对簿公堂,以至于闹得不可开交,甚至从此桥归桥、路归路,老死不相往来。有的子女甚至从来没想过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处处充满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应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还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有所收获。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2
亲情,是一个温暖而沧桑的字眼,浸润在这部小说的角角落落。
少安和少平多少次面对自己年迈的父母和幼小懂事的妹妹时都流下了眼泪。眼泪不该为肉体上的疼痛而流;也不该为挫败和世人的不理解而流。男人应该把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留给自己心爱的人。哪怕有座山背负在身上,家,都是唯一的港湾。
这本书,也将我从爱情的懵懂中惊醒,不再认为爱情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的事。路遥笔下的爱情是纯洁平淡而又灿烂夺目的。少安因为一天比一天更差的光景而拒绝自己深爱而且会一辈子放在心里的润叶,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兰花满心爱着不中用的王满银,只因为他曾给过少女时的自己最美好的时光。这是一种偏执却深刻的爱;少平两年后孤身一人来到与晓霞约会的地点守候着她不可能的出现,这是一种亘长的爱。总之,每一段发生在这里的爱情都让人有长久的思考。少安与秀莲的爱是因为两人共同度过了人生最艰难的时期。少平与晓霞的爱是因为两人之间有着深刻的理解与信任。路遥告诉我们,爱总是在岁月的流淌中不经意萌发的,像初芽的杨柳一样令人愉悦。一直很讨厌自己丈夫李向前的润叶在丈夫压断了双腿之后居然奇迹般地萌发出了对这个不幸的男人的爱;最让人惊讶而且欣慰的是田润生与郝红梅的意外相逢以及之后的坠入爱河,爱情原来是这样让人雀跃和充满活力。
一座隐在沟壑万千的黄土高原里的村子。一个平凡的世界的缩影。却因为路遥,我们却能在平凡中看到那些点点滴滴的不平凡。善与美、丑与恶,全部由路遥创造出来的世界里面的那些平凡的人来演绎。
在这厚重的文字中,我在努力感受一个个平凡而崇高的灵魂。也渐渐明白,不要埋怨生活不能给予你所有的渴望,也不要后悔自己选择每一步前进的道路。生活是很普通的,是需要创造,需要苦心经营的。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3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在广阔而贫瘠的黄土高原,路遥写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部震惊全国的巨著。阅读《平凡的世界》,我有了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让我相信平凡也会铸就人生的精彩。
这是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它描述了质朴的农村生活和淳朴的农村人民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孙少平。
孙少平出生在一个平凡普通的双水村家庭,他的出身注定了他不能受到与城里人一般的尊重。书中第一章写了他连去拿一个高粱饼都要等没人了之后,引起了人们的恻隐之心,也反映出这个少年的自尊心是何等的脆弱。但他并没有放弃,在亲情和友情的帮助下,他渐渐成长起来,并用它善良的性格影响着周围的人。
毕业后他外出闯荡,到黄原城做工。在哪里,他受过鄙夷,见识了世间人情冷暖,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但他仍不放弃希望,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并愿意为此而不断奋斗,这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在这时,田晓霞渐渐走近特他的内心,他收获了爱情的温暖。
这之后,他去了煤矿工作,成了一个煤矿工人。在这里,他与师傅和惠英嫂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师傅去世后,他一直帮忙照顾这对母子。但他仍然和晓霞保持着爱情的联系,他们互相通信,晓霞也到煤矿来看他。冰心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即使踏着荆棘,也不会觉得痛苦。她让他的生活充满阳光,是他的一个梦。但好景不长,晓霞在一次洪水中被夺去了生命,少平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但在亲友的帮助下,他又重新对未来充满希望。
孙少平是个平凡的人,但是更高层次的平凡。他经受了贫穷的痛苦,社会的残酷,爱情的失意以及无数的挫折。但他永不言弃,可以说,他的精神是饱满的,所以才有了最后的成功。而今天那些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人,则是真正的平庸。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但一定要勇于进取,即使忍受着痛苦也要坚持下去,痛苦不是白受的,它使我们伟大。我们要做一个外表平凡,但精神层面不平凡的人,铸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4
从小到大我读过不少的小说,有一些情节特别引人入胜的,读之不愿放下的,却没有一本像路遥的绝笔之作——《平凡的世界》那么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个个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们正生活在我的身边。
读完平凡的世界,我觉得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这本书: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友情、爱情。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农民的生命同伟人的生命具有同样的价值,普通人的劳动同伟人的业绩一样伟大,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亲情、友情、爱情。特别是孙少平,也是我最佩服的角色。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又或者说,农村的孩子,因自卑而上进,以上进求尊严。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
田晓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关于她的章节,我都会一遍又一遍的通读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田晓霞是少平的一个梦,她的牺牲,让人认识到这就是生活……总之,世间所有的真情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我想起冰心曾说:“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凄凉。”这爱情,这友情,再加上一份亲情,便一定可以使你的生命之树翠绿茂盛。
因为有爱,有了温情,有了力量,世界变得如此美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中的人们应该感到生活是美好的!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因把人物以及情节都刻画的很真实。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体验着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看后让人很受启发,回味无穷。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5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田晓霞纯洁的爱情。一个高干的女儿、一个省报记者居然不离不弃地爱上了一个煤炭工人,这样的爱情没有地位的隔阂,没有权力和金钱的支配,那是跨越了一切界限的两颗心灵的交汇与吸引,我相信这才是真正的爱情。即使门当户对、志同道合的记者高朗的求爱也丝毫没有打动她的芳心。田晓霞应该是作者理想女性的化身。这位阳光朝气的女孩随洪水逝去时,就像天边美丽的星星陨落。她和少平的那个约定还没有实现,就走了。她是幸福的,因为她在生前还有一段高尚的爱,一场深情酣畅的梦。
昨天又读了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里,没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没体会过以那些以主人公为代表的那一代人的生活,也从没想到过那种苦难,但最令我震惊的是他的精神,在种.种生活苦难的压迫,他是那么地顽强,挣扎在生活中,他没有什么理想,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几口窑洞还有他的爱情!
我想,在以金钱的多寡为成功的参照物的今天,很多年轻人不会以孙少平这样的人为崇拜对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时代都会有真正纯粹的爱情,理想主义的颂歌也永远没有休止符。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6
《平凡的世界》是我读的最认真的一部小说。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感悟了平凡和苦难,生活的意义。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是孙少平对苦难认识,对生活的理解,对精神世界的深刻追求。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
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一个不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个平静背后都有激情澎湃。我们成长的路上布满荆棘,无数次的头破血流,换来了一次次的成长。成长的越多,心也就变得越麻木不仁,忘却了最初的理想,忘记了最初的誓言,忘掉了最初懂得的乐趣。走在如今的路上,回首望去,再也没有回头路。连那些偷着乐的时光也不能重温,只有默默怀念。
每个人的成长都必定经历过流血,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就如孩童学习骑车,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痛哭之后才学会骑行。他们经历过的痛苦有人看到,但他们的乐却深藏心中,不愿与人分享。正因为苦痛太多,乐来之不易,所以才值得分外珍惜,藏在心里偷着乐。
成长意味着蜕变,意味着经历。正因为经历了太多,所以才对风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正因为冲过了太多的荆棘,所以才对苦痛麻木不仁。对痛苦麻木是好事,但作为痛苦的反面——乐,却也被麻木的心给渐渐忽视了。最初我们读书,很新奇,别人看我们读书,看到的只有我们嘴角浅露的微笑,却看不到我们是因书而乐还是因读书而乐。最初我们读书开阔眼界,好奇的眼光透过薄薄的几张泛黄的纸眺望整个世界,心因未知激动欣喜,而现在我们的心比天高,走出了最初的几张纸,几具玩具,一间小 屋……所以现在的我们即使读再多的书,也只会在心里暗道:哦,知道了。再也没有最初的那种悸动。曾经我们以为是书变了,其实现在看来变的是我们的心。只因我们长大了…
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骄傲!
无论世界多么拥挤,都要让自己的心自由的跳动,不改初衷,不忘本心,抓住当前,放眼未来。让我们在骄傲中成长,在成长中偷着乐。
《平凡的世界》初三读后感篇7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一卷,作者就写道:“他(孙少平)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孙少平还在给妹妹的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话:“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的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亲爱的妹妹,我多么希望你的一生充满欢乐,可是,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平凡的世界》弥漫着苦难意识。小说告诉我们:苦难,作为人对现实非自觉承受,并不单指物质生存境况的艰窘与酸辛,更意味着人在困苦的境遇中对人生的特有的心理感受,意味着现实生活对于人正当、合理愿望的嘲弄与对激情的压抑;小说告诉我们:苦难的遭遇能磨砺坚强的意志,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炼狱,方能读懂人生,走向成熟;小说告诉我们:苦难导致人生的缺陷与失衡,进而产生追求超越与平衡的反差与张力;小说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透彻理解、不懈抗争。
孙少平是《平凡的世界》中具有深刻苦难意识的代表,路遥是借孙少平的嘴和手,表达了他对人生苦难的认识和思考。路遥是陕北清涧县农民的儿子,生于1949年。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路遥病逝。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在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品问世即好评如潮,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重新回想这部书所囊括的时光,依然会发现从1978-1985年以来的岁月是那么令人神往。生活在彼时的人们以劫后余生的喜悦憧憬未来,用感恩的态度看待刚刚过去的梦魇……一切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没有咖啡馆,没有浪漫的海滩风景,在那小小的西北黄原城里,在那无名花草盛开的小土坡上,依然能成长出传奇般的爱情。
近二十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年轻的一代读者如何理解与认知省委领导的女儿田晓霞与煤矿工人孙少平之间的爱情。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现而今已然完全没有了此类爱情发生与成长的土壤。抑或说,作家连想像的欲望都不再有。煤矿工人与省报女记者之间有着何等的距离?即便是作家能想到,这样的情节读者与观众能否接受?在这样的问号背后,刻就的是大众对人与人关系的认同与否定。《平凡的世界》之后,也很少再能看到关于煤矿工人的生活境况的小说。他们在一度的笑语喧哗之后重又归入黑暗、潮湿的地下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老病死变得那么寂寂无声。偶尔在报纸、网络媒体上看到他们,也只是与死亡名单、煤矿事故相连。想来,这个时代的煤矿工人孙少平们不会再有人关注并敬仰了。他喜欢谁娶哪一个都无关紧要。恐怕还会有人想,只有傻瓜才会把一个煤矿工人当做自己的偶像吧?
所以,这一次在翻阅《平凡的世界》时,内心充满着平实的欢喜与复杂的情感。我必须老实承认,孙少平,这个英俊、纯朴、向上的男青年曾经赢得了年少时的我的深深景仰和爱慕。我甚至因此而热爱他的生活历程——从黄土地出发、建筑工人到煤矿工人。现在,惟以金钱的多寡为成功的惟一指标的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在许多公共媒体中,他们,孙少平以及孙少安们注定缺席并命定成为弱势并沉默的群体。
走在都市茫茫的人海里,我常常深感困惑,困惑于川流不息的车辆中平凡人们的退隐,更困惑媒体、大众对金钱、权贵的追逐与渲染,对凡人生活与生命的漠视。如果活到现在,作家路遥该如何面对这时代的巨变……他的离世,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休止符,是有着现实主义理念的作家用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写就的休止符。
所以,要说到《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文学本身的意义,它们在十几年来悄悄改变着我的人生观——譬如当我读到民工追讨工资的报道,当我看到农村中为自杀与家庭暴力所困扰的妇女时,会愤怒,会不平,会在飞驰的火车上情难自已——因为,他们就是我少年时代热爱的孙少平、孙少安们,也是孙兰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