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乐妍0分享

《月亮与六便士》的读后感600字5篇

或许人性本来就是相通的,地球本来也是圆的,《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结局也如很多的悲剧结局一样,常常让人唏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例文,希望你喜欢。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

当遍地都是六便士时,你是否还有勇气抬头望向月亮?

一百多年前,奥斯卡·王尔德写下这样的话,“我不想谋生,我想生活”,这,就可以用来概括《月亮与六便士》这部小说。一个家庭美满,事业成功的证券经济人,一夜之间抛弃了一切,远走他乡,从伦敦去了巴黎。后来人们才知道他是去那里画画,经受了一系列的磨难,在对文明世界的厌倦下,他来到南太平洋中的一座美丽岛屿,与世隔绝。在临终前,他带着傲慢和不逊纵火烧了自己创作的一幅杰作……

在这部小说中,毛姆描写了诸多人物,一边是为理想而倾其所有的,孜孜不倦的斯特里克兰,亚伯梓罕医生,布吕诺船长;一边是爱慕虚荣的斯特里克兰夫人,库特拉斯夫人,卡迈克尔医生,还有热心诚实的斯特洛夫,背叛爱情的布兰奇,贪图小利却义薄云天的尼克尔斯船长,乐善好施的蒂阿瑞,能说会道的库特拉斯,纯朴善良的阿塔……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写,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对自我也有很多反省,对人生感悟良多。如此纷繁的故事,全凭"我"来穿针引线,可以说“我”是这部小说的又一个主角。

了解斯特里克兰前,你必须了解高更,纵看高更,三十五岁毅然辞去了个股票经纪人的工作,专心致力于绘画;高更曾两度前往塔希提岛,长期居住并进行创作。这些都与斯特里克兰的命运有了几份相似之处。可以说: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卑贱,神圣与凡俗,无论在斯特里克兰还是高更上,都并非二次元对立。斯特里克兰即带有现实生活的粗鄙和冷漠,也有着无人能及的超凡意志和追求。这也就是《我们从哪里来?(高更作)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的核心精神。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终极的灵魂追问。这幅画如此的深邃而震撼,而在小说中,它完成了主人公的精神性追问,最后被付之一炬,暗示着什么?当人类的精神性抵达了自身,并且为了这个自身而存在,不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哪怕是所谓的艺术杰作。这正是艺术创作的心声:当你完成了最伟大的作品,它便离你而去,因为艺术的最高诉求并非任何实体,而是那遥不可及的精神的涅磐的象征……付之一炬正是涅磐的象征。和高更相比,斯特里克兰的死和他的杰作的毁灭更显得震撼人心,这正是小说的高明之处。

放眼望去,满地都是六便士,人们争先恐后地争抢着。唯斯特里克兰,冷嘲热讽了一阵后,望向他心中的一轮明月……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精选篇2)

我选六便士,你呢?

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实现。——题记

看完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其实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追寻他心中的月亮的故事,而是里面那个傻傻的,憨憨的甚至滑稽的倒霉人迪尔柯?斯特罗伊夫的故事。

其实整本书花了将近1/3的笔墨去描写有关这个人的故事。他的太太布兰奇在非常时期爱上了他非常欣赏的斯特里克兰德,而他抛下了所有的尊严去乞求他的太太回心转意,无论布兰奇如何羞辱他,他都始终如一的深爱着她。而在布兰奇死后,他竟然愿意将斯特里克兰德带回老家荷兰,甘愿为斯特里克兰德的梦想之路铺上石子。

他善良得让人心疼,不是吗?他的父母好不容易把他培养成一个艺术家,他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点的成就,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然后呢?他的同行们嘲笑他,讥讽他的画作如同烂泥,向他借的钱从来不还,他的太太爱上了别人还为别人葬送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前半生可怜又可笑。

在可怜他的同时,又是否觉得某一刻似曾相识呢?

被载入史册的人有很多,可那终究不是我们,我们都是普通人。斯特罗伊夫是不是像极了大多数的人,开始时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相信这世上的人们同自己一样善良温柔,不惧怕挫折和磨难。那个时候,有梦,有爱,有对生活的热情,每天都想着新的一天什么时候开始。可是,生活,浇灭了那心中之火,渐渐地,就盼望着一天快点结束。

为什么呢?善意总是被肆意地践踏,善良的人总是被踩在脚下,理想总是那么遥不可及,像风一样,在耳边却又抓不住,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吗?或许,我们只能向生活低下头颅,俯首称臣;或许,那些曾经被点亮的火花只能留下灰烬;或许,我们只能带着某些遗憾过一生;或许,斯特罗伊夫就不该成为画家,他应该在荷兰继承父亲的手艺,安稳度过一生。

比尔德说,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可有些人大概一直都是身处阴天吧,只有无尽的黑暗,何来星辰?

我们不能站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这些事,指责谁不去追寻梦想,真的有力气有激情还会轮得到其他人来指指点点吗?妥协的从来都只是疲惫的心。这一切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词一句话能解决的,若真的能这么容易,这世上哪还有过的不如意的人,大同世界早就建成了。

若终有一天,我成了剧中人,追月无果,月亮和六便士,我便选六便士,月亮,藏心里,也只能藏心里。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精选篇3)

小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的未来会闪闪发光。所以我们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做了那么多年的工作,吃了那么多的苦,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只是一位平平凡凡的普通的人。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我们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接受平庸,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但这并代表我们的人生就失去了意义。在平凡中,我们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希望。

这本书,情节曲折。讲述了,一个男作家的“闺蜜”向他投诉,说自己那个老实巴交的经济适用型老公也就是男主留下一封分手信就失联了。家里一直现状稳定,衣服洗了,地也拖了,菜也合口味,难道是有小三,这怎么行?我帮你找!于是作家来到巴黎,在一家小旅馆找到了男主。破门而入,正准备捉奸在床,却只见男主在这破烂肮脏的房间里画画……不是出轨又为何要抛家弃子?男主平静的说:我对妻子、孩子和生活已经厌倦,只想画画。这个在正常人看来是“欠教育”的理由,却得到拥有文学理想——男作家的无脑支持。他回到伦敦劝“闺蜜”离婚,放理想一条生路。于是,男主甩掉包袱,醉心创作。他穷的吃不起饭,还好有位画家朋友欣赏他,他主动负责男主吃住,还把自己的画室让给了男主,甚至妻子都做了男主的模特(你懂的,模特在画家面前时不穿衣服的),所以最后他把老婆也搭了进去。为了彻底成全自己的欣赏,画家朋友退出了家庭。但男主依旧是只要画画不要人妻,人妻就自杀了。男主的天赋逐渐得到了关注,但他认为这会干扰到创作的纯粹。后来,男主就跑到一个偏僻的小岛,娶个土著姑娘,生了个娃,继续画画。最后,男主得了麻风病,交待土著妻子,在他死后必须把遗作都销毁了。也许在他看来,世人的眼中只有六便士,没有人能通过这些画作看到他看到的月亮。

你愿意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去追逐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吗?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这样做了,他在不惑之年放弃了一切,独自离开家乡,成为了一名流浪画家,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是那个抬头看到月亮的人,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辞去工作,抛下家庭和他人,看来或许很不负责任,但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有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理解,也许,人生的意义不过就是对得起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毕竟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愿我们都可以去享受那些属于我们的平凡而不平庸的日子。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精选篇4)

火光中,一座静谧安详的伊甸园在浓烟中消逝成灰烬。如被魔鬼摄住灵魂般的疯狂,终有栖所。浓烟中的伊甸园,该是思特里克兰德最好的归宿了。那儿,没有躯体与灵魂的纷扰,只有一股可望不可即的辉煌。

思特里克兰德不该属于这个世界。抛开了世俗,放下了家庭,逃离了职业,离别了祖国,他一言不发。没有所谓的女郎,绘画,而已。

我要画画。面对流言蜚语,思特里克兰德只有这四个字。只身巴黎的思特里克兰德,住在最低劣的旅馆,除了画笔,一无所有。但这一走,他不仅丢下了生活,而且撇下了责任:没有经济来源的妻儿,一起谋事的伙伴,谁来负责?

已近不惑之年的思特里克兰德,不是不知,他承认这一切的不对。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个人要是掉进水里,他游泳游得好不好是无关紧要的,反正他得挣扎着出去,不然就得淹死。

绘画,本只是思特里克兰德小时候的兴趣。父亲让他从事经济工作,因此他忽略了它。可绘画的种子悄悄地在思特里克兰德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伸出的藤蔓终于将享受着生活的他牢牢摄住。

伊甸园固然美好,可同时那浓烟也会熏得人泪眼朦胧。渗入灵魂的兴趣,与现实格格不入。绘画为追求灵魂之上的美丽,需要摆脱躯体的束缚;可一旦失去躯体,又无法继续追求所寻的美丽。躯体与精神的矛盾,驱使他四处漂泊,以致卸下责任、孑然一身。只得借助贫穷、饥饿、病痛来再三折磨躯体的思特里克兰德用手中的画笔笨拙地描绘着心中的美丽。

踏上塔西提岛的那一刻,思特里克兰德忽然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安谧。静静作画,他用色彩呈现出了心中的愿景。他创造出了另一个世界。他满足了,幸福了。然后,他以惯常的骄傲和轻蔑令人于其死后烧掉他苦苦追求的美丽。

思特里克兰德为了理想,毁了他原本安逸的生活。这一切,值得吗?

合上书。点头,又摇头。坐叹一声。

尽毕生之力,获得了灵魂的安谧。思特里克兰德是值得的。可是实现了理想欣喜若狂的同时,蓦然回首,我们却不愿看见自己除了理想,两手空空。

同样闪闪发光,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着头顶上的那轮新月,却将脚边的六便士踢入了死泽之中。为了坚定的追逐,他放弃了所谓的羁绊。

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与一个美满的家庭,是人人所希望的。但他们的理想却可能是宇航员、军人、商人事实上,尽管理想不同,但我们都希望有能力关心一些人和被一些人关心。前者被称为责任,后者被称为爱。责任与爱是我们活着的主旋律,是一种给予与获得的幸福。

思特里克兰德又是不值得的。思特里克兰德追求着自己的灵魂与理想,无可厚非;但他却忽略了责任与爱。他的追逐,对他自己来说,是一次修行;对身边的人来说,是一种无情;对这个社会来说,是一场悲剧。

在一轮新月的尽头,思特里克兰德看见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伊甸园。但那冲天火光产生的浓烟却熏得他如被魔鬼摄住灵魂般的疯狂,泪眼朦胧。

在路上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前方的伊甸园,又有没有浓烟?

翘首于天际,一轮新月闪烁;寂然于路边,一枚便士无言。苍茫的夜色中,惟剩沉默的心跳,一起一伏。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600字(精选篇5)

看完了。但是从始至终,我都对斯朱兰恨不起来。虽然他做了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抛妻弃子、夺友人妻,听起来是个不负责任、狠心冷血、没有良心的混账东西,我一边生气、着急、为了为他牺牲付出的人扼腕叹息,但是我却怎么也对他恨不起来。

这个世上,大多数人甘愿循规蹈矩。但是轻而易举的快乐往往无法带来内心深处的满足。很多人心底渴望更加惊险的快乐,但是极少数人选择了涉足险滩。

斯朱兰便是一个。

他年近四十,青春不在。他有身份有地位有正经工作,有老婆有孩子有在别人看来无比幸福而平稳的生活,他完全可以轻松无忧地渡过安稳富足的余生。但是,他却无比坚决地放弃了这被别人所羡艳的一切,选择了儿时的一个心愿,选择了跟随自己的内心。

他内心似乎有某种剧烈的力量在挣扎,似乎有某种无比强大、无以抗拒的东西控制了他,让他无法自拔。

物质的需求对他来说几乎什么也不是。他可以吃不饱、穿不暖、可以没有女人,但是他不能不画画。他打零工、做苦工,挣到的钱全都用来买画纸、买油彩,他付出一切只为了画画。

尽管现实残酷,他仍以理想眼光把意大利视为侠盗驰骋古迹如诗的国度。他画的是一种理想,低级平庸陈旧的理想,但毕竟是理想,这让他的性格独具魅力。

在生命的最后,斯朱兰似乎终于把内心世界完全展露出来,他默默作画,心知时日不多,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机会。他肯定把自己对生命的一切理解、一切顿悟都表现在画中,终于借此获得了灵魂的安宁。附身的恶魔终于驱走,他痛苦的一生都是在为这幅画做准备,随着作品的完成,那饱受折磨的孤僻灵魂终于安歇。他愿意死,因为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人往往不是自己渴望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但斯朱兰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

他是终生跋涉的朝圣者,永远思慕着圣地,那心魔对他毫不留情,他也宁愿付出一切去追寻。

    60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