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13篇
正是因为有这些家庭的良好家风家教才能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良好的家风家教兴盛起来,国家和社会才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1)
快过年的时候,家里来了一次大扫除,我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全家都沉浸在过年欢庆的气氛中。我用抹布把书桌书柜抹干净,用完就往洗手池一扔,恰巧爸爸看见了这一幕,大吼一声,吓得我魂飞魄散,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战战巍巍地走到爸爸面前。爸爸说:“用完后就扔了是吗?你洗干净了没?”以后,我就不再毛手毛脚了,做事就认真的去做。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就受到束缚的我,也觉得一个人的修养是培养出来的。虽然有许多条条框框,但按照它去做,人会有很大的改变,给人的印象,那种气质就与众不同。我们家的家训、家风就是做人本分,待人忠诚和蔼。学习工作努力认真、切实彻底。生活起居方面不可贪凉,注意洁净卫生,注意小节,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
莫言说过:“家风最主要的就是学习,重视学习,重视文化,重视对儿女的教育和培养,再一个就是重视与人友善和平地相处。”的确是这样,不论多少年,家风家训都得传承下去,这就是一面镜子,反射出社会风气。家训、家规、家教、家风都是公民道德的源头。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2)
每个家中都有一些规矩,我们家也有一些规矩,比如: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当然勤俭节约包括节约水、电、粮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表达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辛苦,同样让大家珍惜粮食。吃饭吃多少盛多少,我每次浪费粮食时,爷爷就说:“人在做,天在看,你一定要珍惜粮食呀!”之后,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是食物。
水是人要喝的,没有水人无法生活。所以,大家同样要节约用水。洗碗时把水龙头开小一点,洗脚水可以冲厕所,洗手水可以拖地。 电也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我们也要节约用电哟!在白天看得见时就不开灯,电视看完就把电源插头随手拔掉。
我家的规矩就是这样,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也是一直鞭策我前行。从小养成这个习惯,我相信对我未来一定有很大的作用!毕竟,勤俭节约也是一种美德。
让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共创和谐美好的家园!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3)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记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快放假的时候,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作业,做一件孝顺老人的事。
我的脑海里想呀想,最后决定,还是给奶奶揉腿吧!说完,我赶紧跑回家,回到家后,才发现奶奶不在家,于是我便等了起来,终于,奶奶回来了。
我看到奶奶手里提着两包菜就赶紧跑过去,帮奶奶提了一包,东西放下后,我连忙让奶奶坐了下来,说:“奶奶,我给您倒杯水吧!您边喝水,我边给给您揉腿。”奶奶说:“好的,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说完我便给奶奶揉起腿来,奶奶笑着说:“你揉的真舒服。”我开心的笑了,对奶奶说:“奶奶,我以后要经常给您揉腿”。奶奶笑了。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说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4)
从我记事起,妈妈总是教导我要做个正直、善良,热心助人的人。在我们家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管看到身边谁有了困难,总要去帮一把。
很多次我们出门,经常会看到一些残疾人,在向过路的人寻求施舍。妈妈总会让我拿着几元钱去轻轻地放在他们的手里,她说:“几元钱虽不多,但也可以让他们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让他们感觉到世间还有温暖。”当我看到他们感谢的眼神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幸福。
在家里,妈妈和爸爸还教会我要勤俭节约。他们说:“一丝一线,一餐一饭,都要想到劳动人民的不易,所以,不能奢侈浪费。”所以每次吃饭,我都要吃得干干净净,不剩一个米粒。平时不随便向大人要零花钱,对于自己的零花钱,总是合理计划,把它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买一些文具书本之类的学习用品。妈妈和爸爸说得对,勤俭是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为富裕了就丢掉。今天我们的富裕生活是老一辈勤俭节约的成果,我们要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大自然的恩赐。
尊老爱幼也是我们的好家风。爸爸妈妈告诉我: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她出门,我就是她的“小拐棍”。我慢慢地扶着奶奶走在街上,祖孙俩的笑声飘得很远很远。奶奶有什么好东西总是舍不得吃,一定会留给我这个“开心果”。我相信,和睦的家庭会永远幸福快乐!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5)
作为老一辈人的姥姥,深知过去生活的不易,因此,姥姥传给我们的家风是“勤俭节约”。
记得小时候,我翻箱倒柜地寻找一本书时,无意间看到了姥姥的衣服和袜子。其中,有几件衣服上面还有补丁,而每只袜子上都有一块或几块补丁。我看到后,觉得十分好笑,都什么年代了,进超市就能买到新衣服,家里又不缺钱,姥姥怎么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呀!我拿着衣服去问姥姥。姥姥看了看衣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以前的艰苦生活,还要继续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才行。这些衣服穿着挺舒服的,有个小洞,补一补照样能穿,不用再买新的”。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上一、二年级时,我都是一年换一个书包,三年级升四年级时,姥姥认为我的书包还能用,就不让妈妈给我买新的了。开学了,我发现同学们都换了新书包,只有我还用旧书包,觉得很没面子,一整天都在和姥姥生气。现在想起来,我觉得姥姥是对的。
受到姥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妈妈也学会了节约。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花钱大手大脚,再也不一见到喜欢的东西,不管有没有用就买了。我把我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都放进了我的存钱罐,我相信姥姥的话“不要小瞧每一分钱,一分钱也有很大用处呢!”
作为家风的传承人,我要把勤俭节约的家风继续发扬下去,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6)
我们的家是个普通的家庭,有欢乐,也有忧愁和争吵,但是更多的还有快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教。我家的家风和家教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家风是塑造孩子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木、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首先是孝。再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去看他们,陪他们聊天、散步、购物。我和小妹就成了他们的开心果。
其次是俭。小时候,爷爷就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句话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过年的压岁钱从不乱花,我就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
最后是勤。勤就是勤奋,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在生活中,看爸爸鼓捣他的电脑,我不会操作时就向爸爸请教,爸爸轻点鼠标就把问题解决了。在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也爱读书,勤思考,养成了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组成的,只要我们每个人认真尊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教,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7)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精神产物和文明素质,并经过长时间的更新,发展,兼收并蓄而流传至今,确实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
我的家风家教,其实只是几个字“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这短短的八个字,却蕴含着对交往,对生活态度的道理。
“诚实守信”,是现在交往最重要的品格。不仅让我们“对人以和,待人和善”,更让我们“交之以信,谈之以诚”。古代有一句话“人无信,无以立”,人若无信,的确无法在自己的交往圈中树立好的形象。与他人交往也是一样,如果无信,在他人心中便留下不好的印象,进而使自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可见“诚实守信”是多么的重要啊!正因如此,“诚实守信也便成了我的家风家教。母亲说:诚信可以让我获得更多朋友,那么我就会很快乐。
“勤俭持家“,在生活中更为重要。”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持家,让自己的家庭免受饥寒,贫困;让自己的家庭和谐,幸福。这便是家庭的根本,而这一切,是勤俭所带来的。”“勤俭持家”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便成为我的家风家教。
正是这样的家风家教,让我不攀附权贵,不奢移度日;不撒谎骗人,不敲诈勒索。使得我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谐的家庭环境。我定会将其发光扬大,一直传承下去,让我拥有向善,向上,向美的青春正能量。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8)
今天,妈妈教给我一个词语,叫诚实守信。她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教。而我们家的家教是:诚实守信。
从小,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做一个人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时候,爸爸就给我讲过《狼来了,狼来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说谎,结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这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所得到的惨痛教训。
爸爸说:“守信的好孩子会让更多人喜欢,你们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妈妈也总告诉我和哥哥:诚实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诚实做人。平时,就连我的哥哥也学爸爸妈妈的样子来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虽然我以前还小,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可是我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已经慢慢的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并且严格的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受到了妈妈和爸爸诚实守信的影响。生活中,我尊敬长辈,时常会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他们会很高兴的夸我一声好孩子;过马路时,我会扶着爷爷奶奶帮助他们,收获他们一句小小的谢谢;家里,我会经常帮爸爸妈妈干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听到他们夸我一声好孩子。在学校,答应了同学的事一定会尽心做好,大家都爱和我交朋友。
正因为这些简单而质朴的家风家教的影响,我才收获如此丰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记长辈的话,将我家良好的家风发扬下去。这样,我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9)
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中成长,家风家训如同雨露般滋润我们成长。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健康茁壮地成长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的印迹: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
首先来说说我的爸爸,听别人说我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牺牲了,当时我爸爸才十几岁,往后的日子我爸爸就和我后来的爷爷共同生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他们相处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我爸爸对他就像是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从来没有跟他顶过嘴,甚至连一点小小的争吵都没有,在后期爷爷生病,卧床不能自由行动的时候,是爸爸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他们两个人的和睦相处也成为我们村里的一段的佳话。由于受到爸爸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在我长大成人后,同样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和骄傲的一件事,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考虑父母的感受,多为他们分忧解难,不让他们太为自己操心,在后期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也是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他,只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再来说说我的奶奶及全家,奶奶是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人,她经历了我们这代人想都无法想象的生活,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打我记事起,她就经常给我讲述当时生活的苦,能吃上一口吃的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此她在生活中是最为勤劳节约的一个人,家里面所有想要扔的东西她都要看看,是不是还能有什么别的作用,经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我当时觉得是不是有点太严重了,当我开始上高中、大学的时候,随着学费的增长,物价的上涨,我深深意识到节俭的重要性,虽然从小受家里的影响,自己也知道节俭,但是在上大学的日子里,爸爸为了让我能够在大学吃的好一点,放弃了原来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一线高温的环境,仅仅是为了一个月多挣200元钱,为了能够让我在大学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爸爸不辞辛苦,每天下班后回家帮妈妈干农活,而在这样的高强度劳动下,全家人甚至一年到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买上一两斤肉,平时基本都是靠着自家地里面的粮食和蔬菜过日子,到了冬天和春天没有菜的时候,就靠着提前晒干的豆角、白菜、萝卜等来应付,并且家里的饭菜从来都是,这顿吃不完,下顿再吃,从来没有一个人舍得把它们倒掉,受到全家人这种勤劳节俭的生活品质的影响,我在大学也是刻苦学习,每天在保证吃好的前提下,节约每一分钱,在我们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活过的非常的顺利,最终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单位。
最后来说说我的姐姐,在我姐姐16岁初中毕业时,当时由于中考没有考好,但也能上个中专,那时候的中专毕业是包分配的,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当时我11岁,马上就要上初中,爷爷又重病在身,全家的收入只是爸爸每月的几百元钱,还有种地卖粮食的钱,要是姐姐继续上学的话,当姐姐上大专的时候我上高中,经济压力相当的大,就在此时,姐姐提出自己选择不念了,说弟弟学习比较好,将来会有前途,希望出去打工,为爸爸分担家里的负担,虽然当即遭到了爸爸的拒绝,但是姐姐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家里人商量,最终家里仍然不同意,但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业,在城里的餐馆里打工,和爸爸一起供我上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可惜,也觉得自己亏欠姐姐和家人的太多了,我现在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姐姐及家人对我的付出。
这就是我家里的几个故事,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从奶奶和全家人的身上学到了勤劳节约,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财富,节约生活的一粒米、一滴水,汇聚出更大的力量;从姐姐身上学到了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甘于奉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才华,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良好的家风家训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目前我也是身为爸爸的人了,我一定以身作则,将家里的优良的家风家训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是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10)
爷爷命苦,上岁数的人都这样说。
爷爷兄弟三人。排行老大的爷爷在兵荒马乱的年月里用架子车拉着曾祖母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去汝南逃荒。爷爷把一家老小安置在一个尚可遮风避雨的破窑洞里,便去了要经过一大片树林的集镇上拉车做苦力,拉了一天的钱也不足以养家糊口。
有一次,累了一天的爷爷捧着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急冲冲的往家赶,半路上,树林里窜出几个人(那年月,土匪特别猖獗),他们在爷爷身上只搜到了几个铜板,恼羞成怒,便把爷爷五花大绑在一棵柳树上,准备挖出他的心做下酒菜。即将被挖心的爷爷面无惧色,说:“有劳各位大哥,酒足饭饱后将这包子送到南山坡下土窑里,可怜我娘她老人家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
也许是爷爷的孝心感动了土匪,土匪放了他。
后来,解放了,爷爷用架子车拉着一家人回到了老家尹坡。土改时,爷爷分到了几亩地,便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过上太平日子的爷爷很是知足,逢人便说:“这都是共产党的恩情啊!”也就是在那一年,爷爷入了党。
入了党的爷爷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党奉献着他的一切。除了种地以外,爷爷悉心饲养着队里的几头牲口,爷爷把干草和麦杆儿铡得碎碎的,然后在水里淘上几遍,麦杆上总有些残留的麦粒儿沉入缸底,虽然不多,可细心的爷爷还是发现了这一点。于是,每次喂过牲口,爷爷就捞起缸底的麦粒儿晾晒,攒起来上交生产队。
1969年,爷爷光荣地被评为河南省第一届劳动模范。再以后,黄泛区农场历届劳动模范的名单上,始终都有爷爷的名字。
爷爷终生未娶,他的两个弟弟先他而去,留下我父亲和二爷的两个孩子。爷爷含辛茹苦,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三个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爷爷挺拔的背也渐渐弯了。
后来,有了我。我的童年和我父亲一样,也是在爷爷的架子车上度过的。爷爷无论是在田间地头割草,还是赶集逛庙会,他的架子车上总少不了我。车上的我有说不出的惬意。
我长大了,爷爷也就真的老了。
到了九五年的冬天,肺心病的折磨终于使爷爷躺在了病榻上。瘫痪在床的爷爷不能再忙碌了,便特别的寂寞,喜欢让我坐在跟前听他讲些往事,而我总是那么不耐烦,找借口溜走。再后来,我到外地上学,临走时,我站在爷爷病床前,踌躇满志地说:“我一定要让您重新站起来!”爷爷欣慰地笑了。
学校离家很远,我两周才能回家一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直奔爷爷的病床。此时,爷爷早已在床头摆满了一堆好吃的,等着我。“小乖(爷爷总是这样亲昵地叫我),就知道你该回来了。我每天在床头画一个道,画够十二根,我就知道我的小乖要回来了.......”这时,慈祥的笑和幸福的光彩便在爷爷脸上荡漾开来。
我终究没能让爷爷再站起来。第二年的春天,依旧风和日丽,依旧姹紫嫣红,依旧生机勃勃,依旧充满希望......可是,它却带走了我的爷爷。
那一天,床头的竖道画到了第七根,我赶到家时,爷爷已奄奄一息了。他艰难地看了我一眼,气若游丝:“小乖,还没画到十二,你怎么回来了......”
我从没把死亡和爷爷有过任何的联系,从没想过有一天爷爷会离开我,可是,说完这句话,爷爷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爷爷一生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劳模史册上,爷爷的名字排在了首位,他叫金魁。
爷爷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是,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勤劳,学会坚忍,学会了爱.......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11)
“孝悌、诚信、礼让、勤俭、崇学、敬业、友善、上进……”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家庭“家训家风”调查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上述词语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也完全吻合“务实、守信、崇学、向善”为内涵的当代浙江共同价值观。
303班李添煜同学说:“正直做人,认真做事,勇于担责,勤奋上进,是我家的家训。爸爸妈妈希望我的意志像磐石一样坚定,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做一个快乐、阳光、自信的男子汉!”他的同学蔡祉瑶则说:“我家的家风是: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治家。”401班周亦含同学家的家训是“诚信做人”;409班李嘉乐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平静、诚实、豁达。”
501班陈嘉毅同学家的家训是“孝顺为先,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有礼有节,无私奉献;勤学好问,强健体魄。”家长陈慧良认为:家风要真正落实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此我们一定能受益终生,拥有一个幸福、安康、和谐、美满的家庭。504班沈阳同学和大家交流了“沈氏家训”:“沈氏子孙,谨记家训:诚实做人,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积极向善;勤俭朴实,忠孝仁义;邻里和睦,兄弟团结;人均有错,知错就改;富不忘本,穷不言弃;一生谨记,家和事兴。”“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家每户都该有家训家规,不仅要让孩子去遵守执行,作为家长更应做好榜样。”家长包月红如是说。
601班柳一t同学家的家训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勤俭节约。”602班华耘昊同学家的家训是“学问浩如沧海,人生渺如沙粟,求知明理冶性情,贵在持之以恒。”孔杨鑫家的家训是“仁爱、诚信、担当”;家长认为:百善孝为先,老实做人,言而有信,敢于承担责任,这些都是做人之根本。
在这次家训家风调查活动中,祖辈们也不甘落后,纷纷参与讨论。303班沈灿雨的外婆说:“做人一要诚实,二要善良和勤劳。先成人后成才。做人最重要的莫过于养成‘勤俭、诚信和积极向上’的品质,这是我家的家训。正确的家训能形成良好的家风,有助于培养和教育好子女。”蔡祉瑶的爷爷则认为:“家长的责任不在于给孩子铺路,而在于为其指明方向。家训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刻苦学习,健康、快乐、幸福地生活。”
校长许百明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家风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才能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家训正是家庭成员修身持家、自省自励的重要载体;培育好家风、好家训是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凝聚正能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因为家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还是家族精神的体现,通过代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而践行和传承。学校倡导家风家训,努力使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转化为每个家庭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家庭实践“中国梦”的作用和力量。
据悉,学校还向家长推荐阅读《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经典家训著作,学习这些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的规范和教诲;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家训家风不能搞模式化、程式化,要与时俱进,要善用家训警诫自己和子女的言行,如与人有了矛盾,可告诫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习懈怠时,警示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铺张浪费时,提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浩然家风,伴我成长。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12)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运动(至少一种)。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爸爸妈妈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爸爸妈妈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豪门贵族之家;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王侯将相之家。
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精选篇13)
小时候,我经常被忙碌上班的父母锁在家里,通过见方的窗户只能看到窄小的蓝天和细小的风景,我时常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里没有亲戚?”妈妈爸爸告诉我,“我们家的亲戚都在山东,爸爸妈妈都从老家过来,没有亲戚,工作很忙,怕你们出去受欺负,养你们四个很不容易,你们要记住生活要靠自己!凡是不要依赖别人!”我记住了这句话,永远的记住了。
在学校里,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会自己解决,我所做的工作全部超出了小小的年纪应该干的,很多老师喜欢我,他们喜欢我的独立自主!
小学的学校生活因为地域原因由天津小学全班移到了明泽,很多同学都在哭泣,他们喜欢那所曾经相处多年的富裕校舍,高大的楼房,宽敞的教室和众多的校友,而我却很淡定,安慰着眼前不可以改变现实的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起接受这所贫穷的学校,明泽小学成了我的母校。
这所艰苦的学校,没有操场,厕所是露天的,每到冬天,我们的生活就变得异常艰苦,冒着寒冬在露天的四合院里学习,楼内的雪花和寒风可劲的下着,挂着,温暖已经离我们很遥远,因为在家里过惯了这样的生活,从小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会了自己解决困难,因此我的进入状态要比其他同班同学要快一些。妈妈说,“每一所学校的老师都是优秀的,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我也相信这句话,喜欢了我们的新班主任,也喜欢了这种简单而又丰富的学习生活。冬天每天我早早的来到学校,承担了班级的生炉子工作,我从家里抱来捡拾的木头,用斧头把他们劈成小块,把同学使用过的废本做引子,点上火柴,然后迅速的从炉子下面引火,把细长的木屑放在上面,很快炉子的火就升起来了,当火稳定了,我就把一些散块的煤放到炉子里,然后让炉子保持一定的温度,迎接同学们和老师的到来。班级最苦最累的工作我担当着,我从来不觉得做这些事有什么委屈,相反我觉得我很乐意做这样出力的工作。妈妈知道我做这些,鼓励我说,“一定要帮助老师搞好班级,让老师好好的工作,多教你们知识,你们也会多学知识!”母亲善良的支持和善意的叮咛,让我干得很起劲,使老师和同学很喜欢我,同时学校也把上夜课的生炉子任务交给了我,夜幕即将降临,我抵挡得住寒冷,独自一人来到学校,自己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为上夜课的成人们生火,在成人们上夜课之前,我已经为他们创造了最温暖的教室,一个冬天过后,我得到了学校的第一笔薪水2。45元,用这笔钱我买了最喜欢的书,妈妈知道了,高兴地说,“真了不起,孩子能挣钱了!路要靠自己走,钱就是这样辛苦挣来的!自己花着才舒服。”这笔来的比任何人都早的收入从那以后成为了人生可以炫耀的资本,也带我走入更独立的人生。
很快在这所学校,虽然仅仅两个班级,虽然我们是外来的,因为不卑不亢,因为敢爱敢恨,因为敢说敢做,不怕苦怕不怕累,能干敢干会干,干的放心,干得圆满,不但保护了我们的班级,爱护了我们的老师和同学,同时也在这所学校里得到更多的老师的认识和认可。因为独立我顺利完成了学业。
在学习生活中,在妈妈的教育下,自理,自立成为我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学会了宽容和豁达,结交了许多好朋友,至今成为了我生活的闺蜜和永久的朋友。
人的一生不需要富足的家庭生活,也不需要权贵的父母,只要有良好的家风家训,你就是很好的材料,必定会为生活创造更美更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