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读后感500字

小龙0分享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用精短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和朋友交往、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解决事情等,看完论语,写好一篇论语读后感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论语的读后感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1)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的感悟:

这段话,是文与质交织结合的意义;是君子的品格所在;同时,也是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对于品行和行为的极大影响所在。

我觉得,外在的文采和内在的思想,一个是礼乐之仪,落落大方,行为得体;一个是仁义之师,心中坦荡,心有对向。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一个“心”字,过分追求内心的满足,丢了礼节,只会令人不安,失去了相互间的信任感;过分拘于礼数,装腔作势,实则空心一颗,披着一层虚伪面皮,令人生恶。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心”和无“心”的人也会经常存在。有心者助人为乐,爱打抱不平,却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他人;无心者表面平静,对旁人尽是迎合、恭维,暗地里却处处机关算计……我们无法判断一个人的文与质的多少,但我们,一定不要变成上面所说的那样。

我很害怕变成那样。文与质,外表与内含,绝不像鱼或熊掌,不可兼得。因为这是两个相互依存的词语,而不是不同的等量事物。等量事物分轻重,文质的世界却害怕偏执。只有当文与质平衡的时候,你才做到“然后君子”。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2)

我捧着这本厚实而蕴含着生命真谛的《论语》,轻轻地翻开,那淡雅而古老的书香,便扑面而来。掸掸灰尘,感悟一页页间,演奏生命哲理的乐章。一面面,洗涤着我心中的浮躁与狂妄……

有人从《论语》的字里行间,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却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仿佛看到一位长者语重心长地教育着我,同我畅谈人生,让我懂得如何度过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孔子曾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风和日暖的季节,其他树木和松柏没有区别,郁郁葱葱,一身碧绿。到了大雪飘飞、严寒时节,其他树的叶子纷纷凋零,唯独松柏却经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历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能考验一个人的品质。只有受得起磨练,在任何恶劣环境依然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人,才能拥有这君子的节操。

我一页一页地翻着《论语》,看着这深奥而耐人寻味的字句,细细地品读着这一个一个字间的韵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我熟记于心中的语句,出现在我眼帘。不禁让我想起平时里,作为英语课代表的我为了下课能多玩会,而请别的同学送本子。有时候更甚至编些小理由,偷懒或找人代劳!想着想着……我的脸好烫呀,不知不觉竟红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给他人,不仅破坏了同学间的关系,也伤害了朋友间的友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孔子曾谆谆教导我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于是,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威逼利诱面无惧色,慷慨赴死。赵一曼面对敌军的酷刑逼供宁死不惧,大义凛然;孔子曾循循善诱我们:“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于是,杨震面对十斤令人眼馋的金子毫不动心,坚守道德。关羽为了盟誓毅然放弃曹操的厚待,执意回蜀;孔子曾指点迷津我们:“见义不为,无用也。”于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承担责任。段天强为了救出落水儿童,奋不顾身,跳入冰河……这不正是《论语》带给我们的启迪吗?

读着《论语》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浅,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将变得更有意义。那淡雅的书香,耐人寻味的字句,在不经意间,洗涤了我的心灵。《论语》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触即醉,却令人回味无穷!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每每读起美文,久远的传统文化扎根于心。

开篇节选的这三句,给人以愉悦,真情,韵味十足,朗朗上口,引领我们徜徉知识的海洋。“学习并时常温习,不是很好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令人不高兴吗?人家不了解你,你也不怨恨,不也是个有道德的君子吗?"其中“学而时习之”点名了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需要来借鉴。学以致用,就要理解。这句话虽说像白水一大话,却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描述的是,当一个人的学问已经完成,有道同的人慕名而来,双方相见甚欢,有会于心,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快乐。这个“朋”当然不是指酒肉朋友。酒肉朋友一来,免不了酒酣耳热,伤身破财,又何乐之有呢?而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你分享胸中之学,笑傲江湖,指点江山,这才是人生一大乐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志同道合而非兄弟义气,同时,做人也要向君子学习,有宽广的胸怀,不随随便便迁怒于他人。

总的来说,开头只有短短的三句话,其影响之深。主要讲述了学习,交友,做人的道理。学习的内容不是做人做事,因此学习的时间应该是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而不应是局限于课堂之上。与人交往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做人的过程。通过实践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时刻不忘学习,保持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和生活态度。当一个人达到“不愠”的境界时,他已经成为一个大德的人,自然也能获得无上的欢悦了。

良好的开头,带来了很深的道理。这短短的三句话,给了我无限的思考,意识到了学习,交友,做人的缺陷和不足,因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又例如这一句,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生活是一种行为习惯,人在其中,只要没有太大的波澜,往往会随波逐流。但这种庸常的腐蚀性后果缺失严重的,因为经常性的检查自己的言行,并及时做出调整和约束,是十分必要的。自查自省是修德建业需要,是少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论语”的哲理性是极其有价值的,值得每一个人去深入研究和学习,并以此为动力,严格规范自己 的一言一行。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4)

第一次接触《论语》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抽早读的时间带着我们诵读国学经典。从《弟子规》到《千字文》,从《大学》到《中庸》,然后就到了《论语》。我们从一开始的被“之乎者也”绕晕头,到后来慢慢学着去领悟其中奥义。

还记得第一次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一个个都不知所措,明明是“shuo”,为什么要读“yue”呢?为什么那个时候的“说”和“悦”是一个意思呢?那为什么不直接就写“悦”字呢?我们的脑子里装着十万个为什么?因为无法理解,诵读的时候只能是呆呆地念、死死地背。

慢慢地,我们逐渐找到了它的韵味,一边跟着读,一边摇头晃脑,就算是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诵,也能从容自如的来上一段:“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的读后感500字(篇5)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在讨论问题时产生了分歧,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已经论证了是他错了,可他却还要与我争执,我当时心里就有些瞧不起他,甚至不想跟他玩了。可我突然想到了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不过是这一个看法与我不同而已,他还有那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我又怎么能轻视他呢?

越读《论语》我就越发感受到孔子的伟大。《论语》里的每一句、每一条都在教导我们人生的道理。孔子教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为人处世,教我们做人要具有“君子”人格。品德高尚、待人诚信、谦虚好学,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一直到小学毕业,我们的《论语》都还没有读完,但这样一部伟大的论著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读完的。它在我们人生的每一刻都能给我们以不同的指引。正所谓学海无涯,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会把《论语》一直读下去,还要继续读更多的好书,就让我沉浸在中华经典中肆意徜徉吧!

    63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