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7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1
初次端起了它,是在别人的推荐下。
刚看到书皮上的那一弯新月,那种神圣和庄严,透彻的穿过身体,像是在探寻,又像是在欣赏。
书中的"路"坎坷复杂。情节像是一团被人千百次蹂躏,一线绕着一线;又像是剥洋葱,一层又一层。但那淳朴庄严的资料,根本不会让人觉得乏味、无趣。反而让人钻了进去,成为故事中的一员!一次次跌倒的新月,又在亲情和感情的帮扶下一次次的站起来。终甩脱不掉。哪怕是一个小人物糟遇了不测或是遇到了麻烦,心都像是被刀割!悲切凄凉的爱,终使人悲痛。一个个故事情节,成了人们常挂嘴边的话题。
读这本书,就如同走进一个完全新奇的世界。我被书中美丽的言语和措辞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对于景物的描述,还是对于环境的衬托,作者运用的词语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我觉得它是现代中国百花齐放的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挺然独立。它以独特的情节和风格,引起了"轰动的效应"就不以为怪了。读完这本书,我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心中的悲痛与遗憾久久不能释怀,我甚至抱怨作者为什么如此残忍,要赋予一位完美的妙龄少女如此苦难并短暂的一生,要拆散一对真正相爱的人,让他们明明相爱却又无法逾越这阴阳两地的隔阂,死了的人解脱了,而活着的人呢?依然要承受物是人非的痛苦。
我以往想到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本书的书名要叫做《穆斯林的葬礼》,穆斯林的葬礼,葬去的究竟还有什么呢?也许还有人类永恒的主题—感情,这也是作者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但作者以一种似现、似全似残的写作方法,更令人容易深入文字中,我的心境好似秋风中坠下的一片落叶,随着人物的经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最令我震撼心灵的是新月与楚雁潮的感情。韩新月和楚雁潮找到自我的感情了吗?好象找到了,又好象没有。
读过他们,令人有一种由衷的钦羡,又有一种揪心的疼痛。从一开始的师生情深,发展到最终的心灵盟友,乃至灵魂密友,在阅读他们两人的言语和对白的同时,我内心深处也被一种深深的,同时又极为强大的情感震撼着。我不能不承认,我被这种高尚的爱吸引了,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随着主人公的心境也不禁的随之变化。
说实话,我很羡慕,甚至向往他们两人之间的那种相儒以沫,但可惜的是她的感情追求显得稀里糊涂,几乎在不懂什么是爱,什么是职责的情景下,就懵懵懂懂地跟着本能的喜好感觉飘飘然起来,乃至最终死到临头满脑子还都是那么可怜的一点所谓的本能的完美感觉。不幸的出世、抑郁的生长、痛苦的感情、悲惨的丧生……新月的杯具也许恰恰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叫人不得不为之哀叹,这也正是整部小说的过人之处罢。
生命在命运面前似乎微不足道,哀歌为谁而响起?《梁祝》乐曲在春蚕吐丝的节奏中淡淡远去。留下一片纯净,一片空灵……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2
看了文题也大概猜出了文章类型,但自始至终,情节没向着我所想方向走,总是出人意料。于是,我被它深深牵引着,进入人物的悲欢离合。
很多人会为新月的命运,和楚教师的感情所打动,或是对韩子奇一生所感怀。但我的心却被一个人物深深勾住——梁冰玉。
故事背景发生在战乱年代。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中国人的思想开始从封建腐朽转向新生,而梁冰玉就是新社会女性的代表。敢于同命运搏斗,敢于为感情付出,同时也有迷茫,也有失败,但最终她认清了自我,认清了生活。
和璧儿一样,从小时候起,失去了父母的疼爱,玉儿和姐姐有了相同但截然相反的性格——坚强。姐姐被生活所迫,敢于当家作主,却没有主见,没有知识;而她学会了自强,她经过知识的汲取和自我的认知,重新定义了坚强。我想这才是新时代女性所应有的思想。
随着渐渐长大,我升入了大学。大学里,她有了自我的第一个恋人,也是深深伤害了她的恋人。应对恋人的打击,同学们的另眼相待,也曾另她对生命感到迷茫,也曾对感情失去了信心,甚至狠心拒绝对她忠爱热爱的奥立弗,说明她曾迷茫于感情,和现代的女性一样。但不一样的是,她能从奥立弗的死中重新正视感情,并能敢于追求真爱,这却是现代女性所缺乏的。
有人会说梁冰玉是个下流的女人,背叛姐姐而和姐夫在一齐。但正如她所说,那个时候谁都不能保证自我能活下去,仅有两个人相互依靠,才有了能活下去的勇气。而她与韩子奇的爱,也不再只是为了生活和后代,而更多的是因为内心所感,心灵相通。虽然因为韩子奇的懦弱,没能最终在一齐,但她的决绝足以让人震撼,。
她的一生不像新月,韩子奇般曲折,但却折射了自我的光彩。我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的勇敢,佩服她的敢作敢当。人的生命仅有一次,碌碌无为或是大放异彩。也许你平淡地活着能够活到100岁,但轰轰烈烈地活着只能到50岁,但这50岁却比100岁值得的多。
我总以为自我生活中很勇敢,但和玉儿比起来,却差了天地,我曾觉得自我足够坚强,却没有经历过亲人的抛弃,战争的恐怖,或许我们缺少的也正是这些。不光是生活中,学习中也亦如此。玉儿凭自我的坚持考上了大学。我们坚持的不应当只是考上大学那么简单了。我们将来会有更多选择,学业上的,人生上的,都离不开坚强。
也会有风雨阻挡,不可能一帆风顺。勇敢的小船才能乘风破浪,不管是学习上的,感情上的,总会充满挫折,想不为之所打败,仅有努力扬帆,像玉儿一样勇敢,不为别人,但为自我。
书中的开头,便埋下了疑问,结尾的呼应才明白了前因后果。用玉儿的回来结尾或许是有深意的,她是那个年代的代表,一家人几十年的代表。
一部杯具书,看完没有哭,而是有了许多感触,学会了很多,看清了很多。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3
这本书读得粗略,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但看完之后还是觉得浪费了时间。大概是茅盾文学奖的名头在前,加上其高大上的书名,让我的期待值过高而失望,又或许是我思量太浅,对其间的背景感悟不深,并不能领会本书的内涵。
如书名穆斯林而言,文中人物以回回为主,向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回族,关于玉石在北平的画卷,以双线讲述韩子奇,韩新月两代人的故事,最后两线相汇,终成悲剧。文章文笔没看出太多出彩的地方,一些刻意渲染的地方反倒显得矫揉造作,剧情和我们当代流行的各种狗血电视剧有一拼,三观不正,让人实在无语。
来看到人物,其中最不完美的韩太太反倒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她世俗,固执,霸道,没什么文化,甚至有些愚昧,但她不矫情,遵循着自己的信仰,爱护家人,在父亲死后挑起家中事务,一步步由那个明媚鲜妍的梁君璧变成了刻薄理智的韩太太。我同情她,生活磨碎了她的浪漫,而她供起了妹妹冰玉的浪漫,最后妹妹的那份浪漫吸却引了她的丈夫韩子奇。都说韩新月无辜,可梁君璧何其不幸,养着自己丈夫和妹妹的孩子,还要做好一个慈爱的母亲!她辛辛苦苦守着家业,被妹妹讥讽成守财奴,在丈夫妹妹远去国外避战也不肯离开,艰难的在炮火中苦守,可又有谁理解了她?
韩子奇,这种男人实在不愿多谈,实在生气,在感情上优柔寡断,没有责任感,冷笑回之。
梁冰玉更是一朵奇葩,理想主义,只活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自私自大。一想到她,我脑海里就惊起一堆感叹号,她的大胆激情,热烈而恼人。从未见过如此理直气壮的第三者,标榜着爱的权利,她的姐姐如何待她好她毫不在意,在她心里,这个大字不识的姐姐和她这个读过大学,出过国,敢于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又怎么能相提并论呢?而作者对她的璀璨描写,也是让我无言以对。
而第二代的韩新月和楚雁潮,完美的像纸片人,作者不吝用无数描写去堆砌,他们情感丰沛,师生恋情,理想浪漫,是北大的男神女神,却因绝症和宗教永隔,一切都是那么凄美,不识人间烟火,丝毫感受不到六十年代的背景气氛。二人对答戏份我几乎都是几眼一扫翻过,如此文艺的对话及环境渲染实在无聊,美好又空洞得不真实。
最后是韩天星和姑妈,我简直难以想象有像韩天星这样好的哥哥,果然天下好事都让女主占尽了……尽管孩子无辜,但在知道新月身世下真心实意的觉得妹妹命苦,加倍的对妹妹好,实在让我觉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姑妈是老好人,对谁都好,对新月尤其的好,然后她突然死了,没有多少人在意,就像生前也没有多少人在意这个仆人一样。新月死得凄婉动人,轰动盛大,姑妈死得短促卑微,平静简洁。
文中的穆斯林们陆陆续续死了,应了文题,可他们的死和她们穆斯林的身份又有什么关系呢,文章剧情和宗教也没太多联系,更像是取巧。这么长的文字读下来,不是回味无穷,而是一种可算叨完了的轻松,实在失败。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4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闲暇之时品读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无法释手。当我把全书仔细研读后,泄出压在心头的沉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富的容量,深刻的内涵以及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我的心灵,曲终掩卷,荡气回肠。正如刘白羽先生所说,这是一部穆斯林的圣洁的诗篇,充满悲剧的美感。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
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既是人间曾经有过的,也是她所憧憬的。作者追求美,那是人的本性,人们本能地而并非理智地向往纯美纯情的意境,美不必强迫人接受。不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样的前人名句就不会这样传之久远,深入人心。一个中年女作家,能够有这样强大的驾驭历史、挥洒人生、驱使命运,写作沉雄浑厚、凝练典雅的创造力,达到了惊人地步,令人叹为观止!我仔细品味着作者为什么掌握了这种美,我发现,作者是一个有自己美学观的人。读这部书,有如读《巴黎圣母院》,奇谲诡辩,奥妙无穷。这是玉的长河,不,人生的长河,命运的长河,悲剧的长河。想到新月为了追逐梦想而付出的努力;想到天星为了追求爱情而提起的勇气;想到韩子奇为了儿女的前途而无私的奉献……这些无不牵动着我的心,渴望自己也能够像新月那样,一步一步地迈向成功,飞向梦想的蓝天!但是到新月之死,我实在无法抑制,不得不流下眼泪。人生并非十全十美,我们只有在短暂的生命长河中完成自己的向往与本应该做的事情,才不至于愧对自己,愧对他人。人生的真谛如此深邃,如此动情,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只是需要我们选择如何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一页一页读下来,围绕着这一条清澈而晶莹的玉的长河,梁君壁、韩子奇、梁亦清等各有鲜明的性格,各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但在这庞杂的人生之林中,却扬起穆斯林美的灵魂,响起一支幽幽的乐曲,一个形象轻盈而出——新月,唯有这一形象令我印象最为深刻,正是这一纯洁的灵魂、幽静的灵魂、美的灵魂,本来是一道活泼的小溪,却一下跌入人生的劫难,命运的剧变由此掀开……新月之死,是祝英台之死,是缠绵的,又是壮烈的,不只是柔情感人而是苍天泣血,人们的心正是从悲剧之美中得到净化。在尾声部分,梁冰玉看到“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出现在门边,洁白的皮肤,俊秀的脸庞,黑亮的眼睛,长长的睫毛,正吃惊地看着她。‘新月!新月……‘她一把抱住了少女……”
是的,默默苍天,沉沉大地,过去的生活过去了,新的生活开始了。我们要向前看,看到未来,看到希望,不能拘泥于过去的一切,人生如此短暂,我们要好好珍惜,毕竟,那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展望充满着希望的未来吧,为此而不懈努力,奋勇向前!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5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自由恋爱如今最美,但又有谁能想到在离我们不远的那些年代,爱情仍然受着许多的羁绊。
楚雁潮,韩星月,这两个年轻的生命,在霍达笔下,勾勒出一段交织于宗教、社会、年代的乱位爱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梁祝》。
博雅老宅,依旧是那座老宅,百年不变,千年不倒。一切还是当初的那个样子,只是如今的老宅门前多了一副牌子——“文物”。没人知道,老宅曾经的记忆是怎样的。
事情应该从何说起?韩子奇还是韩星月?
星月沉思着,她呆呆的看着照片,想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会如此对待自己,丝毫看不出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疼爱。
大学里,星月认识了楚老师,从此,正值青春的星月坠入了爱河。尽管,时间不长。
上天嫉妒星月,嫉妒她的美貌,嫉妒她的聪慧,嫉妒她的人生。于是,他趁星月不注意,在她的心脏上动了点儿手脚,星月也并不完美。
如果说,爱一个人没有错,那么意外可以当做不爱的理由吗?
星月病了,因为心脏。她不能去学校了,病魔随时可能会要走她那微小的生命。她每天呆在医院,看着阳光撒进屋内。她在努力着,希望早点回到学校,回归原本就平静的生活。
楚老师的陪伴,让星月的心情好了许多,他们彼此确定了心意。憧憬着属于他们的未来。
可回回这个身份,注定他们不能在一起。宗教,阻挡了他们爱情的第一步。
病魔折磨着星月,爱情折磨着雁潮,……
相爱之人,却无法在一起。
不幸终于降临,星月死了,楚雁潮亲自埋葬了她。被埋葬的,还有他那颗早已百孔疮痍的心。
爱情到了最后,竟是这样的结果,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老宅最后的回忆,停留在星月和雁潮那里。他们也是它曾经的主人,它的记忆在继玉魔老人后,从他们开始,又从他们结束。它度过的多少春秋,阅过凡世多少人心,但却总依稀听见有一个从远处飘来的声音,一直说着: 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女儿美不美?
多少年过去,已不知这是星月死后的多少个年头,只见已经开始老去的雁潮带着笛子,来到曾经的那里,许下自己的承诺。
林子依旧是那片林子,只是,星月的坟墓已经不见了。看岁月任然静好,听风声依旧那样,看眼前风景仍是如此。楚雁潮不为星星,不为月亮,只为星月。
他吹着笛子,依稀之间,仿佛听到星月回来了,她在喊他楚老师。
梁祝里,爱人最终化成彩蝶,飞向远方,最终能够长相厮守。可现实呢?
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是一段悲伤的恋情。但对于星月而言呢?你是年少的欢喜,喜欢的少年是你。
老宅的记忆,便停于这里,止于此地。它的记忆中,有个女孩叫星月,她是英台;有个男孩叫雁潮,他是山伯。他们的爱情,已经过去,而老宅,替他们记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6
《穆斯林的葬礼》,是中国回族女作家霍达在1988年发行的一部畅销小说,后被原作者改编成同名电影。该书讲述了北京一个回族家庭六十余年间的兴衰历史,该小说以回族手工匠人梁亦清的玉器作坊奇珍斋升沉起伏为主线,在历史的背景下描写梁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变迁,表现了主人公为追求理想和事业,为完善自身素质所发出的蓬勃不息的命运意识,是一个爱情悲剧。
1991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塑造了多个人物形象,用中国传统的两个意象玉和月代表韩子奇和韩新月,穿插记叙前后两代人的身世,并穿插地为读者介绍了回教礼节及回族习俗。
这本书在我的书架里沉睡已久,不知是因为书名的缘故,觉得这本书一定又会是一个非常引人思考的书,迟迟不肯翻页。我们每一个人对“死亡”这个话题多多少少会有一点避讳,这何尝不是我们本能的排斥,但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同时这本书作为世界名著不想错过,所以努力地看完前几页之后,爱不释手,经过几个小时后,终于看完了。我想这本书对于了解穆斯林甚至对穆斯林葬礼有不一样的认识和感悟。
故事里的情节,故事里的人物,就像是真真正正的存在似的,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关于这本书的详细解读,我想会有别的读者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这本书除了介绍一个大家族的兴衰,还介绍了新月这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很多人读完这本书,会很感慨新月的悲惨命运,会惋惜这样一个正处在花季年华的女孩,为什么会遇到如此不堪的命运,需要早早的离世,却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更何况是作为一名北大的高才生。
我们常常高估作为人类的我们,以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但是不得不承认在疾病面前,我们无能为力,乖乖听从死神的安排,而我又觉得这个故事幸好是本书,要不然我会又对那些命运中常常处在最善良的人,偏偏遇到命运对她的不公,感到惋惜。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像新月一样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的活好每一天,有多么善良,但是却又得不到应有的善待,早早地离世,我无不感叹那些善良的人,却又无能为力。我们从小会被教导长大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长大后却觉得这样的想法真的是太奢侈了太美好了。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并不感到特别的痛苦,也许是因为同时在追一部年代很久远的电影叫《小娘惹》,相信很多人看过或是有一些印象,这部剧虽然算作是一部励志片,但是剧中不免存在一些悲剧的人物,其中看完玉珠的遭遇,让我不禁感慨所谓命运对她多么不公啊,她多么善良、美丽,同时又热爱着生活。
当然这部剧也有很多的看点,比如里面介绍了“娘惹菜”、“娘惹文化”,同时最近也有翻拍的,里面的男主角也是同一个人,不禁感慨不老男神的颜值,哈哈哈,我就不一一说了,有兴趣可以看一看。
我们常常为一部电影的感动的情节,而内心充满着力量,也为其中的一些悲惨人物,感叹不已,但是这些看似是虚构的故事,却又常常在告诫着我们如何做人,让我们知道不能做什么。
我想谁又不是一边咬着牙,一边热爱着生活,那些看似充满阳光快乐的人,也许经历过比别人更多的痛苦与磨难,却又从泥泞中爬起来,继续前行,珍惜着生活。
关于善良虽然也会看到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但是我想我们总归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身经百战却又永远相信这个世界仍是美好的人。
莫问前程,但行好事!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篇7
初中时读过一本书,叫《穆斯林的葬礼》。它是我最喜欢,也是另我感动最深的一本书,至今,我还对它记忆忧心仿佛昨天还在看这本书呢!
生命的挽歌总有一种爱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情让人无言以对,韩新目一个唯美的易碎,或许从易碎种,才让我永久的回味书中所述的纯洁的爱情与无畏的生命。无意间看到这本书,无意间看了它,却再也无法从中拔出来,一任泪流满面,它不煽情,但却感人,感人至深,我一口气读完它,但只是在想悲哀为什么总是挥不去,我被他深深的吸引了,它让我看到人性的弱点,人生的无奈,更重要的是由爱而衬托出生命的价值!这本书里,两条轨迹穿插着前行—“月”与“玉”,两允人,不同的人生的道路,不同,但又那么的相似,是悲字溢满心头的苦涩,或是被感动良久的悲楚,命运无情,生命也是如此的脆弱,我真想用我的眼泪来祭奠这白纸黑字,着无尽的爱。梁冰玉,韩之奇,上一代的爱情没有幸福,有谁能体会。看着小心越可爱而安详的脸庞,而断然离去的冰玉的心情呢?更有许多感受,当他重回故居为了女儿,却只能面对一片连坟都难以发现的“墓地”的悲楚呢?正义,何以能让你生,或是灭呢?正义站在新月身边,但同时死神也降临,正义有时候是那么脆弱连同脆弱的生命,一并离去,为什么?为什么?复仇失去了理智,上一代的一个悲剧,一个宿命,有轮回到下一代的身上,时代的悲哀已将一切掩埋,没人理解这样的家庭。
曾受战火的洗礼,灵魂和呻吟毁灭的人?逃离了战火,梁冰玉猛然的发沉:比战争更恐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一个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兴衰,那么无力地控制着人生,那么有力的诠释着生命,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清无畏……人生从来没有轮回度过了人生才完成了人生。
正如历史,他是人的足迹,但并不是所有留下足迹的人都敢于正视自己的历史?生命的挽歌,在逝去之时唱起…。易人拉欣的流浪,至后来的韩志奇流浪,本来就是一种悲哀,女儿的离逝,正如那含苞带放的花蕊。花还未开,花枝失折了。永远不能弥补。葬礼时一切的终结,也是一切的起点。没有人知道,葬礼的哀歌在为谁而唱,为谁而熄?一条是私怨不停的不归路,一条是爱恨分明的死胡同,韩子琪而韩子琪,就这样被生命捉弄,新月与子淇儿女之间无尽的爱。但也无法改变决定的事实。或许新月一开始就错了,韩新月与楚艳潮,更是一个错误,在那战火连天的年代,放不下浪漫—即使在东北大圆内未明湖畔!她的师生恋只能走向死忙,生命在宿命前是那么的无力。即使有楚老师深情的呼喊,点燃她生的希望,也不能改变现实,冷酷的“母亲”韩子琪投入仇人门下,我只是深感佩服,而一丝一毫之前也飘然入心,直到读到新月之亡,已经不住流泪,为什么生命如此脆弱不堪一击?
久久没有为一本书感动了,是他让我找到了一份纯真的感动,哪一点希望那一份爱,以及那一缕生命,生命的挽歌为谁而唱,生命的挽歌为谁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