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
推荐文章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8篇
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的优良家风,需要去我们继承和弘扬,并不是所有的家风都是封建迷信,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良好家风发扬光大。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聊聊关于“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家文化,历来重视身心修养问题。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由先贤的个人身心修养过程中总结提炼而来,升华成为家风文化,更是身心修养的精华所在。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著的《中国家规》一书,收录了历代名家名人家规,字字珠玑,凝炼出家风文化和身心修养的精粹。提高身心修养,可以从中汲取无尽的养分。
诸葛亮《诫子书》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先贤为我们淡泊名利、修心立志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楷模,教导我们当以儒者的无私无畏精神,担当起责任,公正、清廉。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提醒后世儒者勤研学问、勤读诗书。唯有立定治学的志向,__,刻苦读书钻研学问,并在家庭中推开读书的风气,才能抵制各种过度和过分的应酬玩乐或追名逐利的俗流,树立清白家风。
确立了志向,明白了道理之后,从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成就身心修养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全面贯彻这种志向和运用这些道理。正如王阳明所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只想不做、或者光说不做,身心修养就成为空谈。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理念,这就由修心延伸到了修身。
知行合一,践行身心修养悟得的道理,改正恶习,拒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习惯和工作生活作风,是修身。我们公职人员,修心是端正态度,修身就是清正廉洁、作风严谨、勤于精业、克己奉公等具体的言行习惯的规范要求了。家规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更在于最终成为家庭成员共同自觉遵守的言行规范,为个人和家庭命运保驾护航。
修身,首先要自省,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人有错误不怕,怕的是有错而不自知,或者刻意回避;怕的是知错不改、屡屡再犯。要改正各种错误和不良习惯,就要长期坚持反省自身。
修身,最大的困难也正在于持之以恒地不断改正错误和恶习,进而养成一系列良好的言行习惯。
在此问题上,我们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改良习惯,勇于直面错误和恶习,并在实践中改正它。而且越是在修身的艰难处越要下功夫。练字,我有一个习惯,纸要糙一点、笔要秃一点,越难练的字,越要多练习。改善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在最日常的俗事俗务之中,在改错的最艰难处,才是最好的时机。
改正恶习、养成良好习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精神固然可嘉,但在出狠招的同时,还要持之以恒才行。一个人养成恶习容易,但改为好习惯不简单,因为恶习往往和安逸懒散挂钩,改正意味着极为残酷且反复的自我斗争。自我约束管理上,晚清名臣曾国藩最是值得敬佩,一旦立志,即数十年如一日,下苦功改过自新,当然应该成为后世的楷模。
改过和养成良好习惯,应当通过家规家训,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风尚和氛围,家庭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提醒、互相勉励、互相促进。但凡清白之家,必有优良的家风。
修身是要克服惰性,一旦定下的习惯规矩,再难也必须每天都做到,不下这样的苦功,修身无从谈起。修身还要特别注意慎独的问题,不可掩其不善,自欺欺人。元时,许衡有一次在盛夏时节赶路,口渴难奈,路人纷纷支路边摘梨吃,唯独许衡不为所动,被路人嗤笑迂腐,许衡解释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历代名儒世家的家规家训中,朱柏庐(一说宋代朱熹作)的《朱子家训》很值得推广和学习,其文俭约朴实,其意勤俭仁厚、持守修身甚严,实属历代家规的典范。如此优秀的家规家训,为我们勤研学问、砥砺德行指明了方向,可让我们提高身心修养、养成良好习惯,进而形成优良的家风。作为公职人员,应当汲取优秀传统家规文化的营养,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营造勤政廉政的良好氛围。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2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_以来,__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家风的传承往往是与家训、家规结合在一起。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历史悠久,流传亦广。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学习了50个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者家族的家规,感受到了他们的家国情怀。
书中,山西晋商大院群体的杰出代表:王家大院一直秉承了“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的家规家训,做生意懂得吃苦吃亏,讲究合作共赢、对乡土乡亲“为善最乐”,王家人代代都坚守家训,因而历经700余年,八世繁盛;而位于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中堂第一代先祖乔致庸治家严谨,为了防止子孙习染富家子弟的诸多不良风气,制定了著名的“六条家规”。他的教诲对子孙的立身处世有很大影响,也使乔家商业走向了辉煌。
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文明建设,通过家规家训等教导后辈,潜移默化地传达社会规范。从古至今,兴家之训代代相传。周公旦的《诫伯禽书》、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李毓秀的《弟子规》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流传下来的家训,对我们今天培育良好的家风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培育优良家风,践行家庭美德,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新风尚。而家风的建设,离不开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党员干部要向榜样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要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将修身、齐家落到实处。要从思想上规范约束自己,时时刻刻把握住方向,守住底线,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切实用好手中权力。同时,也要注重培育良好家风,要身体力行,示范做好“最美盆景”。树立旗帜、确立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清正廉洁的党员身份在社会大家庭中有情怀、负责任、勇担当,在生活小家庭中立得起、叫得响、有分量。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好家风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坏家风似顽疾毒瘤,毁其一生。近年来,“家族式腐败”时有发生,从广东揭阳的“子接父任”,再到山西“房媳”,这无一不在向我们传达一个讯息:坏家风会铸成大错。“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风培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时纠正不良家风。
党员干部有了良好家风,才能带动社会风气的形成。千千万万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3
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火爆上映,通过三个故事还原“家风传承”精神。正如视频里说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__以来,__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营造良好家风,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当好表率。一要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纪守法讲规矩,生活上发扬勤俭节约,工作中秉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党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表率,也是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表率。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面对经济建设时期家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严以律己,防微杜渐,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思想上的高度自律,保持清正廉洁良好形象,为家人、为身边工作人员乃至人民群众树立一个具有崇高精理想和道德情操的共产党员典范。
二要管住管好身边人,严格约束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在群众眼中,领导干部的家风与其本人的作风几乎可以划等号,领导干部家风好坏、其配偶子女甚至亲朋好友在社会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决定着干部本人甚至整个干部队伍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对领导干部而言,如何对待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是衡量其思想境界高低、家风优劣的一把尺子,也是检验他们的权力观和廉洁情况的试金石。真正合格的领导干部应该把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贯穿于家庭生活,渗透到亲友关系之中,绝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庭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要做到人前人后,人生人熟都按规矩办事,把自己的家风搞好,努力建设廉洁型家庭。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要重视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把它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4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家规。“国家”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概念,“国”和“家”紧密相连,国由家组成,有国才有家。《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治国从治家开始,家规家训是治家教子、修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养成的“第一粒扣子”,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
踏着历史的足迹,寻找中国家规的力量源泉。相信王羲之、范仲淹、包拯、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的家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提及家规,不由想起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这些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风貌。
“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曾国藩是历史上为人做官的典范,拥有良好家风的集大成者。其以洞悉经世之道,铸就治家之言,形成以“尚廉、尚谦、尚劳”为核心的良好家风,已成为其子孙一生的坚守。清朝著名郑板桥曾以竹入联来教育自己的儿孙:“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树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我们每个人应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坚守榜样力量,弘扬传统美德,培育良好家风。
“荣辱两世界,贪廉一念间。”立好家风须“廉”字当头,没有好的家规家风,难以清白做人,无法专心做事。现实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__在_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风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你若盛开,清风徐来”。在《中国家规》中寻找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风的历史底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需要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常吹“风”、常念“经”,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5
央视微视频《家风传承》引发社会的热议和广泛关注,视频通过三个简洁、朴实的镜头还原“家风传承”精神。引发了笔者对家风传承的思考。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作风。它是建立在中华文化上的集体认同,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也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真实地反映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和人才观。从刀耕火种到以家族聚居,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传承,有一个趋势:每一代人都想把成功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子孙,寄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祈望家族兴盛,长存不衰。于是我们的先辈们自然就会基于个人的阅历,尽心收集整理祖辈遗存下来的真知感悟,汇编古往今来兴亡衰败的经验教训,融合社会行为准则和家族处世经验,提炼并最终形成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此外,优秀的家风能形成良好的带动作用。家风家训传承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检验,造就了一代代中国人。古时弘农杨氏,自东汉始现”关西孔子“杨震,此后,严以持家,耕读传家,人才辈出,绵延数百年,为世人所敬仰;梁启超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一生培养九位儿女,涌现“一门三院士”,其余皆学者、专家”的盛状,成为众人交口称赞的家族;以笔者所在的青礁芦塘社陈炳煌家族为例,清代陈氏家族不仅经商有道,官声显著,还热心公益,捐资助学,倾力赈灾,留下一段佳话。陈氏后人在此家风熏陶之下,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中,无偿让地让物,投工投劳,当地乡贤捐资、本社工程队甚至减免施工费用,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古到今的历史证明,家风家教不仅具备实用性,还具备榜样的带动作用。
党的__以来,__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需牢记几点:一是内化于心,强化自我约束意识。谨记__强调的家庭建设“三个注重”要求,严于律己,确保自己在生活作风、个人操守方面时时处处符合党纪国法和家庭建设规范要求;二是外化于行,更好地服务村居。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带动作用,推动所在村居将优秀的家风家训、海沧耕读文化更好的弘扬、推广、传播下去。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6
最近单位组织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读后深有感触。
书中人物之一杨震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就是他“四知拒金”的故事,讲的是他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为答谢杨震知遇推荐之恩,特备黄金十斤,趁深夜无人之机,打算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严厉批评了王密。王密辩解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更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人品。”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无人知道呢?”从此“四知拒金”的故事,就传为千古佳话。杨震在廉洁自律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和影响着家里的每一个人,他不肯为子孙置办产业,在他看来,始终保持清白廉洁的形象和节操,就是他留给后世子孙最好的遗产和礼物。在杨震的直接要求和影响下,其子孙为官清廉,世代杨氏后裔也以杨震为榜样,以“清白传家”作为家规祖训不断传承。
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杨震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廉官清白,大多能荫泽后代;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
“5.10”思廉日活动中,单位组织全体人员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小官巨贪”,片中原秦皇岛市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因涉嫌受贿、贪污、挪用公款,被带走调查,在马超群的家中和办公室里,办案人员搜出了1.2亿元的现金,还有37公斤黄金,68套房产手续。渭南市住建局建筑业管理科原科长侯福才,通过各种方式向找他审批建筑施工许可证的建筑企业索取钱财,在6年之内敛财5000多万。抚顺市国土资源局顺城分局原局长罗亚平,利用为开发商拿地、办理规划审批手续等机会搞权钱交易,甚至直接造假套取土地补偿金,敛财上亿元,被中纪委领导批示为“级别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
从这些小官巨贪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领导干部一人当官,全家腐败,首先从自己烂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把公权力私有化,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无数腐败案例警醒、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绷紧家风建设这根弦,始终守好优良家风这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社交圈、生活圈、家庭圈。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下功夫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
我作为一名基层行政执法单位的领导干部,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一直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心中常记杨震的“四知”,把正方向、守住底线。在行政执法工作中,坚持原则,依法办案,切实用好手中权力。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基层领导干部,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要时刻约束家人亲属,在小是小非面前也应该讲规矩守底线,教育好家人亲属正确看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严格约束家人亲属,不做干预职权范围内的事,不吹枕边风,不说三道四。经常在家人面前开展警示教育,教育激励家人勤俭持家、清廉做人、谨慎处事、宽厚待人,形成家风正、家人廉的浓厚氛围。做到家人之间相互提示,相互警醒,当个人感情同党性原则、私人关系同人民利益相抵触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党性立场,坚定不移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认真读完《中国家规》这本书,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我要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培育廉洁正能量。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7
我观看了《人民领袖》和《家风传承》微视频,从中读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就是家风要正、国风要淳、党风要清。
首先是家风。我们大家都记得成龙跟刘媛媛唱的《国家》,里面有一句歌词“国很大,但其实是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就说明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就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在座的各位都明白什么叫成家,什么叫立业。那么成家为什么很重要?家是我们自己的根据地,家是抚慰我们的港湾,是我们疗伤、调节状态的地方。当我们工作累了,受伤了,都可以回家。大家工作忙忙碌碌一年,过年了要回家。我们中国人很重视这个家庭的概念。
刚才讲的是成家,还有一个立业的问题。立业就是要立下做自己事业的志向,大的来讲就是做自己的职业规划,小的来讲就是要有一份工作。我们应该好好看看林则徐的这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穷而多财,增益其过”。再来就是张英的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说张英他兄弟因为房子界限跟邻居起纠纷,就修书请当宰相的张英帮忙,结果张英却回了这首诗。什么叫大智若愚?大智若愚不是天天跟人家斤斤计较。
家风就是你要在家庭里面营造一种爱的氛围,营造感恩的心态。__优秀家庭观就讲要爱家,爱家就是对家庭要有爱,要懂得感恩,在内心深处的爱可以遏制我们的自私。在家里要有家规,只有大家来恪尽这些规矩,才能规范家庭里面的秩序。老领导习仲勋在自传里面就提到了要怎么教育自己的小孩:要厉行节约,要虚怀若谷,要雪中送炭。这种良好的家风,必然会塑造一个好的领导人。
其次是国风国法。我们改革以来,经济发展很快,到了__年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家有钱了,国也有钱了。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提升我们的国际地位,从经济方面讲,就是对外输出技术和资金。还有亚投行,我们亚投行有一个很重要的条款,重大事项表决要四分之三通过,而中国投票权是26%,所以我们有一票否决权。从这些方面看,我们的实力在日益强大。我们创设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就是为了当完全的市场经济试验田,来跟国际接轨。这些是对外经济,还有我们的对外国力。我们的国防最近也比较强大了,也会派军舰撤侨,军机巡航,说明我们国力在提升。__讲我们要有跟我们身份相匹配的外交,这是对的。对内我们面临着经济拐点。中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因为需求端不旺,所以要倒向供给侧的改革。我们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三去就是:去产能,像钢铁这些大的产业都存在着产能过剩;去库存;主要是去掉我们现在房地产的库存;去杠杆,就是去掉我们一些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要化解地方政府的债务。所以今年的财政可能会做一些改革,要降成本,要降低企业运营的成本包括税务,要补短板,包括民生的底线。我们现在的自贸区是要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的样板,于是就提出来要简政放权,要加强监管提高服务。我们原来的审批权限过于繁杂,前置审批太多,所以要降低准入门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__在上海自贸区视察的时候,上海就给他做了一个案例剖析,原来餐饮业要办完卫生许可证才能办工商营业执照,现在改成先登记,然后开业才需要卫生许可证,这种就是事前的监督转化成事中事后的监督,把真正的监管放到运营后。这说明我们依法行政的导向要转变,这也要求我们要真正用法制思维来考虑问题。司法不公容易造成老百姓__不信法,这些都是破坏整个社会规矩。__在90年代提到,最近十年的发展很好,但最大的失败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的教育,经过冷静思考,这方面的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所以我们要依法治国,用法律来约束行为。
再来是党风。《条例》和《准则》是依据党章来制定的。__一直把党章放在他书桌上,他认为还是要用党章来约束党员,规范行为。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我们党内规矩的根本依据,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标准。我们党员要有理想信念,我们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出问题,进行案件剖析后发现很多都是理想信念丧失。拜金主义、公权私用都是理想信念缺失,所以党性修养非常关键。我们建国之前有长征精神,__说长征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次战略转移。红军也是在经历各种挫折后不断壮大。现在一些问题官员可能被纪检带走两三下就全交代了,因为他们内心已经丧失理想信念。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你心胸坦荡,你就会放心干事、生活。这些都说明了自身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我们人生就像长征,要用长征精神来勉励自己。这次《条例》对党员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开出了负面清单,把法律和党纪做切割,要求要把党纪挺在前面,违反了党纪的要先审查。现在只要纪检坐实了违纪证据,直接处理,一旦违法马上移交检察院,纪委和检察院配合交接很快。而《准则》就是“高线”,提倡我们党员要干什么,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四对矛盾。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员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条要求:要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对于我们这些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我们在家是家庭成员,在社会上是一个公民,在党内是党员领导干部,甚至肩负了一方重任。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合格党员,要遵纪守法,要加强作风建设和党性修养,守住家风、国法、党纪。家国党三者是一个递进关系,我们党员领导干部有三重的身份,但是三重身份却有共同特点。
一是忠诚,在家要忠诚,要爱家,对国家要忠诚,对党要忠诚。
二是责任,你在家扮演什么角色就要肩负什么责任,作为子女要孝敬父母,为人父母要教育子女;对于国家,我们要做一个守法公民,干好自己应该做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要向自己的梦想发展;作为党员,要遵循党章,维护党章,实现党的目标,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
三是干净,在家里要干干净净做人当好表率;对于国家要干净不能违法违纪;对于党要加强自身建设,要廉洁自律,加强党性修养。
最后,我有两个摘抄跟大家共勉,一个是为官四要:为官之本在于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另一个是要加强党性修养,第一要有党性的观念,第二要有度量,第三要有气节,第四要诚实,第五要有气魄。
“我的廉洁家风故事”主题征文篇8
《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国与家,就像血与肉,天与地,时光与微风,深深镌刻和穿梭在浩瀚博大的历史轨迹上,通过阅读《中国家规》中讲述的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跨越了时间的纬度,牵引住传承的脉络,无异于幽谷中的潺潺溪流,梅雨后的一抹艳阳,醍醐灌顶,心旷神怡。
拜读《颜氏家训》《治家格言》,可以发现家规经典之所以流传千百年却依旧醇香,鲛珠百年愈发夺目,不仅仅是因为家规展现出家族的契约精神,更是因为这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通过历史沉淀和甄别,获得绝大多数族人认同,是约定俗成规矩。家规家训形成的过程也就是家族式道德教育乃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族人希望通过制定家规,树立“道德标杆”,划定“道德红线”,形成家族式“公序良俗”,让家族成员明白有所为之,有所不为,为而有序。家规不是家谱中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而是先辈温柔的耳边呢喃,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它既是“言传”,又是“身教”,温暖的让人愿意自觉维护和遵循。先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于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第一个台阶”,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直接决定了家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不仅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名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印证了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
从“四知拒金”到“画荻教子”,再到“孟母三迁”,充分说明家教是一个社会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良好的家风,即是良好的门风,是调整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感情关系和利益关系的道德规范,是社会美德的一种展现方式。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把道德规范、原则传递给家庭成员,是家庭成员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从而对后辈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歌中传唱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第一个台阶”,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一个家庭的家风家规,直接决定了家族成员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不仅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名成员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国家强。历史上充满温情和智慧的家风家教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底蕴与精神风貌。
“荣辱两世界,贪廉一念间。”立好家风须“廉”字当头,没有好的家规家风,难以清白做人,无法专心做事。在警示教育中常有“一人当官全家涉腐”的现象,特别近年来已经落马的老虎案中,“家族式腐败”屡屡发生,其中又以“虎妻”“虎子”在背后对贪腐的暗合、支援最为恶劣,例如: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陷入“老子办事,儿子收钱”的贪腐泥潭;全国__原副主席苏荣本人忏悔,家就是权钱交易所,他本人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全家老小参与腐败,由此可见家风不正,容易“数典忘祖”,容易“忘记和背叛”。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__在_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就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正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引导与修正,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的方式,严谨家风,管好家人,以良好的家规引领党风民风向善、向上。
家规始之在于“言传”。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中国传统社会历来讲求格物致知,从“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一不是口口相传,潜移默化的结果,言传好的家规,以润物无声的地内化人们的精神意识,成为人们的社会意识追求。
家规行之于“身教”。“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好的家风要言传更要身教,需要传承更需要垂范示例。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家人、约束自己,让好的家风真正得到发扬。领导干部只有“身正”才能“清廉”,最终才能“齐家”,才能严格要求配偶、子女,才能不放纵、不默许、不姑息。才能让好的家风教有其果,行而有效。
阅读《中国家规》,可以寻找到一份言传身教的精神力量,感受家规的强大魅力,感悟家规的历史底蕴。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政风清,“你若盛开,清风徐来”,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
只有将家规升华为家风,家风聚为国风,国风细化为家风,言传身教,保持自律原则,坚持家风建设永远没有落伍。“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一家之语,可以共之天下。”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