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实用文档 > 作文大全 > 体裁作文 > 散文作文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

阿祖0分享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通用10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通用10篇)】,供你选择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1

今年春节,远在浙江工作的小姑姑一家来到了我家过年。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表哥去“采购”了一批烟花—小神鞭和擦炮准备除夕之夜使用。到了晚上,我和表哥、表弟一起上楼去摆“烟花阵”。听表哥说,小神鞭可以重叠燃放,多放些还可以燃起熊熊大火,十分壮观,还可以用来点燃擦炮呢!说得我心里直痒痒的,巴不得新年的钟声早点敲响。

我从衣兜里掏出我们早就设计好的草图,表弟拿着个手电筒照着。我们按照草图,在管子旁放了一根小神鞭做引线,这样也好点燃些。为了保险和不在亲人们面前出丑,我特地多加了几根作为“保险”。接着,我摆了一个交叉的星形,如果燃到中间的那一点的时候,就会火光冲天;我又在交叉点撒了许多擦炮,燃完后就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表哥在结尾处放了三根喷火烟花,大家准备好了,要热热闹闹喜迎新年的到来。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新年终于来到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打火机,点燃引线,转身撒腿就跑。约莫过了几分钟,熊熊大火在交叉点燃起,好像要把天都烧红似的。随即听到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到结尾时,突然燃起绚丽多彩的火光……再往天空一看,天空简直就是个百花园,各式各样的烟花相继开放……五颜六色、色彩艳丽的烟花在空中次第绽放,把节日的天空装点得更加迷人,更加绚烂。

看着天空绽放的烟花,我在心里祝愿:明年的除夕更美。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2

时间飞快的过着,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随着时间的变化,每个年代的生活也在变化,看看我们三代人日记中的新年吧!

爷爷记忆中的新年

今天过年,我十分高兴。一大清早,我高高兴兴地穿着衣服,听着小鸟那清脆的歌声,我也跟着哼起来了。连院子里的鸭子也欢快地“嘎嘎嘎”,但这个声音马上就会消失了,因为它马上就会变成香喷喷的鸭汤,喝几口就会让人回味无穷,喝了还想再喝,想到这,我的口水都快出来啦!

盼呀盼,中午终于到了!香味从一个大砂锅里跑了出来,大家争先恐后地在鸭汤旁闻着香味。奶奶说:“你们别把口水掉进去了!”大家哈哈大笑,那天的快乐令我今生难忘。

爸爸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来了,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新对联,我们小朋友也穿上了新做的棉袄,太开心了!家里人比以往的人多了起来。我最喜欢的姐姐来了,她这次会送我什么 呢?姐姐走过来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姐姐送了我一本关于南北极的书。我一蹦三尺高,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书呀!刚吃完饭,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直到外 面的小伙伴叫我去放鞭炮,我才如梦初醒!

我记忆中的新年

新年,到了。家里来的人可真多呀!变得格外热闹,随着人的数量增多,我的红包也就增多了,哈哈!

中午的饭,格外好吃,比平常好吃多了,大人们喝酒,我们小孩就喝起了饮料。

客人走后,我把红包给妈妈,妈妈让我出去玩。晚上,我们一家人放完了美丽的烟花,有说有笑地看起了春节联欢晚会,瓜子、糖果吃得我嘴都酸了。

看啊,我们的新年越来越丰富,童年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社会进步还真不错啊!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3

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爆竹声;跟着五颜六色的烟花,春节悄然而至。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清脆的门铃声急匆匆地响了起来,我打开门,原来是表姐她们回来过春节啦!外婆和外公可勤快了!忙着往桌子上搁饺子皮、碎肉馅,还端来一碗清水,桌上还放着一块一元硬币,好奇的表弟不解地问:“外婆,这是要干什么呀?”“包饺子——”外婆一边忙一边悠悠地说。“包饺子,我也要包!”表弟显得异常兴奋,“我也要包,我们也要包!”我、表哥和表姐也不甘示弱。开始包了,只见外婆捏起一张饺子皮,托在手心里,拿起筷子,加了点儿肉,蘸一些清水,左手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诞生了。我心里想:这对我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嘛!我笨手笨脚地也捏起来一张饺子皮,饺子皮冰凉冰凉的,真舒服!接着用筷子加了一大坨肉塞在白嫩嫩的饺子皮上,蘸了些清水,顺手一捏,肉馅儿好像硬是要和我作对似的,冒出了尖尖的小脑袋,我是第一次包饺子,见如此情景,先是呆住了,第二反应便是赶紧去捏,捏好了这边,可那边又破了,我又去捏那儿,捏好了那儿,可这边又破了,好几个来回后,我急得满头大汗,有点儿不知所措了,一抹脸,抬起头正想去请教外婆,大家哄堂大笑——原来我变成大花脸了。

在院子里修剪花枝的舅舅听见了,也闻讯赶来。我原以为他包饺子的技术比我好不了多少,可后来便完全打消了这种念头。舅舅可是个包饺子高手,他一下就包了三四个饺子。我不服气,捏起一张饺子皮,夹了一大坨肉馅,蘸了些清水,一边包一边大声喊:“我要超过舅舅的本事——”大话还没说完,肉馅又一股脑冒了才出来,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笑声!“哦,瞧我这记性!忘了上硬币!”外婆小孩似的拍着脑袋调皮地说道。说着,她左手托皮,右手夹馅,顺便把硬币放入馅内,表弟歪着小脑袋,调皮地问道:“外婆,为什么要在饺子馅里放硬币呢?”“你们不知道,谁呀要是吃到这有硬币的饺子,谁今年就要走红运、发大财啦!”外婆一边神秘地说着,一边慈祥地看着我们这群调皮的小孩。

“开吃喽!开吃喽!”外公端着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来到桌前,我们这几个调皮的小孩都争先恐后地抢着饺子,都想吃到那个放有硬币的饺子,都想走红运、发大财。“咣啷”一声,表姐的嘴里吐出来一枚硬币,使我、表哥和表弟的下巴差点儿碰到桌子,“呵呵!倩芝今年要走红运、发大财喽!”外婆还是悠悠地说,全家人都乐呵呵地笑了起来,笑声飞出了窗外,越飞越远……

春节生活使我难忘,是我人生记忆中的美好宝石,在我走过的、平坦而又有时坎坷的人生道路上闪闪发光。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4

在外漂泊多年,每到长假,特别是春节,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家。

今年也不例外,我再次不能免俗地加入了庞大的春运人潮。按理说,今年我可以不安排回去过年的,因为今年我回家的次数最多,国庆长假和母亲七十寿辰我都回去过。这样做有时会引起身边的人的责问和质疑,毕竟自己已经成家,总是舍小家顾大家,二者难以平衡,于是我这几天也在反思,是什么让我对家乡流连忘返?

春节是很重要的节日。对中国人来说,不论身处多远,不论贫寒富贵,都会选择回家团圆,老婆孩子热炕头,享受天伦之乐是多数人的想法,当然也有人会利用难得的假期外出远足,远离尘世,纵情山水。而对我而言,仿佛总是做不到如此的超脱,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已经不是一种教条,而是源自内心的自律。从内心深处来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年过七旬的父母在辞旧迎新之际有丝毫冷清寂寞之感,这恐怕是我最放不下的地方,常回家看看,帮他们打理家务,陪父母过年于是成了我不二的选择。回到二老身边,分享他们一年劳作丰收的果实,还有那镬气十足,可口的饭菜,可谓是赏心悦目的之事。

我的家乡在的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脚下,家乡在名山大川,这让我颇有自豪感,家乡的美景更让我陶醉。从衡山的峰祝融峰北面往下望,如果天晴视线好,可以看到我家祖屋。同样,从家乡小路上或者田埂上,人们一抬头,有时可以望见高耸入云的祝融峰,当然多数时候那里是云遮雾罩,烟雾绕绕。身处凡尘,利欲熏身,人们总是浮燥不安,尤其是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物欲横流,乌烟瘴气,不堪忍受。但每次我回到家乡,放下行李,总是感觉全身心的放松,家乡的山好、水好、空气好,就像妈妈说的:咱家冲洗手间都是山泉水。回到家乡,伴随着家门口小溪潺潺的声音入睡,我总是睡得特别踏实香甜。

假期回家,如果天气好,清晨我都会陪妈妈去散步,散步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去龙凤。我家乡的村名叫登山村,顾名思义就是登上南岳山从我们村开始。我们村往上就是龙凤,龙凤已经属于南岳风景区了。我和母亲每次都要散步到龙凤村的村口,那里有块石碑,上面有提示:你已经进入南岳风景区,注意山火。龙凤再往上就是广济禅寺,广济禅寺再往上爬就是南岳的南天门了。回家吃好睡好不动不行,我总是充分利用大家齐聚的好时候,带父母、兄弟姊妹出去远足,美其名曰:拉练。有一次和父母一口气爬上了润泥塘水库,家乡下游的河水全部发源于这里,往返二十多里路,中途我几次要停下来休息,可是当时已是年近七旬的父母却健步如飞,妈妈一回到家就可以给我们准备中餐,父母身体之好,真是令我自愧不如,也令我暗地里高兴。还有一次我们带着四岁的侄女和老母亲爬上了广济寺,妈妈指着那里大块的茶园说,春天她和邻居来过这里采茶,四岁的侄女竟然也能爬上了山,当然中间多数由我们抱着,虽然辛苦,但却带给我们很多快乐。还有几次去过水口,那里也能上山的,还去过红旗水库等附近地方,每次拉练回来,大家都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家乡有我一辈子不改的乡音,家乡有我无数美好的童年记忆,家乡有我深爱的土地和亲人。"吟诗忆故土,把酒话桑麻",国人的家国情怀几千年来从未更改,故乡可能早已成为我的精神家园。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5

对于每个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快乐,更是最难忘的。每次想起,心中都会泛起一阵涟旖,使我心潮起伏。

当春节要到的时候,家里就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大家都忙个不停,奶奶一边念着经,一边张罗着年夜饭,而爷爷正上菜市买菜,我也没有闲着,帮爸爸一起贴对联,我们小心翼翼地不敢有半点马虎,怕对联贴歪了。忙了好一会儿,对联终于贴好了不过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褔”字倒贴在门上。我小时候一直不知道为什么,以为大人贴错了,还要把倒贴的“褔”字拿下来“帮忙”贴正,后来听爸爸说把“褔”字贴倒是喻示着“褔到了”。

过春节孩子最开心的当然是拿红包了,当那“沉甸甸”的红包拿在手里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不停地在心头涌动。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大家就都会一起坐在圆桌的周围,一边喝着茶,相互快乐地谈笑着,说着那令人回味无穷的往事。

而春节来去匆匆,一眨眼的时间,春节便过去了,它就如一道闪电滑过我的心头,又像一根树茧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忘怀。所以我们要珍惜所有美好的时光,不能让它白白流逝,把它永远地记在心里。

这就是我难忘的春节,一个快乐而又充实的春节。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6

落叶之秋已渐渐隐去,冬天的脚步却不经意地在枝头划下痕迹。伫立窗前,听丝丝细雨轻声地弹奏,看那土坯青瓦堆砌的儿时记忆,湿润的掌心捂住了有些酸涩的鼻尖,那些烙印在心底的童年趣事,一如曾经舌尖轻轻触过冰凉的味道,使我们久久难以释怀。

记得儿时过年的浓厚气息总是从父亲点燃炮竹的第一个声响开始的,每一次春节的到来,我们这些孩子甭提那股儿盼望的心情有多么急切了。长辈们乐呵呵地倚在大门的台阶上,东张西望着。可又曾知,他们心底儿所隐藏的那点儿喜迎新年的狡猾心情,却完完全全地被自己暴露出来了,粗糙的双手合插在衣兜中,偶尔也会从衣裤中拿出一点他们不舍得吃的,如糖果、花生之类的东西,合捧在掌心给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吃,可这些早已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通常,在过年之前还有一个叫“祭灶”的日子,这个像是新年到来的一个前奏。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不许懒床,而年货也要在这一天之前置备好。小孩子会学着大人们干活的样子,极其认真地打扫厨房。还记得儿时的“灶”可不像现在这个样子,是用土坯和石块砌成的,少了些煤气的味道,靠燃烧秸秆和稻草取热,整个灶台上黑黝黝的一片,在铁质的锅底儿上还会残留下许许多多的灰垢,这时爸要用铲子一点一点地清除。当煤油灯已渐渐变成记忆中的历史后,我们似乎还会时常记起他黢黑、满身垢污的外衣,在这一天爸会把厨房里的灯换成新的,说是对灶神的恭敬,以免引来明年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这一天,乡里还有一个不成俗的说法是:这一天全家人必须赶在子夜之前回家,不管你是身处异地,还是客居他乡,可此时春节快要到了,一家人团聚的时刻也要到了,倘若谁家的孩子不回来就是对老祖宗不恭敬,会狠狠遭到长辈们无情地指责,说是替老祖宗说话。

在春节之前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妈会给我们姊们几个试穿她亲手缝纳的布鞋。纳布鞋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浆糊涂抹在布上先晒干,再剪成鞋模子,而那时我们一家人穿的鞋全是我妈一针一线缝出来的,相比于如今的运动鞋,倒也结实许多。当各种品牌的运动鞋休闲鞋充斥在如今的大街小巷后,现在我们已经很难在看到那些曾经用一针一线纳满亲情的布鞋影子了,倒是增加不少你攀我比的热。

春节那天,穿上新鞋,吃过小团圆饭后,便到了贴对联的时候了,记得有几年春节的对联还是我写的那!按着平仄对仗的关系,一笔一画我总能写得很好。

过年这一天,对于我们这些做孩子的最有趣的当数年夜饭之后的拜年了。

素常,会先去长辈家拜,然后放可随意去拜年。儿时的春节似乎年年都会下着大雪,在纷纷扬扬的年夜里,天气尽管是寒冷了点儿,可厚厚的棉衣下,我们的心却总是暖和的。七八个孩子会组成一群,每人手执一个小巧精致的灯笼,说是天黑路滑好照个亮光,可从远处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气势呢!

我的灯笼是爸用竹篾亲手扎的,外面糊上彩纸,再拧上半圈儿铁丝。细心的家长还会请人在上面绘上八仙过海、夸布追日之类的图面,看起来特别好看。

那小小让烧着微弱亮光的灯笼,顺着儿时的阡陌,不觉又勾起了心底儿太多的故事,像汹涌地洪水般在不停的冲击着我们心灵的防线:如今的春节啊,少了些大雪纷飞的影子,像似无情的剥夺了寒冬的说话权一样,匆忙的人们冷冷清清,在电话里便传递了灯笼所带来的温馨与亲情。年夜的大街小巷上已经很难再看到熙攘的人群里孩子们提着灯笼拜年的背影,被爱情冲昏了头的你你我我倒是倍感熟悉。

今天,回想着儿时过年的味道,又给了我这份久违的心境,是我顿悟:在拥挤的城市中,我们心灵深处要恪守住一块小小的心岸,让他成为你奔波忙碌之后的一个驿站。静下心来,慢慢的去品味,去感悟,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轻轻地俯下身来,听听自己的心跳,放飞你自由的心绪……

去吧,去聆听、去回忆、去品味……回味这过年的味道。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7

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这个民族有一个盛大节日——春节。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迈着轻盈的脚步,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嘛,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春节吧!

扫尘应该是拉开了春节的序曲。“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即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搞一次卫生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春。我们小孩子也经常跟着爸爸、妈妈后面忙来忙去,虽然有时帮的是倒忙,但是心里还是喜滋滋的。

王安石在《元日》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我国最早的春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现在春联内容是五花八门,但是总的意思都是一些吉祥话。每年春联都是爸爸亲自执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爸爸拿起笔卖起了关子,笑着对我说:“儿子,今年春联写什么呢?” 我不假思索地说:“今年是虎年,今年的春联都和虎有关。”爸爸说:“好!今年风调雨顺,我们家大门就贴‘虎跃龙腾生紫气,风调雨顺兆丰年’。”爸爸真是先下手为强,我不甘示弱:“那爸爸你们房间就贴‘江山秀丽春增色,事业辉煌虎更威。’祝爸爸、妈妈‘事业如虎’。”妈妈也赶来凑热闹,“儿子你的房间干脆就贴‘虎跃龙腾兴骏业,莺歌燕舞羡鹏程。’横批就叫‘ 虎跃鹏程’。妈妈希望你鹏程万里”。我调皮地说:“妈妈你太有才了!”爸爸、妈妈笑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到了晚上,该吃年夜饭了。我家的菜桌上摆满了一大桌美味佳肴,有羊肉,有鲤鱼,有牛肉,还有年糕……羊肉代表喜气洋洋,鲤鱼代表鲤鱼跳龙门,还代表年年有余,牛肉代表牛气冲天,年糕代表一年比一年高,每样菜还都有一个吉祥的名字呢,有“年年有余,恭喜发财,五谷丰登……”真是一桌有意义的年夜饭啊!

吃完年夜饭,我们全家人团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晚会。这已经成为过春节有一文化大餐。今年的春节晚会,儿童舞蹈《玩具店之夜》 ,玩具店的玩偶突然复活并跳舞狂欢,我看到了熟悉的喜洋洋,机器猫,非常可惜这是春晚唯一一个儿童类节目,我看了显得还不够过瘾。刘谦的魔术看了让我们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钱和手怎么从玻璃中穿过去?赵本山的小品,让我们百看不厌。更让我们敬佩的他带病坚持演出。小虎队的歌曲《爱》、《蝴蝶飞呀》、《青苹果乐园》更让我如痴如醉。

到了十二点了。美味的饺子熟了,薄薄的皮儿,多汁的馅儿,还有那浇上了调味料的精瘦肉。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它们还是普普通通的饺子,但是,它注入了几种特别的味道——浓浓的年味,还有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轻轻地咬,细细地嚼,慢慢地吞下,回味悠长。午夜时,耳边的烟花炮竹的声音更大了,此起彼伏。一颗颗礼花腾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开,有的像有节奏飞舞的流星,有的如闪闪发光的金环,有的像绽放着菊花,有的还像满天的繁星……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一睁开眼睛,就看到爸爸、妈妈为我准备的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心里可高兴了,这下我可以买自己喜欢看的书和玩具了!我穿上了崭新的衣服,连早饭都没有来得及吃,就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了。我一见到爷爷、奶奶我就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事如意!”他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压岁钱。我拿着压岁钱,调皮地说:“等我长大了,我给你们‘压岁钱’。”爷爷听了并没有生气,说:“到那时,爷爷、奶奶就想清福啰!”

正月十五又是春节的一个高潮。当然了,元宵节最不能少的就是元宵,煮好的元宵,放进嘴里,软绵绵的,轻轻咬一口,元宵中的馅便溢到嘴里,甜滋滋的,不知有多好吃!到了晚上,就更热闹了。晚饭后,我们一家一起去洪泽湖文化广场看灯展,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我们走近广场,哇!那里已经是人头攒动。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彩灯,展现在我们眼前。有“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哪吒闹海”、“虎啸神州”……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春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展望牛年,我衷心地希望一切都很牛。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8

老家的年

又是一年春节时。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情怀。对于家庭来说,无论工作多忙,无论有钱没钱,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不论多晚都要回家过年,带着妻子,领着孩子,提着礼物,和爸爸聊聊工作,和妈妈唠唠家常,贴春联、挂灯笼、蒸馒头、包水饺、走亲戚等,是最为盛大的节日。曾经,刘德华的一首《回家》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春节,对于亲朋好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相聚机会。大家聚在一起,嘘寒问暖,交流见闻,天南海北,畅所欲言。对于故乡来说,春节是一个游子回家的期盼,哪怕山高路远,哪怕一票难求,游子都要回家,因为故乡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牵挂。记得看过一首微诗:故乡很小,小得只能容下两个字。简单一句话,但韵味悠远,寄托着游子对故乡所有的感情。

一进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孩子们热切盼望期末考试,因为寒假可是他们的天地。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终于来临了,手里高举着奖状一路飞奔回家,大人们看到孩子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自然很欣慰。放假了,大街上满是小伙伴的身影,男孩最喜欢的自然是鞭炮,奶奶早就给我俩准备好了,我和堂弟拆开包装,逐个清点起来,总共多少个,每天可以放几个……我俩调皮得很,放鞭专挑晚上,躲在路口的柴火垛里,见有人过来点燃扔到人家脚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犯罪现场”,结果还是被人家追上找家长。

农村大集别有一番滋味。最喜欢和弟弟缠着奶奶去赶集,我俩左右搀扶,哦,不,是绑架奶奶带我们去玩。孩子嘛,就是喜欢热闹,大集上,卖烟酒糖茶的、耍杂技的、写春联的、菜贩子的吆喝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摩肩擦踵的人群,好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这时,可乐了我和弟弟,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捉迷藏,急得奶奶到处找。记忆最深的就是卖鞭炮的小贩竞赛放鞭,嘴里还大喊:不响不要钱!当时恨不得将集上所有鞭炮都据为己有。一直到现在,鞭炮情节尚留心底,每逢春节,总拿外甥作掩护,过一把放鞭炮的瘾。

我们是村里的大家族。爷爷是个老八路,另外几个爷爷以前也都在公社里任职。父亲这一代有十七个叔兄弟,受特定时代影响,除四叔在部队、三叔在机关任职外,大都以外出打工为生。到了我们这一代,说来也巧,每年都有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的,村里人都羡慕说:“大学生都出在你们家族了,祖坟冒青烟呀!”每逢春节聚会,这也是父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姐姐和我帮妈妈和面、包藕荷、炸鱼、准备上供的物品。傍晚,两代人三十余人由爸爸带领,端着贡品、纸钱、好酒,都会去祖坟祭拜,来跟先人们汇报、祈福,除夕傍晚这次在老家称为“请先人”,意思是请先人们回家过年,大年初一傍晚,一行人再为先人们送行。

年夜饭最是隆重。每年都是在我家吃,二叔三叔全家悉数在场。晚宴丰盛自然不必说,最让我期待的是另外两件事:每年除夕,家宴上都会有一个固定的版块:文艺表演,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爸爸拉二胡,二叔吹口琴,三叔说快板,姐姐妹妹跳舞,我和弟弟表演相声……来拜年的人们都会说:“这活生生一个文艺世家呀!”

给长辈们敬完酒后,我们做晚辈的都迫不及待地给长辈们磕头,当然是为盼了一年的压岁钱啦!领完打赏,赶紧压在枕头底下,那时候天真地想:“真不想长大呀,那样每年都会这么无忧无虑呢!” 不过还好,父辈们现在还保留着给我们晚辈压岁钱的传统。吃完饭,女士们喝茶聊天,男士们拉开桌子打扑克,守岁嘛!

大年初一拜年不可少。一家人全体出动,兵分两路,去给村里长者拜年。那时候,我和堂弟很功利的,谁家给鞭炮就去谁家,预测谁给压岁钱进门就磕头,为此还闹过笑话,人家没准备,我俩硬是给磕头,害得人家破费……一进大门口,我俩先去捡拾地上没响的鞭炮,回家掰开把火药连成一排,点燃看火龙,在烟雾弥漫中,我俩笑得前仰后合。从初二开始,就开始走亲戚了,好吃的、好玩的,无尽地回味。

长大后,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小乡村,求学、工作,一直在外地,但每年春节都会在老家和家人一起度过,今年在外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家,除夕我虽身不能到,但我相信:千里之外的牵挂和祝福,就是我回家的心路!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9

【乡愁寄新春】

春节,是镶嵌在每个人心中最浓厚的乡愁。无论在哪里,大年三十,在外的游子大多会如同归巢的燕,大包小包带着礼物、带着牵挂、带着乡愁回到家乡。

在我印象中,乡愁可能是红红火火的春联。在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起床,蹲在炉子边看父亲往锅里一边加面粉和水,一边搅拌成米白色的浆糊用来贴春联。父亲总会赶我去将门上已经发白的旧春联清理干净,然后我们一起换上新春联,辞旧迎新。他还特地把福字倒过来贴,取谐音意为“福到了”,可真应了王安石的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所谓贴春联,贴的便是对新春的寄语。

乡愁也可能是熙熙攘攘的年集。说到新年,最无法忘却的就是赶年集了。小时候,父亲总开着他的三轮车载着裹得严严实实的我去赶年集,路上偶遇到邻里乡亲,总会热情地捎他们一程。到了集上,脚步声、吆喝声、笑声掺杂在一起,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大人们则忙着讨价还价、货比三家,临走时满满当当的年货已经堆满了每个人的后车厢。所谓赶年集,赶的便是对新年的期盼。

乡愁抑或是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在我们家,母亲和姐姐是准备年夜饭的主力。锅碗瓢盆叮叮当当响起时,饭菜的香气也弥漫开来,这时候父亲总会温上一壶好酒,大家和和美美地坐在一起,听父母讲述他们幼时的不易和如今的变化,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如今的好政策,展望未来要更加努力。所谓吃年夜饭,吃的便是那一抹对新时代的展望。

乡愁或许是络绎不绝的问候。大年初一,鞭炮声早早响了起来,“过年好!”一句句问候声此起彼伏,邻里近亲笑意盈盈地带着祝福进门。孩子们总是最开心的,不管是零食还是压岁钱,兜里往往是鼓鼓囊囊的。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拜年不拘于形式,相距千里的亲人可以一个视频电话打过来互道祝福,手机微信发消息、家庭群里发红包进而成为了拜年的主流方式。所谓拜年问候,问的便是那一份对新年新气象的祝福。

乡愁是漂泊在外的人们与家乡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与依恋。春节则是内心深处最久远最深刻的记忆,就像一壶陈年老酒,随着腊月的到来,节日的到来,淡淡的思乡愁绪就悄悄弥漫到眼前。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篇10

【记忆中的年味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迎来了春节。坐在阳台边透过玻璃望去,远处南环高架上三三两两的车辆驶过,外来务工的人们大都返乡与家人团聚,使得苏城变得格外冷清,年味儿也渐渐淡了。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以前在爷爷家过年的快乐场景。

在家乡,腊月二十过后,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

首先,要把屋子从里到外彻底打扫一遍,把一年的“灰尘”都除去,在家乡,这叫作“扫房”。打扫结束后,接下来就要布置起来了。新买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门上张贴起长辈亲笔写的春联,红底黑字,有“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一笔一画中充满了过年的喜悦。春联中间张贴倒着的大福字,寓意“福到了”!

西北人年三十儿这天早上,第一顿饭一定要吃搅团,听妈妈说这也是家乡特有的美食之一。用面粉和水在铁锅里慢火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熟后,蘸着事先调制好的汤汁,一口下去那滋味儿别提多爽了!美美地吃上一大碗后,接下来跟随爷爷去敬灶神。爷爷告诉我,在年三十儿这天灶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的善行和恶性,因此,人们要在厨房摆上香炉,钞票,清油做的长明灯还有各种吃的,黏住灶神的嘴,让他不讲人间的罪恶。

忙碌了一天,终于迎来了年夜饭!

我心里早已打好了小算盘,跑到爷爷面前先栽上三个响头,这时,爷爷乐呵呵的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包揣到我的兜里,我一声“谢谢爷爷过年好”后就急忙拉着哥哥躲在一处比谁收的压岁钱多,谁的钞票新。叔叔们喝着自家酿的黄酒和爸爸划起了酒拳,婶子们和妈妈热火朝天的不知在聊着什么,一切都是那么快乐,热闹!不一会儿,外面由远到近传来阵阵鞭炮声,顾不上吃饭,哥哥拉着我一溜烟窜到院子外,映入眼帘的满天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此时的天空一会儿这炸出一朵银花那儿又绽开一朵金花,朵朵烟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仿佛在空中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夜渐渐深了,烟花也渐渐淡了,收货满满的我揉着眼睛打着哈欠回到屋里将红包压到枕头下面,闹腾了一天迷迷糊糊地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记忆中的春节充满了年味儿,可惜,现在的春节尤其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出现,整个城市一片寂静和冷清,大家都回家过年了,下次,我也让爸爸妈妈带我回老家过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87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