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范文
2022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范文五篇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它让我们沉醉于深深思考中,它告诉我们的东西太多太多。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2021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1
《火种》一书,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以宏大史观配以全景式叙事方式,书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背景下的中国,讲述创建之初的党在生死关头怎样做出关键抉择,解密红色火种如何在沉沉黑夜中成功燎原,充分展现我们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掩书冥想,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败,使得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愤然而起,知耻而后勇,绝地而后生,蹈锋饮血,前赴后继。吴樾、徐锡麟、秋瑾、林觉民、喻培伦等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是什么让他们即使是以卵击石,也要如此义无反顾?我想这就是“爱国主义”。五四先驱陈独秀在《爱国心与自觉心》中发表警世言论:“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国人无自觉心者,其国必殆。二者皆无,国必不国”。爱国主义不应该是空口号,不光是感性的、发光的,更是真理的、实践的。他们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驱动下,一腔热血,勇往直前,明知要牺牲,也从容不迫。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唤起了更多国人的响应,终于改变了落后的昨天,迎来了美好的今天。
“自古以来,爱国主义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就要把“爱国之情”镌刻在心间,流淌于血液,转化为实际行动。把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敢于探索尝试,以真才实学、创新创造奉献青春。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2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从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到承载着14亿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百年征程,我向历史寻经验,向历史求规律,探寻百年大党依旧散发着巨大活力的原因。
1921年的夏天,一群年轻人在上海“李公馆”和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以迥异的地方口音,交流信仰,碰撞思想,在那个当下理想饱满,激情澎湃,一个改变城市、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格局的政党就这样诞生了。这个开天辟地的中共一大会议在当时的社会没有引起多大的注意,然而星星般的火种已在中华大地上被点燃。用历史的眼光回望,中共一大让革命者高举起共产党员的鲜明旗帜,像一道光划破了黑暗的夜空,给前行在漫漫黑夜中的有志之士指明了方向,他们怀抱坚定的信心和胜利的决心继续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行走在革命的道路上。谁曾想这样毫不起眼的星火,以迅雷烈风之势化成满天繁星,把黑夜照亮成白昼,让梦想照进了现实!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那段筚路蓝缕的艰苦时期,那个风起云涌的英雄时代,坚定的理想信念往往是革命必胜的法宝。无数爱国者和革命者受到理想信念指引经历的探索和尝试、先进知识分子们勇敢的探索精神和无畏的牺牲精神都令我肃然起敬。理想信念是方向、是灯塔、是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承受任何考验的强大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实践告诉我们,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任何时候理想信念都是动摇不得的,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抵制得住歪风邪气的侵袭,才能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同志曾形象地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做种子和土地,无论走到哪里,党都要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茁壮成长,永葆生命力。“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了基层群众的力量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沧桑巨变,广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当家作主,让前行的巨轮始终动力强劲,在劈波斩浪中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不能忘记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追寻红色记忆,正是人民给予的巨大支持让我们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党虽经百年风雨,却历久弥新,党员们的理想信念亦历久弥坚,因为在牢记初心、使命的同时,我们也从未忘记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过去一百年,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再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了变化,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提出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指引中国共产党开展游击战,建立和发展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最后赢得了革命的胜利。1978年,我们党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命题时,“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走一步,步步扎实,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实干出奇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创造了使7亿多农民成功脱贫的奇迹;实干出奇迹,中国5G引领世界潮流,推动全球数字化建设,创造中国式“新速度”。实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唯有实干才是硬道理,唯有实干才啃得下硬骨头,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再启新篇,全党上下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才能够驶向光辉的彼岸。“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吾党恰是百年风华,吾辈奋斗正当其时!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3
100年在人类历史上只是短短一瞬,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过程。20世纪初,中国处于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那时起,中国大地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黑暗的旧势力,建立了新中国。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用40年的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火种》将历史写得真实生动。历史不是枯燥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动的,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和事件组成的。该书作者研读各类档案和原始资料,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站在历史现场,感同身受地还原当年的场景。在湖南浏阳,从七溪村走到排埠村,感受毛泽东初出茅庐险些送命的惊险;从江西寻乌圳下村走到瑞金大柏地,才能感受什么叫“创业艰难百战多”。
《火种》将历史人物写活。真实地再现他们的一举一动,还原他们的真性情、真面貌,是该书呈现的效果。任何人物,无论伟大还是反动,都不是单一的;他们的经历和思想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是立体的。有正面就有反面,有优点就有缺陷,问题是他们的优点在历史上发挥过先进作用,还是缺点起到过负面作用。
该书不仅是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革命前辈,而且献给那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奋斗过、牺牲过的先人。他们凭着血气方刚,怀着一种理想和信念,义无反顾地献出了生命。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4
2021年,将迎来党的百年华诞。百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寻找到复兴之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选择《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这本书来阅读,是因为本书溯源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迄20世纪初,下及1929年古田会议,通过剖析中国共产党如何在众多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党派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中国生存、发展的道路,以呈现终成燎原之势的“火种”的力量,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初心力量。
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用大历史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波澜壮阔革命画卷,用小细节解密红色火种如何在沉沉黑夜之中成功燎原,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以点带面地展现20世纪初中国非凡的寻路历程,有温度地讲述党的创业之艰难与革命新航程的来之不易及其伟大成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学习党史,了解党的建设发展历程,给我们的精神“补补钙”,更要学习这书中描写的为党的事业奋斗而牺牲的先人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受到党的历史的发展是一步步来的,不是凭空而降的,探索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历尽艰难完成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不仅仅要感恩先辈们的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要继承并传承先辈们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确立科学正确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做好每一步的工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因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哪怕前路坎坷,只要坚定理想信念,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相信我们的祖国发展会越来越好!我愿意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
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读后感5
清明小假期前中后,利用闲暇时间品读了《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以下简称《火种》)一书,此书是“五个一工程”特别奖获得者、著名党史军史专家刘统所著,全书24章近50万字。《火种》中所涉及的众多人物与事件相信许多人都有所耳闻,无论是辛亥革命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还是“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亦或是“嘉兴南湖一大闭幕”、“南昌起义第一枪”,这一些过去求学都有涉猎,而且本书目录和正文篇章页设置了大题目和若干小题,具有强烈的指引和导读性。
拜读完整本书,个人最大感受一是知识的增长与补白,切实弥补了许多自己过往不曾知道或知之甚粗的知识点;二是扎扎实实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她为何诞生,为何那般艰难,为何又必然是中国共产党,再次对此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与认识。
尽管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但书的展开先始于令国人倍感屈辱的《辛丑条约》的签订,落笔则止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8年的“古田会议”。1901年《辛丑条约》,这个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世界各国列强对中国的全面控制与掠夺,使中国陷入了长期的贫困,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不愿意看到朝廷在他们手里灭亡,于是就有了张之洞的君主立宪、五大臣出洋考察、废除科举、小站练兵等一连串的所谓“新政”。然而,面对清王朝的病入膏肓,皇族的这一系列把戏不仅挽救不了其自身终将覆灭的命运,反而将整个国家拖入了更加灾难的深渊。于是刺客与愤青、革命党人一次次起义等接踵而至,在这样一轮轮的冲击下,清王朝终于轰然坍塌。然而萌生的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内耗和涣散等秉性终使他们无力撑起一个有力的共和国,政权又落入各路军阀之手,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爆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被送了进来……
结合近期热播的《觉醒年代》,书籍的描写与电视荧幕的还原,一幕幕就像在读历史,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剧中太多的人物一出场便让人肃然起敬,根本分不清到底谁是主角。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那个时代文化人之风骨,为天下苍生之担当,不畏牺牲,追求真理,着实令人钦佩不已,有故事,有启蒙,有思想,有现实,有理想,有情怀,有教育。
以史为镜,我们只有看清历史,才能放眼未来,更加坚定自己脚下的路该怎么走,该怎么好地爱自己的国与家。书中史料的真实回溯,荧幕的演绎,诸多铺陈,其目的就是在用事实无声地阐明一个道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莫名的横空出世,不是突发的一种偶然,而是中国的历史进入那个时代后必然的产物。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希望青年们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从直播出镜带货到带头防控疫情支持复工复产,从基层网格化管理到扶贫到户政策落实,从做好群众工作到深入走访调研,枝叶总关情,点滴见初心,青年一代不负时代重托,勇做奔涌的基层“后浪”。
反思自我,面对面对新挑战、新困难、新业务时,必须要上好“基础课”,工作中多向同事、领导悉心请教;要练好“基本功”,在问题中善于自我总结,不断进步;打好“持久战”,在繁琐中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
勿忘历史,永留初心。从时间长河回看,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面对敌人的枪口和刀刃,历经屠杀和围剿,依然生生不息,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时代在发展前进,大浪淘沙。中国人求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是一个层层积累的过程。没有前人的探索和牺牲,就没有后人的胜利成功。那些为此奋斗过的先驱,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和敬仰。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视野中,我们不仅需要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五百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还要有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年发展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31日谈到的古田会议奠基的我军政治工作,对我军生存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掩卷沉思,重温我党我军光荣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接收思想洗礼,以利于更好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