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描写苏轼的作文:那年我与你相遇

淑贤 1172分享

  编者按:文章《那年我与你相遇》是一篇描写苏轼的作。描写作者读苏轼词的感受,从作品认识苏轼。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作文《那年我与你相遇》。

  那年我与你相遇

  你还好吗?像当初一样的好吗?我愿在那西湖上,泛一叶轻舟,远远的看着你,吟诗作画……

  ——题记

  那年我与你相遇,是你的“九死南荒吾不恨,滋游奇艳冠平生”唤醒了悲观的我;那年我与你相遇,是你的“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让我自解,摆脱了人生苦恼;那年我与你相遇,是你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让我内心豁然旷达。

  那年的你还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那样豪迈;那年的你,还如“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那样乐观豁达;那年的你,还如“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样宁静淡泊。

  你就是那苍穹的一抹斜晖,与你相遇,照耀我的心灵世界。

  那年,我与你相遇于黄州,你产生了一次蜕变。

  人事难料,政治舞台风云变幻。邪恶并非能战胜正道,世态炎凉,而你依然如此豁达,“乌台诗案”摧毁不了你坚韧的心,摧毁不了的,更是你那乐观的心态,如诗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而你,却不是那样愤世嫉俗,郁郁难忍。

  你的豪迈,你的傲气,你这几句牢骚话,却被“新进”钻了空子,只因一词,便使你含冤入狱。两个多月的“根勘”审理,你受尽非人的折磨。御史台严刑拷打,昼夜逼供,真可谓是“诟辱通宵不忍闻”。最后,李定等人强加给你“四大罪状”,请求宋神宗处死你。可是宋神宗面对御史台的奏报,心里也着实犯难。一方面是他舍不得杀你,他十分欣赏你的才华,另一方面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曾有遗嘱:除了犯叛逆谋反罪,一概不杀大臣。可是李定等人必欲要置你于死地,这就是明摆着想要针对你。因为此事,朝野上下舆论哗然,都认为你未犯叛逆罪不该重处。不过更奇怪的是新旧两派正直之士,均出面营救。由于各方面的营救和舆论压力,促使宋神宗产生宽贷你,从轻发落的念头。最终,你得以轻判,以“蒙恩则受黄州团练副使”结案。此次案件,使你瞬间看透了政治舞台的人心险恶。你终于在130多天的牢狱中褪去了年少的轻狂,此时遇到你,你已经多了一些豁达,少了些许的幻想,此时的你,豪情仍在,但政治的野心不再!

  六年后,我在京城与你相遇你还如当年的风流倜傥,此时的你已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在短短的17个月里,你从一个带罪之身的从八品升到正三品,竟跃升了12个官阶。

  那年,年仅十岁的宋哲宗继位,英宗皇后也就是太皇太后摄政,尽废王安石变法,史称“元祐更化”。任用司马光为宰相,也使你青云直上。你先是任登州太守,到任五天就给召回京城。

  毕竟你自身才华横溢,世人皆称你为天才,你终不必再“西北望,射天狼”。但你心底是清醒的,官场,没有永远的得意,你内心平和的为政府效力,但你也在预测看下一次的“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你又受到了牵连,便被遣至儋州。

  你现在却是依旧那样乐观豁达,官场不容你,你却毫不在意。“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此时遇到的你,也是真正的你了,那样的乐观豁达。你曾评价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闻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可我认为你的一生:今日你是乌台诗案犯,明日你有是翰林学士,今日你是东坡野人,明日你又官至三品,今日你是天涯罪人,明日你是……你已不在。唯有诗词,还能让我遇到你。

  作者|凌云八班 冯雨欣

  公众号:临沂十二中2016级8班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2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