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物传记的作文:我读杨绛先生
永远的女先生
文/王沛雯
这个暑假,老师让我们研究一个人物,而我,选择了刚逝去没多久的杨绛,杨先生。
我第一次认识杨先生是在六年级,快升初中时,杨先生离开了人世,那时,我连杨先生的名字听都没有听过,更不知道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甚至于刚开始我认为杨先生是一个男人。
母亲怕考初中学校时会考,所以就让我把杨先生大概了解了一下,而考完试后,我也就抛至脑后,再也不想了。
再见杨先生是在初一课本上的《老王》这篇课文,这篇有深意的课文,也激起了我对这位女先生的好奇心,一次和姐姐去逛书店,看见了一本关于杨先生的书,里面是很多文学家对于杨先生的记录和悼念,我将这本书买回了家。
杨先生是江苏无锡人,是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是钱锺书先生的妻子,生于1911年7月17日,逝于2016年5月25日,有一个女儿——钱瑗。
杨先生的文风从容、平淡无奇,却暗藏深意,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杨先生虽然经常和外国人交流,但文风中没有一丝洋人的气息,文章中总透露着中国人的温润和质朴。
杨先生是一位超凡脱俗的人,安于平静恬淡的生活;杨先生不喜太过张扬,甚至与自己的葬礼都简简单单,没有记者,没有相机,没有闪光灯,有的只是人们按照她的意愿般的默默哀悼。
杨先生总是一无所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她表里如一的心态、一以贯之的风范;随着杨先生步入高龄,国家政府对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大家都希望她安享晚年,愿意帮她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而杨先生却从未提过什么要求,杨先生不计得失,不求生前身后荣耀,彻里彻外,表里如一。
杨先生是一个情真意切的人,对她的家人一往情深;杨先生原本有一个和谐、美满的幸福家庭,不料厄运突然降临,女儿和丈夫相继离去(女儿钱瑗逝于1997年3月,丈夫钱锺书逝于1998年12月),只剩下杨先生;在书中,杨先生一说到自己的家庭,言语便风声水起,好似“我们仨”并未天人永隔,而杨先生的话语中,是满满的欢喜与怀念。
杨先生不在意生死,认为生是责任,死是归宿;杨先生早年便患有心脏病,她不惧怕心脏发生意外,在书中,她多次提到心脏的死法最痛快,杨先生对人生和社会大彻大悟;在她生命的105年中,是中国最跌宕的时代,在浩劫期间,抄家批斗,游街示众,剃阴阳头、监视居住、罚扫厕所,样样不落,而杨先生都是一笑置之,在遭遇艰难困苦时坚韧前行,是她人生的风采。
在杨先生身上,中国知识分子清高的特征十分明显,淡泊名利,鄙视强权,远离琐屑是非,杨老师以卑微为掩饰,因此能够镇静的面对世间百态,探究人类的真伪和善恶,杨先生的目光是锐利的,善于刻画人性的善与恶。
杨先生被人们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家中她尽职尽责,在女儿和丈夫不幸逝去后,杨先生明知这里已不是“家”,只是人生之路上的一个客驿,而她也不过是在打扫“死亡现场”,却还是尽心尽力;在学习上精益求精,杨老师的文章总是质朴无华,却暗藏深意,我相信如果没有多次修改,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杨先生是一个“老实人”,钱锺书先生去世后,拍卖场要拍卖钱先生的日记,杨先生自然是不同意的,上到法庭后,法庭判拍卖场对杨先生进行赔偿,而杨先生严格依照法律,实事求是,既不故意高姿态放弃赔偿,也不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老实做人,不哗众取宠,投机取巧。
杨先生不改初心,不改做人的本性,她是一个幽默智慧的人,是一个率真,纯粹,洁白的人。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宝鸡一中19届15班 王沛雯】
【公众号:张永娟的生活语文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