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诸葛亮传》有感:江山终古此卧龙(2)
他想要去辅佐刘备,后刘备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先夺荆州,联吴伐魏,南抚夷越,等待时机,而两路出兵讨伐,统一全国的思想。这场谈话,便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豁然开朗,于是恳请诸葛亮出山,助他复兴汉室完成大业。
三国鼎立,天下三分。
他大败曹军,火烧赤壁,一夺荆州。
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破曹军,夺得汉中。
二十六年,刘备建蜀,诸葛亮被任命丞相,主持朝政。
诸葛亮一生清贫,赏罚分明,刘禅继位,他被封为武乡侯,后六次北伐,多以粮尽无功。
227年,作著名《出师表》于刘禅,请求北伐。
223年,病危,病逝五丈原。
这便是诸葛亮的一生,简简单单又清贫的一生。短短暂暂,他几乎全部生活在烽火狼烟之中,它既无盛唐诗的书香,也无南宋时的荣华富贵,和平安宁。一切尽于乱世之中,烽火之下。
一句话恰可以概括他的一生。他所作《前出师表》中写道:“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亦是清贫至极,所有的财务全部充当军费,自己吃的更是粗茶淡饭,他贵为丞相,但生活状况却不如那些下人老百姓。
我深深的感慨,能做到像他这样兢兢业业,忠心耿耿的,又有多少人。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
这一“表”,便是他所作的著名的《出师表》。是为请求自己带兵出师北伐,以表复兴汉室的决心。
有人会说诸葛亮聪明,神机妙算。然而,作为蜀汉的开国元勋,他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他也有着巨大的政治野心。
实际上,所有冷静,做对自己有益,也对他人有益的事情的人,都称得上聪明的人。这是我对聪明的理解。
虽然诸葛亮受到后人的称赞,但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他在神机妙算之中,却没有曹操选人用人的经验与能力。这才导致“失守街亭”,不得已“挥泪斩马谡”,这也是他北伐失败,致蜀汉灭亡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三国演义》仅是一部小说,它夸大了诸葛亮的能力与智慧。例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仅为周瑜一人所作为,诸葛亮根本没有参与。
诸葛亮生前极受人敬佩,极受人尊敬与爱戴,但司马懿同样拥有智谋,为何他却被后人唾弃。有人会说司马懿奸诈狡猾,胜之不武,暗箭伤人。实际上,这不是关键,他们同样拥有智慧,也忠心为国效力。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舟”指的是国,“水”便是民。一个国家,一个人名誉的根本,在于人民。诸葛亮爱民,辅佐刘备让刘备以仁慈著称。
空城计开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城中还有百姓,诸葛亮以民为本,所以他不能丢下百姓不管。否则他们完全可以逃走。
自古便有说法,孔孟之说:民贵君轻。国应以民为本,君应以民为天。多少朝代的灭亡都是因为人民的不满,而导致的农民起义。但诸葛亮却如此爱戴人民,人民自然会反过来尊敬他,爱戴他,这是诸葛亮高尚人品之所在。
若讲在贡献上,那么他最大的贡献便是文学精华,发明创造与历史的奠基。他给后人留下的文学作品,莫不过“二表”;《前出师表》与《后出师表》。这些虽是诸葛亮上奏的表章,却是肺腑之言,体现了一个老臣为了忠心报国,出师北伐的决心。也是为后人留下的文学与精神的财富。要说发明创造。要数军事的连弩与木牛流马了。同样,这也是对历史的贡献,对历史的奠基。
只可惜诸葛亮过早逝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若不是因为他一生悲苦,过度劳顿,蜀国,也不会有这个下场。
总体来说,诸葛亮有仁慈之心,有无比的智慧。杜甫评价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是对他的高度概括,也有称赞他:“功盖三分国”。
历史长河川流不息,或许有的人会让人永远铭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在于他生前做了什么,为人民做了什么,为国家做了什么。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一生的写照。
陨将星于五丈原,司马尚敬余烈;扶汉祚于三分天下,卧龙不亏宗臣。
自来宇宙垂名,布衣有几?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
江山终古此卧龙!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宝鸡市第一中学2019届16班 赵恺一】
【公众号:张永娟的生活语文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