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的大脑自由》读后感:幸福感从滋养大脑开始

巧萍 1172分享

  编者按:培养孩子,父母要以身作则,并且定下的规矩,让孩子遇到困难能够克服勇往直前。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各种玩具外加补习班大促就不细说了,预算多就多买,预算少就捡重要的先买。在大家各种忙的今天,相比于花钱,父母甚至于祖辈为孩子投入的精力与时间,慢工出细活儿的打磨,才越发显得弥足珍贵。

  《让孩子的大脑自由》是美国著名神经科学家约翰·梅迪纳继《让大脑自由》(Brain Rules)后的一部家庭教养力作,帮助父母在儿童5岁前的黄金成长阶段里,通过指导父母深入孩子的情绪,跟进情绪变化,传达自己与孩子的共情力,从而培养孩子习得共情力,并与周围的人建立稳定的愉快关系。

  即使是没有孩子的成人,读这本书也是开卷有效。有人面对非议一笑而过,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有人却因为别人一个眼神纠结良久,裹足不前。这是因为大脑只有在体会到安全感的时候,才会有余力调动更多的机能,而安全感来自于和自己周围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当这种关系健康稳定的时候,我们抵抗外界非议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便强,遇到困难也能宠辱不惊,有毅力与勇力坚持下去;反之,则容易在心理与精神上溃不成军,一蹶不振。

  书中指出,在婴幼儿时期父母陪伴与电视陪伴长大的孩子不同之处。对于音频与视频对孩子心智的发育远远不及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远程教育看似节约了时间与精力,还降低了经济成本,但是这种学习与交流对于幼儿来讲,远远不如人与人之前的沟通与互动,而与人的沟通中,陌生人又远远不如父母。在语言学习中,婴幼儿只有通过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才会真正事半功倍。而人机的学习方法、或者是动画片还有音频,只能作为亲子互动之外的补充。

  其次,父母的共情能力将会在潜移默化中传导给孩子。对于孩子的情绪大爆发,父母一定要深入其中,及时给予积极正面的反馈。描述孩子现在的现状,推测他们的心理感受,得到孩子认可以后,帮助孩子们对这种情绪进行标注。比如:你想得到安妮所有的礼物,但是你却没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忌妒。

  书中指出,完全不必评价这种情绪的好坏,也不必一定要提出解决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认可孩子此时的感受就可以了。而孩子,在父母之处得到共情,也会逐渐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共情人,有助于孩子结交到健康稳定的友谊。

  最后,以身作则展示父母的执行力。要给孩子定下规矩,而父母则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并将这个规矩严格地执行下去。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练习乐器。都说音乐世家的孩子学习乐器更加快速,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从小就看周围的大人每天雷打不动地刻意练习,以至于在他们自己练习的时候,并不觉得2-3个小时练习是很辛苦的事情;相反,如果全家都在看电视吃零食,只有孩子一个人在学习或者练琴,难免情绪上会有所抵触。

  除此以外,书中还提到2岁以下的婴儿要避免看电视,而是培养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对于孩子取得的成绩,永远都要夸奖他的勤奋努力,而非天赋的聪明;长期接触音乐对提高他人情绪的感触力功不可没,这里的长期指的是10年以上;以及孕期与其急着所谓的胎教,不如放松心情,补充营养,没有任何科学证据显示,胎教产品对提高胎儿的大脑发育有丝毫帮助。

  作者:Emily

  公众号:Emily的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5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