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沟通书籍读后感:好好说话
编者按: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必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做得完美,只要努力一步步去改善即可,相信即便是微小的变化,也能让你有重大的收获。
整天都在玩手机,你关心过这个家吗!
——妻子对低着头的丈夫说。
这么没出息,你看人家怎么考得那么好?
——小明的爸爸当着外人的面对他说,这次考试他考了66分,隔壁的小华考了82分。
总是迟到,我看你是工作态度有问题!
——领导看到员工本周第二次迟到后生气地对他说。
你觉得,丈夫会变得更关心这个家吗?小明下一次会考得更好吗?这个员工会用不再迟到来证明自己的工作态度没问题吗?
类似以上三种对话场景,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随处可见,或许也曾发生在你我身上。
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很多事都需要借助沟通来达到想要的目的。然而现实是,你想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它却引发了新的问题。
所以有句话说“一切问题皆是沟通出现了问题。”这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足以说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沟通类的课程和书籍经久不衰也能证实这一点。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时代,我们并不缺乏学习的渠道和资源,可还是出现了“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情况。同理,我们学习了很多沟通的知识和技巧,却还是没办法好好说话、有效沟通。
为什么?
在心理学中,人的记忆分为瞬时、短时、长时三种记忆。其中最常用的记忆是短时记忆,也被称为工作记忆,它的容量是7±2个单位。这也是“听了很多道理却没用”的原因之一:方法太多了我们记不住,好不容易记住的,也常常不会去做。道理和知识并未被有效转化。
但其实,你不需要太多知识,你需要的是“恰好”的知识。所以我想将这份亲身实践过的“恰好”分享给你。篇幅有限,这篇文章的角度会更倾向于“表达方”。
有效的沟通,须经过以下三步:
一、听了
首先是对话双方都自由表达了并且认真倾听了。回忆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经历的很多沟通,因为一开始就带着抗拒的姿态,要么没说出来,要么没听进去。
二、懂了
然后是在“说了和听了”的基础上,听懂了。在沟通时我们往往认为自己讲清楚了,或误认为自己听懂了,但其实没有。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之前不是说得好好的吗,怎么又变了”类似对话的原因。
三、同意了
第三是对话双方不仅懂了,且同意沟通中的决议,达成了共识。这一步很关键,因为“听懂”不代表“同意”,要做到这一步是需要在沟通时反复协商确认的。
以上是想要达到有效沟通最基本的三步, 这样看起来这个过程好像并不难,然而真相很残酷。
因为每一步,你都有可能遇到障碍,而一旦你遇到的障碍没有解决,就意味着你的沟通可以宣布无效了。
到底如何才能让沟通的过程顺畅,让对方愿意听、听懂且达成一致?
践行以下三点,而这三点也对应了上面所提的三步。
一、明确目的
第一点,贯穿整个对话过程:明确沟通的目的并在过程中反复提醒自己。
沟通时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会导致对话双方陷入沉默或者暴力的状态,这个时候要先停止对话,冷静思考自己的动机:我这样的行为能达到目的吗?当回归初衷,你自然而然就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说话的方式。
就像文章开头的三个例子,假如你是说话的那个人,在开口之前或许可以多考虑一下:我这样说,另一半真的就会更顾家了吗?小孩就会考得更好吗?员工不会再迟到了吗?有没有可能背道而驰呢?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一位女士跟她先生说希望他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她先生告诉她,他已经报名了足球俱乐部的活动。
所以,不妨在表达的时候多想一下,我想表达什么?在倾听的时候多问一句,你想表达什么?
二、营造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点,若想达到沟通的目的,前提是:为对话营造足够的安全氛围。
任何物种的第一目标是求存,面临危险时,人的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大脑会把血液输送到四肢,以做好战斗或者逃跑的准备,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大脑供血不足,我们很难做到理性思考。
在沟通中亦然,指责或抱怨等带有“危险性”的表达方式,容易带来冲突,在这样的对话中人会本能性地想要保护自己,与之对应的行为则是:逃避对方、战胜对方、甚至是惩罚对方。我们要知道这是“安全感”在作祟。
所以若想让别人真正听进去你所说的,就要在一开始为对话营造足够的安全感。
这里推荐“非暴力沟通”的四步法:先说出你观察到的事实,紧接着表达你内心的感受,然后说出你的真实需要,最后提出请求或要求。其中第一步和最后一步最关键且不可省略。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考《非暴力沟通》一书。
还有一种情况是冲突已造成,安全感已被破坏,比如对话时已经出现了情绪激烈、嗓门提高、自以为是的指手画脚、沉默不语等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重建安全的对话氛围。
这里推荐“关键对话”三步法:真心道歉、对比说明(否定对方的误解,肯定对他的尊重)、说明/创建共同目的。具体的方法请参考《关键对话》一书。
三、用对方听得懂的方式表达
第三点,当对话目的明确,安全感也已建立,你需要用对方能听懂的方式去表达。
工作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我当时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啊,我明明说得很清楚了啊……”“你当时就是这样说的,我听得很清楚……”
所以问题在于,我以为我讲清楚了,他以为他听明白了,然而都没有。想想前面的案例,你希望他少花时间在工作上(你的意思是希望他多陪陪你),结果他报了足球俱乐部。
因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这受我们的知识和经验所限。加之人们太容易去推测别人的意图,并且把自己的见解当做是真相。
所以还有一句话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若想少一些误会,作为表达方,你要用对方能够听懂的、熟悉的语言去表达,不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语意模糊的词汇,多用举例、对比说明等通俗易懂的方式。
不要假设已经讲清楚了,而是要通过对方的反馈来确认。作为倾听方,最好的方式是复述对方的要点或目的,以确认对方的真正意图。
在餐厅点餐的时候,服务员会把你点的餐复述一遍、网上购物时会跳出相关页面跟你确认信息,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若想把真正的意思表达清楚,你必须站在对方的知识和经验层面,用他能听懂的方式进行沟通。或许,不是别人的理解能力出了问题,而是你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
好好说话,记得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1.我这样说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吗?
2.我让TA没有安全感了吗?
3.我说的TA真的听懂了吗?
不断尝试,我想你会从这三个问题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答案。因为你比我更了解和你对话的那个人,所以你比任何人都知道,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才是最好的。
知易行难,在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没办法保持这么清晰的思路和清醒的头脑,不必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做得完美,只要努力一步步去改善即可,相信即便是微小的变化,也能让你有重大的收获。
愿你能从“知道”开始,从“做到”结束。
作者:茹塔塔
公众号:塔塔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