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人生要把握好现在

巧萍 1172分享

  编者按:我们的今天是过去的产物,而改变不了过去,就把握好现在,最好的幸福、最好的人生便是认真过好“此时此刻”。

  喜欢心理学,是因为觉得它有趣又有用。

  近期读到的作品中,有趣——李松蔚老师的“心理学怪谈”系列是为最,而有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为最。

  正如书中所说,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派我曾有所涉猎,唯独阿德勒没有,这是第一次。

  只说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两位作者把阿德勒的思想融汇在禅师和青年深入浅出的对话中,以此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

  “当你在逐步的信任中更为信服某一种理念,这隐含着另一种危险,那就是你会过分认同并忠诚于一种信条,不知不觉中会开始通过一根管子去观察世界和人生,要命的是这根管子比你想象的要更细。”

  这段话出自张沛超博士,他是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在推荐序中他说,为了防止自己中弗洛伊德的毒太深,他曾尝试用其他学派来解毒,荣格没有效,但阿德勒却是一剂及时的良药。

  而阿德勒于前段时间的我,是那根在黑暗的沼泽中伸向我的“管子”,我抓住了它,所以没有继续往下陷落。

  它治好了我经久不愈的“精神感冒”。

  开年的时候我和Yuki姑娘说,2017年我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让人讨厌的人”。

  这本书,它期许我能拥有这样的勇气,去承担这种自由和责任。

  知乎专栏作家·动机在杭州在推荐序中总结得真好:

  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就是要试图把我们从生活的各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的自由。

  所以这篇笔记基于他总结的框架并结合了我个人的所记所思所想,分享给你:

  【 为什么我想改却改不了 】

  你要摆脱的第一个束缚是:过去。

  很多理论都在告诉我们:人是过去的产物,你之所以变成今天这样子是过去导致的。

  可是谁又能改变过去呢,倘若我们把过去看作是决定性的力量,那么活在今天的我们对人生就会变得束手无策。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心理症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它为现在的“目的”服务。所以探讨一个心理症状没有意义,探讨这个症状的功能才有意义。

  李松蔚老师在《你也许是为了什么才这么做》这篇文章中也同样提及了类似观点:因果关系是相互影响的环路,行为的预期结果,反过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举例:因为努力工作,所以绩效好;因为想要绩效好,所以努力工作。

  同时他提出:我们之所以这样去做,是为了得到后面的结果。

  举例:之所以努力工作,是为了得到后面的结果。之所以不努力工作,是为了得到后面的结果。

  对于后者,大多数人会困惑,谁想要这样的结果了?

  前后者说的“结果”当然不是同一个。我们当然不想得到“绩效不好”这样的结果,可是细细想就会发现一定存在着更大的好处,足以抵消绩效不好带来的痛苦,这样才会诱惑你继续保持不努力的状态。

  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他说: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所以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我们对过去的看法。看法,是可以改变的,人亦是如此。

  倘若你还是无法改变,不是因为缺乏能力,而是因为缺乏勇气,在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两者中,你选择了对你来说更“好”的后者。

  所以是你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即使有各种不满,但你觉得保持现状会有更大的好处——会让你更加轻松和安心。

  你看,这又回到了“目的论”~

  阿德勒相信,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重新选择。

  只是你需要获得更多的勇气去改变,然后举步向前。

  阅读未过半时,我就隐约看见了其他心理学理论的影子:自我决定理论、控制论、情绪ABC理论……

  也想起李松蔚、李中莹几位老师的观点,心里想他们肯定读过阿德勒吧;而说出“痛苦不是财富,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这句话的柴静是不是也读过呢。

  还有《奇葩说》的辩手们,很多论点我都觉得很阿德勒,尤其“要不要感谢生活的暴击”这一期。

  所以我将这本书分享给了大轩,因为某种层面上它太犀利且具有颠覆性,然后很适合用来训练“辩论思维”……

  心理史学家杜安·舒尔茨说得多好:

  阿德勒的思想比一般人所承认的要伟大,因为其他的理论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深以为然。

  【 你在妄加干涉别人的课题吗 】

  你要摆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

  谁能独立存在呢?谁都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的人生课题,也是我们烦恼的来源。

  努力地向别人证明自己、喜欢被别人表扬、害怕被别人讨厌、在与别人的对比中充满信心或垂头丧气……谁不是这样呢。

  我们用“牺牲自己去讨好他人”的病态模式来获得价值感,比起自己,我们更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

  然后我又想起拉罗什福科说的话:

  人们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为他们希望“看起来幸福”远胜于“拥有幸福”。

  阿德勒认为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就是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

  在教育孩子上,现在倡导的不是“赏识教育”就是“赏罚教育”,可是阿德勒所提倡的却是:既不要批评,也不要表扬你的孩子。

  “赏罚教育”不仅让孩子形成了“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也让孩子的行为形成一种“惯性”:

  不去做是因为“害怕受罚”,去做是因为“可以得到表扬”。

  随便举个例子就能理解:

  当有他人在场或说明违者罚款时,人们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但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垃圾就扔到了地上。我们的教育培养了太多这一类人了。

  你想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你真的想做,而是你想做给别人看。

  剥离了别人的期待、剥离了制度和规范的你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的你。

  希望那个真正的、自由的你,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那个你,能从自身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感;那个你,即使无人在旁、无制度约束也依然会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这是在“人际关系”这一块阿德勒提出的另一个观点。书中用了“不爱学习的孩子与焦虑并想尽办法要求孩子学习的父母”这样通俗易懂的例子。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当父母命令孩子学习时就是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当然阿德勒不推崇放任主义,他认为父母自己的课题应该是“提供帮助”,但决定权在于孩子。

  用一句谚语表达再恰当不过:

  你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如果无视本人的意愿强迫其改变,只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想要“控制”一个人的时候却常常“适得其反”。

  “我这是为你着想”这句话本身就是一句谎言。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

  那要如何区分究竟是谁的课题呢?——考虑一下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以前在每次给新义工培训时,我总会说:

  帮助别人或许会获得别人的感谢和称赞,但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获得感谢和称赞。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想、我们有、我们能,这使我们快乐,这让我们坚持。

  但如果你将获得感谢和称赞作为出发点,你很容易就坚持不下去了,也扭曲了这件事的意义。

  按阿德勒的理论,帮助别人是自己的课题,但别人是否感谢和称赞,这是他的课题了。

  类似的道理,我们早就懂了不是吗。

  那么,正处在幸福中的你、所获丰盛的你、总是被人温柔对待的你,不必惶恐。

  别人正在做他的课题,你只需要去做好自己的课题就够了。

  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才是极其地“以自我为中心”,而这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

  唯有当我们能够做好“课题分离”,我们才能从人际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 你在着急着奔向未来吗 】

  你要摆脱的第三个束缚是:未来。

  谁没有梦想呢?谁不是对未来满怀期待?假如人生是一场为了爬上顶峰的登山之旅,那我们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路上”。

  我们将“登上山顶”的那一刻定义为我们想要的自己和想要的生活。可是如果到达不了山顶呢?“在路上”的时间和自己算什么?

  我们习惯这样,懊恼过去的自己、不喜欢现在的自己,然后期待未来的自己;懊恼过去的人生,不满意每一个现在,然后期待着遥远的未来。

  我们被告知被提醒被强迫着要目光向前、要快速行动。“现在”被我们贬低成实现未来的工具,“在路上”的“每一刻”都是为了登顶的那一刻。

  可是,“现在”才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可是,未来,它或者就是现在,它或者,永远不会来。

  人生它不是一条线,而是点的连续,是连续的刹那。它总是处于完结的状态,过程本身就是结果,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你的旅途、你的人生。

  所以,最好的幸福、最好的人生便是认真过好“此时此刻”。

  不慌,不忙。

  零零碎碎,撰写许久。

  我原本想要写得更好些,然而力不从心。

  这篇笔记并未能完全呈现这本书的精髓和经典,所以我还是想要在最后推荐你去看这本书,因为真的,太棒了~

  所知太浅,去做太难。

  没有关系,阿德勒的系列都已经买回来了,而我也整装待发,跃跃欲试。

  作者:茹塔塔

  公众号:塔塔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5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