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读后感:两位坚韧的阿富汗女性
编者按:《灿烂千阳》写了两位女性在不可饶恕的的时代,缔结了深厚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卡勒德·胡赛尼享誉书界的《追风筝的人》我没有看过,《灿烂千阳》是我看到的他的第一步作品,朴实无华的笔触却写出动人心弦的故事,很棒。
这是一本伟大的书籍。
尤其推荐给女性朋友。
因为有kindle,因为是这本书,所以两天的上下班路上,便读完了。(此篇笔记略有剧透,介意的朋友慎读)
脑子里至今回响着喀布尔的诗: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这里的“太阳”,是指阿富汗的女性。
那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男权至上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那里的女人都要穿着布卡生活?
宗教带给人们什么影响?
战争到底有多残酷?
苦难有多深重?
希望会有吗?
……
全书用两位伟大的、坚韧的阿富汗女性的故事,回答了上面的问题。
关于不可饶恕的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关于欺骗、死亡、苦痛、流血、暴力、饥饿和绝望。
那么多的悲伤,但却又充满希望。
正如书中所说:
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象的悲哀……但是人们却也找到了一种苟且偷生、继续生活的办法。
每个布满灰尘的面孔背后都有一个灵魂。
玛丽雅姆是个“哈拉米”(私生女),她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在每周四,等待父亲的到来并短暂地相聚。无论她的母亲娜娜如何打击她或告诉她“真相”,她依然相信他是爱她的。
多年以后,玛丽雅姆将会有很多机会去设想,如果她让司机开车送她回家,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十五岁的生日那天,她无视娜娜的劝阻,毅然做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现在她能清晰地听出那些隐藏着的虚伪,她能够清晰地听出他的安慰都是些虚情假意。
在之前的《乌合之众》笔记中也曾经提到,经验是摧毁幻想的唯一途径,无论别人告诉我们多少次“不要这样做”,自己还是会忍不住地尝试。
直到现实残忍地摆在面前,那一瞬间,明白已然太迟。
人生总是这样,在心碎之后,你还要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
一夜之间,玛丽雅姆从少女变为人妇,原以为生活有了新的转机和希望,但却又是另一个梦魇:拉希德的虚伪和冷漠、家庭的暴力、七次的流产……还有接连不断的战争。
她总会想起娜娜曾经说的话:
像你和我这样的女人,这辈子只要学会一种本领就好了,就是忍耐。
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
她躲在自己心灵的一个遥远角落,独自度过了这些岁月。那儿是一片贫瘠的土地,没有希望,也没有哀伤;没有梦想,也没有幻灭。那儿无所谓未来,那儿的过去只留下这个教训:
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而它的帮凶希望,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
无论什么时候,若这一对剧毒的两生花开始在那片干涸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玛丽雅姆就会将它们连根拔除。她把它们拔起来,还没拿稳就赶紧将其掩埋。
她安静地承受着一切降临在她身上的灾难,不呐喊、不抗争。这些苦难如此巨大,几乎要淹没了她。
直到莱拉的出现,她是她那漫长苦痛的生活中唯一的温暖。
莱拉跟玛丽雅姆不一样,她在正常的家庭中长大,她有非常爱她的父亲,她受过教育,有自己心爱的人,对未来有美好的期待。
是战争,摧毁了她拥有的这一切。
战争让她失去了两个兄长,父母也在炮弹中在自己眼前丧生,心爱的人迫于无奈远走他乡,唯有她自己,幸存于这座硝烟滚滚的城市。
为了生存与腹中的胎儿她只好嫁给拉希德,至此和玛丽雅姆的人生产生联结。
她们相濡以沫地支撑着彼此,同样的苦难和孩子的降生让她们缔结了母女般的深厚情谊,她们是彼此生活中的唯一慰藉。
我小时候渴望的一切,你们都已经给了我。你和你的两个孩子已经让我感到如此的幸福,亲爱的莱拉……
虽然共同经受着战争的残酷和家庭暴力的重压,但她们依然心存希望,对和平,对未来的生活。
拉希德多年的谎言因为塔里克的突然出现而暴露,她们再次面临不堪的毒打,无计可施的玛丽雅姆最终挥起了铁锹,这是她第一次,为自己,也为莱拉,去和这绝望的命运对抗。
是她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莱拉的自由和幸福。
她想到她进入这个世界的身份,一个低贱的乡下人所生的哈拉米,一件人们不想要的东西,一次可怜的、后悔莫及的事故。一棵杂草。然而,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母亲的身份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这样死去并不算糟糕……对于一段开头不合法的人生来说,这是一个合法的结局。
我记得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公车上坐我旁边的人,偷看了我好几次,眼泪根本忍不住好吗。
获得救赎的莱拉和心爱的人一起远离了充满战乱和苦痛回忆的喀布尔,她过了一段曾经梦寐以求的生活。
因为失去过,因为在绝望中曾经那样地期待过,才知道这是多么来之不易。
真正重要的东西,总是没有的人比拥有的人,更清楚。
在那些她生命中最黑暗的日子中,她所梦想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莱拉每天都提醒自己想到这一点。
她特地去了一趟玛丽雅姆长大的地方,去感受她的存在,并郑重地与她道别。
再见,玛丽雅姆。
莱拉知道她要抛开一切新仇旧恨,这是她唯一能做到的事:
活下去,带着希望。
最后她还是决定回到那片葬送了她父母和两个兄长的土地,回到那个炸弹烟雾刚刚散去的布满伤痕的城市。
她知道玛丽雅姆就在那儿:
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因为想说的话太多,写笔记的时候需要再次回到书本中,只是还是会有那种非常难过的感觉,同时脑子里也很乱。所以我写不好这篇读书笔记,它注定不让人满意。
我有了解我们国家“裹小脚”那个时代下的女人的地位,也曾看过根据华莉斯·迪里的自传改编的电影《沙漠之花》,但是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依然震撼地说不出话来。
作为一个女性,我更能体会到男权社会对女性权利女性尊严粗暴的践踏。
我更加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非常幸福。即便它依然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但是,已经,非常幸福了。
作者:茹塔塔
公众号:塔塔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