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读后感:活出自己

巧萍 1172分享

  编者按:活出自己,察觉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并有能力改变并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下雨天,最适合躲在家里不慌不忙地看书和写东西,安静自在,让人觉得甚是奢侈。

  又是好久不见,终于可以经常更新了。

  上周考完心理学,恍如高考结束,突然有了更多迫不及待想做的事,这种感觉让人走在路上都欢欣雀跃。虽然这一周下班后主要的“工作”还是做饭和看书,可是状态更好了。然后更加深切体会到:

  那些想做的事情,因为时间有限才会更有动力去做。所以别等着“有时间再说”,因为有时间的时候压根就不会积极去做的。

  趁着几天的零碎时间终把“冬吴相对论”文集之一《欢喜》看完,“冬”是梁冬先生,“吴”是吴伯凡先生,此书是梁冬先生的作品。“冬吴相对论”原是一档由两人共同主持的电视节目,用轻松、睿智的方式解读社会热点和经济现象,所以书的内容也是围绕此两点展开,并以篇章形式呈现。以下选取部分经典观点并结合我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永远在做同一件事情,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

  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来解决。什么意思呢?假使你有自己非常想要的东西,或者你不想如此庸碌无为,你想要与众不同,可是自己做的事和别人并无区别,就说明行动与想法是矛盾的。旧有的想法和方式,又如何获得新的结果?你想要变得与现在不一样,那行为自然要跟上,“知行合一”才能有所为。

  映射关系:人接收信息就会作出反应。比如别人明明没有敌意,但你感受到了敌意并给出第一的行为,那他就会接收到你的敌意从而原本没有敌意的他,也会报以敌意。恶性循环,你就“梦想成真”了。

  佛心自现,你能看到感受到的东西,这个东西会变成你的现实。我们习惯于(无意识)找出一切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哪怕它是错的。当你关注,当你寻找,你自会找到。我偶尔会听到一种观点: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而反省自己,你会发现你自己就不相信别人,又为什么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和?反之,若你总是能遇到温暖善良的人,是因为你也心怀善意,别人感受到了就愿意信任你和帮助你。

  有一句话叫:不戴手表的人是幸福的。这句话是骗人的。

  我相信对于时间的幸福感应是来自于内心的充实,起码于我,对于时间的感受是通过事件来计量的。小学至今我都有写日记和文章的习惯,且我喜欢有计划地管理我的时间,这让我觉得充实,我要清楚知道自己每一天做了什么事,这让我觉得安心和幸福。

  抱怨是一种心理暴力。

  从心理学上说,抱怨反映了自己的需要未被满足,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成全自己。但本质上它是一种暴力,抱怨的人想以自我的意志、需求和愿望作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让其他人或环境服从自己。想要别人跟自己一样,不一样就会指责、威胁或抱怨,这其实就是暴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对这个观点有更加详尽的分析) 。而且当你开始抱怨一件事情,你会发现可抱怨的事情越来越多,偶然的事件变成习惯性的行为。谁会喜欢暴力的人呢?

  钝感力:成功人士往往对周围的反应比较迟钝,他们对负面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过滤和屏蔽能力。

  这里的“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我也是很敏感的人,容易“一念求全、万绪纷起”,也就是想太多、纠结、且容易受伤,这又被称为“哈姆雷特综合征 ”。看了很多书,也明白很多道理(但还不通透),深思熟虑瞻前顾后,但就是“谋不定也不敢动”,所以会停滞不前,甚至失去某些重要的机会。

  我们经常活在恐惧当中,但如果你问自己害怕什么,却回答不上来。倘若不敢直面,犹豫不决,它就会在我们的意识里发酵。所以要从原有的心智模式中挣脱,明白别人害怕的未必是我害怕的,别人不能做到的,或许我能做到,才能有所成就。

  行动,才是直面焦虑和恐惧最好的办法,你总要试过才知道。

  所以重症患者已立志成为“可议事也可图事”“谋定而后动”“读很多书也能快速行动”的勇敢的人了。

  有的时候,太确定,反而放弃了很多机会。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想起2012年还未毕业时,自己就已经很坚定要做企业培训了,我至今记得Mr陈跟我说过的一段话,大致内容是:太确定自己想做什么也不好,你刚毕业,有很多的可能性,工作的岗位都可以多尝试,或许你会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呢。虽然我至今还在做培训,可是他的这段话我一直记得,并提醒自己,做事情定位确实会很重要,可是另一个方面看,其实是一种局限,它会扼杀很多可能性。

  人很多时候是在内在感觉的支持下,随机应变才找到最佳的途径的。对于这个观点,在开发一门新课程的时候,我的体验最深。最好的办法是,无论有没有定位、定位是什么,认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保持匮乏感,才会走得更远。

  总会说“我想啊,但是我做不到……”,你可能真的想,但不够想,不够渴望。比如在最渴、最饿的时候,你一定是会想尽办法找到水和食物。犹豫不决也能反映同样的问题吧,当你足够渴望,你不会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做不做,反而会直接做,因为那个时刻会很清楚地知道真正付诸实施比纯粹思考聪明多了。

  当你遇到困难,只要你足够想,你就可以在渴望和热爱中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办法。

  人老了,更容易感动落泪。

  人年长后反而更容易感动,是因为经历越多心量越广,内心会更加宽厚和柔软。前阵时间我还在感慨自己年纪渐长,泪点越低,看个广告也能看到眼泪也是没谁了。也看过有朋友是类似的情况,但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能力或者与别人共情的能力提高了,是好事呢。

  非典型雄辩症:也叫“语欲胜人”,就是说的时候总想胜过别人。

  这类人说话的目的不像普通人那样是为了沟通,他只是为了实现一以贯之的目标:证明自己比别人聪明,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他在自己发动的每一场口头战役里都认为自己取得了胜利,然后沉静在虚拟的、自我陶醉式的胜利中,他认为他把别人驳倒了,而其实只是别人不愿意理他而已。

  所以如果你要证明自己,要别人认可自己,前提是必须充分尊重别人的观点,而不是证明别人是错的。

  手表定律:只有一块手表,你能知道现在是几点,可如果两块手表且时间不一样,反而不知道几点。

  书中重点用家庭教育的例子验证这个观点,倘若在家庭中父母双方都去教育孩子,效果往往不如那些由父母一方负责教育的家庭,因为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立场不一致,这就像给孩子戴上了两块手表,他会不知道“时间”的。

  读到最末,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原生家庭、父母对我们的影响真的很大,所以当你发现那些你在意的、不舒服的、无法克制的、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优点、缺点,无一例外可以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比如我自己身上存在的不安全感,我引以为傲的自控力,都能从我小时候的经历中找到答案,只是我要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我需要思考和行动的。

  所谓活出自己,应是能察觉到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并有能力改变并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但第一步应是接受当下的状态,然后主动地寻求改变,实实在在从一些小事开始做起。过程中不妨常常问问自己:

  今天你做不到的事情,在同等的条件下,别人有没有可能做得更好一点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呢?

  爱默生说过两句话:

  第一句是:你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变得幸福,你幸福了,直接的祸害就少一分。

  第二句是:如果一个人总是非常开心甚至经常开怀大笑,这个人一定不会太坏。

  你知道吗?当我们咧开嘴笑时,胸口的檀中穴会打开,而檀中穴是心经、心包经经过的位置。所以微笑不仅是心理问题,还有生理上的契合 。

  所以,

  希望你幸福,

  希望你总能开怀大笑,

  希望你,是一个欢喜的人。

  作者:茹塔塔

  公众号:塔塔读书笔记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558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