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读后感 读《读城记》有感

析娜 1172分享

  编者按:易中天的《读城记》实际上是读人记。展示了不同城市的性格实际是城中人的性格。让我们来看看这篇读《读城记》有感。

  易中天的《读城记》实际上是读人记。不同城市的性格实际是城中人的性格。比如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成都“悠闲洒脱”、武汉“豪爽硬朗”。 说有的城粗犷、有的城秀美、有的城豪雄、有的城温情,实际上是说民风如何。易中天的文采、加上城的历史、再加上吃的描述,总体来说,此书是值得一读的。

  可我想写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这些年中国城镇化进程给我的些许感触。我所生活城市因政策利好的刺激,刚刚从三线跻身二线。与那些呼唤乡土生活的人不同,我非常喜欢城市生活。我和老公都是这个城市的新居民,每年因探亲都要多次穿梭于农村和县城,每年因工作亦要多次来往于省会和首都。十几年前,我对返乡是希冀的,对去大城市则是有些许犯怵的。而现在我的态度刚好相反。主要以下几点: 1.交通。老家的公交车没时没点,等上一个多小时实属正常,没有私家车几乎寸步难行。2.饮食。老家集市上的假货泛滥,饮食安全没有保障。3.卫生。农村的整体环境不如城镇,垃圾蚊虫较多。4.效率。在老家办正常的事走正常的手续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成本。当然,家乡也有很多值得我留恋的地方,城市亦有它的问题。但人是利益驱动的动物,城市多年来大量聚集人才、财富,出错的概率就会相对降低,发展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我非常赞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舒服阶段,同时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是过快,而是滞后。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等资源,理想的城市就是城里的每个人能公平的享受这些资源的城市。虽然就目前来看,这是不可能的。

  最后谈一下我对作者的看法。初识易中天是在百家讲坛,刚开始对他的印象并不太好,理由有三:公鸡嗓;本应站着的讲坛,跪着示范三国时的坐礼;讲的内容欠公允,太过偏爱曹操。对他印象转好主要是读了他写的关于子女教育的文章,不管事实如何,他写的“我的教育方法是不教育”、“我只教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等这些文字都深得我心,并能缓解焦虑。心理学的镜子理论说:人关注别人的方面实际上是自己欠缺的方面,所谓理解只是听者在说者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上达成了共鸣。读书、育儿莫不如此。喜不喜欢一个作家也基于此。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8年6月11日

  公众号:平平安安的亲子阅读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67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