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城记》读后感高中生感想

张洪 1172分享

  《猫城记》通篇充满黑色幽默的味道,借火星上一座荒诞的猫城,一群可恨可悲可怜的猫人,剖析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真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猫城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猫城记读后感900字

  说起《猫城记》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有99个没有听过这本小说的,要提起老舍先生,我想恐怕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没有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字吧!而在国外,老舍的《猫城记》是和《骆驼祥。》并驾齐驱的。并且,老舍先生也是因为《猫城记》几乎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说几乎,是因为他已经拿了第一,但是因为他自杀了。)

  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很不国际化的奖,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评奖的大师们都是不懂中文的,而中文的小说被翻译到外国而又翻译的很好的少之又少,《猫城记》却是一个例外。《猫城记》被广泛的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就有瑞典文版),并且在各国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讽刺小说中的精品。前苏联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新世纪》发行了老舍的《猫城记》,连载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发行了70万册。

  《猫城记》是以一个科幻小说的形式出现,讲我一个中国人坐航天飞机到了火星。于是,我认识了这个星球上最糟糕的一个国家的人——猫城人。这个国家的人贪婪、懒惰、古老、腐 败、混乱、愚蠢……反正全世界上最恶毒的词语用在这个国家上都不为过。他们不劳动,不讲卫生,怕水不洗澡,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他们不吃饭只吃一种叫做“迷叶”毒 品。

  这个国家上的人以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得到“迷叶”和“国魂”(猫城的钱),为此不惜随意杀人。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产生过各种政党——哄,但是都以皇帝给“哄”们“迷叶”而不了了之。这个国家的人喜欢看热闹,而且不遵守规矩,有点钱的人就是娶老婆和妾,然后就是“哪什么”。连年轻人也是非常的麻木,学者更是一塌糊涂,古董全部变卖给外国人来换取外国人的东西和“迷叶”。只要与外国人打起仗来就作鸟兽散。

  听到我上面的描述,您想想像不像那个时候的中国?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这本小说揭露了中国人许多最根本的劣根性。《猫城记》寓言化地描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嘲讽了人的劣根性,具有超越国界的世界性。

  当然,老舍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对马列主义和红军是有误解的,他把红军的长征描写成是逃跑和向外国人投降,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老舍先生自杀的原因,因为江青看了这本书很不满意。江青看了这本书后,大怒:这简直是在污蔑中国,批判!

  于是,懦弱的老舍先生投河自杀了。这时,老舍先生并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拍板定了他,他选择了与世诀别的道路。诺贝尔文学奖从不给死去的人,无论他多么好的著作,多么名声显著。于是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被取消,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第二名,1968年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由于种种原因,《猫城记》后来没有出过单行本,收在《老舍文集》中。

  读猫城记有感

  自私,冷酷,麻木的猫人终于还是把自己的国家埋葬了。

  他们懦弱吗?可他们对待国民的态度,凶狠的棍棒无不彰显他们的血性残忍。他们是野蛮人吗?可他们的博物馆,图书馆无不彰显他们的源远历史,他们不断的输出人才学习,哪能是野蛮人。可他们到底还是灭亡了。 他们的灭亡,源于自己的自私,大战临头,他们想的依然是自身,全然没有“国”的念头,国之将亡,却没有抵抗的意识,依旧醉生梦死,麻木自己,麻醉自己,用结婚,用取乐,却全然没有提出如何拯救。他们的灭亡,源于自己麻木不仁。他们枉费那么多学者,却没有学识与人格,国没有国格,民无民格,学者为了几片“迷叶”互相攻讦,兵为了“国魂”放弃国家,一味投诚,可笑的是,大难临头,集体簇拥着争当投诚的第一个,出售国家,为了继续做官!多么可悲!他们的灭亡,源于盲目。他们所有的变革,全是生搬硬凑,流行什么就闹什么,为什么是闹呢?因为那就是胡闹,不算革命,只要皇上给"国魂",他们又都遗忘了,所以他们有过民政,但都是个可笑的插曲。 他们的食物是“迷叶”,或许,我更喜欢称之为“精神鸦片”,不管时局多混乱,生活多艰难,只要吃上那么一片,你就飘飘然了,依旧是这世界的主人,依旧觉得心满意足,这可不就是“精神鸦片”?猫城记,总会让我想起过去的中国,闭关锁国蒙蔽了我们感知的能力,鸦片的输入削去了我们的骨气和血性,我们茫茫然混沌地活着,直到大军打入国门,于是皇帝出逃,百姓被劫掠,我们的军队,镇压起义那么有力,却在外国人面前落荒而逃,接下来一个个条约出卖国家。可不就是《猫城记》里的猫城?猫城里的有志者却成了国贼,牺牲了性命依旧唤不起人民的反抗,大家就那样默默地跳下坑被活埋,哭喊着送别自己,送别自己的国家。我们的国家,曾经也有过那样的一批有志之士,他们依旧得不到国家的眷顾,康有为,谭嗣同通通都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我们固然有军队,可他们却争着在国难期争夺天下,成为侵略者的爪牙,抛弃自己的国家,欺压自己的同胞,有志者的英灵唤不醒民众的反抗,我们就像行走的尸体,被奴役,被搬运,丧失为人的尊严。有志者牺牲,学者投井,是对这无望现状的抗议,这又何尝不是《猫城记》? 看似幽默,实则沉重,看似荒诞,实乃现实,猫城就是以前的中国,还好,最后的中国还是觉醒了,还是反抗了。

  一个国家,只要国格屹立,那么不管多艰辛,它总能存在的,所以,无论何时,都不该丢了自己的国格,自己的人格,不醉生梦死,不麻木生存,唯有这般,国才存!

  猫城记读后感

  如果让我说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我只能让王小波在前排就座,虽然我是如此的不情愿。追捧王小波是一件多么庸俗的事儿啊!可是我没留神,就让小波先生给影响了。往后排,免不了还要庸俗:郑渊洁。第三排并排坐着老少二位:老舍和王朔,鲁迅先生落后半个身位。几位先生只有最末一位帮我提升了一点品味!我也想说列夫·托尔斯泰,我也想说马尔克斯,我也想说卡尔维诺,我也想说米兰·昆德拉,但是拿望远镜看看这几块料,都排到门外面去了,真是不好意思找他们来装点门面。

  我一点都不为我的趣味而自豪!

  鲁郭茅,巴老曹,六大腕里面鲁、老我看得最多,老舍我最喜欢。单论现代作家这一块,我可以毫不脸红地说我最喜欢的是老舍。如果你不是特别喜欢老舍,别跟我谈老舍,我看过很多老舍!忘了谁说的,说钱锺书是学者的幽默,老舍是市民的幽默,赵树理是农民的幽默。学者的幽默领教了一点,也不过是耍嘴皮子掉书袋,我喜欢;市民的幽默更贫,幽默地彻底,就是为了幽默而幽默,不招笑还叫什么幽默!农民的幽默我体会的比较差,还是短练呵。

  老舍兹一打算幽默,就不带点别的,也不专为弘扬什么鞭挞什么,先幽一默再说。这里面做的最足的是《牛天赐传》,从头贫到尾,一点正经没有。如果老舍只会幽默,那他不能在六大腕里面有一席之地,老舍也沉重,沉重也是幽默着沉重。《四世同堂》、《骆驼祥子》够沉重,也不是从头到尾的沉重。鲁迅先生是有幽默感的,但是他性子太烈,自己幽默可以,别人拿他开玩笑他不干。一门心思幽默的人,先得把自尊放下,先踩自己,才能踩别人。老舍看到了人民的疾苦,没想救他们于水火,而是想让他们在水火里面含着眼泪笑一笑,这就是老舍跟鲁迅策略的不同。老舍知道自己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这话没有影射鲁迅的意思,我同样赞赏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倘换作我,我做老舍,在旁边给鲁迅鼓掌叫好,唉,就是这么没责任感这么麻木不仁啊我,没治;鲁迅先生,您批评我吧。

  《猫城记》是老舍众多作品中不太知名的一部。一方面是由于小说自身艺术上的高度有限——流于直白、肤浅;另一方面是对革命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落后”,对国民性只有批判没有建议——让老舍这样的人提出建设性意见太勉为其难——和极其悲观主义的论调,因此这部小说一直不被推荐。除非对老舍有特殊兴趣的人,一般不会注意这本书。

  《猫城记》是一个直露的寓言,讲的是“我”登陆火星在猫国的所见所闻。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在《我怎样写〈猫城记〉》里面老舍提到了威尔斯,不知道是不是写《世界大战》那个威尔斯;倘是,老舍是看过科幻小说的。《猫城记》科幻是虚,暗喻是实,反映的还是当时旧中国的生态。可惜暗喻得不太暗,让人一看就明白了。小说把国民性放大了,像一幅漫画,夸张地表现当时中国人的缺陷。但老舍的笔是市民的笔,眼是市民的眼;他写的是那些被践踏的人的看法和感受,因此没有什么“思想上的”“深度”。

  这部小说老舍不是奔着幽默去的,因此也不是特别幽默,饶是如此,也比《子夜》之流有趣得多。但是既不幽默,又无深度,小说的可读性就低了。这本书我推荐不太了解现代文学的人看,因为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有人这样写文章。1930年代的人中国人,也不都是闷子。

相关文章:

1.高中生观后感作文800字

2.格列佛游记读后感800字 高中生读书笔记

3.鲁滨孙漂流记的高中生读后感

4.骆驼祥子读后感1000字 高中生读书心得感悟

    878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