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后感范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作者雷夫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名普通的老师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创造出的教育奇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后感范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学生和气待人、认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们所认识的人之中最和气待人、最认真勤勉的一个。别想愚弄小孩,他们很聪明,一定会识破的。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欲齐其家,先修其身。”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学校大力倡导和发扬文明礼仪教育,以“星级”奖励制度鼓励学生进步,要求学生进出校门、校园内看见老师主动打招呼;进出教师办公室,主动敲门,征得同意,方可进入;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上学不得迟到,有事提前请假或事后补假……。对学生的一系列鼓励措施,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是认真执行了,但教师是否为学生做了榜样呢?早上进校门,学生有礼貌地敬礼并问声“老师好”!学生认真打扫保洁区,……。我们的教师又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学生有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起过:有的老师我主动与他打招呼,他竟然睬都不睬我,也无任何脸部表情,以后我再也……。当然,这只是一种极个别的现象,但每每看到或听到这种现象,心里总不是滋味。
我自己也曾经在无意中没能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而被学生质问。有一学生很认真地问我:“老师啊,上次我叫你,你没回我!为什么?”我一脸茫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也许是我真的没看见或听见。但不管怎样我已伤了学生的自尊,我主动对学生道歉,说声:“对不起!”学生还是很开心地走了。对我来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学生来说是大事,他们感觉老师的眼中或心中有他们的位置,对你老师的教育我就愿意接受,融洽了师生关系,无意中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对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都是有所帮助的。从此我无论走在哪儿,还是在校园内外,无论我是否教过他们,只要是学生我主动与他们打招呼,融洽师生关系。现在有的学生站在教学楼走廊中,看到了也要与我招招手,我也主动回应。
可见,教师散播一种榜样,收获的是一种目标。有人说:“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撒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撒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直接从老师身上学到好作风、好品德。这样,才能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后感读书笔记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每个人对知识的渴望都是无穷的,这个假期有幸读了《你能成为优秀教师》一书,我又一次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业的理论思想与技能,才能始终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的更新,永远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上审时度势,不断激发勤奋工作的热情,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书中认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养:对工作敬业--竟也是创造价值的基础;对学校忠诚--忠诚是信赖的前提;对领导服从--服从是步迈协调的保证;对自己信任--自信是成长的基点;对他人欣赏--欣赏是快乐的源泉;对社会奉献--奉献是卓越人生的境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成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它不会一蹴而就,成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也蕴藏在平凡的工作当中,生命的价值离不开工作,工作是我们创造价值的平台,是体现人生价值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工作,并投入全部的热情。大家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干的是良心活,是呀,我们的身上担负着教育好祖国下一代的重任,所以我们更应该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我热爱我的工作,它让我得到尊重,得到幸福的满足,光有热爱是不够的,我要做的事在热爱的基础上如何让自己一步步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受人喜爱和尊重。作为教师,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多从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凡是多问问大家的想法,做到对学生信任和欣赏。每个孩子都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应该多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尽可能的给大家创造一个战士自我的舞台,时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孩子们,用阳光般的笑容感染周围的人,快乐是可以传播的,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所以要努力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从小事开始,坚持天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的做好,学会欣赏他人,多向同事学习与同事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欣赏。有句话叫“成功不必在我,团队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人人都有我们值得钦佩的地方,真诚的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喝彩!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要做事,先做人,做好工作固然重要但为人之道才是根本。有德的人才可以把事作对,有了好的人品做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正气。做人要时刻保持一颗自律的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守住自己的道德准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变会得到多少,若你没有得到那便是付出的不够,我们不该去埋怨别人,更不该起埋怨人生。没有谁辜负我们,辜负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最后,让我们心怀感激之情,感激我们周围的一切人和事。我们应该感激我们的学生,我们成绩的取得是应为我们有这帮优秀学生的表现,孩子们,真心的谢谢你们!是你们和我共同品尝工作中的酸苦,分享工作中的快乐,真心的谢谢!为了优秀的你们,今后我将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争取早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
培养孩子阅读习惯——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有感
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我翻开了这本书,却意外的经历一场心灵之旅。一个平凡的老师,用爱与智慧改变了似乎注定平凡一生的学生。他强调了知识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奖赏,他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从而来奠定生活的基石,他给了我一个这样的目标,培养孩子的终身阅读习惯,让他们受用一辈子。
现代的社会中,学校学生的阅读能力已不及从前,很多孩子不善于阅读,也不喜欢阅读,他们更倾注于具有现代气息的改编书本的动画,电影,却不愿手捧一本原著慢慢享受。在学校,我们也往往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指导。语文教师的培养孩子的所有阅读工作也是也是在为考试的作文,阅读理解服务。试想一下,在这样阅读环境,学习环境下的孩子该如何乐于阅读,爱上书本。
我阅读,是因为我喜欢这么做
阅读不是仅仅为了让孩子的成绩单上的分数显示我们的进步,要让孩子们感受到阅读是因为他们会发自内心的喜欢,也就是有阅读的兴趣。我们老师们总是在用孩子的作文能力,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来给孩子们拷上不善阅读,不会阅读,不喜欢阅读的枷锁。雷夫老师在班上做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雷夫老师设计了一份爱好阅读的调查问卷,只用填是或者否,问卷内容是这样的。
你是否曾经因为老师教的很无聊又很想看完手上正看到一半的书,而在上课的时候偷看藏在桌子底下的书?你是否曾经因为边吃饭边看书而被骂?你是否曾经在睡觉的时间偷偷躲在棉被下看书?
凡事以上3个问题都答“是”的孩子,注定会一辈子喜欢看书,这张问卷让班上所有的孩子都哈哈大笑。而留给我们思考的是,为什么孩子对这些书孜孜不倦,废寝忘食?因为他们喜欢阅读,这些书籍符合他们的的阅读年龄,他们选择了自己喜好的阅读内容。作为家长和老师不能刻意的去强求阅读的内容,这样不但会减弱孩子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会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只要孩子喜爱阅读自己选择的书籍,就不能一票否却他不会读,他不喜欢阅读。
指导孩子阅读
在孩子喜欢阅读的基础上,要给与孩子引导,推荐,这不是说家长和教师要强迫孩子阅读一些与年龄段不相符合的书籍,或者是所谓的优选之作,相反,我们应该带着鼓励和分享的心情去推荐给孩子,推荐的这些书籍一定是要适合他们年龄,在这基础上再去扩选读物。例如孩子如果在课堂上学习了《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并且对童话十分的感兴趣,那么我们老师为何不趁着这种阅读的热度,推荐几本适合他们的童话选呢?《爱丽丝梦游仙境》《格列夫游记》都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通过阅读不同形式的内容的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开心扉接受观念,踏上更远更宽广的大道远行。
就此看来,身为学生的教师,自己也应该阅读不同种类的图书,这样才能更好地给学生推荐,才能更加了解学生阅读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教师在选择的书籍上一定要精挑细选,作品除了符合学生学情,年龄,还要具有代表性,广为流传性。
阅读也应该应材施教
我们不难发现,在阅读一些语句难度较大的图书时,班上有一部分孩子在理解能力和读书能力上是跟不上其他孩子的,为了这些孩子我们不能把阅读的难度降低,如果这样则会让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停下来等其他人跟上,倍感无聊。为了这些阅读能力和朗读能力较逊色的孩子们,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成就感,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的时候要给他们因材施教。课前要将教材的意思解释给这些学生,让落后的学生的跟上进度,事先帮助学生提前阅读,让他们赢在起跑点上。在课上,要挑选一些简单的段落让这些学生阅读。在课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交流一下阅读的心得,谈谈自己说获得成果。
读后交流,分享心得
在阅读一本好书之后,如果仅仅是读完过去了,写完心得了,那么阅读也就白费了。阅读后的交流才是最宝贵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一个小小的茶话会,一起交流在书中获取的观点。在交流时,孩子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读的语言转换成了自己的语言,并且将自己的个人观点融合在一起,学会了借鉴,学会了发表自己的看法。另外,读书交流,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不同读者心中的想法,也是对作品的不同角度的理解。这样的阅读怎么不会让孩子们在书中受益匪浅呢?
我一直记得,雷夫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我们最终必须用孩子们在发自内心的阅读时发出多少笑声和留下多少泪水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而不是用他们学会了多少字、看了多少本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成果。真正的是要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希望我们和孩子都能终身阅读,为人生而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范文
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雷夫和他的第56号教室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学生家长向往的教育圣地。雷夫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他能把教室变成自己和学生们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这间教室里没有害怕,没有恐惧,有的只是信任。雷夫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写作、一起学习数学、一起庆祝圣诞节、一起看电影、一起旅游,一起玩音乐,一起排练表演,在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学到了许多人生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如此情景,如此的教育方法,是我们一直都期望的。在第56号教室学习过的孩子是幸运的,是幸福的,真让人羡慕的。
反思我们的教育中总有一个观点:孩子必须怕一个人,不然没法治了;孩子不听话就必须采取训斥、打骂,让孩子变得守规矩。的确,现在有不少孩子有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细一想,现在的孩子真的是生活在噩梦里。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家长会,害怕老师批、妈妈骂、爸爸打,害怕长大,害怕上不了好学校,害怕老师不喜欢自己。他们害怕的东西太多了。为什么撒谎,是因为害怕,为什么特别听话,也是因为害怕。真的难以相信,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长大了是否会有快乐,会有自信,更不用说有一番伟大成就?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向雷夫老师学习,尽全力让我们的教室,让我的课堂充满温暖,充满信任,让教室不再有害怕,不再有恐惧。阅读这本书的第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努力试着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学着信任老师。记得某个周一,我要收取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是周练,黄珍妮同学找不到作业,在此之前她已经有过一次没交作业的情况,本想训她一顿,但是忽然想起了书中的“丽莎”,于是我就对她说:“珍妮,老师相信你已经完成了,你明天记得交给我好吗?”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去收取她的作业,看我来了,她才慢吞吞的从书包里拿出自己的周练。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黄珍妮同学糟蹋了我对她的信任,周练没有完成,此时我的心情有点沮丧,最后的结果是放学后把她留下来补作业。虽然我第一次的尝试没有起到我想要的效果,但我踏出了这一步也算是成功了一半。今后,我会继续这样做,选择信任学生,耐心地有方法地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主动的学习,而不是对欠交作业的孩子瞪眼睛,对上课不认真的孩子大声指责。这条路应该很难走,但为了给学生建立一个坚固而友善的避风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成为爱学习的孩子,让他们成为充满自信又快乐的人。我一定要尽一切努力扫除教室里的恐惧,扫除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做个公平的人,做个讲道理的人。希望自己能打造出这样的环境,成为这样的人,期待孩子们能茁壮成长,展现出他们的精彩。
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的感悟,“不要让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只有取得学生的信任,你才能真正成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
第56号教室,让我看到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在这间教室里,雷夫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全方位全学科高质量的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身教重于言教”,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社会的生存之道和高贵的人格素养。
这间教室,传递的奇迹无不令人折服。阅读过此书的人都知道,在这间教室有多疯狂:孩子们玩乐队,听摇滚乐,看经典电影,表演莎士比亚戏剧,旅游等等,他们无所不做,感觉像是一个童话,但是第56号教室,让这个童话延续并发扬。奇迹,在这间平凡的教室中悄然诞生。此书分为三个章节:“家最温暖”﹑“方法”和“疯狂之举”,假期伊始,陈校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读书的任务,就是让我们读“疯狂之举”这一章节,所以在此我具体谈谈我的心得体会和做法。
(出示幻灯)用圣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第56号教室所谓的“圣经”,并不是基督教新约或旧约的《圣经》一书,而是在上一堂问题解决课时发给学生,让他们贴在桌上反复阅读的一张纸,上面规定着解决问题的步骤(出示幻灯):理解题目(在理解题目前不动笔)——选择合适的策略——解题(动笔)——分析(我的答案合理吗)。雷夫认为,教他们解决问题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开发思考和分析过程,增强他们解决数学题目以及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他创设的这条解题“圣经”,让孩子们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雷夫的孩子们明白,发现正确解答问题的过程比解答本身更为重要,即使曾经痛恨数学的孩子也开始享受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勤奋好学。
这个解题的流程让我想起我们的学生,每每一发到试卷,就拿起笔疯狂苦干的场景,他们往往还没有看清题目,理解题意就盲目动笔,试问这样的做题方法如何能获得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不恐惧数学,试着像雷夫一样,在解题时设计游戏﹑画图﹑逆推﹑画文氏图等方法来进行,选择合适的策略,让我们的孩子也克服对数学的恐惧心理,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所以我在所担任的三(1)班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首先我在一次班会讨论会上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就这个问题的解决时,我发给学生这张圣经,然后就这个问题的解决步骤给出了明确的指示,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性。之后我们班的学生还为圣经穿上了“衣服”,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和个性来妆点自己的圣经。你们看(浏览几张圣经的图片)。我们来看看1.孩子们对于圣经都有什么样的理解吧。(再出示幻灯)。2.分享一下你怎么用圣经来解决问题的时,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同学们。
十几年摸爬滚打,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却最终也不一定能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方案来,这一方面是闭门造车,孤陋寡闻造成的,一方面则是不善于反思和总结造成的,或者说就是没有把教育工作当成一个科学研究的项目,缺乏研究的意识,也就不可能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了。我觉得我们年轻教师,要有自己的理念和信仰,其实人的竞争发展到最后就是信仰的竞争,是人格的竞争,没有信仰,没有追求,人终究是没有成就的。
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向雷夫老师一样,
时刻不能忘记爱学生。
努力改变自己,
用心经营好自己的教室,
用真爱对待每一个学生,
一定能创造属于我们教室的奇迹!
相关文章: